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随笔 > 正文

工作搜索 劳动力市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9-17 15:20:16 分类:随笔 浏览:107


  劳动力市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不确定性,二是不完备性。表现为:雇主拥有确定充足的工作信息,但不能获得相关求职者的全部信息;求职者拥有确定充足的个人信息,但不能得到相关职业可靠充分的信息。为降低这种不确定性,劳动力供需双方需要消耗时间搜集相关市场信息,经过一定的磨合时间、投入一定的成本才能匹配成功。哪些因素影响劳动者搜寻时间和成本呢?上世纪六七十年展的搜寻理论对不确定性的、信息不完备的劳动力市场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工作搜寻理论发展

  (一)固定样本模型

  1961年乔治?斯蒂格勒首先提出固定样本模型用于消费者对最低产品价格的需求搜寻,之后不断有经济学家将该模型运用到劳动力市场探讨求职者求职行为,称之为“工作搜寻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每个雇主的劳动报酬是不同的,但由于信息不充分,求职者开始不可能知道哪个单位劳动报酬最高,因而他首先要筛选出要寻访的工作单位,然后在这些工作单位中确定寻访数量。寻访过程有成本也有收益,因为寻访对象越多,对工资分布就越了解;选取的样本企业越多,碰到高工资的机率就越大。固定样本模型搜寻方针的缺点是求职者必须找完所有N家雇主经过比较后,才能找出劳动报酬最高的那家单位。对于大多数搜寻者来说,当他开始搜寻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将会搜寻多少次,所以固定样本模型与我们的实际经验有一些距离。

  (二)连续搜寻模型

  1965年,McCall提出连续搜寻模型,消费者不再事先选定销售商个数,而是连续不断搜寻直到找到可以接受的价格为止,并将该模型理论运用于解释工作搜寻行为。

  McCall假设:

  1 每多搜寻一个工作的成本是固定的;

  2 寻找的工作若不接受,则继续搜寻;

  3 求职者对当前市场的工资分配是已知的。

  连续搜寻模型认为,求职者在考虑每次搜寻成本和获得工作的机率后,先确定一个自己愿意接受的最低工资(保留工资wR),然后逐个走访雇主,将雇主的工资报价与自己的保留工资进行比较,只要找到的某项工作工资高于求职者保留工资,即停止搜寻,接受该工作,否则继续搜寻下一个工作机会。在这样的搜寻原则下,搜寻次数不是事先确定下来的,而是取决于搜寻者保留工资的高低。此结论为工作搜寻理论奠定了基础的模型架构。

  二、工作搜寻理论模型的改进

  (一)工作搜寻理论基本模型

  改进模型是建立在连续搜寻模型理论上的。连续搜寻模型和保留工资密切相关,通过这个基本模型主要来解释影响保留工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现实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使得求职者的保留工资或高或低,这样的保留工资对搜寻者的求职行为有什么影响进而使其就业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基本模型基于如下假设条件:

  1 每期求职者从当前劳动力市场工资分布F(w)中只选取一个雇主进行工作搜寻,若雇主给出的工资出价大于失业者的保留工资,则求职者接受该次工作机会脱离失业期,否则拒绝该工作,本期仍处在失业状态,下期继续进行工作搜寻。

  2 工作机会不具有回溯性。

  3 一旦搜寻者接受了该工作,就将永远从事该工作,中间不会再去搜寻其他工作。

  在此模型里,当个体失业时,他的搜寻行为是每期只寻找一个雇主,若雇主出价工资大于失业者的保留工资则失业者接受该工作,否则拒绝该工作继续在下期进行搜寻,直到搜寻到出价工资大于其保留工资的雇主。在现实中,有时失业者每期的搜寻雇主数量并不仅限于一个,而是一个随机数n。下面我们提出一个扩展模型来进一步说明影响保留工资的因素,从而进一步发掘其对失业者搜寻行为的影响。

  (二)工作搜寻理论的扩展模型

  扩展模型基于如下假设条件:

  1 每期求职者从当前劳动力市场工资分布F(w)中随机选取n个雇主进行工作搜寻,若其中某雇主给出的工资出价大于失业者的保留工资,即:w≥wR,则求职者接受该次工作机会脱离失业期,否则拒绝该工作,继续在其余选取的雇主中进行搜寻,若本期仍处在失业状态,下期再重复上述过程继续进行工作搜寻。

  2 工作机会不具有回溯性。

  3 一旦搜寻者接受了该工作,就将永远从事该工作,中间不会再去搜寻其他工作。

  4 既然n是失业者选取的一个随机数,那么在接触的雇主中能够出价的雇主数量也是随机的。为研究方便,引人参数a表示失业者所搜寻的n个雇主中雇主的出价工资到达率。

  该模型的最终结论是:wR=b+(a/r/WROO(1-F(w)

  其中,W(sub)R(/sub)保留工资,b:失业保险金,a:雇主出价工资到达率,r:当前利率,b:失业保险金,F(w):劳动力市场工资分布。可以看出,在扩展模型中影响求职者保留工资的主要因素是失业保险金,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分布及失业者所接触雇主的出价到达率。该模型预测了求职者每期的工作机率H=a[1-F(wR)],但在此条件下,失业者的得到工作的机率已不单纯由1-F(wR)决定,而是由雇主的出价到达率和它共同决定。可以看出,出价率越高,失业者得到的工作机率越大。在这里某个指定的d期的失业率仍为(1-H)H,最终可得平均失业期还是:所不同的是,其中H的内涵又多了层含义。

  三、结论及政策启示

  我们设立的模型前提条件是,失业者面临已知固定的工资分配和工作机会时做出就业决策以实现预期效用现值最大化,这个前提也是动态搜寻理论的前提,因此这里主要探讨失业保险金和雇主的出价到达率是如何影响搜寻者的保留工资进而影响其职业搜寻行为。

  (一)失业保险金对求职者搜寻策略的作用

  通过基本模型及其扩展模型可看出,求职者的保留工资和当期的失业保险金正相关,即失业人员所获得的保险金越高,则他们在搜寻工作时所要求的保留工资越高,从而对雇主给出的工资有了更高要求,这就进一步延长了其失业期。最早将失业保险金对于失业持续时间和再就业工资进行实证分析的是R.C.E-henberg&R.L.Oaxaca(1976),他们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失业救济金在提高了失业持续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再就业后的工资,这实际上就是由于失业救济金的提高导致失业个体心中对保留工资加码的结果。可见,失业保险金尤其是过高的失业保险金的存在会延长失业者的失业持续时间,对劳动力供给具有消极作用。Mortensen(1977)建立了将失业保险因素考虑进去的动态搜寻模型,分析了失业保险水平对失业者工作搜寻行为的影响。后来的研究者多以动态搜寻模型为基础进行理论和经验分析,并且多数经验研究结果证明,失业保险金水平的提高会延长失业持续期。

  失业保险金的作用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规避风险,减少失业者心理、生活压力,同时使失业者有条件进行职业搜寻,尽快脱离失业期。但失业保障制度在具有保障功能的同时,会对失业者的搜寻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再就业水平。上述模型所

  表达的一个直观信息就是,一个过高失业保险水平会提高失业者的保留工资,其后果是降低失业者找到工作的概率,导致失业持续时间延长,再就业率下降,社会创造的财富将更多地流向失业保障体系,造成社会效率的损失和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失业保险体系的制定一定要科学,既要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又要尽可能规避其对劳动力市场的负面影响,确定科学的、适度的保险金水平,促使失业者积极再就业。

  传统意义上,失业对于个体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当个体工作所得到的价值小于其失业所获得的价值时,个体还是愿意选择失业的。因为失业的价值不仅仅是失业保险金,还有失业者由于搜寻行为而对未来产生的预期收益。所以从搜寻理论角度看,失业对于个体来说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个体可以对自己的失业期长短有所选择,进一步来说是失业者理性地选择放弃某些工作并保持失业状态,以期在未来得到更多收益。所以搜寻理论认为,失业在某种条件下变成个人选择的一部分,人们在失业面前并不是完全被动接受的。该理论改变了我们思考失业问题的方式,它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释劳动力市场的现象及个人行为,给了我们很有价值的洞察力。

  (二)雇主出价到达率对求职者搜寻策略的作用

  通过扩展模型我们又发现了一个促使失业者保留工资增加的重要因素:雇主的出价到达率。从模型表达式可以看出,保留工资与雇主出价到达率正相关,即失业个体得到的出价到达率越高,失业者会将其保留工资逐步加码,俗称“水涨船高”。下面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雇主的出价到达率对失业者保留工资的影响,进而如何使失业者的就业状态发生改变。

  首先,通过在搜寻模型下的失业者就业机率表示式H[1―F(wR)]可得到:雇主出价到达率的提高会增加失业者的就业机率H,最终使其平均失业期D=I/H缩短,在这方面对失业者尽快脱离失业状态进入就业期无疑是有利的。当雇主出价到达率提高时,将会促使失业者保留工资的增加,进而会对再就业后的工资加码,迫使雇主提高出价,但模型的前提条件是当期市场的工资分布不变,所以在此情况下雇主是不会提高出价价位的。在实际中,整个市场的工资分布也不会轻易在短时期内发生变化,而若雇主处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也不会轻易提高出价价位。这样,随着失业者保留工资的不断增加,整个情形必然会发生逆转,因为失业者对保留工资的加码行为会使当前劳动力市场工资分布F(w)中低的雇主出价不断被失业个体拒绝,越来越多的雇主会退出此期出价,进而使雇主出价到达率不断下降,在此下降过程的同时将又会迫使失业个体将工资不断减码,最终达到均衡。可见,雇主的出价到达率对失业者的保留工资有双向调节作用,进而影响失业者的搜寻策略。这里对失业者的一个重要启示是要选择使自己收益最合适的搜寻行为,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情况,尽量多地把握市场信息进行适度选择,否则将会使自己处在进退维谷的境地,延长失业期,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搜寻理论认为,无论是何种因素导致的个体失业,失业后找工作都是一个职业搜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搜寻理论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设立停止搜寻行为的标准或原则。无论是固定样本模型还是连续搜寻模型,都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建立,它们为后来的搜寻理论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本架构。搜寻理论将失业看作是由劳动力市场中一系列动态变化因素所产生的,将失业视作劳动力为获得工作信息而从事的劳动力市场具有生产性的活动,因此在分析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个体的行为更具穿透性。


标签:搜寻失业工资工作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