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 > 正文

过错阅读答案 过错语文阅读答案试题:1.本文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4-07 18:58:29 分类:科学 浏览:131


  过错 语文阅读答案

  试题: 1.本文标题的作用一是 ;一是 。(2分)

  2.文章第①段用了——的表达方式,作用是 。(2分)

  3.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我”的 ,目的是 。(3分)

  4.从全文看,“我”的心路历程可以归纳为 、 、 、 四个阶段。(4分)

  5.将“失常、经常、非常、正常”分别填在结尾段甲、乙、丙、丁的空缺处。它们依次是 、 、 、 。(4分)

  6.举例说明本文前后照应的写法。(2分)

  答案:三)(17分)1.(2分)(答出两个要点即得满分)

  ①写作的对象(话题) ②行文的线索 ③全文的铺垫

  2.(2分)议论 表明写作目的,揭示文章的中心。

  3.(3分)心理活动(1分) 真实再现“我”的经历与成长过程。(2分)

  4.(4分)懵懂(单纯)变化(反复) 懂事 成熟

  5.(4分)正常 经常 非常 失常

  6.(2分)(说明:举例分析与“照应”无关不得分。)(答案略)

  ①人都有过错,无论是伟大的人还是平凡的人。过错犹如失足,及时纠正可以恢复人生的良态,否则就会成为千古之恨。童年的过错一般不会影响人生轨迹,但是会在心灵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

  ②常言道,七八岁的孩子讨人嫌,大概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些淘气,都会给大人制造些麻烦。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院子里玩打仗的游戏,一不小心用石块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窗。

  2.章第①段用了——的表达方式,作用是 。(2分)

  (2分)议论 表明写作目的,揭示文章的中心。

  提问人的扩展 2009-12-27 12:30 举例说明本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不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主要是这一题不会

  团队的补充 2009-12-27 12:39 前后照应法可以使文章严谨连贯,浑然一体,又突出内容和结构上的内在联系。照应一般有以下几种:

  1、内容和标题相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常常是内容安排多处和题目照应,或在恰当的地方直接、间接地点明题意。如《背影》,文中多次描写“背影”,既与标题“背影”相照应,又进一步点明题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2、行文中间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就是在文章前面写事,后面行文交代前面所写事的结果,使内容相互补充,层层深入。

  3、结尾与开头照应法。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代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体。如《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和结尾照应,不但使文章结构显得非常完整,而且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像容忍自己一样容忍别人》的阅读理解答案

  很奇怪,我们对自己的过错的审视 ,往往不如看待别人所犯的错误那么严重。正如德国神学家肯比斯所言:“我们很少用同样的天平去衡量邻居。”我想,大概是因为我们对导致过错的背景了解得很清楚,以致于我们对 别人的过错不能原谅,对于自己的过错就比较容易原谅,从而使我们常把注意力集于人家的过错上,即使我们有时不得不正视自己的过错,也总觉得它们可以宽恕的。这是因为,无论我们自己是好是坏,我们只能容忍自己!

  可是轮到批判他人时,就完全不同了。我们会用另外一副眼光去品评他们,往往使旁人体无完肤,一点也不留情面。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假使我们发现旁人说谎,我们的谴责是何等严酷啊。可是,我们有哪个人能说自己从没说过一次谎,也许还不止一百次呢。

  人性中掺杂着伟大与渺小,善与恶,崇高与卑微。我们彼此都差不多,也许有些人性格较强,机会较多,因此可以更自由地表现天性,但在骨子里,人性是相似的。就我个人来说,我绝不比大多数人更好或更坏。假使要把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举动,以及脑海中的每一意念都记录下来,世人一定会惊讶我是堕落败坏的魔鬼了,明白了以上道理,会使我们容忍他人,如同自己一样。

  既然责己不必太严,对于他人的过错,即使是名年闻天下的贤达也可以带几分幽默感!

  像容忍自己一样容忍别人。阅读。因为我们很清楚导...

  将心比心,便是佛心。当你能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很少人会再与你计较。当你能像容忍自己一样去容忍别人,你的人缘将好得出乎你的想象。

  盘珪禅师备受大家尊崇。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因行窃被人抓住了,众人纷纷要求将这个学生逐出师门,但盘珪并没有那样做,他用自己的宽厚仁慈之心原谅了这个学生。

  可是没多久,那个学生竟然又因为偷窃而被抓住,众人认为他旧习难改,要求将他重罚,但盘珪禅师还是没有处罚他。其他学生不服,他们联名上书,表示如果再不处罚这个人,他们就集体离开。

  盘珪看了他们的联名上书,然后把他的学生都叫到自己跟前来说:“你们都能够明辨是非,这是我感到欣慰的。你们是我的学生,如果你们认为我教的不对,完全可以去别的地方。但是我不能不管那个行窃的学生,因为他还不能明辨是非,如果我不来教他,那谁来教他呢?所以,不管怎么样,即使你们都离开我了,我也不能让他离开,因为他需要我的教诲。”

  那位偷窃者听了盘珪禅师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从此痛改前非,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不要将什么事都看得那么绝对,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改变的。这个道理看似简单,真正做起来却十分难,因为它要求我们能用宽厚仁慈的心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爱自己容易爱别人难,如果你能做到像容忍自己一样去容忍别人,你就是真正地得道成佛。因为,将心比心,便是佛心!

  颜回好学的译文,阅读答案

  本文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原文

  回年二十九 ,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很早就去世了。孔子哭得哀痛之至,说:“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学生,学生们就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就死了。之后再没有发现好学的人了。”注释

  (1)回:颜回,又称颜渊,孔子弟子。 (2)不迁怒:不转移怒气。 (3)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过”是过错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 (4)短命死矣:颜回死时有四十多岁了。 (5)亡:通“无”,没有。 (6)蚤:通“早”。 (7)恸(tòng):哀痛之至。 (8)门人益亲:学生更加亲近。 (9)迁:转移。 (10)贰:重复。 (11)益:更加. (12)孰:谁。 (13)过:过错。 (14)尽:都,全。 (15)鲁哀公:鲁国国君 (16)为:最


标签:过错我们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