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妙招 > 正文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13 09:24:19 分类:妙招 浏览:81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篇1

  【关键词】:乡村;旅游;景观;设计

  我国的乡村数量较多,并且在开发的过程中,逐步的与市场经济相互融合,与社会需求相互融合,对于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得到了很好的成就,同时在城市内部获得了较多的支持。但是,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要想得到长久的进步,还是应该在自身的特色方面努力,不能盲目的跟风,这并不容易得到预期效果,还容易造成严重的损失。

  1、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

  1.1意向规划

  与城市不同,乡村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一名乡民都需要积极的参与,虽然也有一定的官员领导,但是如果违反了民众的意志,很容易造成强烈的冲突,并且在乡村的稳定性方面,也会造成特别不好的影响。本文认为,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当中,意向规划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产生的影响是非常突出的。首先,在意向规划的过程中,有必要在社会上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要从客观上把控好意向的正确性【1】。一般而言,乡村的意向规划,是需要大家投票来完成的,乡民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可以选择不参加整体规划,在给予的选择性方面较为突出。其次,在意向确定以后,要在组织乡民代表,去考察分析,搜集较多的资料与数据。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当中,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偏差现象,特别容易在未来的工作中,造成特别大的隐患,同时产生的损失也是特别强烈的。因此,意向规划的重点,也仅仅是意向方面的内容,后期的各项具体实践工作,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决定了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成败。

  1.2整体格局规划

  就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本身而言,有些村落的覆盖范围较大,有些村落的覆盖范围较小,我们想要在最终的工作上得到理想的成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从多个方面来努力。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在整体格局规划方面,应按照积极、谨慎的态度来完成,不能出现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先,在整体格局规划的过程中,应该能够让乡民获得更多的利益,能够给自身的未来发展,提供较多的支持【2】。例如,华西村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村,但是旅游景观的开发、设计,并没有阻挡本身经济的建设、发展,反而是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让前来旅游的人员,不仅可以去参观,同时还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和指导,经过长久的发展、拓展以后,华西村已经赢得了我国“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其次,在整体格局规划的过程中,还需要将固有的一些功能进行不断的强化。乡村所拥有的资源较多,这是传统城市所不能比拟的。为了在今后的全局规划上,得到更好的成绩,需要将自身的特色更好发挥出来。例如,前来乡村旅游的人,都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喜欢宁静的氛围。此时,很多乡村在电视当中都出现过,本身可以吸引较多人前来参观,再加上对房屋的简单装修、周围环境的简单治理,可以供游人居住、休养等,实现了长久盈利项目的建设,并且得到了社会上的高度认同。

  2、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对策

  2.1增强整体保护规划意识

  我国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对环境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为确保日后的设计能够得到理想的效果,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必须积极的增强整体保护规划意识。首先,乡村本身的生态环境较为良好,但这是乡民积极保护的结果,没有重要污染的企业,也没有大量的排放污染物。在开展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将整体保护工作不断的加强【3】。例如,在日常的规划工作中,必须对各种污染物限定排放,特别是生活垃圾的处理,以及游人的一些规范等,都要做出严格的制定,不能表现出较高的随意性,这很容易造成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方向偏差,同时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也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2.2避免经济效益主导,减少过渡开发

  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当中,肯定会涉及到经济方面的内容,可是我们不能完全按照经济效益主导的原则来工作,这样特别容易造成工作的严重缺失和不足,如果出现了过渡开发的现象,很容易对乡村本身造成严重的破坏,届时再进行保护和弥补,不仅在难度上特别高,同时还容易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乡村旅游的迅速升温,过急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使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而且对乡村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在进行规划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从整体大环境考虑,找出自身优点,形成合力,最终达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必须对乡村的经济效益有一个明确的制定,按照阶段性提升、巩固的原则,让所有的乡民,都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这样才能弥补他们的损失。乡村的开发过程中,应坚持执行绿色开发的原则,保护乡村环境的过程中,促使绿色开发的内容,给国内的各个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与肯定,最终能够创造出的价值是无限的。

  2.3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当中,除了要在上述的几项工作中努力,还必须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上不断的健全。乡村的发展,与我国未来的建设,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倘若在法律法规上出现了缺失的现象,则热别容易造成严重的隐患,届时所造成的不良问题,将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本文认为,没有政策,没有法规,就难于管理,也不能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积极制定发展乡村旅游的优惠政策,制定乡村旅游管理法、观光农业管理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管理法、农家乐管理法等。使得l村旅游景观规划,实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另一方面,在法律法规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保证坚持执行,不能出现任何的人情现象。现阶段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得到了社会企业的很大资助,在具体的权利、责任、利益分配上,也愈加复杂,这也是要重点管控的。

  总结:

  本文对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展开讨论,现代化的工作当中,设计可靠性、可行性不断提升,在问题的解决上,达到了良性循环的目标。日后,应继续在设计工作上深入研究,加强乡村的特色发展,推动国家和社会的更大进步。

  【参考文献】:

  [1]于潇倩.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初探[J]. 长治学院学报,2011,06:25-27.

  [2]王,王超,张金丽.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 北方园艺,2010,08:107-109.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篇2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1.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定义

  有关“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含义,在理论界一直没有明确的阐述,但是这种新型的旅游景观一定是要具有相关的价值的,而这种价值最终体现出来的就是经济价值;“乡村生态旅游景观”主要强调乡村的特征,这种特征把乡村和城市的景色截然分开,具有自身独特的景观价值;“乡村生态旅游景观”不但要演绎出一种乡村风情,表现出一种乡村的特色,更要准确的把握其中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就是人和自然该如何相处的问题,也就是保护生态平衡,让自然资源可以持续的被利用。所以,这种景观带有综合的性质,主要包含生产景观、乡村聚落、乡村生态、乡村文化以及那些可以进行观赏的景观。

  2.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若干原则

  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各种景观进行规划,需要了解很多学科的知识,主要是规划整体的景观要素,要想取得成功的效果,必须要关注到景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综合考虑乡村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条件,同时还要结合中国的实践,只有这样才可以合理恰当的对乡村旅游景观进行规划。

  2.1生态性原则

  旅游业在在发展的同时,会造成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污染,而乡村景观自身的运转也要符合生态要求,做到环保、低碳、绿色,尽量达到循环利用各种资源,构建一个正常的生态环境。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降低污染,不能给自身以及周边带来负面作用。以生态的原则对景观进行规划,所要达到的效果是尽量打造恬静的旅游景观区域,形成适合旅游的环境,这样可以提高景观的质量。

  2.2经济性原则

  发展乡村旅游业以及改造乡村旅游景观都是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所以在进行规划时要考虑到经济的因素。例如,在乡村生态景观中开展采摘园这个项目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规划时不但要对采摘点进行合理的设计,还要想出在淡季也可以吸引游人的方法,不断的增加收益。对景观进行设计要注重经济性,也就是保证旅游经济以及生产经济都可以发展起来。

  2.3特色性原则

  乡村旅游业想要顺利发展下去,必须要有特色,旅游景观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如何规划以及设计出有特色的景观呢?就需要综合考虑园区不同方面的特征,例如经济、历史、自然、社会、文化等,然后结合这个特征,找好自身的特色所在,让园区的设计可以与众不同,和大众化的景观规划区别开来,这样才能够将更多的游客吸引过来。

  2.4参与性原则

  如今比较流行的旅游方式是让游客可以亲自的参与进来。农业园区比较适合观光游览,因此占地空间很大,内容也丰富多彩,可以让游客参与进来。从城市过来的游客必须亲身体验园区的生活方式,才可以真正的感受到在农村生活的乐趣,也只有这样,游客才可以真正的走近乡村,体会更外一种生活方式。

  2.5多样性原则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旅游项目,也不管什么规模的旅游形式,都需要留给旅游者很大的空间进行选择。对乡村生态景观进行设计时,要以多样性为基础,也就是在开发产品、设计路线、选择时间、确定游览形式以及消费水平时,尽量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可以让游客有选择的空间;而且对于在园区内各种品种的组合、景区内各个小区域如何分布以及资源配置方面要注重多样性以及丰富性。

  3.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实施重点

  3.1景观生态规划建立在产业适宜基础上

  对产业比较适宜的地带进行规划,也就是分析乡村景观的各种要素以及整个景观情况,以相容性为基础进行生态规划。对这种相容性进行分级,构建起判断相容性的矩阵,以此为依据,规划产业比较适宜的地带,以便于确立一种科学的行为体系。

  3.2景观生态规划要充分规划乡村土地

  根据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几项原则,如何充分的利用乡村土地进行良好的旅游景点规划非常重要。在此我们可以将将乡村景观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乡村景观保护区、乡村景观整治区、乡村景观恢复区和乡村景观建设区。在这几个区域合理的规划好之后,可以充分的解决生产土地和景观规划用地之间的各项矛盾,不仅仅给乡村土地带来了更多的生态价值,还创造了新的产值,可谓是一举两得。

  3.3景观生态规划要以乡村聚落为中心

  对景观生态进行规划主要建立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主要内容是规划景观意象、功能以及性质,规划土地利用方面的景观生态以及景观平衡,规划聚落形态以及空间景观,规划聚落规模以及功能区,塑造聚落的风貌以及体系,规划道路交通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环境建设以及绿地系统,规划景观控制以及景观区划,规划灾害的控制等等。

  3.4景观生态规划中融入田园公园式风格

  伴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田园公园成为具有很多功能的主题园,它建立在乡村景观的基础上,具有自然、休闲、生产以及康乐的特点。乡村生态旅游更多的关注趣味性、参与性、趣味性。对田园公园进行规划,让生态旅游带动旅游业向前发展。

  4.小结

  目前,旅游业属于飞速发展时期,乡村生态旅游也开始出现,让生态旅游景观规划逐渐受到了更多了重视。但是,当这种全新的景观规划兴起的时候,随之也带来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思索,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该如何保护环境资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只能企盼更多的专业人才不断的加入进来,也希望可以找到最佳的方式,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也保证了可持续利用环境资源。(作者单位: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黎明,李振鹏,张虹波.试论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J].生态环境,2004(3):445一448.

  [2]王云才.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2):20-31.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篇3

  关键词: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内容;方法

  我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起步较晚,关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体系还不完善,这就导致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生态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面积较大,因此需要重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以现代农业资源为基础,依托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将乡村景观、经济生产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并重视先进技术的引进,从而打造出美的乡村,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1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1.1 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打造美丽的乡村,不能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在具体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科学技术,并将其与人类及自然环境有效结合,从而打造出一个具有人文景观风貌的乡村,为农民提供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1.2 尊重地域文化特色

  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需要保留乡村的原始风貌。乡村的民风民俗作为什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的保留这些历史宝藏,尊重地域文化特色,从而增加乡村的文化内涵。

  1.3 可持续性发展

  在当前乡村发展过程中,人们受制于社会条件限制,往往对自然环境资源利用较多,这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较大的破坏。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有效的保护好乡村自然资源,避免出现滥砍滥伐的现象,充分的实现对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

  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

  2.1 村落景观

  村落作为一个综合体,属于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村落景观要具备较高的欣赏价值,以此来吸引旅游者,使游人能够享受景观资源。而且通过将社会、生态、文化和村落形态等诸多元素进行有效组合,从而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为乡村打造出适宜开发旅游的风景。按照物质形态来对村落景观的要素形式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点、线、面等三种形态。

  2.1.1 点。无论是在村落布局还是景观效果上,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点的存在会增强景观的中心感,使景观更具向心性和标志性。可以将村落景观看成一系列点状空间,将不同的节点进行组合,从而形成丰富的村落景观。

  2.1.2 线。点运动的轨迹即为线,同时线也是面运动的起点,线具备多种形态的造型元素,具有较强的表现性和概括性,因此在村落景观规划设计中,可能将线作为街景艺术的重要单元,利用线来决定村落景观空间形态的轮廓线,并利用线来表现村落内部的结构和组成。乡村景观中的线性景观,在连接各景观要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线性空间的曲直变化及动静结合,从而打造丰富及优美的村落景观。

  2.1.3 面。面在景观中分布范围十分广,而且具有非常好的连通性,在村落景观中,面充分的集合了村落景观诸要素的特征,不仅决定着景观的性质,而且对景观动态发展也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2.2 农业观光园

  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农业观光园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主要以休闲和观光作为主题,以高科技现代农业生产为基础,集多功能于一体,通过广泛的资源和多样的形式打造出来的乡村农业观光园能够吸引大批游人,成为乡村旅游不可或缺的主要形式。在农业观光园中,充分的将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进行结合,将乡村特有的文化、民俗风情和技艺进行传承和延续,从而打造出具有特色的乡村景观。

  2.3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规划

  2.3.1 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是指为游客在旅途中应对日常事件、突发事件,增加其逗留时间和消费的设施,此类服务设施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的特点,同时又是游客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在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上,可以采取统一规划布局的措施,根据乡村的游客量、需求量,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设置游客咨询中心、公厕、超市等,将各种服务设施遍及进行整个村域,构成完整的服务设施系统。

  2.3.2 旅游标识系统。旅游标识系统主要是反映乡村的景观节点、服务点及道路交通等旅游信息,指导游客能够快速、便捷的找到理想中的目的地。因此,在乡村入口、道路沿线、重要节点附近设置指示牌、标识牌,增加特色鲜明的景观元素,加强标志性特色,便于游客及时获得相关的导游信息。在标识景观设计中,根据乡村所处的区位、资源、环境,充分运用当地的材料,设计具有乡土气息的景观设施。

  3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3.1 尊重传统村庄肌理,构建聚落温馨格局

  乡村在长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更适应自然的环境,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传统村庄的肌理,有效的保护乡村原有的风貌,构造出温馨的乡村格局,为居民打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增进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落造出温馨的氛围。同时,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有效的保护好自然环境和资源,进一步挖掘对乡村规划有利的景观素材,从而打造出美观的乡村环境。

  3.2 发扬乡村的地域特色和魅力

  乡村历史文化风貌及民俗文化等都是展示乡村特色的传统文化,也是当地百姓的精神财富。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突出地域民俗色彩,充分的运用乡村特色来使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效的相结合,展现出乡村景观的文化魅力,提升乡土气息,这不仅有利于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对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3.3 构造尺度宜人的乡村生活空间

  乡村的居住部落和街道形成了乡村空间,这其中街道起着有效的连接作用,以此来形成具有特色的乡村地理风貌。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要遵循心计适宜的原则,更好的显示出道路布局的合理性,确保道路顺通,从而为居民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而且在具体规划设计时,当需要添加一些公共服务设计时,不能对村民正常的生活带来影响,要通过科学的设计,采取合理的尺度,从而为村民打造一个舒适、宜居的乡村环境。

  4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农村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因此需要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具体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依托于乡村的地域特色及自然环境资源,为村民打造出美丽宜人的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不仅具备民俗色彩,同时还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而且通过景观的规划设计,要有效的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更好的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为乡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欧阳勇锋,黄汉莉.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意义及其分类、评价与保护设计[J].中国园林,2012(12).

  [2]吴巍,王红英.论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景观规划[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4).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篇4

  关键词:旅游开发;景观规划;扶欢镇

  一.扶欢镇乡村景观现状

  (一)扶欢镇概况

  扶欢镇位于綦江县东南部,全镇幅员面积6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2500亩。扶欢镇四面环山,内部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扶欢坝之称,是綦江县的重点产粮区之一。全镇出境通道有四条,其中经“两扶”公路到綦江县城38公里,40分钟车程可达县城,两小时车程可达重庆,渝黔铁路境内通过。镇内新开辟了溱溪路、宜春路、高滩岩路街道。

  (二)扶欢镇乡村景观存在的问题

  景观的组成结构主要包括斑块、廊道和基质,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基质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1]。扶欢镇已建成有两大基地:一是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全年种植面积4000亩。二是以优质大萝卜为主的10000亩精品蔬菜基地。另外,退耕还林4678.8亩(其中麻竹1700亩、花椒2967.8亩),新发展 3000亩优质辣椒项目和2000亩新种花椒项目。另外,扶欢镇工业园区位于万盛区关坝镇和綦江县扶欢镇之间。扶欢镇自然景观经过人类活动的长期干扰,基本形成了三种区别明显景观类型,见表一。

  综上所述,扶欢镇乡村景观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整体表现为一个生态良好的乡村聚落景观。扶欢镇四面环山,内部平坦,部分民居散乱地分布于“环山”之下,农田则规整地分布在“平坝”之上,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但是,扶欢镇居民住宅整体布局过于分散,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影响视觉感受,新建住宅受新农村建设的误导,城市化倾向严重,丧失了巴渝建筑的整体风格,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2)农业景观类型丰富,层次分明。扶欢镇四面环山而内部平坦,溱溪河穿境而出,构成了綦江区独特的地貌单元,地貌类型多样。内部农业景观从“平坦”的水稻田到“环山”的竹林、花椒林等,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景观格局。但是,扶欢镇农业景观布局较为混乱,缺乏合理的规划,没有形成规模。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规模化成片种植,增加景观的视角震撼力。

  (3)局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景观结构有待优化。扶欢镇工业园区的投入使用,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溱溪河水污染严重,部分河段出现了鱼虾死亡等现象;园区周边垃圾遍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另外,园区内高大的厂房与扶欢镇乡村景观不协调,严重影响视觉感观。

  (4)理想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应体现出乡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保护及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观光资源3个层次的功能[2]。扶欢镇旅游景观功能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接待设施严重不足,住宿条件、餐饮、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急需解决;区域内部可进出性差,特别是内部交通系统,道路泥泞,路面铺装基本上没有;旅游项目设置单一,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项目上。

  (5)乡村景观意象模糊,“城市化”倾向严重。受新农村建设的误导,扶欢镇居民住宅整体城市化倾向严重,丧失了重庆民居独特的建筑风貌。一些公共空间表现出了“城市小广场”的特征,高大的建筑的合围、外来的树种引入、浮华的地面铺装,这些城市化的元素严重削弱了乡村的元气,使得乡村固有的文化遭到冲击。同时,扶欢镇煤化工基地对其乡村景观意向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二.扶欢镇乡村景观规划的方法

  (一)保护生态环境敏感区的方法

  生态环境敏感区往往是表现区域景观突出特征最关键的地区,但又脆弱又经不起破坏,并且破坏后难以弥补[3]。因此,生态环境敏感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就是加强对这一区域的保护。扶欢镇煤化工基地就属于生态环境敏感区,基地内部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景观生态功能几乎缺失,所以在完善基地景观其他功能的同时,重点完善景观的生态功能。

  (二)完善乡村景观结构的方法

  斑块、廊道、基质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对于乡村景观而言,斑块可以是农田、居民点、草地等,廊道包括农田间的防风林带、河流、道路、峡谷等,基质可以是森林、农田、居民点等。景观的结构决定景观的功能,然而扶欢镇乡村景观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干扰,景观结构不够合理,造成了景观功能的缺失。因此,相应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就是完善景观结构,对一些景观功能薄弱的环节进行重点补充,保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顺利进行。具体的做法就是增加斑块和廊道的数量,把所有林地、草地、河流等都纳入景观规划设计的范畴,增加景观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

  (三)创造人工景观的方法

  规划设计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乡村聚落景观,严格控制建筑斑块盲目扩展,建设宜人的乡村居住环境[3],这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在要求,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依托,独具魅力的聚落景观将会对游客产生强力的吸引力和震撼力。同时,在保证乡村景观生产和生态功能的同时,实现乡村景观的旅游功能是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因此,相应的方法是从旅游功能的角度创造人工景观。

  三.扶欢镇乡村景观规划

  (一)乡村景观意象规划

  乡村景观意象是人们对乡村景观的认知过程中,在信仰、思想和感受等多方面形成的一个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景观意境图式[4]。扶欢镇四面环山,内部平坦,部分民居散乱的分布在破碎的山体之下,内部良田万余亩,溱溪河穿境而过,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扶欢镇是传统的农业镇,水稻种植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其他农作物种植基地正在逐步建设完善。整体形成了一个山水共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聚落景观。在乡村景观意象明确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乡村景观规划中,继承和保持传统景观和景观意象是景观规划的最高原则[7]。因此,我们提出了扶欢镇的景观意象:“山城江南,水乡扶欢”。

  (二)乡村景观格局规划

  扶欢镇四面环山,内部平坦,溱溪河夺境而出,构成了扶欢镇独特的地貌格局。内部主要交通从西向东连接了扶欢镇和关坝镇,而扶欢镇工业园区则位于扶欢镇和关坝镇交界处。由此,构成了扶欢镇一圈二轴三区的景观格局。一圈指扶欢镇“环山”森林景观圈,二轴指溱溪河沿线河滨景观轴和“扶关”公路沿线住宅景观轴,三区指“平坝”内部的观光农业种植区、休闲农业体验区、以及煤化工业园区。通过对“一圈二轴三区”的景观设计,努力营造出“山城江南,水乡付欢”的景观意象。

  四.结论与讨论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求对乡村景观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景观意向,然后对乡村景观的整体格局进行规划,规划以彰显景观意向为主要目的,最后通过具体的景观设计来体现乡村意向。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乡村景观规划和旅游规划的过程基本一致,乡村景观规划是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表现内容。本文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对扶欢镇乡村景观进行了规划设计,以旅游的形式对扶欢镇土地进行再利用,在保证乡村土地生产和生态功能的同时,强调了乡村景观的旅游功能,对扶欢镇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区域范围过大,在规划设计中只能对主要景观区域进行了分析设计,这是本文的一个不足之处,但是本文基本上把握住了扶欢镇整体景观格局,包含了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方面。

  参考文献:

  [1]Forman R.& Godron M.Landscape ecology[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86.

  [2]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谢花林,刘黎明,李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03,3:39-41.

  [4]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3003,1:55-58.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篇5

  【关键词】乡村规划;构成要素;规划内容;

  乡村规划以现状农业资源为基础,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以乡村景观和文化为主体,经济生产与景观观赏相结合,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合理配置,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巩固拓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切实提高乡村居民的经济收入,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1乡村景观规划的主要构成要素

  1.1 乡村聚落性景观

  乡村聚落景观是由乡居建筑和乡村生活环境组成,是乡村基础性的环境景观,保存完好,历史悠久的聚落具有非常好的观赏价值。乡村聚落性景观规划设计要尊重原有的村庄肌理,尽可能少破坏原始的村庄形态,在这个基础上,控制建设用地的扩张,对村庄聚落的风貌和基础设施进行规划设计。乡村生活环境景观主要体现在庭院,街道,乡村的公共活动空间,比如广场,公园,户外体育、文化设施场所等等。这些环境是村民生活接触最密切的,优美的景观能给村民带来最直接的积极感受。

  1.2 乡村生态性景观

  植被、水系、自然保护区等构成乡村生态性景观,是乡村的不可建设用地,以保护为主,规划为辅。植被包括道路绿化走廊,森林绿地,生态防护林以及大面积的植被斑块,在保护作为前提下,景观规划设计应当将这些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统一的布局和设计,创造出宜人合理的开放空间,与乡村生活环境相协调。水系指的是河流、湿地等,通过对水系进行生态设计和规划布局,创造出优质灵动的水体景观。

  1.3 乡村生产性景观

  乡村生产性景观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的景象上,除了表现农村的生产景象外还包括农作物的生长景观。乡村的生产性景观构成是由生产者为主导的生产过程的自然体现,它的生产性质和生产过程决定了乡村的生产性景观特色。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农田可以看作一种斑块类型,它的设计内容有:大小、类型、数目、格局等,农田的整体风貌和农作物的生长景观,让乡村生产性景观兼具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

  2 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

  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突显特色产业园、休闲观光园、景观带、农家乐、景观节点等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美丽乡村景观,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托乡村自然环境、产业特色、历史文化,有针对性的提出各个乡村适宜的发展线路。

  2.1 村落景观

  村落,是一个包含了社会、生态、文化和村落形态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介于此处是在乡村景观宜游性的表达,将其定义为狭义上的村落景观,即乡村范围内具有较高欣赏价值,能够吸引旅游者,使之获得美的享受的景观资源,如古建筑、古树名木、街道、小品及民俗文化等,这些元素相互组合成不同的景观层次,从而形成“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的核心节点之一。形成村落景观的要素形式多样,若按照其构成物质的基本形态分,则可以得到点、线、面三种基本形态。

  1)点

  点在村落景观中通常是指比较集中、规模不大的区域。点虽小,但无论在村落布局上还是景观效果上会形成强烈的中心感,具有向心性和标志性,点可以是一栋建筑、一座古桥、一口井,甚至是一棵树,通过一系列的点状空间形成的村落景观是村落外部序列空间的目标点或结束点,是整个乡村外部空间区域的视觉焦点。通过不同节点的组合,形成丰富的村落景观,是“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的核心内容。

  2)线

  线是点运动的轨迹,又是面运动的起点,在形态学中,线还具有宽度、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由于线本身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表现性,在村落景观营造中,线性空间作为造景艺术的一个基本单元,不仅是决定空间形态的轮廓线,而且还可以刻画和表现村落内部的结构和组成。其中,道路、水系是乡村中最为常见的线性景观,在连接各景观要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村落景观的各要素都是沿着线性空间展开,通过曲直变化、动静结合,形成优美、丰富的村落景观。

  3)面

  面是点与线的集合,即点的扩大或线的累加,是景观中分布范围最广、连通性最好的景观单元。在一定程度上,它集合了村落景观诸要素的特征,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例如,乡村的色彩,色彩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区域形式不同,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如江南地区传统的乡村建筑多以黑、白、灰为主,正是与当地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相统一。

  2.2 农业观光园

  乡村农业观光园是以休闲、观光为主题,以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果业等高科技现代农业生产为基础,集休闲游乐、旅游观光、生态建设、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也是推动现代农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发展的有效形式。农业观光园因其广泛的资源,多样的形式等,而吸引大批的游人观光,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之一,将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有机地结合,使乡村现有的农业产业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使乡村特有的文化、民俗风情、技艺得以延续和传承。在观光园景观设计中,围绕农业生产,结合休闲旅游和乡村发展,充分利用资源特征,策划各种参与性活动,并以农产品为出发点,科技为支撑,结合地方特色文化,营建地域性人文田园景观,突出“绿色旅游”、“体验健康”、“享受自然”、“传承文化”等特色,使主题特色鲜明,构建生态环境好、文化底蕴浓、充满生机情趣的休闲农业园。

  2.3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规划

  1)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咨询中心、餐饮、超市、医务室、电话充值点、公厕、停车场、加油站等,是指为游客在旅途中应对日常事件、突发事件,增加其逗留时间和消费的设施,此类服务设施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的特点,同时又是游客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直接关系到“美丽乡村”的整体形象。因此,在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上,可以采取统一规划布局的措施,根据乡村的游客量、需求量,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设置游客咨询中心、公厕、超市等,将各种服务设施遍及进行整个村域,构成完整的服务设施系统。

  2)旅游标识系统

  旅游标识系统主要是反映乡村的景观节点、服务点及道路交通等旅游信息,指导游客能够快速、便捷的找到理想中的目的地。因此,在乡村入口、道路沿线、重要节点附近设置指示牌、标识牌,增加特色鲜明的景观元素,加强标志性特色,便于游客及时获得相关的导游信息。在标识景观设计中,根据乡村所处的区位、资源、环境,充分运用当地的材料,设计具有乡土气息的景观设施。

  3 结束语

  乡村景观规划是一门多领域、多学科相融合的综合体。随着乡村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下引发了种种矛盾与问题,如何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解决乡村景观建设问题,处理好乡村经济发展与乡村景观建设的关系,一直是困扰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难题。同时,对于现有乡村,如何延续传统村落肌理文脉,使景观建设与文化建设同步和谐发展是目前“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闫艳平,吴斌,张宇清,冶民生.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防护林科技,2008,(05).

  [2]邹志平. 安吉中国美丽乡村研究模式[D]. 复旦大学,2012.

  [3]刘滨谊,陈威. 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 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2005,(09).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篇6

  党中央审时度势,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变,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模式的重要创新,加快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它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关系到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我国是农业大国,70%的旅游资源集中在广大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乡村生态与农耕文化是我国旅游产业中的主导产品之一,广大农民、农户是发展特色村、绿色村等多种形式乡村旅游的主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家庭庭院以及中心活动社区进行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以满足农民目前的需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农村经济建设。

  2009年4月9日,2009中国绿色村庄年会在“河横菜花节”热烈喜庆的气氛里召开。推出绿色村庄的品牌,并使之标准化,以扩大在全国的影响,推动各地普通村庄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工作。

  2009年10月13日,首届中国特色村旅游节启动仪式在山西省晋城市皇城相府拉开序幕。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因此,区域发展存在着不平衡问题,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特性差异化显著。即使在同一自然条件类似区域,农村人文与社会特征的巨大差异依然存在。因此,我国经济要想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则必须考虑到各地农村发展基础的特殊性,必须选择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村旅游节的启动,将极大地推广“乡村旅游”新概念,打造“乡村旅游”综合品牌,对进一步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事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新农村环境景观规划公司可有效地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景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保护乡村景观的特色与完整性,挖掘乡村景观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是研究“三农”问题的学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乡村景观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专门针对改善城市环境的房产公司、园林绿化公司和景观设计公司,为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公园景观规划,道路绿化建设等服务。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也在不断追求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却没有专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景观服务的规划设计公司。如果有这样一种“新农村环境景观规划公司”,有针对性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搞好农村环境建设,使其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景观行业工作者的责任。

  高校景观专业和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专业有一大批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年轻人,他们受过专业教育,对自己的专业很热爱,并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有强烈的兴趣,对其有着强大的凝聚力与吸引力。如果能成立这样一种“新农村环境景观规划公司”,在为农村改造环境景观的同时,也可开发不同的旅游项目,如农业观光、高科技示范、民俗与民族风情观光与体验、乡村休闲、郊野运动、餐饮、郊野度假村与酒店、乡村休闲度假居所等,使公司和农民互利互赢,将既能带动就业,又能促进经济发展。

  总之,成立新农村环境景观规划公司,对促进就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乡村旅游向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展现中国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新农村建设风采有着特别重要作用。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篇7

  关键词:景观规划;生态;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在这一基础之上制定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国外农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成果。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深深的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难点仍在农村,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题。正是如此,我国学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对乡村景观规划进行了系统的、有组织的探索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二、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历程

  一般认为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较早主要是欧洲的一些国家,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其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将世界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高度。

  西方国家的乡村景观在最近几十年的工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威胁。如城市的扩张,各类设施的建设猛增,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大量迁入,加之机械化、现代化的的农耕方式和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废弃,改变了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与乡村景观的社会文化特质,加速了乡村景观不断退化,更加剧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从形成景观的社会和文化方面对乡村景观进行了理论上的丰富,给予乡村景观在生态功能、空间优势、文化传统与经济价值等方面的研究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

  上世纪九十年,国际景观生态学组织在《欧洲乡村景观的未来》会议上围绕景观变化、可持续农业与乡村景观、景观恢复三个主题进行讨论研究并形成共识。解决乡村景观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出更多有效的方法才能得到满意的成果。

  三、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视角

  几十年来国外发达国家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从多层次、多视角来考虑,获得许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成果。如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乡村景观规划的评价体系、以及对乡村景观的保护研究等等。相比新兴的乡村规划建设,对于传统的乡村的保护研究,国家和地方也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居民都拥有较高的参与度和保护意识。总体而言,从对国外乡村景观的研究来看,具有几大特点:侧重于生态环境的研究、充分考虑景观中人的行为研究、注重景观的社会和文化价值的研究。

  国际上在乡村景观规划领域的研究具有核心指导作用的“国际土地多种利用研究组”是一个由世界多国从事该领域的著名学者组成的国际组织,提出了一系列的如“空间概念”、“生态网络系统”以及如何处理乡村景观规划过程中的关系问题对世界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影响深远。

  美国在乡村规划中非常重视景观生态和区域文化的融合所带来的价值。比较有代表的是Forman,他在总结了北美与西欧生态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可能景观设计理论”为新形式下的乡村景观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新思路。著名捷克斯洛伐克生态学家 Ruzicka 和 Miklos 和德国 Haber 等人在乡村景观重建和土地协调利用方面提出了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LANDEP)以及DLU 策略系统并在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德国在二战以后,随着人们对传统观念的回归,对乡村人居环境和整合的乡村意象成表现出了高度重视,对自然的追求成为社会的共识,在改革振兴乡村的过程中,在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同时,极力以改造现有环境、恢复传统乡村建筑景观风貌为特色。另外,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是传统回归和原生地域风貌文明的典型代表,在老建筑改造方面有不少独到的成功经验。澳大利亚将乡村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在创造更大的农业发展市场的同时也塑造了新的乡村景观意象。

  亚洲的韩国、日本,在乡村景观规划研究中,根据本国国情,融合生态理念和文化背景,突破现有景观规划格局,推动了其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有传统乡村聚落群、有序的梯田、果园和人工草地等。

  四、国内新农村景观规划研究现状

  近年来,新农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学者们对如何实现新农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挖掘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以保护新农村景观的特色和完整性等问题表现出了高度关注并进行了有组织、系统性的研究。

  我国学术界对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研究源自于1989年召开的第一届景观生态学讨论会。近年来我国在研究新农村景观规划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意义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如王云才、王悦与王仰麟等老一辈学者在多年前提出的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相关学者对相应景观规划的实际案例研究;在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上,陈威先生的“AVC”理论、王云才先生的旅游规划设计理论、赵辉先生的村域景观资源利用等等都对新农村景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多方面完善了乡村建设的法律依据,确立了乡村的地位,为新农村景观规划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五、比较分析我国新农村景观规划分析存在的问题

  比较国内外乡村景观的规划,综合我国的新农村景观规划的实践,我们不难分析出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这很多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规划水平较低

  研究表明全国完成制定乡村总体规划的村庄达到了超过百分之六十的高度,但是相比国外的乡村景观规划来看规划水平较低。在新农村的总体布局模式上形式单一,甚至盲目模仿城市居住区的布局模式等使得新农村缺乏乡村应有的生活氛围和特征。

  (二)缺乏合理的规范

  国外对乡村景观的规划研究已经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多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规范,乡村居民的规划和保护意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我国乡村居民观念上的不规范导致对新农村景观规划发展混乱和低层次,虽然很多地方都打着绿色生态村等各色旗帜,形成了一定的意识,但是自行拆旧建新,毫无设计感可言的混凝土平顶依旧随意而行,简简单单的把景观规划理解为绿化种植,缺乏合理的布局。

  (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乡村生态环境面对居民对资源的无节制的胡乱开发利用来促进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同程度的破坏变得千疮百孔。传统农业生态系统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促进经济增长手段的使用使得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除此之外,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国家政策和乡村居民的意识对新农村景观的理解和开发还存在这一定的局限性。

  六、结语

  面对农村生活水平和环境意识的需求不断提高的现实,对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仍呈现出落后的发展,我国仅仅停留在传统规划学的用地平衡层面,仍需要不断的探索发展。比较国内外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理念和实践,我们深深认识到国外学者们对新农村生态、对社会和文化意识等在景观规划中的重要性;未来新农村景观规划研究必须综合多学科的交叉,科学制定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模式,坚持以生态、人本、多样、本土特色为基本原则,建立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可持续体系。(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参考文献:

  [1] A rriaza M, Canas JF. Assessing the visual quality of rural landscap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4, 69(3): 115-125

  [2] 周心琴. 西方国家乡村景观研究新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03):0085-06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篇8

  关键词:存在的问题;保护方法;景观规划设计

  1 乡村景观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正确把握乡村建设的要求

  由于地方政府没有正确理解中央制定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将建设农村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管理民主制度、村容整洁片面地理解为乡村整改建设,所以在整改乡村规划中,没有根据乡村特有现状进行整改。此外,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日益消退,千村一面的景象普遍存在。

  1.2 乡村生态环境严重受到污染

  由于乡村政府一味地追求乡村经济的发展,对生态景观不合理开发利用,严重破坏了乡村生态环境的平衡。例如:大量农用田地开始退化,林地面积减少,自然景观跟人为景观不协调。

  1.3 用地类型不规整

  大量的人工景观元素出现在城乡结合中,随着近年来城市的盲目扩展,导致农业产业布局不合理,农业用地跟工业用地分散式经营。导致乡村自然景观与半自然景观失去统一性,严重破坏了乡村原有景观。

  1.4 乡村特色逐渐匮乏

  在乡村景观形象的规划设计问题上,设计之间缺乏个性鲜明、吸引人的特色作品,没有充分利用地域特征及景观形象。导致地域景观特征没有特色,甚至脱离地方特色转换成其它景观类型。由于城市的开发与扩张,导致原始自然景观及文化遗址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2 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

  2.1 乡村景观规划内容

  2.1.1 景观生态要素分析:景观生态系统要素包括气候、地质、植被、水文及人类建(构)筑物等,其特征及作用研究都表现了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

  2.1.2 景观布局规划与生态设计。布局规划与生态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规划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生态过程的设计规划、生态环境的设计以及特色乡村景观类型的规划设计等。

  2.1.3 景观空间结构与布局。景观的空间组合形态及群体空间组合形式是作为研究乡村景观空间结构与功能是否合理的主要要素。

  2.1.4 景观生态分类。景观生态分类旨在结合乡村景观特点,在景观的功能特征及其空间形态的异质性进行景观单元分类的基础上对景观结构及其空间布局进行合理研究。

  2.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重点

  2.2.1 乡村景观意象设计。在该意象设计中着重加强对乡村景观的可发展性、效益性、可居性的研究,能够为更好地发展乡村景观、经济与生态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推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2.2.2 乡村聚落为核心的生态景观规划。建设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首要核心是乡村聚落,该核心包括乡村景观意象设计、产业适宜地带规划、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规划与生态平衡,乡村聚落形态与空间景观生态扩展规划、乡村聚落规模与产业功能区规划、乡村聚落体系与乡村聚落特色塑造、乡村交通系统规划、乡村聚落基础设施规划、林地系统与自然景观环境建设规划、景观功能区划与地域景观特征控制规划等规划内容。

  2.2.3 乡村产业适宜地带的规划。合理有效地规划乡村产业适宜地带进行,并综合分析乡村景观局部及整体要素,建立适合乡村景观的相容性规划。根据景观行为相容性程度分级,建立景观相容性判断矩阵,在此基础上规划产业适宜地带,以确定合理的景观行为体系。

  2.2.4 乡村田园公园规划设计。随着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田园公园作为一种主题公园越来越受到游人的喜爱,其构成部分主要是以乡村生态景观为核心形成的游玩与休闲的生态景观综合体。因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文化性、休闲性、整体性很强的产业,所以设计有特色的田园公园,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产业来发展乡村经济。

  2.2.5 乡村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规划。通过全面分析乡村景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根据乡村景观可持续建设原则,可将建设乡村景观过程中所利用的土地划分为4个区域:保护区、整治区、恢复区和建设区。

  3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标签:景观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