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惑 > 正文

课改论文 课改论文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13 09:25:27 分类:解惑 浏览:75


  课改论文篇1

  误区一:强调感性分析,忽视理论深化

  仔细分析一下新教材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传统教材中的理论性强、抽象、难以理解的文字被删减,代之以图文并茂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或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是根据学生以往的直接经验能感知的。新教材内容的变化是为了遵循人类认识的普遍规律,即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不断提高。

  这里要提出的是,新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是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即只对知识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而是让学生通过感性材料的认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进而对抽象理论的深刻理解。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精神的歪曲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感性分析的层次,而忽视理论的深化。

  笔者曾听过一节政治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的内容,这节课的核心内容就是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师通过一些数据来论证这个结论。这些数据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例越来越多,如果让学生从这些感性数据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非公有制经济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否非公有制就冲淡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呢?教师没有解开这个疑团。很显然,教师只停留在感性分析层面,没有作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因此本节课结束以后,学生对公有制经济在数量上越来越少,却仍然起着主体作用,没有办法理解。如果教师再作深入分析: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是体现在数量上,而是体现在控制力上,那么学生的感性认识就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

  误区二: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搞成自由放任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针对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学习,在探索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首先执行科学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自主性学习不是无师自通,因为学生很难把握自己该如何学习以及学到何种程度才符合要求。所以,自主性学习没有教师的指导是无法完成的。

  笔者也曾听过一节活动课“上网的利与弊”,教师采用辩论的形式,首先把辩题交给学生,学生自由组成两组,辩论过程中教师站在—边。时不时地说“好,不错,继续”,不做任何总结、引导,任由学生发挥。教师这样做似乎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勤于思考,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但结果往往导致“放羊式”课堂。

  也有一些教师做得更是离谱,一上课就说“今天请同学们自学,可以自由讨论”。诸如此类的教学形式可以说无计划、无目的、片面追求课堂的活跃气氛,还美其名曰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在搞自由放任。

  误区三:“穿新鞋走老路”

  有的教师也主动参与新课改,但总是对学生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不敢真正迈开课改的步伐,不敢放手让学生自我阅读、思考、议论、练习,仍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他们搞课改,只是形式发生了变化,实质上仍是传统教学的模式。我们把他们的做法叫做“穿新鞋走老路”。

  笔者听过一节课改课,不能说这位老师在课前没有准备,他充分运用多媒体的功能,把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分解,提出一个个不同类型的问题,再设计一定数量不同形式的巩固练习,在课堂上,他紧紧围绕着这个方案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在名义上是“新”,但本质上仍然是模式化教学,弊端不少。—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可能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把教材内容以问答题或填空题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问题,那么学生只能成为回答问题的机器,毫无主动性可言,学生得到的也仅仅是记住教师给出的结论,结果,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拓展。二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自觉能动地,有针对性地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去更新旧的观念,获取新信息,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教学中,如果学生不是通过先阅读课本内容去分析、归纳、推理、总结,就毫不费力得到现成答案,就会失去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失去用已用知识和技能去感知新知识和技能的绝好时机。

  真正的课改是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大胆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从而走进新课改的大课堂中。

  总之,我们在政治新课改中,只有做到既不矫枉过正,又不徘徊不前,才能走出一个又一个误区。

  论文关键词:政治新课改误区

  课改论文篇2

  一是理想向现实的回归。起初走进课改时,我们对新教育充满的是无限的激情与美好的愿望。为了能够让教师们在思想上提速进入课改,大面积铺开课改工作,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专业机构,开始了全员性的、轰轰烈烈的课改动员。通过开会——统一思想、学习——更新观念、交流——共同提高、研讨——提升理念等多种形式,让广大教师认识新课程、熟悉新课标、接受新理念、掌握新教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通过开展多种的研讨活动,不断地将新课改的理想图景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理想的教育是可以描绘的,却不是马上可以取得成功的。教育是需要理想的,教育学者对中国教育的理想设计是值得推许的,但这并不是我们教育的惟一选择。当教师们有了课改的意识后,我们应该面对现实,静下心来,针对各校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从“轰轰烈烈”的理想回到“扎扎实实”的现实中来。如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意是打破僵化的、一统的教材制约,给基础教育松绑。但是,我们现在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始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变得华而不实。无组织、无系统的所谓资源开发,不仅浪费了许多财力和人力(各校纷纷印制所谓的校本课程),还打乱了原本正常的课程教学。校长、教师不但没有体验到课改的美妙,反而感觉到身心疲惫,苦不堪言。我们应该静心回归到现实的校园,回归到生动的课堂,回归到教育的起点——培养快乐成长的人。

  二是生成向预设的回归。生成是新课改中提出的一个新理念,是对传统教学中全程预设的一种挑战,打破了机械式的、程序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的课堂中,我们高兴地看到了是师生尤其是学生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个性的充分张扬,看到了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活力。正是因为生成,使得现今的课堂变得热闹非凡,许多教师认为这样的课好上了,课前的教学准备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对课堂的进程不再需要过多的预见和控制,似乎这样的课就是改革了,就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需要,就是迎合了新课程的理念。但是,我们静心思考,认真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我们这些课早已远离了课程教学的系统性目标,丢弃了教学内容的主体,因而教学也没有了主线。面对为了体现合作学习的“假讨论”、“假交流”,我们应该思考一下生成的本质。其实,知识的建构过程有多种途径,但是,作为教师,这样的建构生成应该是我们所能够预见的,是我们在课前的教学准备能够感觉到的。预设的本领是我们教师搞好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我们不应忽视教学前的准备,即教学预设。教师应该有预设的本领,包括对课堂生成的预见,估计会出现哪些生成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方向,对偶然出现的“真生成”的资源要有处理的本领,在“真预设”中引导“真生成”,在生成中掌握预设的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认真地备好课。

  三是社会向课堂的回归。教育来自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教育源于生活,为社会发展服务。但是,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在学校,应该归结到学校的一堂堂课中来。在前一阶段的理论探讨中,我们强调让教育走向生活,当然是对教育最好的诠释,出现了许多生活化的教育理论,丰富了教育研究的领域。但是,我们一走进研究,一走进课堂,就成了“教学生活化”“生活教学化”,一线的教师晕头转向,分不清到底应该怎样教学了。现在,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研究一下新的学习方式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中体现,如何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地从“接受性”学习过渡到“探究式”、“发现式”学习中来。这一次课程改革似乎有些大跃进的取向,本来我们将学生带入社会去体验、去思考、去实践是件好事,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供了学生学习的机会,但是一味地强调将学生交给社会,学生真的能将知识学好吗?我们不要忘记,教育的本体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在基础教育阶段,这种功能还得依赖于学校教育,还得回归到课堂中来。四是多元向本元的回归。评价问题是这次课改的核心问题。多元智力理论的引进,让新课改的评价充满了人情味。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回答不敢妄加评论。“真好”“还可以”“也行”“差不多”这些词在我们的新课堂中被反复地当作经典式的语言使用。这些完全人文化的评价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大有帮助。但是,众所周知,对于答案,可以有不同的说法,但是真理只有一个。对文本的解读总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能会对知识的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于对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影响。作者在写一篇文章时,总是有他的时代背景的,有许多特定因素。我们如果对文中的人物事件作随心所欲、摸棱两可的分析,那就不仅失去了知识性,更失去了真实的人文性。我们总不能在判断一个答案是否正确时,这样说也对,那样说也对,让教的人和学的人陷入相对主义的迷雾中。关键是我们面对学生的多元,如何加强合理的引导,回归到教育的本元,回归到教育的主导价值上来。

  五是校本向人本回归。进入课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提出,给各基层学校带来的是机遇,更是挑战。课改实施几年来,各级的校本课程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为了能够在课改中有所建树,有的学校一下子开发了多个校本课程,表面上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这些成果的背后,花掉了我们学校师生,特别是学校教研骨干许多的心血。明明是个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也编成文字读本,冠之曰“课程”。原本专家们早已研究过的内容,却仍要我们师生花费大量的精力再去探究。有的地方为了能够体现对课改的感悟,产生了新的“拿来主义”。比如研究茶文化,我们有的学校地处农村或城市,周边根本就没有产茶的特色,就是喝茶的人也只是少数,却偏偏要让师生们去研究,还编出所谓的校本教材。这样的开发与研究,既花精力,又花财力。这些内容还要提升到课程的层面上,让专长课堂教学的“教师”来作“课程专家”。这样的研究还有什么意义呢?教育本“以人为本”,要针对地区特点,针对师生的承受能力,能开发的就开发,不能开发的干脆就丢掉。让人快乐地实施教育、接受教育,才是我们课改的主要目的。

  六是特色向模式的回归。为了能够和其他学校有所区别,课改一开始,学校都在积极创立自己的特色。砌了几张乒乓球台,似乎就是乒乓球特色;让几个参加文化馆培训的学生表演一下书法,似乎就是写字特色。我们当然要创立学校的特色,但这个特色应该是实实在在的,针对自己的特定条件和独有资源,抓好常规教育,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特色的建设。不要为了标新立异而丢掉了常规。制定好了特色的内容,还必须致力于将这种特色发展成为学校教育的模式,常抓不懈,使之真正地成为自己的办学特色。

  课改论文篇3

  第一,今年与三年前的上届南海区骨干教师相比,我校的数量翻了一番多,由原来的6位南海区级以上骨干老师变成现在的13名区级以上名校长、名班主任和学科骨干教师,拥有骨干老师数量比例在南海区公办学校处于首位。其中谢景如校长被聘为广东省教育学院客座教授,刘志伟主任被评为中学特级教师、广东省教育家培养对象、广东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谢景如、刘志伟、关娜红、黎淑枝等十三位老师成为市、区的骨干校长、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第二,近六年有50多人先后在区级以上的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在各级报纸杂志上发表教育教学改革文章50多篇,获奖论文200多篇。其中,刘志伟教师论文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评比获一等奖。第三,学校教师编写的《科技与创新》、《艺术与欣赏》和《半命题作文的写作》三种校本教材已由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部分内容在《广东科技报》连续转载43期。

  二、通过教科研特色,有效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

  第一,近十年来我校升中考试成绩在南海区公办学校保持第一。第二,近六年学生比赛获省级以上奖励的有683人次、部级的有412人次,57件作品获国家专利。其中,科技创新、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天文奥林匹克、物理、数学、化学、地理等竞赛成绩均居佛山市、南海区前列。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参加在美国举行的第27届、第28届、第29届、第31届和第33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创新总决赛获得四个冠军、一个亚军和两个最佳创造力奖,成为本项目比赛成绩的世界最好纪录学校,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意大赛连续六年获得金奖,参加第23届、第24届和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均获得奖励,参加第五届全国少年儿童“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获两个金奖其中洪浩源同学获总分第一名、。

  三、通过教科研特色,有效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第一,我校科技教育课题获第七届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五个课题获得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第二,我校出版的《九江镇中学科技报》被评为中国优秀校报,至今已出版44期。第三,我校近五年培养了数以百计的科技爱好者,其中苏晟章同学被美国著名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录取。第四,近五年我校科技教育成绩获省级以上荣誉和奖励超过20个,其中主要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践基地、中国当代特色学校、中国创新型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体验活动示范学校、广东省发明创造示范学校、广东省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英特尔未来教育示范推广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等。第五,办学成绩吸引了国内外同行和专家的关注。近五年来,每年有超过1000人次到我校参观交流,还先后吸引了俄罗斯、美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专家和学者慕名前来参观交流。第六,近五年学校的科技教育经验和做法在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广东教学研究》、《中国科技教育》和《广东科技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报纸杂志和电视台上进行刊登和播放。

  课改论文篇4

  民族振兴教育为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教育普及是大势所趋,因此课程改革后的教材应该是大众化的、通俗化的,适应于教学,也适应自学,紧密围绕现实生活实际,学以致用的。有的教材内容空泛,几根条条杠杠,穿插几个探究实验,就认为是课程改革成功的教材,其实这种教材违背了课程改革的根本——普及原则,因此是失败的教材。

  二、兴趣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改革的教材首先要有利于培养兴趣并努力发展兴趣。课程改革成功的教材应该是有趣的教材。上课的兴趣包括两个方面,即学生的兴趣与教师的兴趣,发现和挖掘这两个方面的兴趣,是课改成功的关键。

  三、简单原则

  课程改革:从简单的开始,简单——好、更简单——更好、最简单——最好。

  比如上大学的时候,英语教师让我们大量阅读。有些同学就借来原著,第一页看下来就有20几个生词,第二页还有20几个……到了第五页已不知道第一页所云;到了第十页已不知道前九页讲的是什么。英语阅读变得异常艰难和单调,体会不到有任何收获,读英语原著变成了查英语词典、记忆生词的过程,阅读变成了苦差事。因此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就放弃了。其中有人又做了第二次努力,结果还是放弃。原因何在?就是因为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你应该从简单的阅读开始培养英语阅读的兴趣。在阅读过程中,词汇量会得到提高,从而可以逐步提高阅读难度的等级。当然,所有词汇都靠阅读来记忆是不现实的,词汇记忆还是有必要的,课程改革的道理也是一样的,一堂课从简单开始逐步深入,对优等生是复习,对暂差生是补习,使暂差生也能跟上来,达到双赢。

  四、量的原则

  多——好,更多——更好,最多——最好。

  中国人学外语,精读、精听、精说有余,但泛读、泛听远远不够,大量的乱说就更不够了。没有量的变化,怎么能有质的飞跃?因此,中国人改革上课在注重“精”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泛”。比如上课,如果没有上到足够的数量,就无法熟练地上课。比如若要提高听力,那就大量地听各种磁带,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看英文电影。如要改革口语,那就尽量多说英文。提高上课的技能不能急于求成,因为只有有了“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飞跃。课程改革也要重视量的积累。

  五、重复原则

  有句谚语“重复是技能之母”。你可以回忆一下改革任何一种技能的过程。无论是游泳还是骑自行车,都是重复同一类动作的过程。任何技能的获得,当然包括上课这项教学技能,均来自重复。一种事情重复多了,便产生了感觉和深刻的把握。因此,在课程改革时,也应该遵循重复原则。

  六、突击原则

  课程改革,需要采取一个个“速战速决”策略,找到“快速进入角色”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和兴趣把改革坚持到底。你还记得你是如何学会骑自行车、游泳或开车的吗?你是否是通过短时间的“大量突击”练习才掌握这些技能的呢?改革技能的要素是一样的,那就是去无数次的突击训练。

  七、模仿原则

  语言是人们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形成的认同符号,孩子学语言是个模仿的过程,他们每天模仿父母、周围的人、电视等一切可以模仿的东西,并且模仿得越来越真,突然有一天,他们停止模仿了,并且逐渐形成融合自己个性特征的语言方式。作为课程改革者和学习者,必须模仿已有的东西,不经历到位的模仿的"创新"意味着错误。创新源于模仿,模仿是课程改革的基础,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只有通过模仿,真正掌握了课程改革的灵魂、精髓,才能建立课程改革的风格。

  八、连续原则

  学校文化自主营造是“学校自主管理”的连续。以前学魏书生重班级建设的“自我管理”,后来又学洋思中学重教师教学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再后来学杜郎口中学重学生学习的“三六九”自主学习模式。现在搞什么30分钟讲课加10分钟练习的绍兴教学模式。我们可以看到,自主是有不同发展方向的,它们之间还是存在连续性的。这前后似乎是一贯相连的,但在操作上却犯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机会主义的错误。

  这四者都是在围绕学校自主管理上做文章的,真心希望有一种长期规划、能长久实践、注重内涵发展与积淀的自主管理教育状态的出现。

  九、自主原则

  我们的主题是:如何搭建更大的平台,支持学生“社会行动能力”、“公德”、“公民品格与精神”的成长。它包含三层意思:自主管理要有需求,自主管理要有实践,自主管理要有连续。

  1.“学生自主管理”的需求

  以往有自学课,现在已基本取消;以前的晚自习,现在基本上被教师的考试号角吹响。“事事有布置,时时无自主”已成为学生的学习常态。再说学生干部,如今的班主任,一怕学生管理误成绩,二怕学生管理不到位,于是乎,班干部是有的,实际上是发挥不了作用的,自主管理无从谈起。

  自主管理是班级生命力的体现,变革须从班级开始,社会大学校,学校小社会。班级是学生最主要的成长领域,学生天天生活在这里,没有时间的限制,没有空间的隔绝!学生的行为方式中,打底的部分来自于家长和其他家庭成员。但更大范围、更精细的互动是与教师、同学进行的。特别是中学阶段,主要就是与同学互动——班级是儿童与少年社会化发生的最重要场所。在这个对人生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场所中,充斥里面的应该是具有足够教育意味的东西。进行班集体建设,提倡用共产主义思想,把班级建设成为相互负责的集体,以集体的力量教育每一个个体。班主任细致而有力的控制是班级存续的关键。

  2.“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

  “学生自主管理”的一些做法,如:学生代表大会;国旗下学生讲话等等。自主管理,至少有几个层面值得实践:

  1)学生课程自主选择。对学生而言,课程对其影响应该最深,因为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大量的人力。课程上无自主(指部分),就谈不上学生的自主。管理上不加课程化的设计,自主活动影响到的只是少部分学生,影响的深度也在表面上。

  现在的班级基本上是没有个性的,是扁平状的。班级发展基本上也不作规划,根本原因是学校对班级的管理较为粗放,班级的自主意识也未真正觉醒。

  (2)班级风格自主深化。学校刚开学的时候,学生生活习惯散漫随意很是令人头疼,于是就下功夫做这方面的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学生晚自习下课后,走哪条路回寝室,进寝室后先做哪些动作,后做哪些动作,都是有规范的!就餐也是同理。

  (3)教师自主教学管理问题

  多一次统考,就少一份自主教学的空间。现在的考试“统考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评价自主权”的剥夺,使得教师在教学上不敢越雷池一步,步步小心,教师过着一种“任分宰割”的生活,能有教学上的自主管理吗?

  课程改革千头万绪,千根线,一针穿,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学生这根针,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地解决问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笔者认为课程改革也是一样的。读过一些上课名家谈体会的书,这些书给了笔者很多启发,使笔者能够在结合自身课程改革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比较初浅的几条课程改革的方法和原则,是否符合课程改革的规律,有待于广大的读者朋友进行验证、修改和补充,不足之处多多指教。

课程改革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还牵涉到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但课程改革成功的大原则却是不可违背的。本文论述了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几个原则,旨在更好地指导课程改革。

  课改论文篇5

  如今在反对过偏的教师地位的同时,人们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关注学生主体"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新课程标准的重中之重。"关注主体,张扬个性",这是完全正确,也是必要的。但绝不是张狂个性,提倡极端的个人主义,造成"师不师,生不生"的状况。

  那种过分提倡人文个性给新时期农村中学师生关系带来了什么呢?

  让我先举例吧:

  开学初,有位学生无缘无故打人,我校某班主任用非常严厉的态度批评他,恰好家长来了,二话没说,大声喧嚣:"用不着你如此管教我的儿子!"教师哑口无言。自此,该学生屡犯不改,教师多次教育。与此同时,家长派熟人来劝说,教师不能因家长以往的态度而针对他儿子。于是,教师只能无可奈何,而学生又明目张胆犯错;

  前不久在K12网看到了武汉某校学生在家长面前殴打教师,而家长却当旁观者,一时纷纷议论;又有报道说教师"怕"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

  其实这不单纯是城市的问题,农村中学又何尝不艰难呢?

  一、不良的家庭教育导致师生关系走下坡路。

  传统教育中一些家长错误认为"学校教育是万能",忽视应有的家庭教育。新时期农村初中面临的是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失分寸,特别是农村重男轻女思想的严重性,典型的溺爱男孩,封建畸形的"爱子"情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观造成教育难以开展。在不良家教的影响下教师的威信明显下降。而更为难办的是有些家长本身教育子女水平不高,又不相信教师的教育,这给还没定型的学生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新时期崛起的乡镇,经济好了,家长的观念变了,但是口袋有钱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文化水平就提高了,教育子女的方式就高明了,相反地,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是更多的择校生。在重点中学的挤压下,农村中学生存尤其难。而择校不成的人又看不起农村校,对这类学校百般为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反而出现异常的成绩热,导致小学没有升学压力的阶段,教师也拼命地大搞应试教育,且供不应求。在这种矛盾下,师生关系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压迫与被压迫"的所谓的"严师出高徒"关系。

  二、义务教育的困难与压力给师生关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九年义务教育,各类学生全部无条件地升上初中,无可避免地存在了大面积的厌学现象,这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与压力。在施教的过程中,很多课不能得以正常开展,有人说"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难以教育却真实地导致师生关系恶劣。

  特别是农村招生巩生工作政府行为不到位,广大教师下乡动员流生给一部分家长和学生落下了"口实",甚至包括教师的一些正常合理的要求,他们动不动就以"不来学习"威胁教师,这给部分不自觉学习的学生带来了很方便的借口。

  中小学衔接不到位造成学生认识的偏差。一些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心理没有很好地适应,本来是小学的佼佼者,很受教师器重,但到初中能力还没有发挥就先入为主,结果对初中教师的失望,造成了心理过渡时期不健康的发展。这给师生关系的正确处理带来了很不必要的麻烦。

  三、对减负与体罚学生方面的认识偏差不利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

  似乎一夜之间,举国上下,认为应试教育犹如洪水猛兽,全不可取。而应试教育很大的一个成分那就是负担重,因而减负是势在必行。极端推行减负大有人在,一时间学生作业等都从量上减少,但是学生或家长并没有从质上感到压力的减轻,相反地使应试演得更烈。主观的愿望没有得以实现,而师生之间却蒙上不必要的误会。至于体罚方面,更是出人意料,有人将必要的处罚当成是体罚,造成一些必要校规难以实现,动不动就"一票否决",教师怎能安心授教呢?

  四、无遮拦的信息大量涌入,社会教育一时难以胜任,学校在这方面也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现象,教育的威信大幅度滑坡。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网络信息浪般扑面而来。而农村家长欠缺这方面的指导,只能见一说一,见二说二,根本管不了学生;正如有"5+2=0"之说,教师面对这种情况,说教往往花费大量心血也无济于事,因而,要么大量流生的出现,要么力不从心地教育。新一代的文盲又产生。教师自身的缺陷造成威信的下降,师生关系常处在冷淡阶段。

  五、教师新时期各个不同的心态问题,给师生关系蒙上一层矛盾的"面纱"。

  当今下岗已成昨日话题--不新鲜。计划经济中的教育改革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却分明告诉教师们教育改革是必然的趋势了。考学历、考普通话、考电脑等压力日趋沉重自不必多说,单说考学历等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极端,教师一是忙于自身的进修,提高自身的素质,没有空管,也不愿管,还美其名曰给自已的素质"加温";二是不敢管,面对众多压力,特别是班主任,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较为容易出现。

  那农村中学师生关系之路在何方呢?

  我个人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见笑于大方之家:

  一、新时期教师育人观的改变。

  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特别新教师应多方设法吸收他人的先进经验,真正投身到新课程标准的建设中去。

  二、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能真正实现,不成一句空话。

  "两基"工作乃属重中之重,大部分教师也涌入这个行列中,但因政府行力度不够,造成教师不必要的威信下降,正常教学秩序受到影响,无心教学。"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指的是能教育学生的所有社会环境,那教育又何尝不见效呢?我认为如果政府能象抓计生一样地抓教育,那教育怎能不兴呢?如果连普通老百姓都象申奥那样关心教育,那教育怎能不旺呢?

  三、媒体多作些良性的报道。

  如此认为不是说明我们理素质或心理承受能力有问题,而是媒体对教师群体的报道多从理性出发,多作冷竣的思考,多从教师"园丁"角度该怎样,不该怎样,多从智者高度的分析,少了情感般的关注,少了将心比心的理解,少了对特殊职业更多的关爱,因此,我个人认为,媒体应多从正面做些宣扬,关注生活在第一线的教师群体,关注他们是如何任劳任怨地工作,关注他们作为正常人的喜怒哀乐,试看这几年所作的报道产生了怎样负面的影响,我想指出问题所在是治病救人,不是一棍子打死所有无私工作的人们,这样,一切才能作良性发展。

  四、充分建设好学生道德法规。

  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公民道德教育,我想学校应该利用这个大好时机,除了做好师德规范建设外,更重要的如何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开展"学德"教育,进一步促进学生道德方面的建设。所以,我们呼吁,新时期应该重视"学德"的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必然带来良好的教学效益,这是无可非议的。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教师的良好师德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是对学生终身影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良好的"学德"又何尝不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发展呢?

  课改论文篇6

  有关“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的论争,深化了人们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读来也备受启迪。这里,笔者无意介入“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的辩驳,只是有一个疑问:在相同的国情下,为什么不同的学者会得出相异、乃至截然相反的结论?简单地回答观察的视角不同,并由此导致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样说虽不无道理,但仍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从一定意义上说,之所以在相同的国情下推导出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结论,大多受立论背后的价值取向的规导。正是由于立论背后潜藏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才真正导致了不同的结论。这就引出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从“是”中能否推导出“应该”,即所谓的“休谟难题”。二是,什么样的理论才是可靠的,或者说,什么样的理论才具有真理性?搞清楚这两个问题,也许才能正确地评价课程改革理论的正确与否。笔者把这两个问题称之为新课改理论可靠性的认识论基础,即课改理论之所以可靠的内在理据,用以说明课改理论正确的根据与理由。

  一

  从“是”中能否推导出“应该”,对于这一“休谟难题”,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休谟认为,事实自身无所谓应该不应该,“应该”依赖于主体,从“是”中不能推导出“应该”来。他说:“就以公认为有罪的故意杀人为例,你可以在一切观点下考察它,看看你能否发现出你所谓恶的任何事实或实际存在来。不论你在哪个观点下观察它,你只发现一些情感、动机、意志和思想……你如果只是继续考察对象,你就完全看不到恶。除非等到你反省自己内心,感到自己心中对那种行为发生一种谴责的情绪,你永远也不能发现恶。因此,恶和德都不是对象的性质,而足心中的知觉。”罗素进一步补充道----“关于‘价值’的问题完全在知识的范围以外,这就是说,当我们断言这个或那个具有‘价值’时,我们是在表达我们自己的感情,而不足在表达一个即使我们个人的感情各不相同但仍然是可靠的事实。”所以休漠对于何种知识才是正确的、可信赖的,曾有一段“名言”----“我们如果手里拿起一本书来,例如神学书或经院哲学书,那我们就可以问,其中包含着数和量方面的任何抽象推论么?没有。其中包含着关于实在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的推论么?没有。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投在烈火里,因为它所包含的没有别的,只有诡辩和幻想。”

  倘若从“是”中推导不出“应该”,那么所有面向未来的理论就难以获得可靠性的认识论基础。因为面向未来的理论主要表达的是主体人基于现实的实际状况对未来的设想,是主体人的目的、愿望、期盼的诉求。这样,课改理论由于表达的是一种对未来教育的期盼、追求,就没有了可靠性的认识论基础。但是,人的实践活动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就在于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具有自觉的意图,具有预期的目的,都蕴涵着一定的“应该”指向。而教育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之一,却须臾离不开一定的价值取向。也可以说,教育理论(包括课程理论)大多包含着一定的价值取向,表达着主体人对特定的教育“应该”的诉求。可以说,在事实与价值截然二分下,价值判断被排斥在理性认识的领域之外,认为“事实陈述”是能够“客观为真的”,并能够被“客观地保证”,而价值判断则不能成为客观真理,并得到客观保证。在这个观念的支配下,教育理论由于蕴涵着一定的价值取向,经常从一定的经验事实出发表达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期盼而备受责备,难以步入科学的殿堂。

  相反,有的学者也主张从“是”中能够推导出“应该”来。穆勒在《功用主义》中便这样写道:“证明一种声音是可闻的唯一证据,是人们听到了它;并且,我们经验的其他来源也都是这样。同理,我觉得,可能提供的,证明一事物是值得想往的唯一证据,是人们确实想往它……幸福已经取得它是行为目的之一的资格,因而也取得作为德性标准之一的资格。”在这种论证中,穆勒仅仅从人的行为事实如何便直接推导出入的行为应该如何因为幸福事实上是人的行为目的,所以幸福应该是人的行为目的;因为人们确实想往某物,所以人们应该想往某物),从而把人的行为事实如何当作了人的行为应该如何。再如,马斯洛曾如是说:“你要弄清你应该如何吗?那么,先弄清你是什么吧!‘变成你原来的样子!’关于一个人应该成为什么的说明几乎和关于一个人究竟是什么的说明完全相同。”

  倘若秉持这种从“是”中直接推导出“应该”的观念,那么,中国国情是什么样的,课程改革就应该是什么样的,似乎有点决定论的宿命色彩。实际上对于课程改革理论而言,情况并不如此。基于相同的国情,不同的学者对于课程改革却持有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观念。那么,从“是”中又是如何推导出“应该”来的?

  为了解答上述问题,让我们看一看,人们是如何从“是”中推导出“应该”来的。比如,我国中学生参加国际中学奥林匹克各科竞赛总能获得优异成绩,但国人却总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这是一种事实陈述;对此有人批评中国基础教育知识扎实但后劲不足,赢在起点却输在终点,这也是一种事实陈述。但鉴于如此事实,中国基础教育应该如何发展?从这些“是”中又如何才能推导出“应该”来?众所周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课程改革价值取向之一,而这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应该”是如何从中国基础教育的“是”中推导出来?把这个从“是”中推导出“应该”的过程展开来看,其推导程序也许如下:

  从上述两个事实判断中可以推导出中国基础教育最缺少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事实)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主体需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助于社会创新。事实与主体需要的关系)

  中国基础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价值判断)

  由此可见,“中国基础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应该”是从“中国基础教育最缺少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是”中推导出来的,但并不是从“是”中直接推导出“应该”来,而是通过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从“是”产生和推导出“应该”来的。“应该”等于事实对主体的需要、目的与欲望的符合;“不应该”等于事实对主体的需要、目的与欲望的不符合。这是从“是”中推导出“应该”的逻辑。我们可以将它归结为一个公式:

  前提1:客体之事实如何

  前提2:主体需要、欲望、目的如何

  两前提之关系:事实符合(不符合)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

  结论:客体之应该、善、正价值(或不应该、恶、负价值)

  从“是”推导出“应该”的一般逻辑告诉我们,基于相同的事实判断,当主体的需要、目的与欲望不同时,从“是”推导出的“应该”就会存在差异,乃至截然相反。这是从相同的国情出发推演出不同、乃至截然对立的课改观念的根本原因。由于新课程改革不仅表征着教育内容、学习材料的更新,而且负载着培养目标、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带来各种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随着权力与资源再分配的深入,可能导致部分人迅速获得课程权威,同时也可能导致部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既得利益者包括管理者、理论发言者和权威教师迅速失去权威。”这样,伴随着教育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配置,必然会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的不同的价值期待,由此生发出赞同、置疑或反对课程改革的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

  由于不同主体的需要、目的与欲望的差异,从中国基础教育的“是”推导出的“应该”必然会色彩斑斓、繁杂缤纷。对于由这些多样的价值判断所建构的课改理论,人们如何辨别其真伪?如何辨明课改理论的可靠性?或者说,判断课改理论可靠性的认识论基础是什么?

  应该说,课改理论的可靠性依赖于中国教育的事实与经验,即课改理论的建构必须建立在中国教育的事实与经验的基础之上。这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有人批评课改理论脱离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认为课改理论是对国外理论的照搬与套用,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在理据。毋庸置疑,“不问国情”的课改理论势必丧失其可靠性的认识论基础,因为“适应国情”是任何改革(包括课程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仅仅有“国情”的事实经验的支撑,就一定能够证明课改理论的可靠性吗?从逻辑上讲,亲眼目睹一百个天鹅都是白色的,并不能由此断言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也就是说,从一定的经验事实中并不能推断出全称的判断来。尤其重要的是,由于人们在课程改革中所处的地位、作用的差异,其对待课程改革的观念、态度与看法也各不相同。由此,当人们戴上关于课程改革的不同的价值观----这副“有色眼镜”时,从相同的“国情”中自然会推导出不同的“应该”来。实事求是地讲,有关“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的论争,无论是哪一方都是基于中国国情而展开辩驳的。因为经验事实是任何理论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关于这一点,明眼人一看便知,无需赘述。问题是不同的人关注、强调的具体国情不同,即有的人强调这方面的国情,有的人却强调那一方面的国情。从一定意义上说,课改理论的推进遭遇到各种现实国情的困扰与阻隔,诸如,高考制度的滞后、教育立法的滞后和教师研究的滞后。但针对这些现实的国情是知难而进,还是畏难而退,就不是课改理论正确与否的问题,而是对待课程改革的态度与立场问题了。由于这个问题不在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之内,在此点到为止。

  的确,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课改理论的可靠性都应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倘若脱离开经验事实,课改理论也就没有了可靠性的基础。这是课改理论让人信服的必要条件。但是,课改理论的建构又不能仅仅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之上,即现有的经验事实是远远不够的。在创设课改理论时,还需要“思维的自由创造”或“理智的自由发明”,也需要“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按照G.摩尔的分析,一个概念或命题是“直觉的”,大致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它在逻辑上是“自由的”,即“它不是除它之外的任何其他命题之推论”,所以不必受任何逻辑推理规则的限制或约束;其二,它在观念上是“自明的”,即它“仅仅凭它本身就是昭然若揭的或真实的”,因而无需依靠任何经验观察或理论推演方面的论证。这类概念或命题往往具有双重性质,就其尚有待于进一步检验(证实或证伪)而言,它们还只是人们所提出的一些未经证明的“假说”(或“猜想”),而就其作为一个理论演绎结构的逻辑起点而言,它们又是一个理论所引入的一些无需证明的理论设定或“公理”。可以说,这是在相同的国情下,之所以得出各异的课程理论的原因之一。确切地说,在课改理论的创设时,一些价值预设往往不是基于理性的思考、推演和论证,而是基于超理性的直觉、灵感和信念等等。这些超理性的直觉、灵感和信念等常常成为课改理论建构的潜在假设,隐藏于课改理论的字面词语的背后。比如,独立自主、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之人的培养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关键。这一点,不仅社会科学理论的建构,即使是自然科学理论的建构也不例外。科学哲学的发展已发现,自然科学的核心部分(或称“硬核”)只是一种信念、信仰,而不具有“可证实性”。比如,坚信宇宙是和谐的、有序的,实在世界是人的理性可以部分地把握与理解的,这些信念就很难用经验事实完全证实或证伪。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理论既不是一棵从经验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树”,也不是一个由理念自身所结成的“茧”,一个理论更像一张把理念世界与经验世界连接起来的“网”。对于理论之网的建构来说,既需要有基于经验观察的事实或实证的支撑,也需要有基于思维创造的概念或理念的支撑,这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观念与实在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一是“从实在到观念”,即从经验观察到思维创造;二是“从观念到实在”,即从思维创造到经验观察。这两种途径构成了理论建构的双向互动。如此看来,理论的建构就不是人们的观念对于实在的“反映”,而是人们的思维能动地创造观念以描述和解释实在的过程。那么,在理论建构中,我们就面临着一个如何贯通理念世界与经验世界的问题,而这就意味着对于理论建构除了理念基础和经验基础之外,逻辑的基础对于理论建构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无论多么深奥、多么复杂的理论,都是由一系列概念或命题所构成的知识体系,但理论不是概念或命题的无序堆积,在构成理论体系的概念或命题之间,必须有某种内在的而且通常是多层次的逻辑关联。光有许许多多概念或命题,无论它们是经验性的还是理念性的,若彼此之间没有层次性的内在逻辑关联,即使把它们堆积或罗列到一起,也终究称不上理论。同样,对于课改理论的建构而言,不仅需要一定的经验事实的支撑,也需要有思维自由创造的理念的帮衬,还需要论证逻辑的黏合与对接。也就是说,课改理论的建构是建立在经验基础、理念基础与逻辑基础这三重基础之上的,其可靠性问题也需要从经验基础、理念基础与逻辑基础这三重基础的牢固与否来进行考量、裁定与评判。

  三

  通过上述分析,判断课改理论是否可靠,既要看其是否有经验事实的支撑,是否言之有据,也要看其是否具有逻辑,是否言之有理,还要检索其论证的前提假设,看其潜在的出发点与立足点在哪里。因此,倘若要批评课改理论,单纯地拿事实说话就难以批驳课改理论,因为人们既可以拿这方面的事实证实课改理论,也可以拿那方面的事实证伪课改理论。比如,有人拿学生在课堂上的混乱、嘈杂来批评课改理论生活化的不合时宜,有人却从这种有序的忙乱中看到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之所以对待课程改革观念纷呈、歧见迭起,就是因为单纯地拿某种事实说话,而忽略从事实的联系中把握事实,准确地讲,忽略了事实之间或言说之间的逻辑以及对论证的潜在假设是什么的追问。

  就言说的逻辑而言,中国人不乏“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的辨证思维,但却缺乏分析思维,相应地拥有思辨推理,却匮乏分析推理。而思辨推理严格说来不是一种逻辑推理,因为思辨推理会时时发生逻辑“链接”的中断.要依靠非逻辑的东西(比如直觉、悟性等)来过渡。这就使得这种推理的“有效性”成为不可判定的东西。中国哲学大多是不依赖于逻辑推理的箴句格言就是明证。诚然,辩证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但它首先必须合乎分析思维,即要合乎逻辑,否则,这样的辩证思辨就会变成诡辩,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辩证矛盾的误读与误解。辩证矛盾作为对事物对立统一的正确抽象,其意义在于强调全面动态地看问题。例如“帝国主义既是真老虎又是假老虎”,这句话无非是强调要从本质和现象、战略和战术不同的角度全面动态地看待帝国主义。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A并且B”。但这一判断有时却被错误地表达为一个不合乎逻辑的形式:A并且非A。这样,辩证矛盾就被解读为一种神秘的东西,它具有矛盾的形式,但表达的却是真理。倘若忽略言说的逻辑,使某种事物既是“A”也是“非A”,那么在某种理论能够证明一切之时.它也就走到其可靠性的反面。关于这一点,无论是赞成,还足支持课程改革的论证都应把自己的言说严格地限制在逻辑推理之中。否则,所有的论争都将失去明辨真理的目的,而变成一种无谓的“争吵”。

  课改论文篇7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学改革必然涉及两个方面:教学观念的改变与教学策略的革新。本文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谈对教学改革的理解。

  一、改进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沟通的形式是制度化了的形式:以教师为中心、以讲台为中心。教与学的关系不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渗透着教师的权威,即在教学形态里教师是权威的代言人,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标准揭示出了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活动的教与学不仅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关系,也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等多重的网状关系,而教学就是在这种网状关系中进行的。现实的教学分析表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教学过程既不是单纯的学生,也不是单纯的教师。教师和学生是教或学的中心人物。怎样改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第一要注重同学生的交往。教学中应有互动、协调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教学,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都具有独立人格价值,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和表达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径是交往。如果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将严重剥夺学生的自主权,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摧残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将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将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改变师生关系因此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让学生体会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种分享理解。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

  第二在教学中要改进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学习更有自信心。《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教学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教与学的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不断地形成新的基本技能,不再以知识形态来呈现,而是以行为的方式来呈现;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探索,以适应课程改革地需要。

  评价中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又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倡导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与交流;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生活中的图形》一章的学习评价可分几个方面进行: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在家折叠与展开图形的情况(可由学生评比);小组讨论时的发言;书面测试;作业情况;以及同老师的谈话等等。

  第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在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改变教学形式,重视数学活动。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一支粉笔和一张讲台,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很少有数学活动进行,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一方面能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进一步在意志力、自信心、理性精神等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我认为数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和表达陈述。具体地说,在开展这一活动时,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学生观察一个物体或一种现象,或者操作某些学具。第二,学生在研究所观察的物体或现象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弥补他们在单纯的观察和操作中的不足。第三,老师按一定的顺序给学生们推荐活动,学生可从中做出选择并实施这些活动,学生在选择中有较强的自主性。第四,这一活动可以以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生每周至少花两个小时进行同一主题的活动,并保证这些活动在整个学习进程中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第五,孩子们每个人都记录活动过程。学生通过这一活动逐渐学会操作,同时加强并巩固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例如在北师大实验教材〈展开与折叠〉一节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学具中的平面图形折叠成几何体,然后观察讨论所折叠的图形的形状(柱体),学生回答问题非常涌跃,能得出以下几种结论:上下两个面是平面,上下两个面互相平行,上下两个多边形的边数相同,侧面的个数同多边形的边数相同,侧面都是长方形等等,他们所回答的问题基本上都比较准确,同学之间能互相补充互相完善;然后再让学生先想象将柱体展开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再动手操作,同自己想象的结论进行比较,最后回想一下操作的过程。这样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环节;最后让学生总结直棱柱的概念及其展开图。

  课改论文篇8

  一、挖掘教材内容,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事业教育

  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教育内容。如:牛顿的忘我工作,勤奋和悉心钻研精神。安培的刻苦学习、专心致志。欧姆的坚持不懈精神。法拉第的高尚品质和致力于科学研究精神。从我国古代指南针、地动仪、火箭的发明,到现代的"两弹一星"和"祌舟号"成功收回。教师应善于挖掘利用这些辉煌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为科学而学习的责任感。用知识的魅力去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物理课的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切中他们的脉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物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

  1、学生的亲身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学生感受比较深。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物理的

  教学过程中,把学到的物理规律,力求使之贴近生活,去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把物理规律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号入座。这样即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规律的理解,又会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出对物理的浓厚兴趣。例如:在讲授蒸发时,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生动的贴近生活的故事:中国的茅台酒在参加国际评酒会时,国外参展的酒,由于其包装精美,受到与会厂商、官员青睐,而中国的茅台因包装粗糙无人问津。这时中国外交官急中生智,立即将一瓶茅台摔在地上,此时展厅内酒香飘逸,从此茅台酒驰名中外打入国际市场,给国家带来了丰存的经济利益,接着问:"飘逸的酒香怎么来的?"引入所讲的内容。接着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蒸发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蒸发的概念。最后利用学生举出的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晒衣服的例子,启发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但比较抽象,在教学中可多举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进行解释,如冬天热水泡脚,能的转移。双手相互摩擦做功,双手觉得暖和,能的转化。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煤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三、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

  1、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目标,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都得到和谐充分发展,把传授知识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二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感到学习又艰苦又愉快。

  注重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和分组实验,小实验和小制作,课本的封面、插图和漫画、想想议议、阅读材料、科学家的故事、教学挂图和模型带趣味性的物理问题去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乐趣中掌握知识。

  3、注重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4、鼓励性提问,注重对学生作业、测试作业适时肯定,成立物理兴趣小组,使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参加小制作、小发明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对老师提建议,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课堂感情要真挚,教态和蔼;课后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差生更要关怀备至。这样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他们才会把心里话,真实的教学信息告诉教师。

  1、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前主席焦塞姆说:"最好的老师,是让学生知道他们自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不仅能着重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感受到自己的失败与错误,逐步走向正确,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要精心设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形成"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科学探究"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下面以欧姆定律教学为例。

  2、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科学猜想

  以调光台灯切入,问:调光台灯是调节了电路里的什么物理量使灯的亮暗发生变化的?再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电流的变化与灯亮暗变化的关系,问:"电流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电流与电阻、电压有关系。这样就确定研究方向。

  3、引导讨论,设计方案

  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先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总体方案:控制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控制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如何研究?再进行局部设计:由学生小组讨论、设计电路,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并评价他人的设计,以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加以讨论。

  4、学生操作,实施方案

  让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采集数据。教师地学生的操作技能、仪器使用上给予帮助。

  5、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引导学生用计算和图像分别分析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再进行综合,得到结论。

  6、反思应用迁移

  用一组简单的小练习巩固探究过程中的得到的欧姆定律;巩固电表的使用、电路的连接等基本操作技能小结反思探究过程,理清思维线索。


标签:学生教师教育教学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