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指南 > 正文

长津湖百度百科 长津湖:1950年我军拥有55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4-09 23:01:16 分类:指南 浏览:63


  长津湖:1950年我军拥有550万大军,为何只派九兵团15万人增援

  有心人或许会看到一个事实,1950年11月长津湖大战之时,我志愿军兵力不足,急调九兵团15万人入朝作战。

  战后结果证明,如果当时投入长津湖——也就是第二次战役的东线战场,兵力再多一些的话,哪怕再多一个军3万人的兵力,极有可能将美军陆战1师卡死在长津湖,创造全歼美军一个整师的辉煌战绩!

  我军缺这3万人吗?绝对不缺,1950年10月时,解放军总兵力达到550万人。(数据源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四卷第29页,军事科学出版社)

  为何只派一个兵团仅15万人入朝呢?

  一、九兵团入朝原因

  讨论兵力之前,先讲一个小故事。

  1950年炎夏之际,在青岛疗养的粟裕曾一连接到毛主席三次来信。

  核心意思是探讨组建东北边防军、并由粟裕出任边防军司令员的事。兹事体大,粟裕闻此战略重任,身为一代战神,自然是见猎心喜,很想担当下这一重任。

  但是粟裕的身体发出了警告。战争年代多次负伤,致使此时的粟裕将军难以治军理事,他患有严重的美尼尔综合症,经常头痛、眩晕,最严重的时候,眼珠都不敢转,一向四处看就天眩地转,痛不欲生。就连吃饭时都不能自如地夹菜,因为一看稍远处的盘子就头晕。

  粟裕夫人楚青只好把饭菜全都摆成一条直线,让粟裕直来直去地夹菜。

  同时,粟裕还有高血压、肠胃炎等病,身体条件不允许,粟裕只好向毛主席请辞东北边防军司令一事。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东北边防军其实就是为了应对朝鲜日益紧张的局面,后来中央决定由彭总出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

  大家注意一下时间。

  中央考虑让粟裕主持东北边防军,大概是一1950年6月到8月间的事,而到了10月就被迫出国援朝。满打满算,只有4个月准备时间。

  4个月!太紧张了。

  对于抗美援朝这样重大的全局性任务,4个月根本来不及从容调集兵力。

  所以中央当时只能重点挑选一些部队进行准备。除了四野的38、39、40、42四个主力军,再加上50、66军,这些部队就近入朝,另外一支主力,就选中了九兵团。

  选九兵团,当初最主要的考虑就是让粟裕用着顺手。

  九兵团当时是三野的头等主力,粟裕一手调教出来的强悍之极的部队。

  看看下面三个军都打过哪些战斗就知道九兵团有多猛了。

  九兵团20军,原华野1纵。自来排行第一的部队,差不多都是最强的。20军、一纵的老底子,是当年粟裕在苏中新四军一师,善于打动脑子的仗。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就是一师的老战士——说老也许不符合杨根思同志的年龄,其实直到牺牲他也才28岁。杨根思以爆破大王著称,1946年打泰安三颗手榴弹蒙眼盲炸敌人教堂火力点,一时惊为天神下凡。

  1纵在华东打国民党军,极其善于穿插迂回,《长津湖》电影中伍千里所在七连号称什么穿插连,我认为就是在向1纵的老传统致敬。

  1纵曾经与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整编11师大战两次,一次是宿北战役,穿插部队一炮差点端掉胡琏的师部;另一次是孟良崮战役,一边将整11师死死阻住,一边还能行有余力地参与进攻孟良崮山头的74师。历来好汉不敌双拳,1纵就是这么狂野地同时与国军两大主力打,得是有多狠!

  26军是原8纵,8纵比较低调。坊间有给华野诸纵队战斗力排名的,前四都没有疑问,1纵(叶飞)、4纵(陶勇)、6纵(王必成)、9纵(许世友),但第五名究竟是谁,有说8纵的,有说3纵的,说法不一。8纵的特点,与首任司令员王建安高度契合,人狠话不多,既能打阻击战,又能打攻坚战,这个特质全华野没人能比得上。

  27军是原华野9纵,司令员许世友有多狠就不必多说了。九兵团北上时,许上将虽已高升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但9纵的老底子仍在。9纵的特点是独立性相当强,当年在胶东保卫战力战国民党军优势兵力,保住胶东老解放区不失寸土,是当年华野各纵队打的最好的。

  真正让我军担心的是美军的反应速度。

  沃克死后,李奇微接任第八军司令,命令部队迅速南撤,一直撤过了三七线。只跑不打,找到有利地形再打,而且拉长志愿军补给线后,能找到更多机会切断志愿军后方供应线。

  仗打到这个份上,我们就没办法再往前推进了。曾在国军序列中被侮辱为“六十虫”的志愿军第五十军,原是滇军部队,辽沈战役中在长春起义,成为我志愿军主力之一。五十军三次战役中打得都很凶悍,第一个冲过汉江,直逼三七线。可是彭德怀紧急叫停,要部队原地待命,等待后方补充兵力。

  彭总比谁都明白,以现有的30多万人,不能再强行打下去了。

  那么后方的兵力如何了,能补上来吗?

  长津湖战前,其实中央还嫌兵员过多,大陆上的战事基本结束后,立即开展了大规模复员工作。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结束后,中央看到了战争形势的严峻,紧急停止军队复员,反过头来征召士兵归队。《长津湖》电影中七连指导员梅生本已转业到地方,从上海骑自行车赶来参战,就是这一归队大潮的真实写照。

  这一波征兵潮,我军总兵力由550万再度增多,到1951年10月,达到627万人,规模空前。(数据源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卷四,28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

  一边征兵,一边调整国防力量总布局。1949年10月以后,解放军总体上是北轻南重,二、三、四野战军200余万兵力全都压在西南、华南和东南,至1950年年底,南方虽然仍然很重要,但朝鲜形势必须兼顾,三大野战军都有抽调部分主力北上,加入抗美援朝。

  一野基本稳定西北形势后,也开始将主力调回华北。

  我国国防力量进行了乾坤大挪移!

  不得不说,基本上长津湖之战带给我们的震撼。

  第三次战役结束后,李奇微立即组织反攻,又夺回了汉城,大兵重临三八线,与志愿军成对峙态势。

  志司望眼欲穿,终于在1951年2月间,等来了第一波援军:19兵团。

  19兵团堪称我军走路大王。该兵团原本是华北军区部队,和18、20两个兵团一样,都是拱卫首都北京的。

  1949年3月徐向前率华北部队打太原,4月刚解放太原,18、19两兵团就紧急赶赴关中,转隶一野序列,由彭总统一指挥解放西北。19兵团一路从关中打到兰州,打了一场解放战争中惨烈程度排前三的兰州攻坚战。

  解放西北,我军无车少马,基本上都是靠步行,几千里路,在西北黄土高原上喝风吃沙,受了不少苦。

  1950年11月,中央急令19兵团全体东移,从西北转赴山东。不过这一次终于不用再徒步走路了,而是坐上了火车,从陇海线快速转移至徐州,又从徐州北上至山东兖州、泰安一带,在那里进行了紧急整训与补充,换上了足够的冬装,坐火车北上。

  这回吸取了九兵团的教训,部队全都备足了充足的寒区衣物,人民子弟兵不用再担心极寒天气了。

  随后几个月,二野的三兵团、四野的47军相继开到朝鲜战场。

  兵一多,彭总心里有底了,赶紧把战损较大的50军、66军撤回国内休整,美国人怕陆1师断了香火,我们也注意保存部队建制,不能让一线部队一直流血牺牲。

  四、“三杨”轮战

  打从这时补兵开始,我志愿军启动了一种特殊的作战机制:轮战。

  也就是把所有主力部队轮流派出去打,这种模式后来在两山轮战也用过,实践证明很有效。

  但我们不准备讨论轮战本身,而是说一说令人印象深刻的“三杨轮战”。

  我军高级将领中有三陈、三杨之说。“三陈”即二野三位姓陈的将军,陈赓大将、陈锡联上将、陈再道上将,都是骁勇善战的虎将。

  “三杨”即杨得志、杨成武、杨勇三位开国上将。

  杨勇

  三杨在红军时期都是主力团的团长或政委,作战极为勇敢,各自的成名之战我就不多说了,与本文关系不大,请自行百科。

  1951年2月杨得志率19兵团入朝,出发前周总理亲自接见了杨得志,对他说:“你们十九兵团,还有杨勇、杨成武同志指挥的两个兵团,都有着光荣传统,战斗力很强。我曾经说过,要把你们‘三杨’拿出来,叫做‘三杨(阳)开泰’!”

  正好再过一天,就是1951年农历正月初一。周恩来借出自《易经》、寓意吉祥的“三阳开泰”,期望他们率部前往朝鲜参战取得好战绩。

  下面这张经典的志愿军入朝照片,就是19兵团。

  杨得志入朝前,因为中央大力支持,武器装备得到极大改善,配备了大批苏制武器。所以杨得志信心很足,部队士气也很旺盛。之前无论是四野的6个军,还是9兵团的3个军,打美军时最大的难处就是火力不够、装备太差,没办法只能靠近战、夜战缩小与美军的差距。

  杨得志19兵团一入朝,兵强马壮,武器崭新,让友军部队看着眼馋。

  杨得志

  杨得志在朝鲜的封神之战是铁原阻击战。当时李奇微以穿插对穿插,把结束攻势、转入守势的志愿军切割开,准备吃掉被隔在敌后的63军。63军以1个军的兵力,硬顶美军4个机械化师的围攻,打到最后,成功守住了阵地,击毙大量美军,据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编著的《抗美援朝战争史》中卷记载,在历时12昼夜的防御作战中,我英勇的63军歼敌1.5万人,美军不得不悻悻而退。

  这场战斗,我军的传统武功诸如穿插迂回、围点打援、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等等战术,统统没拿出来,硬碰硬死磕,彻底打服美军。

  1951年6月,杨成武率20兵团离开北京,入朝参战,下属三个军,留下66军继续拱卫北京。

  杨成武

  当年9月,在金城以南的三天激战中,第20兵团重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美军第7师,并创造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单日歼敌最高纪录。

  经过24天激烈的秋季防御作战,第20兵团成功粉碎了敌人的“秋季攻势”,圆满完成预期作战任务。为此,《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惊呼:“现在付出巨大伤亡代价的是美国军队,如果战争继续下去的话,他们在今年冬天将付出更大代价。”

  1953年4月,杨勇奉命接任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一职,他是“三杨”中最后一位赴朝参战者。5月下旬至6月中旬,他同政治委员王平率部参加夏季反击作战,并于7月指挥了金城战役。

  其中,第68军第609团第二营组成的渗透迂回支队先头侦察班,在副排长杨育才的率领下,在敌后奇袭李承晚军队首都师“白虎团”团部,缴获白虎团团旗——“优胜”虎头旗。

  这个经典战例,想必生于80年代之前的许多人都有印象,老电影《奇袭》反映的就是这场战斗。

  整个抗美援朝中,我军大部分主力部队都入朝轮战,兵力据统计比例如下:

  25个野战军(76个步兵师),占全军34个野战军(109个师)的70%;

  16个炮兵师,占全军23个炮兵师的67%;

  10个铁道兵师,占全军10个铁道兵师的100%;

  2个公安师,占全军17个公安师的12%;

  12个空军师,占全军23个空军师的52%;

  共入朝10个坦克团,占全军18个坦克团的55%。

  全军主力轮战朝鲜,对我军战斗力是一次极大的锤炼,这在军事上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虽然没有与美国打全面战争,但我军大多数部队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军队交战,这个效费比还是比较高的。


标签:兵团部队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