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随笔 > 正文

白芷种植技术 朋友们想知道白芷种植技术?看看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4-06 06:09:21 分类:随笔 浏览:118


  朋友们想知道白芷种植技术?看看小编的总结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选择适宜土壤进行整地并适时播种,15天左右出苗,及时间苗、定苗,并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后期严防病虫危害。

  一、选择适宜地块,精细整地

  白芷既怕高温、又怕低温,喜光照充足和温暖湿润环境。其主根粗长,入土较深,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生长良好。不宜在土层浅薄、砾石较多、质地黏重、容易渍水的地块种植。

  白芷种子发芽顶土能力较弱,要保证一播全苗,必须提高整地质量。地块选定后,先深翻炕垡,耕深要求达到30厘米以上。播种前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000千克(或生物有机肥100千克),金正大缓控释肥50千克,再次将地翻耕耙平,使肥料与表土混匀,然后按1.5~1.8米宽开沟起厢,将厢面土壤尽量整平整碎,创造良好播种环境。

  二、选用新种,适时播种

  白芷种子寿命较短,陈种发芽率低,必须使用当年新种。如果是从外地购买的种子,播种前必须做发芽试验,确保种子质量无误后再大面积种植。

  白芷可春播也可秋播,但以秋播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秋播宜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过早(早于处暑),当年冬季生长迅速,次年多数植株会抽薹开花,导致根茎木质化,不能做药用;过迟(迟于秋分),雨量渐少,气温转低,播后不能迅速发芽出苗,影响生长与产量。

  一般趁土壤墒情适宜时开沟条播,行距30厘米,亩用种1千克左右。种子播前最好用温水浸种6~8小时,捞起沥干后与过筛细土拌匀再播,以保证落籽均匀。播后用火粪土或细土覆盖种子,略镇压使其与土壤紧密接触,促进出苗。地下水位高的地块,可采取高垄栽培,以增加土层厚度,降低土壤湿度。

  可将白芷与白芍等药材套种,或在白芷行间套种小白菜、菠菜、莴笋、蒜苗、萝卜等短季蔬菜,提高土壤利用率,增加收入。

  三、加强田间管理,严防植株早抽薹

  1. 间苗、定苗

  一般播后10~15天即可出苗。当苗高5~6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间去过密的弱小苗。苗高10~12厘米时按株距15厘米进行定苗,定苗时将生长过旺、叶柄呈青白色,可能出现早薹的植株拔除,同时对缺苗处进行移苗补栽。

  2. 中耕除草

  第一次在苗高5~6厘米时结合间苗进行,此次中耕宜浅,苗附近杂草必须用手拔除,防止伤苗。第二次在苗高10~12厘米时结合定苗进行,此次松土深度可稍深。(第三次在翌年早春杂草萌动时进行,此次中耕宜深,结合中耕进行最后一次定苗。植株长大封垄后,一般不再进行中耕除草。

  3. 看苗追肥

  白芷虽喜水肥,但前期生长过旺容易抽薹,影响地下根系膨大。一般在播后出苗阶段,应保持厢面土壤湿润,促进出苗。齐苗后,生长前期须控制水肥供应,防止幼苗出现旺长。第二年立夏后,再视苗情长势增加水肥供应,特别是根茎膨大期要加大施肥量,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根系快速膨大,提高产量。雨季要注意清沟排渍,防止出现烂根。

  4. 摘心晾根

  冬前已长出8~10片真叶的白芷,春后易早发抽薹。对长势偏旺的植株,应在5~6月摘心晾根以控制其长势。摘心应在茎尖形成明显生长点时,选晴天上午将茎的顶芽打掉,3~5天后再浇水追肥。对有抽薹迹象的白芷,在6月中旬花序分化前深锄1次,对抽薹迹象明显的,须在深锄基础上再选晴天进行扒土晾根,深度为根茎的1/3,但不得伤及主根或幼根,5~7天后再封根浇水施肥。晾根的目的是防止植株过早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避免抽薹。

  5. 拔除早抽薹苗

  早抽薹苗,不仅影响其他植株生长,而且根茎易木质化、粉性差,质量、产量均会下降。因此发现早抽薹的白芷苗,应及时拔除。

  四、以防为主,严防病虫危害

  1. 病害

  白芷病害主要有斑枯病和根结线虫病。

  ①斑枯病。

  症状:主要危害植株叶片,病斑呈多角形,初期暗绿色,后为灰白色,上生黑色小点。随着病情发展,逐步形成多角形大斑,病斑硬脆易破裂,严重的会造成叶片枯死。

  防治措施:一是选留无病田植株做种;二是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带出田间集中烧毁;三是喷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②根结线虫病。

  症状:主要危害白芷根茎,影响其正常生长膨大,同时影响地上部分生长。

  防治措施:一是选择无根结线虫的地块种植;二是轮作换茬,最好能水旱轮作,避免使用药剂防治。

  2. 虫害

  白芷虫害主要有菜青虫、黄凤蝶、蚜虫、红蜘蛛等。

  ①菜青虫、黄凤蝶、蚜虫。

  可在幼虫期喷施茚虫威、灭多威等进行防治。

  ②红蜘蛛。

  可喷施炔螨特等进行防治。

  五、适时开挖,干燥储藏

  秋播白芷,一般在播种后的第二年8月下旬,当叶片发黄枯萎时抢晴天开挖收获。先割去地上部分,然后将根部挖起,抖去泥土,运回晾晒1~2天,再除尽泥土,剪去根部残存叶茎,除掉须根,摘除侧根,按大、中、小分级,分别堆放晾晒,晚上将其收回摊放,切忌淋雨,以防发生霉烂。

  如果收获期雨水过多,产品数量较大,可用烤房烘干。烘时须注意:一是将根的头部向下、尾部向上竖立摆放;二是将根按大、中、小由下到上依次码放,侧根放在顶层,每层厚度7厘米左右;三是将烤房内温度保持在60℃左右,直至将其完全烘干;四是烘时不要翻动,以免断节。干燥后的白芷,以外皮灰白色、断面白色、有香气、无黑心、无虫霉者为佳。一般亩产干品400千克,高产的可达500千克。烘干后的白芷装包存放于干燥通风处储藏。

  六、选留良种,提高种子质量

  选留良种是防止白芷早抽薹的重要措施。最好在第二年开挖收获时,选主根直、无病、粗细中等的种苗,移栽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中,加强肥水管理、中耕除草。第三年白芷现蕾时,剪去主茎和二、三级枝上的花序,集中养分供一级枝花序生长,确保种胚发育成熟一致,缩小种子个体间差异。待种子成熟后,分批采收留种。

  白芷种植前景怎么样

  白芷种植前景很好,白芷的产量高每亩可达到700至900公斤,按12元每公斤每亩效益8000至9000元,而且白芷容易种植和管理,所以效益高。

  一、白芷适宜的种植区

  白芷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栽培于四川、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山西等地。

  二、白芷的种植前景

  9-10月份种植,次年7月份采收,白芷市场每年需求量12万吨,白芷以根入药,也是香料八大味之一,白芷每年价格一直12-15元/公斤,白芷的产量高每亩可达到700-800公斤,按12元/公斤每亩效益8000-9000元,由于白芷容易种植和管理,效益高。

  2015年种植面积扩大,2016年产出白芷供大于需,价格下落到4-5元/公斤,农户在2015年都放弃种植白芷,追种效益高的品种,由于白芷需求量大,2017年产新后,价格上涨到每公斤10元左右,由于种植面积缩小用量大,价格会继续上涨,2017年在价格在10元/公斤的情况下,根据药材市场行情趋势,60%的药材品种已经涨价。白芷是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品种。目前,库存量比较小。根据白芷以上有利条件分析,在2018年发展白芷种植前景比较看好。

  白芷主要以撒播为主,每亩种子4-5公斤,每公斤50元,每亩需要硫酸钾复合肥50公斤,有机肥100公斤,约300元,种植、采挖工钱每亩400元,除草剂、机耕费在100元,每亩可产干货700-800公斤,现市场需求量6-7元/公斤,亩效益4000-5000元,每亩投资(除土地租金)1000元。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白芷种植前景怎么样,白芷是伞形植物科白芷的干燥成熟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在中药材商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白芷还大量用于中药制剂、中药饮片,为40种大宗常用原料药之一。

  对于白芷种植技术你清楚了吗,欢迎分享给您的朋友!


标签:种植生长进行公斤植株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