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随笔 > 正文

舞蹈天鹅之死 舞蹈鉴赏——天鹅之死篇一敬畏生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4-06 15:23:16 分类:随笔 浏览:81


  舞蹈鉴赏——天鹅之死 篇一

  敬畏生命,崇尚自由

  ——观《天鹅之死》后感

  孤凄的大提琴曲萦绕在空中。

  一个身着白色“天鹅纱裙”的舞者踏着足尖碎步,缓缓飘移而出。在月色皎洁的湖面上,她婀娜多姿,生命的活力却似乎随着身形的移动而一点一点离去。她的手臂平展开来,时而流畅地做出飞翔之姿,时而好像受了重伤似的,手臂之舞被突然的抽搐所打断,一次一次抬起都略带些沉重,更带些忧郁。生命似乎看到了尽头,但她还是努力地飞翔着、舞动着,直至缓缓倒地。即使如此,她却还在努力,虽然身躯不能飞舞,手腕,轻轻地抖动;虽然头额已经低垂,眼睛,高傲地仰望······

  这是一个芭蕾独舞,编导米歇尔·福金,音乐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动物狂欢节》之第13曲《天鹅》,表演者安娜·巴弗洛娃,1905年首演于圣彼得堡。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流传已久、创新不断的作品。作为一个独舞来说,她几乎不表现出任何情节性和复杂性的东西,仅仅是生命因为飞翔开始而美丽、飞翔因为生命终结而哀伤的一种情绪性的表达。这个舞蹈是艺术表现和技巧表现的完美结合,它不仅要求演员有很好的足尖技术,掌握好芭蕾动作的协调性和动作的流畅性,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动作感染能力,巴弗洛娃高超的艺术表演令我惊叹不已。

  白天鹅,是芭蕾艺术中神圣的一个象征,它从来都代表着高贵、圣洁、美丽和永恒。《天鹅之死》却反其道而行之,单纯表现天鹅临死之前的垂危和挣扎,生命已经走到终点,但生命力依旧顽强。是这生命力,才能使《天鹅之死》这部作品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由此我想起了生命的搏斗精神。在一切临终时,天鹅还会在弥留之际歌唱,用和谐的声音作为最后叹息的前奏,用优美的舞姿作为最后告别的飞扬。它在将要断气之时,发出这样柔和、这样动人的声调,挥动着这样高傲、自由的翅膀,似乎要对生命作出一个哀痛而深情的告别。那是生命之歌,它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由的渴望,那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境界啊!天鹅尚且如此有灵性,那我们人类呢?

  时间就像沙漏一样飞逝如箭,当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感慨过去,已经面对着未来的迷茫。当我们面临死亡,我们是否会像天鹅一样尊重生命、向往自由呢?我们庆幸自己还没有白天鹅这样的飞翔经历,可以毫无顾虑地张开生命赋予我们的羽翼,努力地追求生活,热爱生活;我们庆幸自己还没有白天鹅这样的生活禁锢,可以放下高傲的姿态,用心去感悟这个美好的世界,学会珍惜自己身边的任何事,自由地活着,珍惜生命。

  生命这般美好,这是天鹅在华丽谢幕之时,最后一次飞扬,承载着人类对生命的敬畏和自由的向往。

  参考文献

  冯双白。舞蹈鉴赏[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6-137. 丁健元。外国精美散文[C]。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9-10. 桂迎。舞蹈欣赏与创作[N]。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82-88.

  舞蹈鉴赏天鹅之死观后感 篇二

  浅谈俄罗斯《天鹅之死》观后感 作 为一门浪漫、神秘、高贵的艺术,芭蕾被赋予了太多的情感,也被寄托了太多的幻想。意大利给了她生命,法国给了她浪漫而俄罗斯却给了她灵魂。作为从西欧传来 的高贵的舞蹈艺术,芭蕾的发展并没有因为在俄罗斯而受到限制。相反的,这些东正教的信徒们却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仅把芭蕾的技术发展到了巅峰,甚至 还融入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使古典芭蕾具有了特殊的“俄罗斯范”。

  相比较之下,俄罗斯芭蕾带给我的第一印象即超高的技巧性。也许这与俄罗斯“三夫三娃”自身极高超的舞蹈技巧功底有关,但我却认为俄罗斯本民族擅于炫技的民间舞蹈特点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芭蕾在俄国的发展。记得欧老 师曾在俄罗斯舞蹈的第一节课上给我们放过俄罗斯民间舞的片段,那令人眼花缭乱的脚部和腿部动作,演员们横叉着跳向空中时强大的爆发力和很多源于民间舞蹈的 脚尖动作让我看的瞠目结舌,不仅仅因为他们民间舞蹈的技巧之高超更因为我察觉到冥冥之中俄国的民间舞与芭蕾好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许我的猜测只是胡思乱 想,但我却想从中真正找到一些他们之间的联系。

  正如上面一幅图中所表现的那样,俄罗斯民族貌似天生就具有着超强的弹跳力和舞台爆发力,而这恰恰正是芭蕾舞者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其次,我发现俄罗斯民间舞的 脚部和腿部动作很多,但令人惊奇的是舞者对舞步掌握的熟悉程度使得复杂的脚下动作显得丝毫不乱。说实话,我个人觉得单就腿部和脚部的相互交错缠绕的动作来 说,民间舞比芭蕾要更具可看性,但芭蕾的看点在于直立起的脚背和其带来的轻盈温柔的感觉。从整体来说,芭蕾的观赏性要更大一些,《天鹅之死》中天鹅的脚部 交错动作虽然没有俄国民间舞中那么多的炫技但也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别样的体验与审美。而我同时认为,民间舞蹈表现一个民族最舒服的身体姿态和最具代表性的生 活动作,而俄国民间舞中之所以有复杂多样的腿部和脚部动作的原因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俄罗斯民族能歌善舞的本质和俄罗斯人天生所具有的对肢体超强的控制能 力。除此之外更令我惊奇的是俄罗斯民间舞中竟然有很多脚尖直立的动作,虽然没有芭蕾舞鞋的帮助但很多演员还是可以短暂性的立起脚尖。这不禁使我联想到俄罗 斯芭蕾舞坛上出现“三夫三娃”,虽然芭蕾并不产生在俄国,但她却在这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提高,也许俄罗斯人的身体内天生就流淌着芭蕾的血液,而事实上又 有谁会在乎这些呢。

  俄 罗斯横跨欧亚大陆,辽阔的疆域同时也给它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俄罗斯尴尬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心态造就了俄罗斯艺术家们独特的创作方式和艺术视角。一直以来,俄 罗斯作为一个世界超级大国,无论在科技、军事、体育还是在艺术方面,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他那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不仅影响着生长在那片黑土 地上的俄罗斯人,同时也对世界其他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单从俄罗斯大家们的绘画作品中就可以窥探出该民族的民族心理。俄罗斯的油画、雕塑作品,风格各异而 且色彩浓郁,不仅展现了俄罗斯的风土人情也体现了俄罗斯可贵的民族精神和现实主义的风格。不仅是美术作品,从它的音乐作品中也可以体会出俄罗斯艺术家崇尚自然、真实、完美,忠于现实主义精神的崇高态度。同样的,从俄罗斯的三大芭蕾舞剧 《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中也能使人们感受到俄罗斯民族爱幻想、好想象,同时又善感、同情、顺从,倔强、忍耐的民族性格。我觉得,俄罗斯是一 个既感性又理性,常徘徊于两个极端中的痛苦而热情的民族。所以,深沉的俄罗斯人们才能把芭蕾表演的淋漓尽致,把舞蹈情感阐释的如此细腻到位。

  最后一点对于俄罗斯芭蕾舞的看法来源于宗教信仰。也是受到了刘建老 师讲的“宗教与舞蹈”这门课的启发。俄罗斯民族所信奉的东正教属于西方基督教系统的一个分支,而芭蕾之所以拥有挺拔向上的高贵体姿与其最初产生时带有的教 义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芭蕾中的所有造型都是模仿“十字架”造型设置的,舞者将身体向上投射的体态也源自对天上神灵们的虔诚信奉。

  据 说,俄罗斯的十字架都画得比其他地区的大,所以俄罗斯芭蕾舞姿态中演员动作的幅度也比较大。为了表示对信仰的虔诚,莫斯科国家模范古典芭蕾舞剧院还特地在 纪念《天鹅湖》上演一百周年之际在第三幕中竖起了一幅两人高的金碧辉煌的圣母玛利亚神像,这一小小的细节充分体现出了他们信仰的所在。

  虽 然自己逐渐可以从舞蹈作品和一个国家性格中渐渐发现和总结出一些东西。但是我的很多猜测和发现还是很肤浅的也会有很多理解错误的地方。不过我很高兴我已经 能体会舞蹈带给我的快乐,甚至开始思考一些与舞蹈产生和发展有关的有趣问题。但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始终迷惑不解,那就是俄罗斯民间舞中有大批的地面动作与芭 蕾的发展和其对宗教的信仰相悖。我发现俄罗斯民间舞很多的动作都是向下压着做的,甚至还有很多屈膝的舞蹈动作。这种体态实际上是与芭蕾挺拔的姿态相反的, 而且一般来说有土地崇拜情节的民族舞蹈才会有大量的地面动作,而这又是与东正教中向上的方向相反。也许是我还太过浅薄,也许是我的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厚,也 许是我的理解有误。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解开这些自己不能理解的谜团。

  2010-3-8 by 曾栋华(法学)

  天鹅之死 篇三

  《天鹅之死》观后感

  在舞蹈鉴赏的课堂上,我们观看了著名的芭蕾独舞《天鹅之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一片寂静的月夜,皎皎月光之下,一只雪白的天鹅静静地漂浮在湖面上。她忧伤地低着头,轻轻地抖动着翅膀。这只白天鹅显然是身负重伤,奄奄一息,她是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飞离湖面,却一次又一次无力地垂下翅膀。突然她奋力展开双翅,奇迹般的旋转飞翔起来,重新闪现出一丝生的希望。但是由于在和死神的搏斗中耗尽了全身的力气,白天鹅缓缓地屈伸倒地,渐渐合上了双眼。在生命的最后,白天鹅在颤抖中使出最后一丝力气抬起一只翅膀,指向她眷恋的天际。随后,无力地闭上双眼慢慢死去。

  这场演出虽无华丽之态,但却光辉闪烁;没有千军万马,但却拨动心弦;更没有浮夸之形,有的只是展现了在生死边缘渴望生的力量。在短短的两分钟之内,表演者以其细腻的表演,到位的表情和优美的动作,刻画出了在生命结束前依然热爱生命并积极与死神斗争的天鹅的形象。这就是《天鹅之死》。这只独舞犹如一篇动人的诗篇,将天鹅面对死亡的姿态娓娓道来。站在生与死的边缘,天鹅完全没有放弃过一丝生的希望。

  二十世纪初,俄国著名芭蕾舞演员安娜巴甫洛娃应彼得堡皇家歌剧院的邀请,在贵族会馆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表演独舞。舞蹈忠实地保持了古典芭蕾的传统,以诗一般的灵感使表演与技巧有机地结合。通过描绘濒死的天鹅渴求重新振翅,孤身只影在平静的湖面上艰难挣扎,最终默默死去时的神情,以象征人类在现实生活中与死亡,命运进行不懈反抗的搏斗精神。《天鹅之死》表现了天鹅和命运,和死神搏斗,想要抓住自己的生命,对生命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表现了天鹅对生的渴望,在整个过程当中,天鹅给予人们的一直是从里到外的一股顽强。也因此这部作品有着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编导者和舞者在这部作品里带给人们的太多了。作品中的天鹅形象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天鹅本身作为一个唯美的形象存在于天地之间,但作者偏偏把一份苦难降临在它身上,给人以一种美丽与痛苦并存交织的感受。

  芭蕾舞《天鹅之死》用一只舞蹈演绎了关于“生与死”的哲学话

  题,同时也引起了我对于生与死的思考。我不禁想到:当自己要面临死亡的时候,是会不安绝望,还是顺其自然,抑或像《天鹅之死》里的白天鹅一样顽强抗争呢?如果可以选择,也许我还是会选择顺其自然吧。可惜这不由得人来选择,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都不希望面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境地,因此,在青春年少时就应该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为自己的梦想不想拼搏进取,在遭遇挫折的时候能不放弃能像天鹅一样顽强不屈,而不是“白首方悔读书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有人说过人在死亡面前不过就是两种态度: 一是畏惧,二是坦然。而《天鹅之死》中的天鹅似乎已经超脱了这种境界,升华到了更高的层面。而正是因为这样,《天鹅之死》才更带给我们如此强烈的灵魂震撼吧。


标签:天鹅俄罗斯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