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正文

一落千金 【一诺千金】的意思,拼音,读音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9-18 09:08:57 分类:网络 浏览:79


  【一诺千金】的意思,拼音,读音

  一诺千金

  繁体

  一諾千金

  拼音

  yī nuò qiān jīn

  怎么读

  反义词

  轻诺寡信、信口开河、三反四覆、言而无信

  【一诺千金】的意思和解释

  【一诺千金】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一句诺言值千斤黄金。语本《史记.卷一零零.季布栾布列传.季布》。后用「一诺千金」形容信守承诺,说话算数。典源《史记.卷一零零.季布栾布列传.季布》楚人曹丘生1>,辩士,数2>招权顾3>金钱,事贵人赵同4>等,与窦长君5>善。季布6>闻之,寄书谏7>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8>。」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9>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闲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10>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11>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1) 曹丘生:西汉时人,生卒年不详。有辩才,季布得其赞扬而名重天下。

  (2) 数:音ㄕㄨㄛˋ,频频、屡次。

  (3) 顾:藉着。

  (4) 赵同:西汉时宦官,生卒年不详。

  (5) 窦长君:西汉观津人,生卒年不详。汉文帝窦皇后之弟。窦,音ㄉㄡˋ。

  (6) 季布:西汉时人,生卒年不详。楚汉相争,初为项羽部将,数围刘邦。及项羽灭,为刘邦追捕,后由朱家透过汝阴侯滕公,乃得赦免,并官郎中、中郎将及河东守等。

  (7) 谏:用言语或行动劝告别人改正错误。

  (8) 通:交往。

  (9) 不说:不悦。说,通「悦」。

  (10) 游扬:称扬美名,使名声远播。

  (11) 距:通「拒」,拒绝。典故说明「一诺千金」原作「季布一诺」。据《史记.卷一零零.季布栾布列传.季布》载,汉代初年有一位叫季布的人,他乐于助人,很讲信用,凡是答应过的事,一定会设法办到,因此享有盛名。当时有一名叫曹丘生的楚人,好以财物结交有权势的官员,藉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他听说季布作了大官,就请求窦长君介绍他去见季布。但是窦长君跟曹丘生说季布不喜欢他,劝他不要去,但曹丘生还是央求窦长君写介绍信,窦长君勉为其难地答应。曹丘生拿了介绍信就马上去拜访季布,见到季布后,就深深作揖,并且说:「楚人有一句谚语说:『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你在梁、楚一带的名声之所以能这么大,都是我帮你传扬的,大家都是楚人,为什么你一直拒绝见我呢?」季布听了这句恭维的话,非常高兴,以上宾之礼招待。曹丘生住了几个月才离开,临走时,季布还送了他一份厚礼。曹丘生继续替季布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愈来愈大。后来「一诺千金」这句成语,就从这里的「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信守承诺,说话算数。书证01.宋.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词:「少年侠气,结交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02.宋.章甫〈简张安国〉诗:「想得攒眉正忧国,雅闻一诺直千金。」03.宋.杨万里〈答隆兴张尚书〉:「一诺千金,益深谢臆。」04.明.无名氏《渭塘奇遇.第三折》:「因小女蕙性兰心,许亲事一诺千金,待秀才为官之,招佳婿千里来临。」05.《金瓶梅词话.第五五回》:「因为那归的忙促,不曾叩府辞别。正在想着,不意一诺千金,远蒙员外记忆。」06.《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再经邓九公年高有德,出来作这个大媒,姑娘纵然不便一诺千金,一定是两心相印。」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史记˙卷一零零˙季布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闲哉?形容承诺信用高,一旦许诺别人,必定做到。宋˙杨万里˙答隆兴张尚书:再有后日特剡之议,得玉求剑,敢萌此心,一诺千金,益深谢臆。金瓶梅˙第五十五回:因为那归的忙促,不曾叩府辞别。正在想着,不意一诺千金,远蒙员外记忆。亦作千金一诺。

  【一诺千金】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语本《史记.卷一零零.季布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闲哉?』」形容承诺信用高,一旦许诺别人,必定做到。宋.杨万里〈答隆兴张尚书〉:「再有后日特剡之议,得玉求剑,敢萌此心,一诺千金,益深谢臆。」《金瓶梅.第五五回》:「因为那归的忙促,不曾叩府辞别。正在想着,不意一诺千金,远蒙员外记忆。」也作「千金一诺」。

  【一诺千金】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形容信用高,一旦许诺别人,必定做到。语本《史记.卷一零零.季布传》。

  【造句】他一向一诺千金,说了算数。

  【一诺千金】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目录1 一、出处2 一、解释2.1 探悉3 二、故事3.1 三、1近义词3.2 三、2反义词4 四、造句 一、出处

  《史记·季布栾部列传》:「曹邱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生于梁楚间哉?』」

  一、解释

  只答应他人之事一定会办到,绝不更改。这种承诺比千金还可贵,用来形容人非常有信用。

  探悉

  「一诺千金」出自史记季布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李白叙旧赠陆调诗:「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错刀:古钱名,似刀,上以黄金交错为纹,每一刀值五千钱。诺,谓允诺承担他人所请求之事。千金,形容其价值伟大也。

  二、故事

  汉代初年有一位叫季布的人,他乐于助人,很讲信用,凡是答应过的事,一定会设法办到,因此享有盛名。当时有一名叫曹丘生的楚人,好以财物结交有权势的官员,藉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他听说季布作了大官,就请求窦长君介绍他去见季布。但是窦长君跟曹丘生说季布不喜欢他,劝他不要去,但曹丘生还是央求窦长君写介绍信,窦长君勉为其难地答应。曹丘生拿了介绍信就马上去拜访季布,见到季布后,就深深作揖,并且说:「楚人有一句谚语说:『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你在梁、楚一带的名声之所以能这么大,都是我帮你传扬的,大家都是楚人,为什么你一直拒绝见我呢?」季布听了这句恭维的话,非常高兴,以上宾之礼招待。曹丘生住了几个月才离开,临走时,季布还送了他一份厚礼。

  三、1近义词

  季布一诺、一言久鼎、言而有信、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三、2反义词

  食言而肥、言而无信、轻诺寡信

  四、造句

  他一向是个一诺千金的人,把事情交给他处理,你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

  【一诺千金】的意思和解释介绍完毕


标签:一诺千金足下黄金不如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