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妙招 > 正文

联想美国 联想一直是网上热议的话题,不仅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4-06 14:54:50 分类:妙招 浏览:86


  联想一直是网上热议的话题,不仅仅是因为股权结构和第二代接班人杨先生的一些言论,更因为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先生被誉为中国创业教父,自然有更多话题可以祝福。近年来,由于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的制裁,人们经常将联想与华为相提并论。原因是前几年这两家公司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自然面临不同的结果。

  联想和华为同时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而华为比联想晚成立数年。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国内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外,任何技术相关企业都在为创新和科研取得成就而苦苦挣扎。出于这个原因,联想选择了当时比较流行、容易发展的技术、工贸路线。另一方面,华为在经历了短暂的初创期后,选择了另一条相对艰难的道路——R&D路线。

  因为困难,华为多次面临濒临死亡的局面。与此同时,联想一帆风顺,迅速成为中国PC市场的领头羊。但这10年来,随着PC市场的饱和,以及相关行业竞争的加剧,联想已经停滞多年。而且,二代领军人物杨先生的言论,以及收购IBM后ThinkPad相关产品在国内的歧视性定价策略,更是让网友嘲讽“美国联想”。

  今天,木头更真实了。下面和大家聊聊联想是否真的是“美国协会”。

  1994年2月,联想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992)

  根据目前公司官网公告:

  嗯,这么看,联想好像挺享受做外企的。反正整个公司官网都在说全球化,很明显汉字很少。

  作为第一家进行大规模跨境并购的民营企业(定义有争议),也是最早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民营企业之一,长期以来都带着自己的光环,尤其是2004年IBM个人电脑业务的蛇吞式并购,一度是国人的骄傲。

  可惜联想在并购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但同时离自主研发越来越远。近十年来,集团营业额越来越高,但利润股价并没有同步上涨,而是停滞不前。

  (图片来自国泰君安客户)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0年是联想的重头戏。2000年后,随着互联网经济泡沫的破灭,联想的股价在过去20年间一直徘徊不前,甚至2004年收购IBM也未能提振公司股价。有趣的是,华为在2000年后开始发力,然后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不断突破,可谓是一种悬挂式的增长。直到现在,都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也是从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开始,联想开始了大规模的国际化征程,包括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让联想能够迅速进入这些公司已经建立的流通渠道。

  同时,每一次收购都带来了资本的整合和重组。比如当年收购IBM PC业务的时候,就有人质疑是联想收购IBM还是IBM收购联想。后来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的时候,人们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看看联想的股权结构就知道,虽然实际股东是联想集团,但分散的国际资本让联想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公司。

  当然,说联想是一家美国公司有点夸张。

  伍德之所以写今天的联想,是因为最近还有很多感触,特别是中国高科技企业被美国陆续列入实体名单,联想的杨先生多次公开表态,暗示联想是美国的首都,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从公司和资本的角度来看,规避风险,追求利润并没有错。

  但如前一篇文章所述,联想旗舰产品ThinkPad当年(包括现在)对中国用户的歧视性定价政策,说明了这样一个真正的本土企业,起源于中国,成长于中国,放弃了对本土市场用户的关注。是不是有点绝望?

  伍德没有任何批判倾向,包括刘妮之争和联想选择的道路,都有其历史原因。事后没有人有资格批评。如果是这样的话,华为卖给摩托罗拉应该怎么说,对吗?

  只是最近各种事件都有感觉,最新消息显示联想在美国发起的337调查中。这也将影响联想电脑和平板产品以及部分配件在美国的销售。

  只是凡事都有因果。从最初的民族自豪感,到后来的高通投票时间,再到对中国本土消费者的忽视,伍德更怀念20年前巅峰时期的联想,以及当时提出的阳光服务。以至于伍德认为联想可以通过服务和创新成为像招商银行一样的公司。

  可惜了!

  但不管怎么说,联想曾经是中国民族企业的骄傲,如今仍然是500强企业之一。柳传志先生近年来所受到的非议也不足以抹杀其作为中国创业教父所带来的榜样力量。

  为华为加油,也期待联想能够越变越好!

  木头不荐股,只是将20多年投资经验分享出来,如果对您有所帮助,请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内容,顺手点个赞和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感谢您阅读!

  最后提一个小问题:你还喜欢如今的联想吗?


标签:联想中国美国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