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妙招 > 正文

风调雨顺 风调雨顺拼音:fēngtiáo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4-09 12:03:32 分类:妙招 浏览:105


  风调雨顺拼音:fēng tiáo yǔ shùn

  风调雨顺的故事

  【风调雨顺成语释义】形容年成好。调:调和;顺:和谐。

  【风调雨顺典故出处】北宋苏轼《荔枝叹》诗。

  【风调雨顺成语故事】这首诗是苏轼居惠州后的第二年(公元1095年)所写的。 这年初夏,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到色鲜味美的荔枝,即兴写了一首《四月 十一日初食荔枝》的赞美诗。可当他转念想到荔枝等名贵土特产自古以来常常成为官吏扰害百姓的祸根。据《后汉书?和帝纪》载:“旧南海(即 指交州)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阻险,死者继路。”又据 《华阳国志》载:“涪州(今四川涪陵一带)城西五十里,唐时有妃子园, 中有荔枝百余株,颗肥,为杨妃(杨玉环)所喜。当时以马驰载七日夜至 京,人马多毙。"因而又写了这首《荔枝叹》,诗一起笔便指斥统治者的骄 奢淫逸,官吏的谄媚逢迎,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祸害。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两 大部分,上半部分为: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堪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釆。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 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酬白游。

  置、堠(音hou后):均为驿站名;飞尘灰:快马急奔尘土飞扬;颠坑 谷:形容送荔枝的人马倒毙的惨状;相枕藉:形容许多人倒在一堆死去;飞车:飞驰的车子;鹘(音古):老鹰一类的猛禽;风枝露叶:形容荔枝新 鲜,枝叶还带有风露;交州;今广东、广西一带;宫中美人:指杨贵妃;林甫:李林甫,唐玄宗的宰相,有名的权奸;酹(音lei肋):祭祀;伯游:唐羌的字,汉和帝时做临武县官,曾上书陈述交州进贡荔枝的弊害。

  这段诗的起首八句便写了汉和帝永元年间和唐玄宗天宝年间,送荔枝给 人民带来的惨重灾难。这仅仅是为了暂饱一下最高统治者的口福,或为了博得宫中美人的一笑。接下来的两句:“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分别说明这些来路很远的荔枝带来的祸害也就更大。所以至今人们痛恨那时的奸相李林甫,但却忘记了值得纪念的唐伯游。

  紧接着,在下部分的起首,作者便语重心长地祝愿道: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风调雨顺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 瑞。

  赤子:指老百姓;尤物:非常美好的东西,这里指荔枝;疮瘠(音牌 伟):疮伤,这里借指灾害;登:成熟;上瑞:最吉祥的现象

  这几句诗的大意是:为了根绝祸源,我倒宁愿天公不要生长荔枝,只是 风调雨顺让百谷丰登,只要老百姓不受饥寒就是无上的吉祥了。

  紧接着,在这首诗里苏轼又联系现实,指名揭发那些以民脂民膏来争宠献媚的官僚大臣的无耻行为,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勇气。这也是这首诗历来为人传诵的原因。

  后来,人们把诗中“风调雨顺百谷登”简化引申为“风调雨顺”这个成语。


标签:荔枝风调雨顺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