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惑 > 正文

北京喜讯传边寨 [摘要]管弦乐曲《北京喜讯传边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8-04 10:33:13 分类:解惑 浏览:102


  [摘 要]管弦乐曲《北京喜讯传边寨》全曲风格统一,富于变化,节奏明快,旋律流畅,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乐曲描绘了当“粉碎”这一消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们欣喜若狂,欢歌载舞,隆重庆祝的情景。

  [关键词]管弦乐曲 主题音乐 音乐情绪

  《北京喜讯传边寨》,创作于六十年代末期间, 原为郑路写的管乐合奏曲,后郑路与马洪业合作,于1976年12月改为管弦乐曲。当时“”刚刚被粉碎,所以,确切地讲,“北京喜讯”指的就是“粉碎”这一消息。《北京喜讯传边寨》这一作品,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云南苗族和彝族人民粗犷、奔放的民族性格,抒发了他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豪情。今天我们再次来欣赏它, 用心去欣赏,用情去体会,仍可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乐曲整体说明

  《北京喜讯传边寨》常常作为外国交响乐团访华的乐曲,可见此曲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乐曲的主题音乐就是模仿苗族芦笙的演奏风格,原曲先后七次转调,很好地发挥了交响乐的写作手法。《北京喜讯传边寨》充满神彩,音响画面鲜明而活泼,朴实中独显魅力;全曲风格统一,富于变化,节奏明快,旋律流畅,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使音乐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乐曲的精彩之处是2分40秒的主旋律转调,以及长号维妙维肖奏出的模仿牛角号声,从而塑造了一道少数民族性情率直,风貌于天然的风土人情。

  二、乐曲结构分析

  《北京喜讯传边寨》全曲由四个具有鲜明舞蹈特征风格统一的主题组成,是一首热烈奔放的舞曲。音乐主题取材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赋与了作品鲜明的个性。乐曲的主体部分采用降E大调,4/4拍,结构比较自由,乐曲是多乐段、单乐章结构,由引子、六个乐段、尾声组成。曲式结构也可视为变化再现的复三部曲式。乐曲曲调新颖,节奏明快,通过运用音乐的速度、节奏、力度、节拍、音色等音乐要素来表达情感,塑造音乐形象,使人从不同角度感受和体验音乐情绪及其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三、不同音乐主题情绪上的差异

  乐曲开始,在小提琴连续高音区震音的背景上,用圆号开管音出声,后以塞管音奏出模拟“牛角号”的引子。引子好像在森林山谷中的回响,惟妙惟肖的描绘出一幅山寨传来了来自北京的喜讯电波,然后山谷中传出了小伙子们用牛角传递喜讯的号角声,继而传遍了千家万户,人民听到欣喜若狂,跳起了欢庆胜利的舞蹈,展现出一幅炽热的群舞场面。

  在强烈而鲜明的舞蹈节奏烘托下,由木管乐器和弦乐器重复演奏出矫健、奔放的第一主题旋律,山寨人民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载歌载舞地狂欢起来。这就是第一乐段“欢腾主题”。热烈、欢快的旋律表达她是人民从四面八方来到广场,为庆祝从北京传来的喜讯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继而在一个过渡性的乐段之后,乐曲进入了第二乐段。这是一段轻松、活泼的旋律,和第一乐段欢快、热烈的情绪形成了对比,由两支双簧管领奏与乐队交替地演奏欢快而活泼的彝族舞曲旋律。姑娘们纵情的跳着轻盈、欢乐的舞蹈,脚脖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歌声、笑声此起彼伏,形象地表现了姑娘们在纵情欢跳和热烈的群舞交替进行的场面。

  接着进入第三乐段,在音色、节奏上都发声了变化,在铃鼓的伴奏下,由小提琴奏出一段优美而舒展的旋律。

  第四乐段奏出“歌唱主题”,与前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轻快的节奏伴奏下,由双簧管在C大调上奏出了具有苗族音乐风格中的独特音降E音。降E音的出现不仅加强了旋律的特色,同时也加强了与原调的联系。当音乐从C大调转到F大调时,长笛、双簧管、小提琴、圆号奏出优美的旋律,旋律具有典型的苗族音乐风格,具有歌唱性,由双簧管领奏,仿佛出现了一位姑娘在独舞、众人述说共同心愿的场景。

  第五乐段是“对舞场面”出现两种不同的旋律。第一种用小号演奏(变化再现第一主题),情绪热烈而粗犷,象征小伙子们跳起矫健、剽悍的舞蹈;第二种用小提琴演奏,木琴与弦乐以顿音轻快地奏出由第二主题变奏的旋律,情绪轻快,活泼,在铃鼓的伴奏下,运用小提琴跳弓的演奏方法,姑娘们对以性格迥异、轻盈活泼的舞蹈。

  第六乐段乐队以宏伟的音响再现了第一乐段的“欢腾主题”,但情绪更加热烈、奔放。牛角号陪衬着第六主题吹起,仿佛在为姑娘们的精彩表演喝彩叫好。力度渐强,速度渐快,在音乐中加进了锣鼓,使音乐变得更加热烈、奔放,把群众喜庆狂欢的热烈气氛推向高潮。

  最后,在尾声中圆号以最强的力度再现了引子中的号角音调,有力地结束了全曲。乐声辉煌灿烂,把万众欢腾的热情情绪发展到了顶点。

  四、音乐欣赏课时的切入要点

  1、以提问导入乐曲欣赏

  用问题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使音乐欣赏更有目的性。听前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给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在听音乐前,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如:这首乐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情绪怎样?你听了音乐仿佛看见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带着问题就会听得非常认真。通过提问听音乐,不仅能集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唱乐曲主题,感受音乐情绪

  由于音乐的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欣赏作品前引导学生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形象,使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辨认主题的重复或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思维。如学唱第1和第4 主题,思考两个主题的音乐情绪是否相同?不同在哪里? 听前先引导学生唱各段的主题,唱会后再欣赏,不仅对主题的出现和变化非常敏感,而且对作品段落的划分也一目了然。接着给学生播放一遍录音,大部分学生能说出可以分成几个乐段,各乐段在旋律、节奏、情绪上的不同点。通过听前唱主题,既培养了学生的视唱能力,又为欣赏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随着音乐进入情境,做音乐场景画面联想

  联想、即是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由于音乐艺术具有抽象性、多解性、模糊性等特点,所以,通过音乐欣赏能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使学生在音响艺术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如欣赏主题音乐色彩:“1主题”有很多人在欢呼跳跃;主题2表现的是轻快活波,像是美丽的姑娘轻盈的舞姿;主题3表现的像是轻快的马蹄声,比主题2更欢快。“4主题”好像是人很少,又感觉好像是女人在跳舞,很妩媚柔和。由此开阔学生的音乐思维,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

  4、辨析音乐元素,说出感受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辨析和表达能力。听了音乐,让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区别与联系,说出对作品的感受等等。让学生分段细赏,引导他们说出各乐段在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方面的特点,并说出想象中的音乐形象。如欣赏“ 1主题和尾声”主题乐段,体验节奏、力度在乐曲中的作用 。教师提问:“ 1 主题”在本乐曲中一共出现两次,你能听出两次主题音乐出现有什么不同吗?作曲家为何要作此选择?乐器使用与音乐表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作答:“节奏不同”主题1的节奏是X-X- |X-X-|,尾声的节奏是X .X|X-|X.X|X-|。乐曲第一次出现“ 1主题”是以铜管乐为主奏乐,第二次出现主题(尾声)打击乐的节奏发生了变化……节奏的不同、表现出的音乐情绪也不相同。例:第二次出现“主题(尾声 )”,由于打击乐的节奏发生变化,使音乐情绪变得更热烈、欢快。然后通过教师点评总结,使学生由情感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总之,欣赏教学信息及时得到反馈,更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间的差距,不断改进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表达能力。

  5、打开创造性思维的闸门,创编舞蹈

  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喜爱表演、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让学生聆听音乐后,根据乐曲的主题、情绪所树立的形象,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于动作表演于欣赏之中,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大胆地去创作、去尝试,就会出现几个不同主题所表现的舞蹈形式:如独舞、群舞、一领众和等,使学生在舞蹈中享受美的旋律、美的意境、美的情绪,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对他们的创编展示的结果应多多鼓励,采取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的方式,以便挖掘他们潜在的创作能力。

  总之,在引导学生欣赏该乐曲时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留给学生充分自由度,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讨论、去争辩、去实践、去创造。那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欣赏水平!

  通过赏析,我们从不同角度进一步感受了该曲的音乐情绪,大家在享受缤纷多彩的音乐时,不要忘了它身后那神奇、美妙的音乐要素。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韵律的和谐完美,同时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遐想的空间――《北京喜讯传边寨》正是如此让人听得热血沸腾,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1]孙继南.中外名曲欣赏[M].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85

  [2] 王盛昌,李保彤.中外名曲赏析[M].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

  [3] 许顺辛,民通琪.音乐作品欣赏实用教程[M].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


标签:音乐主题学生乐曲欣赏情绪节奏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