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随笔 > 正文

文过遂非 【文过遂非】的意思,拼音,读音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5-15 23:28:17 分类:随笔 浏览:99


  【文过遂非】的意思,拼音,读音

  文过遂非

  繁体

  文過遂非

  拼音

  wén guò suí fēi

  怎么读

  【文过遂非】的意思和解释

  【文过遂非】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文过饰非」。见「文过饰非」条。典源此处所列为「文过饰非」之典源,提供参考。 1、「文过」:《论语.子张》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1>。」

  (1) 文:音ㄨㄣˋ,掩饰。 2、「饰非」:《庄子.盗跖》柳下季曰:「先生言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子不听父之诏,弟不受兄之教,虽今先生之辩,将奈之何哉!且跖1>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强足以距敌2>,辩足以饰3>非,顺其心则喜,逆其心则怒,易辱人以言。先生必无往。」

  (1) 跖:盗跖,生卒年不详。柳下季的弟弟,春秋时的大盗,生性暴虐,横行天下。跖,音ㄓˊ。

  (2) 距敌:抗敌。距,通「拒」。

  (3) 饰:遮掩、伪装。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文过饰非」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文过饰非」系由「文过」和「饰非」二语组合而成。「文过」是出自《论语.子张》。卜商,字子夏,春秋时卫国人,为孔子弟子,擅长文学、孔门诗学。根据《论语》的记载,他曾经说过:「无德智修养、人格卑劣的人犯了错,不但不知道改进,还会企图掩饰他的过失。」「饰非」则是出自《庄子.盗跖》。孔子和柳下季是朋友,有一天孔子跟他说:「当父亲的必定会告诫自己的孩子,身为兄长的也一定会教导自己的弟弟,引导他们走向正途。假如这些都做不到,那么就不用注重父子兄弟之间的亲情了。今天,你是有才德的人,弟弟盗跖却是个为害天下的大盗,不能教导他引他走向正道,我替你感到羞愧。我自愿替你当说客去劝劝他。」柳下季就回答说:「当为人晚辈不听父兄的劝戒时,即使像先生您这么能言善辩,又能拿他怎样呢!况且盗跖的为人,思想灵敏犹如喷涌的泉水,情绪变化起伏就像骤起的狂风,飘忽不定,力量强大可以抵抗敌人的攻击,口齿伶俐足以遮掩自己的过失,顺他的心意就高兴,不顺心就生气,而且容易用话来侮辱人。您就不用去了。」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文过饰非」这句成语,用来指掩饰过失、错误。书证01.宋.苏轼〈再上皇帝书〉:「而近日之事,乃有文过遂非之风,此臣所以愤懑太息而不能已也。」02.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世之人举动差谬,文过遂非,不肯认错者多矣。」03.《宣和遗事.前集.进止》:「倘陛下文过遂非,再信谗言,微游妓馆,则忠言结舌,不闻于上。」词典附录修订本参考资料:对过失加以掩饰而不求改正。宋˙苏轼˙再上皇帝书:人皆谓陛下圣明神武,必能徙义修慝以致太平,而近日之事,乃有文过遂非之风,此臣所以愤懑太息而不能已也。

  【文过遂非】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对过失加以掩饰而不求改正。宋.苏轼〈再上皇帝书〉:「人皆谓陛下圣明神武,必能徙义修慝以致太平,而近日之事,乃有文过遂非之风,此臣所以愤懑太息而不能已也。」


标签:文过饰非过失为人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