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正文

正本清源什么意思 【正本清源】的意思,拼音,读音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05 04:47:59 分类:网络 浏览:90


  【正本清源】的意思,拼音,读音

  正本清源

  繁体

  正本清源

  拼音

  zhèng běn qīng yuán

  怎么读

  近义词

  根本治理

  【正本清源】的意思和解释

  【正本清源】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从根本、源头上清理整顿。比喻澈底改革以解决问题。语本《汉书.卷二三.刑法志》。△「拔本塞源」典源《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今汉承衰周暴秦极敝之流,俗已薄于三代,而行尧舜之刑,是犹以鞿而御駻突,违救时之宜矣。且除肉刑者,本欲以全民也,今去髡钳一等,转而入于大辟。以死罔民,失本惠矣。故死者岁以万数,刑重之所致也。……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籑二百章,以应大辟1>。其余罪次,于古当生,今触死者,皆可募行肉刑。及伤人与盗,吏受赇枉法,男女淫乱,皆复古刑,为三千章。诋欺文致微细之法,悉蠲除。如此,则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专杀,法无二门,轻重当罪,民命得全,合刑罚之中,殷天人之和,顺稽古之制,成时雍之化。

  (1) 大辟:死刑。典故说明「正本清源」原作「清原正本」。汉代的史学家班固,曾在《汉书》的〈刑法志〉中讨论国家的刑法制度,认为当时的法律有许多不合宜的地方,处刑的轻重常拿捏不当,重者太重,死刑人数过多;轻者太轻,无法达到遏止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之下,无法遏止轻犯者作恶,官吏又每每以斩大盗建立威信,结果社会依然混乱。原因除了礼乐教养的缺乏外,就是刑法制定不当的后果。所以班固认为必须要从源头开始清理、从根本开始整顿,也就是从检讨刑法制度做起,修改不当的法令,重新衡量罚则的轻重,才能使社会达到真正的安定,人民有安乐的生活。后来「正本清源」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澈底改革以解决问题。出现「正本清源」的书证如《晋书.卷三.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书证01.《晋书.卷三.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02.《文明小史.第四二回》:「现在正本清源之法,第一先要禁掉这些书。」03.《清史稿.卷一二四.食货志五》:「今之言禁者,亦第补偏救弊,非能正本清源也。」04.《清史稿.卷一五四.邦交志二》:「如能乘机利导,与英外部酌议洋药进口、分年递减专条,逐渐禁止,尤属正本清源之计。」05.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四.水学.水害》:「一旦治水,而欲正本清源,复其故道,怨者必多,未为民便也。」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从根本、源头上清理整顿。指澈底解决问题。晋书˙卷三˙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文明小史˙第四十二回:现在正本清源之法,第一先要禁掉这些书,书店里不准卖,学堂里不准看,庶几人心或者有个挽回。亦作端本清源、端本正源、端本澄源、清原正本。

  【正本清源】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从根本、源头上清理整顿。指澈底解决问题。《晋书.卷三.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文明小史.第四二回》:「现在正本清源之法,第一先要禁掉这些书,书店里不准卖,学堂里不准看,庶几人心或者有个挽回。」也作「端本清源」、「端本正源」、「端本澄源」、「清原正本」。

  【正本清源】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从根本、源头上改正清除。指澈底解决问题而言。

  【造句】解决青少年问题的正本清源之道必须家庭与学校教育双管齐下。

  【正本清源】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目录1 1.出处2 2.语译3 3.故事内容4 4.近义、反义词4.1 近义词4.2 反义词5 5.造句 1.出处

  晋书 武帝记:「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

  2.语译

  正,整顿。本,根本。清,清理。源,水的源头。 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故事内容

  <<无>>

  4.近义、反义词 近义词

  拨乱反正

  反义词

  同流合污、火上加油

  5.造句

  政治腐败之时,就会有许多志在正本清源的人出现。

  【正本清源】的意思和解释介绍完毕


标签:正本清源意思根本刑法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