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 > 正文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4-07 11:52:33 分类:科学 浏览:117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办法

  一、最新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有哪些?

  (一)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1.协商解除的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2、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解除的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大病加50%,绝症加100%)

  3.取消资格的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

  4.客观变化的经济补偿=工作年限×月工作

  5.经济性裁员的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x月工资。

  6.逾期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加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的50%)

  (二)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赔偿金=经济补偿金之和×n=工作年限×月工资× (1.50% )× n/1。

  (三)因用人单位未签订合同或合同无效违法解除合同的赔偿1=应得工资×25%赔偿2=医疗费用×25%。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工资标准的计算及依据

  (1)违法解除的赔偿=雇佣费用、培训费用、直接经济损失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2)对劳动者违反保密条款的赔偿=被侵权经营者的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润)的合理调查费用

  二。违约责任应满足哪些条件?

  (1)必须有不履行合同的事实(这是确定违约责任的前提),主要包括:

  1.一方当事人未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

  2.当事人迟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

  3.一方不履行非货币债务或者履行非货币债务不符合约定;

  4、质量不符合约定等。

  (二)经济合同不履行的事实,必须是由于一方或双方的过错造成的。当事人的过错可分为故意违约和过失违约:

  故意违约:是指当事人明知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对合同的履行造成不利后果,却放任这种行为的发生(如收货、无故拒绝贷款等。);

  违约:是指当事人本应预见到自己的某些行为可能对合同的履行造成不利后果,但由于疏忽而没有预见到;或者虽已预见,但认为该种后果可能避免,但未采取必要措施,导致后果发生,致使合同义务未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但无论是故意违约还是过失违约,都要承担违约责任。

  只要用人单位违法,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就要按照劳动者的具体工作年限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也是按照劳动者在原单位的具体工作年限确定的。只要劳动者在原单位工作满一年,就应支付其工资的两倍作为经济补偿。。

  A+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一、最新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有哪些?

  (一)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1.协商解除的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2、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解除的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大病加50%,绝症加100%)

  3.取消资格的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

  4.客观变化的经济补偿=工作年限×月工作

  5.经济性裁员的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x月工资。

  6.逾期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加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的50%)

  (二)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赔偿金=经济补偿金之和×n=工作年限×月工资× (1.50% )× n/1。

  (三)因用人单位未签订合同或合同无效违法解除合同的赔偿1=应得工资×25%赔偿2=医疗费用×25%。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工资标准的计算及依据

  (1)违法解除的赔偿=雇佣费用、培训费用、直接经济损失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2)对劳动者违反保密条款的赔偿=被侵权经营者的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润)的合理调查费用

  二。违约责任应满足哪些条件?

  (1)必须有不履行合同的事实(这是确定违约责任的前提),主要包括:

  1.一方当事人未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

  2.当事人迟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

  3.一方不履行非货币债务或者履行非货币债务不符合约定;

  4、质量不符合约定等。

  (二)经济合同不履行的事实,必须是由于一方或双方的过错造成的。当事人的过错可分为故意违约和过失违约:

  故意违约:是指当事人明知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对合同的履行造成不利后果,却放任这种行为的发生(如收货、无故拒绝贷款等。);

  违约:是指当事人本应预见到自己的某些行为可能对合同的履行造成不利后果,但由于疏忽而没有预见到;或者虽已预见,但认为该种后果可能避免,但未采取必要措施,导致后果发生,致使合同义务未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但无论是故意违约还是过失违约,都要承担违约责任。

  只要用人单位违法,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就要按照劳动者的具体工作年限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也是按照劳动者在原单位的具体工作年限确定的。只要劳动者在原单位工作满一年,就应支付其工资的两倍作为经济补偿。。

  2022-09-20 16:30:58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一、最新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有哪些?

  (一)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1.协商解除的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2、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解除的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大病加50%,绝症加100%)

  3.取消资格的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

  4.客观变化的经济补偿=工作年限×月工作

  5.经济性裁员的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x月工资。

  6.逾期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加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的50%)

  (二)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赔偿金=经济补偿金之和×n=工作年限×月工资× (1.50% )× n/1。

  (三)因用人单位未签订合同或合同无效违法解除合同的赔偿1=应得工资×25%赔偿2=医疗费用×25%。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工资标准的计算及依据

  (1)违法解除的赔偿=雇佣费用、培训费用、直接经济损失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2)对劳动者违反保密条款的赔偿=被侵权经营者的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润)的合理调查费用

  二。违约责任应满足哪些条件?

  (1)必须有不履行合同的事实(这是确定违约责任的前提),主要包括:

  1.一方当事人未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

  2.当事人迟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

  3.一方不履行非货币债务或者履行非货币债务不符合约定;

  4、质量不符合约定等。

  (二)经济合同不履行的事实,必须是由于一方或双方的过错造成的。当事人的过错可分为故意违约和过失违约:

  故意违约:是指当事人明知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对合同的履行造成不利后果,却放任这种行为的发生(如收货、无故拒绝贷款等。);

  违约:是指当事人本应预见到自己的某些行为可能对合同的履行造成不利后果,但由于疏忽而没有预见到;或者虽已预见,但认为该种后果可能避免,但未采取必要措施,导致后果发生,致使合同义务未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但无论是故意违约还是过失违约,都要承担违约责任。

  只要用人单位违法,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就要按照劳动者的具体工作年限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也是按照劳动者在原单位的具体工作年限确定的。只要劳动者在原单位工作满一年,就应支付其工资的两倍作为经济补偿。。

  2022-11-21 12:44:34


标签:经济补偿合同违约年限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