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惑 > 正文

农谚及其包含的物候知识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8-02 21:26:49 分类:解惑 浏览:63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1

  落实新课标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指导学生学习说明顺序和方法;学会默读,有一定的速度;注重观察、讲究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与手段

  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三维目标的共同发展。

  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

  教学设想:

  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有一些了解。因此,教学时引导学生了解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特点。

  知识目标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其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3,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说明文知识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初步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充分利用生动的说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讨论法、点拨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

  3.竞赛激励法。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4.延伸拓展法。运用文中学到的物候知识,采集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作者的说明技巧;揣摩语言,体会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拓展延伸,转化课堂所学的物候学知识。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导语:春柳飘逸,夏荷袅娜,秋枫激情,冬梅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

  2、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多媒体显示:萌发、次第、翩然、孕育、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

  (3)学生读课文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3、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根据上面的问题讨论,抽两名学生理清全文思路,划分段落层次并板示,再抽学生评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3)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放在开头可以吗?

  4、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1)自由读6--10自然段。

  (2)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3)找出物候现象的各个因素,各组派一个代表来解说这些因素:_______

  (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5、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比较阅读。为了清楚简洁地介绍事物,说明事理,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做到准确。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阅读兴趣,还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本文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

  (2)听读1―2自然段。

  (3)多媒体显示:

  (4)让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

  (5)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精读1、2自然段,四人一组讨论:这两段文字好在哪里?

  6、总结,

  本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语言准确生动: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语言严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价值极高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热爱科学。

  7、作业。

  1.收集与物候有关的谚语,了解其中的含义。

  2.说明“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三则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2

  1.对下列黑体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萌发(méng) 翩然(piān)

  竺可桢(zhèn) 草长莺飞(yīng)

  B.枯荣(kū) 农谚(yàn)

  簌簌地(sù) 风雪载途(zǎi)

  C.纬度(wěi) 适宜(yì)

  上虞人(yú) 衰草连天(shuāi)

  D.孕育(yùn) 连翘(qiào)

  榆叶梅(yú) 销声匿迹(n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苏醒 次第 灵敏 冰雪溶化

  B.清晰 呈现 数据 花香鸟语

  C.延迟 候鸟 简便 北雁南飞

  D.起源 包含 区域 年年如是

  3.下列各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B.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C.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D.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4.下列各句中,黑体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2月是一个沉迷而又沉重的季节,公历2月,跨越了中国人传统的年,也集中呈现了生活戏剧般的周而复始。

  B.青白瓷,虽然在我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影响遍及大半个中国,生产时间长达几百年,但是如今已经销声匿迹,被青花瓷取代。

  C.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依次开放。

  D.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的。

  B.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此安排农事。

  C.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

  D.榆叶梅是落叶灌木或者小乔木,花粉红色,核果球形,红色。可供观赏。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竺可桢(1890—1974),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浙江上虞人民。

  B.在菲律宾举行的第27届男篮亚锦赛小组赛中,中国队以19分的劣势败给西亚劲旅伊朗队,这是38年来破天荒的头一回。

  C.“新华频媒”是集报纸、广播、网络、手机等媒体优势于一体的全新传播平台,与一般商业大屏有所不同,它建成后,每天会向市民提供准确、及时、权威的资讯。

  D.像《中国好声音》这类“零门槛”的节目,让拥有音乐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享受舞台,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相信梦想勇于追求,敢于创造奇迹。

  7.填空。

  (1)“___________,山寺桃花始盛开。

  ,不知转入此中来。”出自唐朝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这首诗说明了___________的知识。

  (2)你知道哪些有关物候的农谚,请抄写几则。(至少两则)

  【能力提升】

  阅读课文中“首先是纬度……夏天就到了”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8.这段话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9.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为什么我国特别是北方春来如此之速?

  施肩吾在上诗中接着说,“天公不语能运为,驱谴羲和染新绿”;白居易在《溪中早春》中说,“潜知阳和功,一日不虚掷”;宋欧阳修的《啼鸟》前两句说,“穷山候(节气)至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诗中“羲和”“阳气”“阳和”,都是指春季阳光热量迅速增强,一到节令,植物欣欣向荣,发芽,长叶,开花……一天一个样,什么力量也挡不住。生命力之顽强,令人惊叹。

  所以,实际上,北方春来速(物候变化迅速)的原因,正是因为温带本是地球上春季气温上升最快的纬度,而我国又是温带同纬度上春季升温最快的国家。因为西伯利亚频频南下的冷空气使我国成为同纬度上冬季最冷,而大陆性气候又使我国夏季成为同纬度上较热的国家,冬冷而夏热,春季升温自然就特快。按照我国气象部门现行标准,只要5天平均气温上升到10℃以上,春天就“咣当一声”来了。

  10.选文第二段引用大量诗句有何作用?

  11.“诗中‘羲和’‘阳气’‘阳和’,都是指春季阳光热量迅速增强,一到节令,植物欣欣向荣,发芽,长叶,开花……”这句话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3

  关键词 说明文 语言特点 严密性 趣味性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从广义看,只要是把事物、事理说明白的文章,都是说明文。

  传统的语文教学理论, 把说明文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两类,后者又叫科学小品。如《中国石拱桥》、属于前者,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征;《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后者,文章科学地说明了物候学知识以及在生产中的运用。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从说明文语言特点来说也分两种:一种是平实简明,一种是生动活泼。基于说明文科学性这一特点,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征是准确性、严密性。而表达方式常常表现为生动性、趣味性(尤其是文艺性说明文)。我们教学说明文的目的是指导学生理解文意,读懂文章内涵。那我们老师不妨从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密和生动、有趣角度入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一、探讨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因为这关系到说明内容是否真实与科学,也关系到说明内容被人理解的程度与层次怎样。只有准确、严密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及其规律性,才能让人明事懂理。所以,要读懂一般性说明文,就必须学会赏析其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对于说明文来说,在表述范围、程度、数量、方位、状态、性质、功能等方面要求用语恰如其分,用词、造句贴切精当,达到非如此表达不可的程度。下面从五个层面来探讨:

  (一)动词、名词、数词等的使用

  《苏州园林》第一段中: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教师解读或指导学生阅读时,需明确:“标本”原指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用这个名词非常简练、准确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二)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使用

  准确使用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如“大约、大多、最、一般、比较、几乎、可能、左右”等表示估计、程度、限制等的作用。因为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与严密。

  《大自然的语言》中:“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等句,中考的试题经常出现。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要明确文中“许多”、 “只”、“就”语言的准确性。“许多”说明数量有范围,如果去掉就变为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这样一概而论,不符合实际。“只”字说明相隔较小。“就”字表示冬天与夏天紧接,表示春季短促。遣词造句准确,下笔严密。

  (三)词、句次序的严密

  词、句的次序先后安排关系到语言的准确和周密。

  有出现这样的中考试题:“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中国石拱桥》。句中“形式优美”与“结构坚固”是递进关系,关联词语“不但”“而且”可以删去吗?前后内容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好多考生对文本解读不深入,没有真正理解作者的原意。“形式优美”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而“结构坚固”是对桥的理性认识,即从感性到理性。用“不但……而且……”来表明二者的递进关系,意义表述准确、严密,合乎逻辑。

  (四)词语在文中的前后呼应

  遣词造句要注意一段内或段落之间的前后呼应,这样才能使表述的意思既周密又突出。

  (五)说明方法的综合使用

  有时为了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说明清楚,让读者明白易懂,常常使用一些说明方法。

  《中国石拱桥》引用的说明方法使用频率比较高,而且这种引用既概括又贴切。“人间天上的桥”出自古代神话故事,“卧虹”“飞虹”“长虹卧波”来自我国诗人,它们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形式的优美;“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出自唐朝文学家张鷟诗句,逼真地展现了赵州桥的风采,说明了其不朽的艺术价值。“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出自唐朝政治家张嘉贞语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出自外国旅行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游记。这些引用对赵州桥和卢沟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做了有力的佐证,令人深信不疑。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4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也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未完成的事业*;先烈们,是你们

  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深深地刻在史记上!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战争的年代照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为祖国奉献的机会。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我们要发奋学习,为她增光,为她添彩!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5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设情境 积累运用 社会实践

  一、借助自然美景,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改下的中学语文教材,古今中外的写景抒情散文纷纷涌入,占有相当的分量。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如何灵活巧妙地实现由“景”到“情”的过渡,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进而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呢?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森林草地……真正意义上的大自然在农村。因此,广大农村教师可利用这一有利条件,适时地带领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欣赏大自然的美轮美奂,感受大自然的博大胸怀。比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名作《春》,课文虽然描写的是江南的春景,但我们北国的春天也未尝不是风和日丽,百花争艳。在上课之前,先带领学生去踏春,让他们用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官感受春天,从而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便能结合亲身体验很快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丽春景中,从而比较深刻地领悟文章的主题,而且,他们还明显地感受到了北国之春与南国之春的不同之处。学完课文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这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帮助。

  二、积累运用农谚农语,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程强调语言积累,积累语言的途径、渠道很多,农民群众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深刻的寓意。毛泽东曾经为我们树立了向人民大众学习语言的典范。如谚语、歇后语等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在教学本课时,就需要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农谚,以备探究其中所涉及的物候学的知识而用。语文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让学生虚心向长辈请教,进行收集整理。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阅览室查找,把“农谚”摘抄下来。同时,也可以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谚语、歇后语等编辑成册。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使学生的习作富有生活气息,具有个性特征和乡土色彩,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开展社会实践,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增长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该鼓舞学生的热情,不断给予关注,给学生作现场引领,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让学生实实在在去做,以实践代替想象。如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教学时,可让学生以小记者、小调查员的身份对一些有特色的果农大户、菜农大户、教育世家、医学世家等进行采访、调查和研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再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就不是无源之水,就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四、借助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无一不包含丰厚的文化内涵,蕴藏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比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选入的就是关于民风民俗的散文,而广大农村则是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的发源地,农村语文教师可以说占到了“地利”之条件,不妨在引导学生学习民间文化的同时,也把它当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契机。例如,在教学当代女作家琦君的散文《春酒》时,课前让学生搜集整理自己家乡过春节的习俗。结果学生个个兴趣盎然,纷纷搜集,并展示了各自搜集的结果,诸如除夕夜吃团圆饭,晚辈给长辈磕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亲戚朋友相互拜年,互邀喝酒庆祝,等等,于是,我便顺水推舟引入了课文的学习,由于学生在课前有了较为充分的思想和情感准备,因此,学生学得兴致勃勃,教师教得轻松愉快。纵观整节课,学生在情感上真正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五、借助农村人的勤劳善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而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是勤勤恳恳和努力奋斗,而如今却有一些人逐渐忘却了我们的优良传统,甚至有人全然不知我们的优良传统。更可怕的是这种习气正影响着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农村教育工作者为何不以身边的农民为榜样教导学生呢?有些学生上课有不愿动手动笔的坏毛病,怎么说教都难以改掉。那天恰是烈日炎炎,学校门前的田地里正有农民劳作,于是就以此教导学生,果然对他们有所启发。圣人孔子教导我们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也就是做一个善良的人。孟子也曾有舍生取义的教诲,并希望人人都能够保有“本心”,所谓“本心”即良知。在社会急剧发展的今天,如果说都市人因其丰厚的物质条件和时尚浪漫的精神享受而引以为豪的话,那么农村人特有的勤劳淳朴、善良宽容则更值得尊重和学习。例如曾经指导学生写作一篇题为《我淳朴善良的家乡人啊》的作文,作文前,先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普通人,让学生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中切实感受到家乡人的淳朴善良,从而使他们的心灵深深触动,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让他们想用自己的文笔表达对家乡人由衷的赞美。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借此对他们进行了人格教育。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6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教学体会

  以网络和多媒体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教育领域里,以多媒体为载体的教学活动凭借新颖性、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受控性强等特点,颇受全体教师的青睐。它集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媒体为一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利用图、文、声、动画等独特魅力,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各种神经,使教学活动有效摆脱时空的限制――宏观世界的博大与微观世界的复杂都能直观展现在课堂上,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习者获得最深切的情感体验,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多媒体教育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科教学中,下面笔者谈谈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应用体会,与同仁共勉。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正如我国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好的力量如此巨大。语文教师要适时适度地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科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集音、视、图、文等为一体,产生极其活跃的场景,使其内容更加充实、形象更加生动具体,直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达到“课始,趣生”的境界。

  二、加大课堂容量,诱导学生创新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直接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将多媒体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置学生于音像、语言、文字、图片的环境中,演示和呈现的速度加快,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既增大了课堂容量,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播放同一纬度的青海省和山东省的自然特征图片和同一经度喜马拉雅山脉不同海拔层次的景色图及古今景色差异的图片。通过比较,让学生总结出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第三个因素是高低差异,第四个因素是古今的不同,而且影响的程度依次减弱。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我又展示了一些包含丰富物候知识的农谚与二十四节气名称意义的课件,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营造民主氛围,培养创新精神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有效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如何科学地落实呢?

  1.明确指导:具体地说,教师在导入新课后,把本节学习的目标、内容,需要了解、掌握的问题及学习要求等用多媒体课件迅速展示,使学生根据“问题与要求”主动自学课文,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答,不能解决的较复杂难理解的问题可以分小组讨论学习,教师再加以恰当的个别或集体指导。

  2.含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独立学习,教师在学前不给出任何指导性的问题与提示,而在学生自学之后,组织学生自发讨论个人学习的感受、见解。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指导性的简单梳理归纳,然后对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组织合作学习,对较复杂的需要探究的问题,教师归纳在黑板上加以点拨,借助工具书解决。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设想,出示考题表现自己,最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本节或某段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测试,查漏补缺。

  这两种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既可侧重运用,又可交替实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敞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尊重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尝到学习的欢乐。只有这样,才能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深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

  四、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和实践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创新离不开想象,没有较强的想象力就没有创新。在语文教学中,科学地利用课件,就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笔者在讲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观沧海》时,师生诵读几遍后,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由鲍国安扮演的曹操站在高山之巅,面对吞吐日月,包蕴万年的壮丽景色,目光深邃,胸襟开阔的吟诵,此情此景的神韵可谓绝妙至极,将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妙和谐的音响,化抽象的文字为可观的图像,使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地自由翱翔,领会到了“建安的风骨”,达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7

  一、顺应天地运化气令,应时农作,维护新生

  我国最早的太阳历以及《国礼·春官》明确记叙了“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的天文历的最基本常数。

  农耕社会以后,人们发现日、月、年构成了历法的三要素。2000多年前甚至更早,我们的祖先就已形成了24节气。24节气综合了天文学和气象学等方面的知识,编排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农事歌谣。其中清明被排在歌谣的第五位。也是农历历法中的第五个节气。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

  由于24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我们的祖先们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中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就是说,春分后十五日的时候,北斗星指向乙方(卯方,即正东方)。东方是生气方,天地起运,万物始生。清明者,清风和煦,阳光明媚也。此时,天气转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作为以花信为标志的花信风,清明的花期为“一侯桐花,二侯麦花,三侯柳花”,也表明了清明节气的花期和时期。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亲近自然,爱护生命,珍惜人生美好生活。

  每年的4月上旬前后,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此时,天气转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也是人们蠢蠢欲动的时令,人们窝居了一个漫长的冬季,此时正是适于到户外进行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人们出外踏青,亲近自然,享受春阳的沐浴,感受人生美好的生活。所以古人早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开展一系列户外活动,如踏青、郊游、戴柳、插柳,射柳、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拔河、植树、放风筝等。

  三、感恩“天、地、君、亲、师”,缅怀先祖故人,传承孝亲文化。

  清明,作为天地运化的气节,又包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中“知恩图报”的人文精神。清明节,是一年中的良辰美景,也是一年的开始,象征着生机和希望。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唯我独尊的。我们每个人,都受惠于“天、地、君(国)、亲、师”的恩情和化育。所谓“天有覆盖之恩,地有承运之恩,君(国家)有水土之恩,父母有养育之恩,师长有教化之恩”,我们的身体受之于父母,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财富、我们的康泰、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子女、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美好的生活......无不蒙受着天地、国家、祖先、双亲和师长们的化育、遗德、福荫和代代血脉传承的恩情。因为有了“五恩”的恩爱延续,才拥有现在的一切。“知恩投报”是人格中最基本的组成因素。在这一年中最美丽的春季时令,对他们的感恩和缅怀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人性彰显。于是中国的孝亲精神就在清明节前后体现得格外突出。所谓“谁言春草心,报得三春晖”。清明时节,除了天、地、神祗、祖宗的祭祀外,人们还纷纷走到先人们长眠的坟前,除杂草,培新土,烧纸钱,设供品,行祭仪,尽缅怀、悼念、感恩之情......就这样,清明节自然地演绎成了我国人民传统的祭祀的节日,成了最重要的祭天、祭地、祭祖、扫墓和传承孝文化的时日。

  清明节由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确切地说“寒食节”的日子是在冬至后的105天),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唐玄宗时,曾下诏钦定“寒食扫墓”为当时王公以下人员进行“五礼”中“吉礼”的必备内容之一。此后,国人就形成了在清明节前一天进行拜祖扫墓的活动习俗。“寒食”是清明时节的另一个习俗,即是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据悉,“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奉君”的典故。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成了晋国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介子推不愿见他,早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于是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被烧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足下”的典故就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篇8

  一、课尾留疑问题的设置原则

  (一)留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有兴趣的问题才愿意主动去探究,所以在课尾一定要给学生留使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既让学生感兴趣又能有效地完成阅读文本的任务?这就需要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

  (二)留学生有疑惑的问题

  朱熹有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惑能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深莫测的好奇,带着这样那样的猜测与期待去读书,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他们自由自在地与文本进行碰撞,引爆思维的火花,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所以在课尾一定要给学生留有疑惑、有价值的问题。

  (三)留疑的时机要恰当

  不少有经验的教师课尾往往在学生“欲知后事如何”的探究欲望产生的时候戛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空间,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迫切愿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期待。这种期待利于促使学生在课外时间里对语文教材内容及延伸问题的持续关注,提高他们上语文课的兴趣。这个戛然而止的时机就显得很重要。

  二、课尾留疑的操作策略

  (一)利用课文的某些写作手法来设疑

  课文有一些作品作者在写作时采用欲扬先抑、象征等手法,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些手法来课尾留疑。如《阿长与》一文,鲁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笔者在教学第一课时是这样留疑的:这样一个愚昧迷信、没有文化、啰嗦、喜欢切切察察的保姆,鲁迅为什么会在她辞了人世大概三十年后专门写文章来怀念她呢?是什么值得鲁迅这么怀念和感激她?

  (二)利用课后问题来设疑

  语文教材课后的问题都是由教材编写者经过深思熟虑、千挑万选提出来的,这些问题有的能概括文章内容、有的能夯实基础知识、有的能加强情感体验、有的能拓展课外阅读。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它们,在课尾留疑环节时可以利用课后问题来设疑。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笔者利用课后的问题留疑: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出来,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三)联系社会热点事件来设疑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人对日本人没有什么好感,而且在2012年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为首的日本右翼势力上演买岛登岛闹剧,围绕钓鱼岛的争端开始了,这一事件更加剧了中国民众对日本人的憎恨,那么结合这一社会热点事件,笔者在教学《藤野先生》第一课时课尾这样设疑:“1、藤野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日本人?作者在与其分别20年之后还这样敬重、怀念他?2、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跟着恩师藤野先生学医的鲁迅中途辍学,弃医从文呢?”对于这些问题,学生会产生好奇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日本人会令我们的文坛巨匠鲁迅对他肃然起敬?鲁迅原来是学医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弃医从文了呢?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学生头脑中驱动他们去解决。

  (四)应“平中生有”来设疑

  有些文章学生读起来平淡无奇,感觉没有什么疑惑,实则不然,鲁迅的文章大体都是这样。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在平常中找到突兀、在无疑中生疑。如教学《风筝》一课时,课文写了一件“我”幼年时不让小兄弟放风筝,并毁坏了他的风筝,长大后追悔莫及,去讨小兄弟的宽恕,他却全然忘却,使“我”更感悲哀的事。这里面就有了疑惑:当“我”向兄弟道歉时,兄弟已全然忘却,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呢?

  (五)延伸课文知识来设疑

  学习科普类的说明文,学生既可以学习写作方法,又可以获得科普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尾利用课文知识的延伸来设疑,这样可以将本节课或本章内容的知识向其纵向延伸或向其他方面扩展,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学生了解了书本上作者介绍的简单物候知识,知道了部分的“大自然的语言”,而大自然的语言有很多很多,透过这些语言我们能读懂什么。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留疑的:(1)下面几则农谚,你知道它们包含的知识吗: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泥鳅静,天气晴;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2)你能试着找出几则吗?

  三、解疑的操作策略

  (一)课堂解疑

  所谓课堂解疑就是指利用课堂上的时间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解答上节课的课尾留疑。在解疑的过程中,教师是解疑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解疑的主体,所需解疑的问题一般与课文本身关系比校大,如教学《藤野先生》一文的课尾留疑:“1、藤野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日本人?作者在与其分别20年之后还这样敬重、怀念他?2、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跟着恩师藤野先生学医的鲁迅中途辍学,弃医从文呢?”像这样的问题就有必要利用课堂解疑。课堂解疑的组织方式就是以现有的授课方式为主,它主要强调以兴趣为引导。

  (二)课外解疑

  所谓课外解疑是指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利用上节课的课尾留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文本来解答上节课的课尾留疑。在课外解疑中,教师不再是解疑的组织者、引导者,而是辅导者,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课外解疑的组织方式主要是个体或组建学习小组,强调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课外解疑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有利于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有利于整合文本、网络等教育资源。

  初中语文课尾留疑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改变了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标签:学生说明语言学习知识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