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 > 正文

盐碱地改良方法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8-05 05:40:21 分类:科学 浏览:149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那盐碱地快速改良的方法有哪些?

  1.深耕,将要治理地块进行深耕,深度大约三十至四十公分,要求土壤细碎,无明显大块土壤,最好采取纵横多次耕种,当然如果能满足深度和细碎的两个要求,可根据地形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目的是能让盐份充分暴露在空气中,便于后期治理。

  2.泡田,将地块周围用泥土砌起,高约30-50厘米,以不漏水为准,并在田地周围挖排水渠,原则上,排水与进水要分开,且排出的水远离进水水源,工作完成后,向地块蓄水,浸泡,浸沟时间大约二天,排出后在蓄水,如此三次后将地块晾干,查看是否还有大量盐份结晶,如果没有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果有,继续浸泡。

  3.客土,

  泡田完毕后,可以选择客土移培的方法,即,寻找优良的土壤来对盐碱地块进行改良,把优良的土壤铺到盐碱地中,厚度大约在二十厘米即可,目的是稀释原土壤中的碳酸盐成份。

  4.栽种耐盐植物,当土地的盐碱成份经过泡田后,盐碱成份明显下降,可以选择裁种耐盐植物进行土壤改良,常见的耐盐植物有垂柳、毛苕子、白腊、月季、枸杞等等很多种类。这类植我在种植时,可以辅以农家肥或者其它可以改善盐碱地性质的肥料。

  5.秸秆还田,盐碱地治理一阶段后,可以选择作物与植物套种,农作物的选择尽量以抗旱作物为主,如马铃薯、花生、玉米等植物,秋收后,可以选择将农作物粉碎后还田,这种方法可有效改良土壤。

  6.日常治理,种植作物后,浇水要少浇、勤浇。不可一次性浇水过多,形成漫灌。这样于盐碱地治理不利。排水口要选择独立,不可与进水口同用。排出的水要远离地块,防止渗透后溶入地下水。


标签:土壤盐碱地选择可以植物进行地块治理方法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