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随笔 > 正文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加近1岁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加近1岁】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4-07 11:33:53 分类:随笔 浏览:94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加近1岁】于2020年10月29日,据了解到,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科技等水平的发展,我国的人民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近日,一则新闻引起热议: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加近1岁!哪些因素影响中国平均寿命?附详情!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加近1岁

  文章插图

  10月28日,国新办就“十三五”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于学军表示,从2015年到2019年底,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 。2019年二孩及以上孩次占比为59.5% 。

  于学军表示,从2015年到2019年底,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也就是说4年提高了1岁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1/10万、8.1‰、10.7‰降至17.8/10万、5.6‰、7.8‰,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降至28.4%,健康中国建设取得良好开局 。

  于学军表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继续加强,积极推进健康老龄化 。有序调整完善生育政策,2019年二孩及以上孩次占比为59.5% 。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 。全面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开展五类残疾儿童筛查、诊断和康复试点工作 。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大力发展医养结合,为居家老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达到4万多家,每年免费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体检 。

  此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可及性不断提高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84%的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及以上医院水平 。从2015—2019年,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从1.38人增长到2.61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5.11张增长到6.3张,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22人增长到2.77人,注册护士数从2.37人增长到3.18人 。近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医疗点 。

  什么原因导致人均寿命增加

  文章插图

  1、积极因子:经济收入 如果将中国当代人均GDP值拉一条曲线,同时也把近60年的人均预期寿命值画一条曲线,二者都是从西南向东北攀升,经济收入与国民预期寿命值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

  据人口学家萨缪尔·普勒斯顿研究,经济收入和人均预期寿命之间存在着强相关关系 。通过对全世界各个国家进行经验研究,普勒斯顿发现,一般来说,出生在富裕国家的个体要比生活在贫穷国家活得更长久 。这一发现被称为经典的“普勒斯顿曲线” 。

  在不考虑遗传、教育、医疗、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根据人均GDP和人均预期寿命两相数据,可以预期的是,中国居民在人均收入有较大增长潜力的情况下,人均预期寿命可以继续增加 。

  2、消极因子:重大疾病患病率

  文章插图

  经济因素对于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是积极的,另一面,重大疾病的患病率却是消极的 。采访人员再次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库,列出全球144个国家(部分国家未公布)人均预期寿命和艾滋病患病率数据,可以发现,非洲部分国家较高艾滋病患病率、低人均预期寿命,欧美日等国家低艾滋病患病率、高人均预期寿命 。全球艾滋病患病率最高的国家是非洲的斯威士兰,艾滋患病率高达27.73%,人均预期寿命只有58.9岁 。

  虽然斯威士兰的高艾滋病患病率并不是导致其低人均预期寿命值的决定因素,但高艾滋病患病率表明了该国极差的医疗设施水平,极少的民众能够享受到医疗卫生服务,从而提升了死亡率 。

  重大疾病,如艾滋、癌症、心脏病等恶性疾病,成为制约一国国民预期寿命的重要因素 。

  无论人均GDP还是重大疾病患病率都不与人均预期寿命构成因果关系,人均预期寿命的高低是多重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 。

  萨缪尔·普勒斯顿的研究揭示了一个现象,当人均GDP累计到一定程度时,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曲线变得极其平缓,即早期人均GDP的增长会极大程度上促进民众的预期寿命;但收入变得中等偏上后,必须在食品安全、医疗、教育、公共安全、疾控工作等多方面提高才能有效地提升国民的预期寿命 。

  人均寿命延长无疑是个好消息,作为个人,我们要做的是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护好自己的生命 。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加近1岁!什么原因导致人均寿命增加?】 以上是【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加近1岁】的详细全文内容,对于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加近1岁你有什么看法呢?


标签:寿命预期人均国家增加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