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妙招 > 正文

孟子的人性论 摘要: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孟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9-22 17:58:25 分类:妙招 浏览:68


  摘 要: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孟子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争论的热点,其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孟荀两家人性论的异同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我们用历史的观点对它们进行合理评价,深层次的认识人性善恶的问题。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12)01-0105-01

  孟子的性善论主张人生来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个“善端”,这“四端”表现与外就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而荀子的性恶论则主张人天生就是恶的,只有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引领人们向善发展。虽然二者就表面看似乎极端相反、不可调和,但在差异和对立的背后,存有本质上的相通性、互补性和一致性。

  一、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不同点

  (一)对“人性”内涵的界定不同

  孟荀的“性”之内涵是有差异的,孟子是以“心之仁德”言性;而荀子则是就“人之嗜欲”来言性。一个侧重社会属性;一个侧重自然属性。孟子认为的“人性”虽然也认为是人生而具有的,但是这种天赋区别于人的自然本能,是人可以自主的天赋,是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类的一种道德本能。他认为,人性是人的心在接人待物时产生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伴有价值取向的能力。而荀子认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是人“生而好利”、“生而恶恶”、“生而有耳目之欲”的生理本能和欲求。”通过对人性的顺悖来说明人生而性恶的观点,认为性是人所具有的那些顺之则产生争夺、残贼、的先天因素:“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二)培养德性的方法不同

  基于人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孟荀两人提出了不同的人性完善的方法,即孟子的“尽心养性”、“反求诸己”的“内圣”之求和荀子的“化性起伪”、“所积而致”的“外王”之求。孟子认为,人人都可以与人为善。只要“存其心、养其性”,就会有仁爱之心。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人们应该精心护养,保持善的本性,才能对先天的善扩而充之。“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也可见孟子这种由己推人、由人推己,自我完善、自我反省的思路和原则。凡事“反求诸己”,则“正己而物正者也。”只要自己端正,天地万物自会端正。荀子在性恶说的基础上提出,只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只要通过国家礼仪法度的制约,人们就能摆脱恶的本性,最终达到善的国度。他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礼义法度来“矫饰”人的性情的修身之道。并且荀子承认了只要注意对善的积累,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

  (三)治理国家的思路不同

  孟子的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理的内在根据,是其德治主张的基本价值取向。孟子走的是“省刑罚”、轻法治、重社会舆论和主观自觉作用的德治路线,试图通过礼乐教化使百姓逐渐向善、达到社会风俗的优良之气。在孟子看来道德对社会的治理作用已经足够,游刃有余,法律就显得多余了,所以在国家治理中,孟子排除了法律的治国之道。荀子认为的人性恶,也是荀子的治理国家的政治、法律和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在荀子看来由于人性是“恶”的,任期发展,就必然陷入相互争夺的混乱之中,只有用“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来加以制约和改造,使人摒恶扬善,国家才能得以安定,社会才能得以稳定。由此他认为法律在国家治理中至关重要,以此提出了“隆礼重法”的理念。

  二、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相同点

  虽然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在理论表现形式上互相对立,但是,在逻辑内容上又是相互统一的。

  (一)相同的理论来源和依据

  孟荀的人性论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孔子的人性观,即“性相近,习相远”。二者都是对孔子的人性观的继承和发展。只是孟子侧重于“性相近”,而荀子侧重于“习相远”。孔子的“性相近”指的是人性是相同或相似的,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的差别是很小的,孟子正是在继承和发挥孔子性相近的特点的基础上,认为人人生下来便具有侧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即“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由此可见,孟子的性善论是发展了孔子“性相近”的理论。孔子认识到环境和教育的不同会造成人性上的差别,强调人性可以“习相远”。荀子认为,人性生来是恶的,他也赞同孔子的理论: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的不同会造成人性上的差别,因此,荀子也很强调后天的因素,他认为之所以后来有善恶之分,主要是教育即“伪”的结果。由此可见,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与孔子“习相远”是一脉相承的。

  (二)人性追求目标的同一性都是善

  二者追求的目标相同,都是去恶向善。孟子主张的是性善论,要求养护、扩充本心,反求诸己,避免失其本心。人应该是善的,应该养护善的心,做善的事,发展并完善已存的善。荀子主张的性恶论,更是要化性起伪、圣人教化、约之以礼,而达到去恶向善的目的。由此可见,虽然二者寻求途径不同,但是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追求善。

  (三)孟荀都强调后天的实践

  孟子说人的“性善”并不是说人生下来便是善的人,人可能会由于物利的诱惑和环境的熏染丧失善的本心。重要的是,在物利面前如何保养本性。这就需要人在后天的实践中发展完善善。即尽心、存心和求放心。而宣称人性恶的荀子,竭力呼吁通过后天的人为,即“化性起伪”来改变人先天的恶性。荀子还提倡人们皆可以为圣人,只要注重后天积累,即积善弃恶,远离兽性,完善人性,便可以成为圣人。

  三、正确评价孟荀人性论

  由上可见,表面看来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相互对峙的,其实这种差异的背后是孟子和荀子对待人生的不同态度而已。本源上还是由于二人生存的环境不同所导致的,孟子生活的春秋中期,社会相对稳定,使得孟子可以一种善意的心态看待人、看待人生,相信人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肯定了人完善性的主动性和可能性;荀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战乱频繁,道德日益颓废,在此基础上,荀子以一种冷峻的心态提出性恶论,以此审视人、审视人生,怀疑人可以自我完善,肯定了完善性的必要性,但也否定了人的主动性。由此他只有寄希望于社会礼仪法度的外在力量。不管怎样差异,这两种理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其政治思想做铺垫,并且最终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解决。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作者简介:申婧婧(1987- ),女,河北人,河北经贸大学伦理专业,哲学硕士,研究方向:公共伦理。


标签:孟子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