当前位置: 首页 > 妙招 > 正文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19 16:59:02 分类:妙招 浏览:142


  案例分析法篇1

  [关键词] 案例分析法 营销培训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营销环境的不断改变,企业面对的机会和挑战也有很大的区别,要想在复杂的环境中贯彻市场导向并且创造和满足顾客更大价值来赢得竞争优势,显然需要不断学习新的营销理论和方法,进行营销培训是提高员工营销技能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和手段。

  企业营销培训是指企业创造一个学习环境,使营销人员能够在这一环境中获得与工作要求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它在推动整个企业销售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案例分析法是目前营销培训中应用最多的培训方法之一,它是由教师为参加培训的学员提供一个企业营销案例,然后,让学员自己去分析这个案例,诊断问题所在,与其他受训者一起讨论后,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的一种方法。

  二、案例分析法在营销培训中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员分析决策能力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讨论式而非灌输式的培训方式,学员通过主动地参与讨论过程,发表见解,并通过意见的相互交流和培训讲师的理论总结,可以从现象之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很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2.有利于扩大学员的知识面

  案例分析法还有助于扩大学员的知识面,增强学员对社会,尤其是对国内外不同企业的了解。学员在企业只要从事自己本企业产品的营销活动,对于世界不同国家和不同企业的情况了解不够,而通过对各种类型的案例素材的把握,认识了世界上各类企业的状况,掌握了各类企业更多的信息,扩大了知识面,为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增加了学员的知识储备。

  3.有助于加强学员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营销团队是企业成功的有力保证,通过营销培训和学员之间的案例研讨,可以增强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消除隔阂,为制定有效的公司或部门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做好了铺垫。同时为以后同心协力的执行营销方案奠定了基础。

  三、案例分析法的实施

  1.明确教学目的

  明确教学目的是组织案例分析法的出发点与归宿。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切实做好可行的课堂设计。 通过一次案例分析应当达到的目的应当具体而明确, 如掌握基本概念或掌握一种营销理念,熟悉一个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的具体思维过程或掌握一种分析工具或通过较复杂的案例教学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

  2.案例的准备

  向学员提供高质量的案例是保证营销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案例分析法中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做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培训中营销案例分析分成三个层次:

  一是简单案例,即只包含一、二个知识点的案例, 每次培训时可以由一名学员在三、五分钟的时间内讲述一个案例或培训讲师提出一个简单案例,如( 麦当劳的目标顾客是谁)或( 外国企业巨头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等,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提高学员观察社会、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同时把工作实际与理论充分结合。

  二是专题案例分析,即包含一个基本问题的案例。尽量选择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案例,这些案例的题目都十分具体。例如(公司定价时考虑那些因素)或(公司“十一”促销方案分析)等,学员不但要对案例中提出的产品与服务的特点进行分析,还要对目标消费者是否接受这些产品进行市场分析。

  三是问题案例,即主要针对某项或某方面的营销活动案例。案例有两个基本来源:本土案例和外国案例,这类案例主要内容包括营销活动及存在问题的背景叙述和相关因素提示等部分。

  3.培训的组织

  培训的组织主要包括三个环节:首先是案例介绍;培训讲师把案例的基本情况介绍给学员,并提出案例中准备研究的问题,启发学员进行思考,也可以通过把案例提前发给学员让学员预先阅读。然后,进行集体讨论,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培训讲师在整个培训中要善于引导,在把主角让给学员的同时,应充分发挥配角作用。最后是培训讲师点评,在培训中案例的解决不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对案例问题的解决应当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对供选方案进行优劣评估。培训讲师对案例不能进行简单的对与错判断。

  四、营销培训中应注意的问题

  1.精选案例

  典型、客观、创新、适时是关键案例选择是案例分析法实施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案例分析的好坏,而营销案例搜索恰当与否,往往也能体现出培训讲师的水平。

  2.转换角色,案例分析法的中心环节是学员自由讨论

  在案讨论中,培训讲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是导演、是教练、是顾问、是联络员,而学员是演员,是操作者。培训讲师只有成功转换自己的角色,才能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气氛,才能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3.不断培养学员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训讲师也不要一味地自己分析案例,对于某些案例,学员有困难时,培训讲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模式,启发学生去思考、讨论、决策评价,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不断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和知识讲授兼顾

  在营销培训过程中,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旨在建立系统的市场营销的理论体系,尤其是针对不同教育背景的学员来说,打好理论基础对他们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案例分析法的目的是培养他们应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虽然强调案例分析法的作用,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弱化知识传授的重要性。没有一定的市场营销理论作为基础,案例讨论难以展开,即使勉强为之也较肤浅,收效甚微。因此,知识传授是主要的、先行的环节,要做好营销培训,必须坚持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并重。

  案例分析法篇2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低年资护士;培训

  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研究法,是在课堂中将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灵活运用,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以此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教程中[1]。临床低年资护士工作经验不足、技能操作不够熟练、思考问题比较单一、不善于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不能有效的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迅速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临床突发事件等。为了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我院自2012年9月~20l3年2月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2012年进院的259例低年资护士,女性251例,男性8例,年龄18~24岁,平均20.1岁。学历:中专26例,专科218例,本科15例。工作年限1~4年,平均工作年限1.7年。

  1.2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2月对我院259例低年资护士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学习事物能力、观察能力、适应新情况能力、执行业务操作能力的培训,为期6个月48课时。实施步骤:①组织者选择临床工作中的特殊案例,如罕见病例、疑难病例、护理不良事件等。②确定案例分析讨论的主讲教师。③主讲教师熟悉案例、列出案例难点和疑点。④布置教学小组成员查阅资料,集合相关知识点。⑤组织案例分析讨论会,包括:?主讲教师汇报案例,提出问题。?教学组成员回答问题,讲述相关知识点。?参训护理人员提问或发表观点,提出护理对策。?组织者总结,包括案例的关键点、相关知识要点、思维方法、护理措施等。⑥讨论结束后评估培训效果,收集意见,持续改进。

  2讨论

  2.1增加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护理专业知识水平 此教学方法可激发低年资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其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的科研精神。对于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从教学授课、提问、老师解答、分享临床经验、讨论、点评多个环节人手,充分发挥低年资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学习与讨论中。通过特殊案例的特点引出相关的知识难点,进行回顾或学习,扩展了知识面,促进护理人员学习和掌握疾病相关特点和难点。再由培训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启发和引导,对整个学习过程有效的整体把握,有效地提升了护理专业知识水平。

  2.2提高护士临床沟通能力 护患沟通属于实践性技能,不同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要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反复练习方可见成效[2]。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对化解紧张的护患关系、预防护患纠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指导低年资护士参与模拟案例,讨论、分析、总结,累积了护患沟通的经验和技能,沟通能力得到提高。

  2.3案例分析法教学有利于低年资护士落实核心制度 教学案例来自临床,真实生动、直观具体,在低年资护士的思考和老师的引导下,问题的解决过程呈现出核心制度的每一条具体内容,激发了低年资护士阅读、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使低年资护士对护理核心制度的掌握从无谓的死记硬背改进为实质性认知,便于低年资护士对核心制度的记忆和掌握。

  2.4加强低年资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 通过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不良事件案例分析讨论,帮助护士找到可能影响患者安全的隐患,提高了辨别、规避风险的能力,重视护理安全隐患要点,强调了护理操作中的高风险因素和环节,使其对护理安全防范有了进一步认识,更好地按照操作规程和制度进行医疗行为,减少或者避免了同样类似的不良事件发生。

  2.5案例分析法可以提高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及处置能力 案例分析法是通过描述客观真实的问题情景.帮助护理人员作为某种角色进入特定的情景和学习过程;通过现场主讲人的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反思,在轻松、平等、融洽的气氛中分析、讨论和交流,共同寻求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方案,这种以质疑为起点的案例分析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3]。案例分析法的应用过程中,通过讲述护士熟悉的案例,更容易帮助其进入角色去分析、反思[4]。案例分析法有助于培养低年资护士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评判性思维的逻辑模式,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推理模式相联系,把头脑中孤立、分离的知识转化为一套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考策略与程序,缩短了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距离。通过对案例相关的难点知识进行系统回顾或学习,在掌握了一定的专科疑难重症观察知识的基础上,对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作出综合评判,实施正确的护理处置措施,每位受培训的护理人员必须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吸取案例的经验和教训.最后通过组织者总结归纳,提高护士的评判与处置能力。根据学习的迁移理论[5],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一旦面临相似的情景,决策的效率将大大提高。

  3结论

  临床低年资护士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其素质高低不仅影响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也影响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受训学员研究分析,培养学员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6]。案例分析法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不仅增加护士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理专业知识水平,提升了沟通能力,更有利于其落实核心制度,加强了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处置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有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丁晓莉.案例分析法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西部,2010,3(25):65-66.

  [2]袁晓玲,赵爱平,杨艳,等.低年资护士护患沟通技能培训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33-635.

  [3]沈勤,马小琴,谷娟娟.护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72-73.

  [4]金丽萍,宁永金,何雅娟.案例分析法在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52.

  [5]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3.

  案例分析法篇3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 ESBP教学 中国 商务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张丽丽(1977- ),女,河北承德人,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ESP及商务英语教学。(北京 10114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159-02

  作为一种重要的ESBP(English for Special Business Purposes,商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正逐渐成为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案例分析法最初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哈佛大学,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被普遍认为是非母语商务英语课堂上颇具价值的有效教学方式。随着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案例教学也被逐步引入课堂,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比较有效的运用。受文化、历史、社会、心理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案例分析教学在我国商务英语课堂上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相关研究与大量实践的不断跟进。

  一、案例分析法与ESBP教学

  英语是国际商务活动的第一语言,全世界诸多的专家学者,如芬兰的Charles 和 Marschan-Piekkari、土耳其的Akar、香港的Bilbow等,都指出英语是国际商业往来沟通中最基本的工具和组成部分。ESBP是指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特殊语境下使用的包括书面和口头的英语语言。二十多年来,ESBP逐步兴起并得到广泛关注,ESBP教学也越来越受重视。在ESBP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案例分析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商务教学,尤其是ESBP教学。

  案例分析法的核心是案例,案例是指“对一个真实场景的描述,一般涉及组织内部当事人所面对的决策、挑战、机遇、问题或者事件”。案例分析被认为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源于对问题事件的分析、讨论及决策。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它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交际、分析、决策能力,使之理论联系实践。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语言顾问、小组讨论协调者、辩论的仲裁者等,时刻关注作为主体者的学生的需求。作为主体参与人,学生要积极地发现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具体的情况,给出可行性方案,最终做出建议和决策,从而延伸至其他的公司或相关情境。在真实的商务英语案例教学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问题式的商务案例情境,学生要去思考、探讨、担当角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运用英语,所以语言技能本身就是对他们的一大考验。案例分析教学就是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如何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真正的商务实践中去,因此被认为是ESBP课堂上最具价值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二、案例分析法在ESBP教学中运用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分析。从根本上讲,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讨论与“头脑风暴”,而这种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他们首先要熟悉案例背景,掌握具体细节,然后充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思考、团队合作,最终调动一切语言资源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预设的问题可以作为讨论的线索、提供讨论的思路。在案例分析的教学课堂上,学生始终是作为活动的主体参与者,而教师只是管理者和协调者。这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思路与模式。

  案例分析法的另一个显著优势在于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没有案例分析的介入,商务英语课堂片面传授商务理论以及语言规则,内容空泛、形式单一,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了解实际情况,严重脱离实际,使得商务英语的实用性大打折扣。案例分析教学则将真实的商业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巧主动地运用到模拟的商务环境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强化语言能力、掌握沟通及团队合作技巧、提升理解分析及决策各方面的能力,理论和实践得到很好的结合。当学生真正进入到现实的商务世界中时,他们才会更有信心和能力。

  2.劣势分析。案例分析法是ESBP课堂上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但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却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在案例分析教学中,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在适应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商业案例一般篇幅较长并具有一定的语言难度和深度,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语言理解及驾驭能力,这对非母语英语学习者是一个考验。正如Westerfield和Boyd所指出的,ESBP教学中的案例分析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长篇阅读,其中夹杂艰涩的专业词汇和行业习语,还要进行书面分析整理、小组辩论,需要了解商业文化背景、规避语言表述错误等,这些都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案例分析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专家,而是以组织者、协调者或顾问的角色出现,有时会感觉无所适从,导致课堂效率极低。同时,为保证案例分析教学的效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业务素质以及大量的课前准备都是十分重要的。准备合适有效的商业案例并不容易,很多ESBP案例都是商业机密性的,这就给教师的备课增加了负担。课堂上的一些突发情况,也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当然,如何对案例分析教学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成绩作出判断和评价,也是教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商务英语课堂案例分析教学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我国传统教育体制和模式的影响。受传统教育体制和模式的影响,我国目前仍然强调严格的考试制度,教师习惯了主动地传输,学生习惯了被动地接受,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压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在课堂上,学生总是指望老师给出标准答案,但事实上案例分析并没有唯一的准确答案。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注重结果而不知道如何分析,而案例分析本身却在于过程。

  2.我国学生特殊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模式的影响。与西方国家的学生不同,我国学生大部分在课堂上都表现得很被动、很内敛,他们更习惯于传统的“传输型”教学模式,更愿意安静地听讲和记笔记,而不愿意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这与我国传统的儒学思想推崇谦逊和内敛有关。受此影响,学生在课堂上不愿主动发言,即使表达观点,也总是过多地考虑别人的看法。案例分析教学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表现,我国学生内敛的性格和被动的学习模式成为一大障碍。

  3.商务英语教师的案例分析教学素养及技能不足。在商务英语案例教学中,教师扮演着领导者、协调者和顾问的角色,帮助学生发现公司面临的问题,指导其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教师案例分析教学的素养和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和最终的教学效果。在我国,很多教师不适应这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不具备应有的教学技能,而且缺乏相关的培训。一些案例教学培训没有切实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没有将中国特殊的语言和社会文化特征考虑进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在中国商务英语课堂上的开展效果。

  4.案例分析教学所需的软硬件环境不足。作为一种问题探究式、实际能力应用型的ESBP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在商务英语课堂上的有效运用需要相应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然而,受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在软环境方面,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教学环境相对保守和封闭,教师经常通过一些硬性规则对课堂进行控制。在硬环境方面,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课堂的学生人数较多,每个学生主动发表观点的机会很少,这对于有效地组织案例讨论是个障碍。另外,中国传统的教学课堂布置是按照讲座式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以排和列的形式坐在下面。而对于案例教学来讲,理想的教室布置应该是会议室,课堂就是一场“会议”,而学生就是“参会者”。Welty认为,最理想的案例教学课堂应布置成U型,U型开口处应设有指导者(教师)位置,案例讨论者(学生)应该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自由交流。

  四、提升我国商务英语课堂案例分析教学的对策建议

  1.教师的充分准备。为了案例分析教学在商务英语课堂上的有效开展,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和技能。大量的学习和相应的培训是必要的。考虑到我国商务英语教学课堂的特点,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案例教学课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案例给学生,有些案例甚至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修改和丰富。为了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背景参考资料和线索性的问题加以支持。学生在回答或解决问题之前习惯于一些提示和参考,教师可以考虑在课前为学生准备相关的提纲和资料。在多数情况下,学生面对一个案例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建议支持和具体操作方法。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室布置和课堂安排上多下功夫,如时间分配、后备方案、辅助设备、桌椅摆放等。

  2.学生的有效激励。如何有效启发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和积极表现一直是我国商务英语案例分析教学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避免在案例分析讨论环节的“冷场”,教师可以改进提问技巧,激发学生发言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老师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跟进式的提问。通过老师的这种敦促和指引,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案例分析当中,实现有效的激励。另外,分组讨论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学生被划分为几个小组,先进行组内讨论,然后面向全班进行演示或探讨。对于某些不愿表现的学生来说,其所在的小组是一个“避风港”或者是通向全班的“过渡站”。在讨论组这样的一个小环境里,他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身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炼之后,他们将能够进一步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大范围的案例分析讨论,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对于大容量的班级教学来讲,分组讨论无疑能够使学生个体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身的表达、交际、谈判、领导等各方面的能力和技巧,这正是商务英语案例分析教学的目的所在。

  3.评价措施的完善。为了更好地实现案例分析法在ESBP教学中的运用,我们需要有一套有效、全面的测评体系。传统的测评体系不主张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竞争性互动,不符合案例分析教学的特点,非传统的质量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则是商务英语案例分析教学不错的选择。在整个案例分析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要通过实时观察、跟踪提问、评价笔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和能力进行评判。一些书面的作业,如课堂日志、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报告、互评笔记、自评档案等,也都会成为教师对学生做出最终评价的有力参考资料。值得强调的是,在案例分析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评价方式是倾听和观察。总之,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地改革和完善测评体系和方法,使案例分析法在中国的商务英语课堂上得到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高晓东,吕林.案例教学在高师成人教育学课程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2(30).

  [2]谢宗云.浅论案例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1).

  [3]Boehrer J,Linsky M.Teaching with cases:learning to question[J].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1990(42).

  案例分析法篇4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单片机原理;应用

  案例分析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本文以电子专业课程单片机原理为例来谈谈其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单片机已经在人工智能、通信设备智能化以及家电智能化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以单片机为核心仍然是实现智能化技术的主流之一。因此,将单片机原理课程作为中职类学校电子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显得特别重要。

  单片机原理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是,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学,课堂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原因在于传统的单片机原理课程教学方式中,一开始就涉及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总线、并行接口、中断、堆栈、地址、数据等,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特别是对于中职类学校的学生而言,本来专业基础课学得就不够扎实,在一开始就要被强行灌输生硬的知识。这不但不能使学生领悟单片机的智能控制原理,还会产生一系列问题:(1)学生对开发项目中实际的单片机应用开发运作流程不熟悉,不利于培养单片机应用开发能力。(2)该课程中的指令学习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局限于课堂编程,而不能很好地结合硬件灵活应用。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发现在单片机原理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法能够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下面以经典的单片机控制发光二极管硬件平台为例,讨论如何在单片机原理课程中运用案例分析法。

  在图中,R1~R8为LED1~LED8的限流电阻,限制长时间大电流通过发光管以致烧坏;这个图是80C51的最小系统加上8个发光二极管,学生可以用万用板自己焊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拥有自己的单片机。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介绍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硬件结构的作用。Reset引脚是复位信号的输入端,复位信号是高电平有效,由R16、C1组成的单片机复位电路接到Reset引脚,平时为低电平,Reset变为高电平,实现自动复位功能。接下来讲解XT1、XT2引脚,时钟电路的作用和用法,I/O口的作用和用法等知识点。然后设计第一个案例,分别点亮8个发光二极管。

  用C语言编写程序,然后就是如何在Keil集成编译环境下编写程序,并把程序下载到单片机(AT89S52支持ISP下载)的过程全部演示清楚。这些将会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单片机并不困难。这样一个简单的任务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模仿,学生第一次上课就可以非常完整地看到并完成单片机设计的整个过程,直观地得到一个结果,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学到一些非常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得以大大地提高,效果自然很好。

  接下来可以设计第二个案例。在每个发光二极管点亮和熄灭之间加延时程序,以此清楚地看到灯的闪烁,并用位左移来控制8个发光二极管循环闪烁。该延时程序可以通过子程序调用,让学生掌握有关子程序的知识点以及循环结构程序的一般设计思路,同时进一步讲解4个并行口的知识。通过第二个案例,学生能模仿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依次点亮8个发光二极管。

  接下来就可以设计第三和第四个案例。通过多个案例的学习,学生能逐步了解指令系统和熟悉整个设计过程。

  从该教学过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不再采用灌输的方式,而采用边做边练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案例为单元构建认知结构,每一个案例组织若干个知识点,完成的每个案例都会带给学生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缩短了与实战的距离。每一次任务的完成都模拟了实际产品设计的过程,案例构建越来越复杂,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越来越高,使学生进入企业后一旦需要从事单片机设计,很快就可以上手。

  单片机的系统教学应突出教学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应符合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案例分析法继承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案例作为驱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把书上死的理论变成活的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学生能够触类旁通、点面结合、温故知新。案例分析法较好地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唐炜.“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6):21-23.

  [2]马忠梅.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3]揭吁菡,职业学校单片机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7).

  [4]李淑萍.单片机教学方法探析[J].机械职业教育,2003(12).

  案例分析法篇5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法学教育;功能;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66-02

  一、案例分析法的内涵

  案例分析法(Case Analysis Method),是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逐渐发展成今天的“案例分析法”。作为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也就是通过对具体法律案例的分析来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推论出一般的原理。在法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对法学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教师生动形象地开展法律教学。教师在采用案例分析法开展法律教学时,可以针对法律案例的内容和法律案例涉及的法学知识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法律教学形式。根据不同的法学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既能掌握法学理论的精髓,又能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法律纠纷。通过法律案例教学,学生可以应用所掌握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对教学涉及的法律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研究,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法律学习中的能动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二、案例分析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功能

  当今世界,英法美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以案例分析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在法学教育中往往把案例看作是一种经验材料,学者可以从中阐明法律理念,探究法律的渊源。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法学教育时宜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近年来,案例分析法在英美法系国家虽然受到一些批评,但也应该正视其优点。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法律实务的技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独立分析、推理能力。在我国,法学教育的对象是高中起点的学生,他们还没有打下较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尚不具备基本的从事法律实务的能力。教师在讲授相关法律课程时,虽然也应用案例进行教学,但仅是为了证实所讲的法学原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案例分析法。在法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用案例分析法组织法律教学具有以下功能:①切实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教师通过法律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通过对生动具体的法律案例进行分析,开展研究,组织讨论,领会案例中所蕴含的法学理论精神。②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导者,学生是受众对象。教师在应用法律案例组织教学时要妥善处理好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影响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不能达到较理想的教学目的。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案例的收集、取舍和应用,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等方面;学生作为法律教学活动的受众对象,直接参与法律案例的讨论,发表自己对法律案例的观点,相互讨论学习。③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法律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法学教育在法学教学内容上侧重于抽象法学原理的介绍,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按照教材的内容向学生灌输相关理论知识,易造成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脱节。在教学方法上,若采用案例教学法,就可以比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对法律案例的分析研究,发现法律问题,探求解决法律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样,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就会利用自己所学习到的法律知识来分析、判断和解决疑难法律问题,也就提高了学生分析法律问题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分析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

  1.应用案例分析法开展法律教学的目的。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学习者通过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可以加深对教育法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达到法律知识的学习效果。

  2.案例分析的基本步骤。案例分析法的步骤是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学习难点之一。由于所涉及的案例比较多,不少学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或分析不到位,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步骤和要点还未真正把握。主要要求学生能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案例分析:一是主体分析:涉案主体有哪些?二是法理分析:当事人违反了什么法?三是责任分析: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四是启示分析:本案为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3.案例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教师应用案例分析法组织教学应当遵循以下四个具体步骤:一是多渠道收集法律案例。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书报、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收集法律案例。教师也可以深入生活实践收集有关法律案例资料。此外,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编撰一些典型的法律案例。二是对收集的法律案例进行取舍。教师在授课时必须对已收集和编撰的法律案例进行筛选。因为在法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把收集到的所有法学案例都在课堂教学时加以讲授。在取舍教学案例时,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优先选择最典型的法律案例。典型法律案例涵盖的知识点较多,具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探究复杂深奥的法理。所选的法律案例应当围绕法学教学目的,与相关的法学理论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所选取的法律案例应当具有正面的教育作用。所选取的法律案例要要有针对性,要能够为理解法学理论服务。三是对收集的法律案例合理应用。这一环节是采用案例分析法的关键环节。较常见的应用案例教学的步骤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或者讲授基本的理论含义,然后用法律案例加以说明,引出有关法学的基本理论。但在具体开展法律案例教学时,教师对法律案例的应用不能仅局限于此种方法,应当根据授课对象所面临的具体情形,灵活加以应用。该方法要求教师在讨论中主要是引导讨论过程,使所有学生都参加讨论,并做好讨论总结。四是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撰写报告时,要求报告的内容要精练,注意以中立的态度客观评述问题。对案例进行分析时要有针对性,要有依据,在报告中应将事实和结论区分开。案例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首部;二是正文;三是尾部。首部包括报告的标题和作者署名。标题要求能反映讼争的法律问题和理论问题,可以加副标题,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如刑法的案例分析报告标题:“是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副标题是对一起刑事案件的法理评析”或“本案被告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民法标题:“对一起抵押担保纠纷的法理评析”或“驴友死亡,同行人应否担责?”正文是报告的重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案情简介。这部分可以忽略。二是观点综述。要求介绍讼争双方的观点及理由,案件争议的焦点。三是评析。这部分是报告的核心内容。要求针对所给案例,结合法律规定和所学法律理论,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析。观点要鲜明,论证要充分,条理要清楚,语言流畅。四是结论。根据第三部分的评析,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结论。尾部要求写明注释和参考文献,署上完成的日期。

  教师在法学教育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时,应当注意授课案例的收集、取舍和应用。因为案例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堂法律教学的效果。学员在法律案例教学中,转变角色,可以把自己置身于法律案例中的位置考虑问题,触类旁通、点面结合,撰写一份较理想的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法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法律案例作为驱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习把书上死的理论变成活的知识。案例分析法较好地解决了法律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在整个法律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谢兰璋.对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思考[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2]吴艳华.案例分析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0,(5).

  [3]吕俊玲.法学教学模式的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8).

  案例分析法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金融专业;运用;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28.8;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8-0025-01

  在金融专业教学中,学科内容的理论性较强,要让学生掌握大量的金融专业知识,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改革,结合案例分析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金融理论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结合多样化的金融案例进行教学,使案例分析过程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主动分析和探究,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一、案例分析法在金融教学中的优势

  案例分析法在金融专业知识教学中,起到了创设情境的作用。在引入案例的过程中,搭建了具体案例和金融专业知识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完成对金融知识的思考和运用,提高他们的专业综合能力。在选择案例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以发展和提高学生运用金融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为教学目标,让案例完整、全面地展示到学生面前,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运用案例分析法在金融教学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案例分析法能使抽象的金融知识直观化。在金融专业教学中,教师通过结合案例分析法来进行教学,能把理论化的知识转化成简单、直观的案例,并通过思考和分析让学生有效利用掌握的金融知识,加深他们对教材中新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他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在案例分析法中,教师把案例作为教材内容的载体,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由于他们缺乏实际经验,教师要在他们遇到问题时及时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抽象的金融专业知识,使专业知识和案例之间形成联系,加深学生对金融专业知识的理解。

  (2)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进行金融专业的教学时,教师运用案例分析法能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多维度的学习环境。通过深入分析案例,学生有效运用已有的金融专业知识,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深入,能有效掌握案例分析法中运用到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教学,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探究中发挥了学习主体的作用,提高了他们运用知识和分析案例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面,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使学生的思维面不断拓宽,摆脱定式思维的影响,用创新思维来进行探究,有效完成对案例的分析,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案例分析法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过程

  在使用案例分析法进行金融教学时,基本过程包括案例的选择、案例的策划、案例的具体运用。案例的选择对教学的成败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在选择案例时,教师要深入探究教材中的内容,使选择的案例能从多个方面运用到教材中的内容,同时能激发学生参与分析案例的积极性。通过精心选择案例,为有效进行案例分析打下了基础,使学生通过分析案例能掌握教材中的内容,提高他们运用金融知识的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在被动的学习中,学生对金融专业知识不感兴趣,在课堂上会呈现消极的学习态度。而在案例分析法的运用过程中,则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通过他们的探究积极性,使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也获得有效提高。

  在进行案例分析时,教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分析要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探究案例,有效运用学到的金融专业知识,通过分析有效掌握教材中的新内容,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究,同时要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分析思路进行启发,使课堂教学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高效进行。在学生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干预,要敢于放手,使学生真正发挥学习主人的作用,按照教师提出的分析要求不断深入探究,使案例的分析始终沿着主题,避免出现偏题的现象。在金融案例分析法运用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使案例分析方法在金融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在金融专业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选择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运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加深他们对金融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在分析案件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观看和看法,使他们有效掌握这些知识,进入到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不断思考和分析过程中获得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峰.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03).

  案例分析法篇7

科技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增强,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开创新型教学模式,培养高技术、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提升教学质量,文章提出了案例分析法,并从案例分析法的重要性、实例分析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高等数学;案例分析法;重要性

  高等数学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概率、物理等科目的基础。高等数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成为有思想、有品德、有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案例分析法引入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可以把生活实例引入到教学范围当中,根据要讲述的内容,分析、研究和讨论所引例子,最终得出相关的定理或概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舒服。引入案例分析法可以使高等数学教学发生好的变化:第一,案例分析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性,可以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理论知识形象化,使学生深刻领悟到数学理论中蕴含的真理,从而在生活中更好地对其进行应用。第二,案例分析法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与众不同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和分析案例,找出和发现问题,从而有效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案例分析法使高等数学教学更贴近于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综上所述,将案例分析法引入高等数学教学当中,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发,思路得以拓展。

  二、高等数学教学中案例分析法的运用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当讲授一阶线性差分方程时,教师可以插入下面的例子: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社会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发生变化。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物质条件的需要也越来越多,比如,对于楼房和汽车的需求。当然,这种需求并不是人人都能获得的,那么他们想要享受生活,需要怎样呢?当代人有了新的生活观,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取,当然,我们不能总是无限制地透支以后的生活,要想持续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合理理财、合理消费。比如,设现在拥有的贷款本金为y0元,需要贷款的时间为2年,年利率设定为a,那么计算一下,我们每个月还必须偿还的贷款是多少?假设每个月必须偿还贷款金额是A(月等额还款情况),那么第x个月需要还银行贷款为yx,如此得到一阶线性方程为:yx=yx-1(1+a/12)-A,y24=0,将y0代入方程中求出y1,然后将y1再代入方程求出y2,以此类推即可得出yx=(1+a/12)x(y0-C)+C,其中C=A/(a/12),这就是我们每个月需要偿还银行的贷款金额。所以,要想一直拥有美好生活,必须要合理理财。简单的日常生活举例,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氛围,更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什么是一阶线性方程,该方程应该怎样得出,如何求解,以及方程的实际应用,从而也让学生认识到了数学知识的无处不在。

  三、高等数学教学中使用案例分析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选择尽量与专业相符

  高等院校的数学教师一般需要给不同专业的学生授课,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概念理解的程度不同,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引入案例。比如,在介绍导数含义时,可以在机械类工科学生授课中结合变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非恒定电流的电流强度等变化率问题;针对管理类文科学生,可以引入边际成本的理论;针对农业科学专业学生,可以在授课中结合细胞的繁殖速度、边际产量等问题。这种有针对性的插入案例,不但能体现数学理论存在的多样性,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应结合多媒体进行授课

  多媒体教学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如果加入形象生动的案例,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此外,对于教师,多媒体授课不但能节省教学时间,而且还能节省其教学精力,因此,将案例分析应用于多媒体当中,更便于学生分析和理解相关知识。

  (三)课堂教学中要多提问

  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善于提出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案例的引入更要提出问题,然后进行教学内容的介绍,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直到本节课的结束。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案例分析法不但能引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喜爱,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而且还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满足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由此可见,案例分析法的应用对于高等数学教学来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何娟娟.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实践[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9):110-111.

  [2]谢绍义.等额还贷的多种方式[J].数学通报,2003(4):41-42.

  [3]汪玲.案例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及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243.

  案例分析法篇8

  [论文关键词]案例分析法 ESBP教学 中国 商务英语教学

  作为一种重要的ESBP(English for Special Business Purposes,商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正逐渐成为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案例分析法最初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哈佛大学,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被普遍认为是非母语商务英语课堂上颇具价值的有效教学方式。随着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案例教学也被逐步引入课堂,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比较有效的运用。受文化、历史、社会、心理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案例分析教学在我国商务英语课堂上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相关研究与大量实践的不断跟进。

  一、案例分析法与ESBP教学

  英语是国际商务活动的第一语言,全世界诸多的专家学者,如芬兰的Charles 和 Marschan-Piekkari、土耳其的Akar、香港的Bilbow等,都指出英语是国际商业往来沟通中最基本的工具和组成部分。ESBP是指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特殊语境下使用的包括书面和口头的英语语言。二十多年来,ESBP逐步兴起并得到广泛关注,ESBP教学也越来越受重视。在ESBP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案例分析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商务教学,尤其是ESBP教学。

  案例分析法的核心是案例,案例是指“对一个真实场景的描述,一般涉及组织内部当事人所面对的决策、挑战、机遇、问题或者事件”。案例分析被认为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源于对问题事件的分析、讨论及决策。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它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交际、分析、决策能力,使之理论联系实践。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语言顾问、小组讨论协调者、辩论的仲裁者等,时刻关注作为主体者的学生的需求。作为主体参与人,学生要积极地发现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具体的情况,给出可行性方案,最终做出建议和决策,从而延伸至其他的公司或相关情境。在真实的商务英语案例教学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问题式的商务案例情境,学生要去思考、探讨、担当角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运用英语,所以语言技能本身就是对他们的一大考验。案例分析教学就是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如何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真正的商务实践中去,因此被认为是ESBP课堂上最具价值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二、案例分析法在ESBP教学中运用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分析。从根本上讲,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讨论与“头脑风暴”,而这种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他们首先要熟悉案例背景,掌握具体细节,然后充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思考、团队合作,最终调动一切语言资源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预设的问题可以作为讨论的线索、提供讨论的思路。在案例分析的教学课堂上,学生始终是作为活动的主体参与者,而教师只是管理者和协调者。这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思路与模式。

  案例分析法的另一个显著优势在于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没有案例分析的介入,商务英语课堂片面传授商务理论以及语言规则,内容空泛、形式单一,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了解实际情况,严重脱离实际,使得商务英语的实用性大打折扣。案例分析教学则将真实的商业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巧主动地运用到模拟的商务环境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强化语言能力、掌握沟通及团队合作技巧、提升理解分析及决策各方面的能力,理论和实践得到很好的结合。当学生真正进入到现实的商务世界中时,他们才会更有信心和能力。

  2.劣势分析。案例分析法是ESBP课堂上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但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却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在案例分析教学中,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在适应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商业案例一般篇幅较长并具有一定的语言难度和深度,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语言理解及驾驭能力,这对非母语英语学习者是一个考验。正如Westerfield和Boyd所指出的,ESBP教学中的案例分析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长篇阅读,其中夹杂艰涩的专业词汇和行业习语,还要进行书面分析整理、小组辩论,需要了解商业文化背景、规避语言表述错误等,这些都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案例分析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专家,而是以组织者、协调者或顾问的角色出现,有时会感觉无所适从,导致课堂效率极低。同时,为保证案例分析教学的效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业务素质以及大量的课前准备都是十分重要的。准备合适有效的商业案例并不容易,很多ESBP案例都是商业机密性的,这就给教师的备课增加了负担。课堂上的一些突发情况,也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当然,如何对案例分析教学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成绩作出判断和评价,也是教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商务英语课堂案例分析教学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我国传统教育体制和模式的影响。受传统教育体制和模式的影响,我国目前仍然强调严格的考试制度,教师习惯了主动地传输,学生习惯了被动地接受,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压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在课堂上,学生总是指望老师给出标准答案,但事实上案例分析并没有唯一的准确答案。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注重结果而不知道如何分析,而案例分析本身却在于过程。

  2.我国学生特殊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模式的影响。与西方国家的学生不同,我国学生大部分在课堂上都表现得很被动、很内敛,他们更习惯于传统的“传输型”教学模式,更愿意安静地听讲和记笔记,而不愿意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这与我国传统的儒学思想推崇谦逊和内敛有关。受此影响,学生在课堂上不愿主动发言,即使表达观点,也总是过多地考虑别人的看法。案例分析教学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表现,我国学生内敛的性格和被动的学习模式成为一大障碍。

  3.商务英语教师的案例分析教学素养及技能不足。在商务英语案例教学中,教师扮演着领导者、协调者和顾问的角色,帮助学生发现公司面临的问题,指导其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教师案例分析教学的素养和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和最终的教学效果。在我国,很多教师不适应这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不具备应有的教学技能,而且缺乏相关的培训。一些案例教学培训没有切实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没有将中国特殊的语言和社会文化特征考虑进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在中国商务英语课堂上的开展效果。

  4.案例分析教学所需的软硬件环境不足。作为一种问题探究式、实际能力应用型的ESBP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在商务英语课堂上的有效运用需要相应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然而,受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在软环境方面,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教学环境相对保守和封闭,教师经常通过一些硬性规则对课堂进行控制。在硬环境方面,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课堂的学生人数较多,每个学生主动发表观点的机会很少,这对于有效地组织案例讨论是个障碍。另外,中国传统的教学课堂布置是按照讲座式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以排和列的形式坐在下面。而对于案例教学来讲,理想的教室布置应该是会议室,课堂就是一场“会议”,而学生就是“参会者”。Welty认为,最理想的案例教学课堂应布置成U型,U型开口处应设有指导者(教师)位置,案例讨论者(学生)应该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自由交流。

  四、提升我国商务英语课堂案例分析教学的对策建议

  1.教师的充分准备。为了案例分析教学在商务英语课堂上的有效开展,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和技能。大量的学习和相应的培训是必要的。考虑到我国商务英语教学课堂的特点,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案例教学课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案例给学生,有些案例甚至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修改和丰富。为了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背景参考资料和线索性的问题加以支持。学生在回答或解决问题之前习惯于一些提示和参考,教师可以考虑在课前为学生准备相关的提纲和资料。在多数情况下,学生面对一个案例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建议支持和具体操作方法。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室布置和课堂安排上多下功夫,如时间分配、后备方案、辅助设备、桌椅摆放等。

  2.学生的有效激励。如何有效启发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和积极表现一直是我国商务英语案例分析教学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避免在案例分析讨论环节的“冷场”,教师可以改进提问技巧,激发学生发言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老师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跟进式的提问。通过老师的这种敦促和指引,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案例分析当中,实现有效的激励。另外,分组讨论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学生被划分为几个小组,先进行组内讨论,然后面向全班进行演示或探讨。对于某些不愿表现的学生来说,其所在的小组是一个“避风港”或者是通向全班的“过渡站”。在讨论组这样的一个小环境里,他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身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炼之后,他们将能够进一步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大范围的案例分析讨论,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对于大容量的班级教学来讲,分组讨论无疑能够使学生个体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身的表达、交际、谈判、领导等各方面的能力和技巧,这正是商务英语案例分析教学的目的所在。


标签:案例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