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妙招 > 正文

德育原则的背诵口诀 一、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坚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4-06 15:50:15 分类:妙招 浏览:86


  一、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育目标要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

  2、疏导原则: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表扬激励、正面教育,肯定学生的进步。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4、知行统一原则:理论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评价学生坚持知行统一,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想结合的原则:坚持正面教育,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客观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发挥教师集体作用,争取家长、社会的配合,保持德育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

  8、因材施教原则: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年龄特征有计划进行教育。

  二、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导向原则、知行统一原则)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的原则)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疏导原则)

  陶行知用四颗糖就令这个男生自觉愧疚,充满悔改之意,这个故事里充分体现了德育原则其中的疏导、导向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原则,知行统一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可见灵活运用道德教育的原则,会让教师的德育工作开展地更加顺利,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大有裨益。下面,教考生用一句话就记住这八个德育原则。

  三、一句顺口溜巧记德育原则

  顺口溜:“陶行知正面疏导一连的学生:积极守纪律,才有尊严。”这句顺口溜来记忆这八大原则,“陶行知”即知行统一原则,“正面”和“守纪律”即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疏”即疏导原则,“导”即导向原则,“一连”即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积极”即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才”即因材施教原则,“学生”和“尊严”即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考生可以通过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来回忆这个顺口溜,在做材料分析题时,先把这句顺口溜提前写在草稿纸上,再分条列出八个德育原则的名称,然后根据每个原则的内涵来一一对应材料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这样答题就事半功倍了!

  教师招聘常考知识点: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在教师招聘的笔试中经常会有所考察,这部分的知识点相对来说非常重要,是同学们学习的时候一个重点。在吉林省教师招聘的考试中这部分的知识点主要以客观题为主来进行备考。在教师资格和特岗教师的考试中还会涉及到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下面对于这个知识点进行系统的讲解,主要从考察方式上进行介绍。

  考法1:单选题

  德育原则考察单选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给一段小材料让你分析这段材料中对应的德育原则。第二种:给贯彻此原则的要求然后选出对应的德育原则。

  【练习题一】

  某学生是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但不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老师在班会上请他向全班同学讲解篮球竞赛规则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然后组织全班同学以此为例,讨论如何自觉维护课堂教学秩序,促进该生发生了转变。这种做法体现了德育的( )。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影响一致性原则

  D.个别教育原则

  【答案】B。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干中的老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说理提高学生认识转变了学生,所以选B。

  考法详解:这种考法属于典型的给一段小材料分析对应的德育原则。这也是德育原则这部分最常见的考察方式,这种题型需要同学们牢记每一个德育原则的含义。

  【练习题二】

  德育教育不单单依靠学校教育力量,还要联合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这体现了德育原则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答案】C。解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指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由此可知选C。

  考法详解:这种考法是题干呈现德育原则的要求,选出对应的德育原则。这种考察方式除了需要了解德育原则的含义以外,还需要熟悉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考法2:简答题

  总结这部分的简答题也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整体上简述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第二种:考察其中某一个德育原则的含义以及贯彻要求。

  【练习题三】

  简述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答案】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4.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5.知行统一原则

  6.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7.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8.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考法详解:这个考法非常常见,只要把常见的德育原则的名称写上就可以。在这里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个口诀:双导,双施(失),四结合。这样可以快速记住名称。

  【练习题四】

  请简述疏导原则的含义和对应的贯彻要求?

  含义: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要求:

  (一)、中小学九个德育原则和速记口诀

  德育的九个原则方向性原则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故事:小杰是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优异,但就是脾气有点急,有些小顽皮。有一次,由于小杰动手打了邻班一位同学而被班主任赵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进行训导。班主任赵老师在教导小杰之前就准备把“君子动口不动手”这一道理讲给小杰听。解析:赵老师在进行德育工作之前自己要先明确是非,即导向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联系实际...查看更多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他们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微小进步,都要注意肯定,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

  考法详解:这种考法就需要进行识记了,在这里总结几个非常重要的,同学们在进行备考的时候可以以这几个为主: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标签:原则德育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