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五台山五爷 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4-08 19:43:58 分类:资讯 浏览:52


  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因而,这里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而事实上,应该说五爷其实就是文殊菩萨在台怀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它承担起了民间俗神的职能,寄托着当地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的愿望。

  文殊菩萨介绍:

  文殊菩萨,梵名Ma?ju?rī ,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能开发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帮助小孩学业有成、官人福禄双增、商人增财增福。

  文殊菩萨是如来佛祖怙恃之一。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右手持金刚宝剑(表示智能之利),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坐骑为一狮子(表示智能威猛)。

  扩展资料

  文殊菩萨显灵说法道场五台山:

  传为文殊菩萨显灵说法道场的五台山,居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首,人称“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可见其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传说五台山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文殊菩萨初来震旦(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时,居于石盘洞中。而石盘洞是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五台山为道家所踞。

  五台山取佛教替代道教,最终成为中国的佛教名山,来源于佛祖的明示及佛道两家的争斗。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对金刚密迹主菩萨说:“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此,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这里所说的“五顶山”,就是指现今的五台山。

  参考资料:

  文殊菩萨—百度百科

  五爷庙—百度百科

  广济龙王菩萨

  杨家将的老五

  五台山的五爷传说, 五台山里有座五爷庙。 五爷庙创建于清代,民国年间重修时,增建了殿外前庭。一般佛教寺院是不供龙王的,而五台山为什么要修龙王殿呢?这要从文殊菩萨向东海龙王巧借歇龙石的神话说起。很古以前,五台山地区并不是清凉胜境,而是酷热难熬,当地百姓深受其苦,专门为人排忧解难的大智文殊菩萨便从东海龙王那里巧妙地借来一块清凉石,从此五台山变得凉爽宜人风调雨顺,成为避暑胜地。而这清凉宝石原本是龙王的五个儿子播云布雨回来驱暑歇凉之物,当他们发现歇凉宝石被文殊菩萨带到五台山后,便尾随而来大闹五台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剑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讨回清凉石。但文殊菩萨毕竟法力无边,很快就降服了五位小龙王,让他们分别住在五座台顶。这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人们感激他为五台山地区造福,为五龙王建殿造像加以供奉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五龙王居于殿内正中,左侧为大龙王、二龙王、龙母,右侧为雨司、三龙王、四龙王。据说,五龙王以前是黑脸,但为什么我们所见却是金脸呢?这是因为佛教传言,说王爷性子暴烈,伺奉稍有不周,就要发脾气动恐。脸由黑色变为金色,就使五爷的脾气变温和了。

  据民间传说,龙王弟兄五人,这是其中的老五,故称五爷。

  据民间传说,龙王有弟兄五人,而五爷就是其中的老五。按一般惯例,龙王是不居佛寺的,但据说五台山的龙王神灵显赫,不安其位,寺庙不安宁,故在阁西建殿祀之,而且佛、菩萨本来是不看戏的,可是五爷喜欢看戏,故又在龙王殿对面修建了一座戏台,这是五台山唯一的一座象样的戏台,是用来专门给五爷唱戏的。由此可见,五爷确实与众不同,但究竟有哪些神灵显赫的事例?

  五爷是谁? 相传五爷本是东海龙王之子,排行老五,名叫圣衍。传说有一次,五爷到五台山游玩,巧遇西天如来佛祖帐下的文殊菩萨到五峰山来开辟道场,后经文殊菩萨点化,同到东海龙宫借得歇龙石,将原来陡峭险峻,刀削斧劈般的五峰山,变成了岿巍敦厚的五个大台顶。自此,五台山一改过去那种恶劣气候,冬天寒风刺骨,冰封大地夏日烈日炎炎,酷暑难当,变成了常年气候各宜,清爽宜人,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满山遍绿,花果四季的东方佛国胜景,世界佛教圣地。此后世人便把五峰山改称为五台山了。


标签:五台菩萨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