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妙招 > 正文

爱晚亭谢冰莹 谢冰莹《爱晚亭》解析这篇散文情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4-05 15:45:45 分类:妙招 浏览:131


  谢冰莹《爱晚亭》解析

  这篇散文情真意切,感情热烈奔放,揭示了一位走出封建家门、即将奔赴革命疆场的时代新女性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文章开头,作者情不自禁地用她那多情的笔抒写自己的“狂态”:乘着风起大声呼啸,蓬着乱发热烈跳跃,学蛤蟆跳、和小乌同唱,望着溪水哭笑,望着月儿陶醉……

  在迈出这人生第一步时,作者难以割断与家人的牵绊,尽管她声称家庭是个监狱,但那里不乏亲情温馨。酣梦里,她梦见死去的和蔼的祖母和天真的表弟妹。这是作者前进的情感障碍。酣梦醒后,作者迅捷走出情感迂回区。春色激励其意志,清风吹干其泪痕,仰望行云俯视流水,作者心潮澎湃,文中以诗的形式,用排比句式,抒发自己经过心灵搏斗的豪语壮志:愿将过去的泪珠付之流水,愿将自己所有的一切化为乌有,表达了决绝的态度。这是一位新女性挣脱封建枷锁走向自由之路过程中的精神写照。

  《爱晚亭》文笔优美,洋溢着春天盎然勃发的青春气息。本篇题为爱晚亭,然而全篇未着一字描摹爱晚亭这座闻名遐迩的古亭台。文章开头先是描绘亭的四周景色,写风声、树叶声、溪水声和鸟呜声,谱写了一曲和谐美妙的自然音乐。以音乐来为作者伴舞,以音乐来衬托作者欢愉的心情。行文似流水,顺畅、活泼、自然。为了突现自己的好心情,对景物的描写采用拟人手法,暗喻着草木虫鸟也十分懂灵性通人情。新月“凝视”着我狂态;溪水陪伴我同歌哭;鸟儿“得意”“快活”地对着我歌唱;连刚从天边射出的新月也向我“微笑”。景物的人格化处理,无不烘托出作者兴高采烈的狂态,同时也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诗化般的意境。

  行文至半,中间插入一段狂舞后疲倦的我进入甜蜜的梦境的描写。这一小段的描写,是情绪波动的一个缓冲,结构上有张有弛,形成一个小小的起伏,为后面情绪高涨作了铺垫。并且从梦境中透露出我离家出走后对家人的眷念和割不断的情感。这是一位少女细腻复杂心理的自然流露,并且折射出大革命时期的时代气息。

  文章后半部写我梦醒后身倚石栏,倾听枫声,睨视流水,进入沉思回想。一个新女性终于在时代的召唤下,打埋了自己的感情,重新勃发起青春的激情。作者连续用八个排比句式、以诗的语言抒发我即将登上征途的壮志,使全文达到一个高潮。这时,作者抽出从容之笔,对夕阳、归鸦、蝉声、流水、晚风来一小段诗化描写,照应开首,并且融入人和自然景物于诗情画意之中,给人以振奋、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爱晚亭谢冰莹 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谢冰莹。本名谢鸣冈,1906年出生,湖南新化人。就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期间投笔从戎,于1926年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前身),次年参加北伐,同时于《中央日报》副刊发表《从军日记》。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毕业后,两度赴日入早稻田大学研究,并曾因抗日反满罪被捕。1937年抗战爆发,组织“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赴前线参加战地工作。曾任报纸副刊、文艺月刊主编;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华北文化学院教授。1948年来台,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后改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1971年因右腿跌断退休,后定居于美国,于2000年1月逝世。其著作丰富,体裁多样,包括小说、散文、书信、论着等,除前述作品外,尚有《女兵自传》、《我的回忆》、《冰莹书信》等,并编有《新译四书读本》、《新译古文观止》等。

  简述对谢冰莹的文章《爱晚亭》的理解,即本文的中...

  中心思想

  写在爱晚亭赏玩风景,倾吐心曲。无人能解的过程,含蓄地表现了在现实压力下郁闷无诉的痛苦,以及理想无法实现的怅然之感。

  萧索的微风,吹动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和着婉转的鸟声。这是一曲多么美的自然音乐呵!

  枝头的鸣蝉,大概有点疲倦了?不然,何以它们的声音这样断续而凄楚呢!

  溪水总是这样穿过沙石,流过小草,轻软地响着,它大概是日夜不停的吧?

  翩翩的蝶儿已停止了它们底工作躺在丛丛的草间去了。惟有无数的蚊儿还在绕着树枝一去一来地乱飞。

  浅蓝的云里映出从东方刚射出来的半边新月,她好似在凝视着我,睁着眼睛紧紧地盯望着我--望着在这溪水之前,绿树之下,爱晚亭旁之我--我的狂态。

  【意境审美】

  微风轻拂,溪水潺潺;鸟声婉转,鸣蝉不断;新月含情,彩蝶翩翩,好一派和谐的自然之景。置身其间,令人物我两忘。

  我乘着风起时大声呼啸,有时也蓬头乱发地跳跃着。哦哦,多么有趣哟!当我左手提着绸裙,右臂举起轻舞时,那一幅天真娇憨而又惹人笑的狂态完全照在清澄的水里。于是我对着溪水中舞着的影儿笑了,她也笑了!我笑得更厉害,她也越笑得起劲。于是我又望着她哭,她也皱着眉张开口向我哭。我真的流起泪来了,然而她也掉了泪。她的泪和我的泪竟一样多,一样地快慢掉在水里。

  有时我跟着蛤蟆跳,它跳入草里,我也跳入草里,它跳在石上蹲着,我也蹲在石的上面,可是它洞染一声跳进溪水里,我只得怅惘地痴望着它很自由地游行罢了。

  更有时鸟唱歌,我也唱歌"但是我的嗓子干了,声音嘶了。它还在很得意很快活似的唱着。

  最后,我这样用了左手撑持着全身,两眼斜视着衬在蔚蓝的天空的那几片白絮似的柔云,和向我微笑的淡月。

  我望久了,眼帘中像有无数的针刺着一般,我倦极了,倒在绿茸茸的嫩草上悠悠地睡了。和煦的春风,婉转的鸟声,一阵阵地,一声声地竟送我入了沉睡之乡。

  梦中看见了两年前死去的祖母,和去腊刚亡的两个表弟妹。祖母很和蔼地在微笑着抱住我亲吻,弟妹则牵着我的衣要求我讲《红毛野人的故事》,我似醒非醒地在觉伤心,叹了一声深长的冷气。

  【创意审美】

  入梦出梦,"清泪斑斑襟上垂",行云流水青山飞鸟皆生情,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清醒了,完全清醒了;打开眼睛,满眼春色,于是我又忘掉了刚才的梦。

  然而当我斜倚石栏,倾听枫声,睨视流水,回忆过去一切甜蜜而幸福的生活时,不觉有时"清泪斑斑襟上垂"了。

  哎!

  我愿以我这死灰,黯淡,枯燥,无聊的人生,换条欣欣向荣,生气蓬勃的新生命,我愿以我这烦闷而急躁的心灵,变成和月姊那样恬淡,那样幽闲,我愿所有的过去和未来的泪珠,都付之流水!

  我愿将满腔的忧愤,诉之于春风!

  我愿将凄切的悲歌,给与林间鸣鸟!

  我愿以绵绵的情丝,挂之于树梢!

  我愿以热烈的一颗赤心,浮之于太空!

  我愿我所有的一切,都划归乌有,划归乌有呵!

  【语言审美】

  "唉!"字一起,愁肠万结;八个"愿"字,向往之情炽烈;夕阳,归鸦,蝉噪,万物依旧,美梦终究难成!

  淡淡的阳光,穿过丛密的树林,穿过天顶,渐渐地往西边的角上移去,归鸦掠过我的头顶,呜呀呜呀地叫了几声;蝉声也嘈杂起来,流水的声音似乎也洪大了,林间的晚风也开始了它们底工作,我忽而打了一个寒噤,觉得有些凉意了,站起来整理了衣裙,低头望望我坐着的青草,已被我蹂躏得烘热而稀软了。

  "春风吹来,露珠润了之后,它该能恢复原状吧?"我很悲伤地叹息着说。

  我提起裙子,走下亭来,一个正在锄土的农夫,忽然伸了伸腰,回转头来目不转睛地望着我--一直到我拐弯之后,他才收了视线。

  【创意审美】

  以锄土的农夫目不转睛的盯望收束全文,暗示理想无人理解,怅然之情顿然而生。

  【主题审美】

  写在爱晚亭赏玩风景,倾吐心曲。无人能解的过程,含蓄地表现了在现实压力下郁闷无诉的痛苦,以及理想无法实现的怅然之感。

  【整体构思审美】

  融情入景,意蕴含蓄,是本文的突出特点。开篇展示一曲溪水潺潺、鸟声婉转的和谐乐音,这应该能给人以快慰欢欣;然夹杂其间的是名蝉凄楚,溪水软响,蚊儿乱飞,虫鸟全然不知我心;因疲而恬然入睡,梦中所逢亦是亡亲,醒来更加"清泪斑斑";将满腔心愿诉诸天地,却换得夕阳归鸦,萧索依旧,农夫锄土,毫不关情。此时此景此心,令读者亦声一种共鸣之情。

  参考资料:

  作者谢冰莹的资料

  姓名:谢冰莹

  生辰:1906年9月5日

  忌日:2000年1月5日

  籍贯:湖南新化

  职业:作家 军人

  代表作:《女兵自传》、《红豆》、《秦良玉》、《旧金山的雾》、《在日本狱中》、《林琳》、《爱晚亭》、《从军日记》等。其中,《小桥流水人家》被选为小学课文。

  信仰:佛教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女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谢冰莹。世纪之交,刚过95岁诞辰,在美国与世长辞。她的人生和创作,对我们具有很好的启迪意义,对中国历史也闪射过光芒。

  她1906年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在谢冰心、苏雪林、冯沅君等“五四”时期崛起的女作家中,她是小妹妹。而在这些作家中,她的人生和创作道路是最壮美、最坎坷的一位,也是和中国的命运连得最紧密的一位。

  详细见词条:

  帮我找找《爱晚亭》,谢谢

  谢冰莹的《爱晚亭》

  爱晚亭

  萧索的微风,吹动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和着婉转的鸟声。这是一曲多么

  美的自然音乐呵!

  枝头的鸣蝉,大概有点疲倦了?不然,何以它们的声音这样断续而凄楚呢?

  溪水总是这样穿过沙石,流过小草轻软地响着,它大概是日夜不停的吧?

  翩翩的蝶儿已停止了它们底工作躺在丛丛的草间去了。惟有无数的蚊儿还在绕

  着树枝一去一来地乱飞。

  浅蓝的云里映出从东方刚射出来的半边新月,她好似在凝视着我,睁着眼睛紧

  紧地盯望着我——望着在这溪水之前,绿树之下,爱晚亭旁之我——我的狂态。

  我乘着风起时大声呼啸,有时也蓬头乱发地跳跃着。哦哦,多么有趣哟!当我

  左手提着绸裙,右臂举起轻舞时,那一副天真娇戆而又惹人笑的狂态完全照在清澄

  的水里。于是我对着溪水中舞着的影儿笑了,她也笑了!我笑得更厉害,她也越笑

  得起劲。于是我又望着她哭,她也皱着眉张开口向我哭。我真的流起泪来了,然而

  她也掉了泪。她的泪和我的泪竟一样多,一样地快慢掉在水里。

  有时我跟着虾蟆跳,它跳入草里,我也跳入草里,它跳在石上蹲着,我也蹲在

  石的上面,可是它洞然一声跳进溪水里,我只得怅惘地痴望着它很自由地游行罢了。

  更有时鸟唱歌,我也唱歌;但是我的嗓子干了,声音嘶了。它还在很得意很快

  活似的唱着。

  最后,我这样用了左手撑持着全身,两眼斜视着衬在蔚蓝的云里的那几片白絮

  似的柔云,和向我微笑的淡月。

  我望久了,眼帘中像有无限的针刺着一般,我倦极了,倒在绿茸茸的嫩草上悠

  悠地睡了。和煦的春风,婉转的鸟声,一阵阵地,一声声地竟送我入了沉睡之乡。

  梦中看见了两年前死去的祖母,和去腊刚亡的两个表弟妹。祖母很和蔼地在微

  笑着抱住我亲吻,弟妹则牵着我的衣要求我讲《红毛野人的故事》,我似醒非醒地

  在觉伤心,叹了一声深长的冷气。

  清醒了,清醒了,完全清醒了;打开眼睛,满眼春色,于是我又忘掉了刚才的

  梦。

  然而当我斜倚石栏,倾听枫声,睨视流水,回忆过去一切甜蜜而幸福的生活时,

  不觉又是“清泪斑斑襟上垂”了。

  但是,清风吹干了泪痕,散发罩住着面庞的时候,我又拾起头来望着行云和流

  水,青山和飞鸟微微地苦笑了一声。

  唉!

  我愿以我这死灰、黯淡、枯燥、无聊的人生,换条欣欣向荣,生气蓬勃的新生

  命,我愿以我这烦闷而急躁的心灵,变成和月姊那样恬淡,那样幽闲,我愿所有的

  过去和未来的泪珠,都付之流水!

  我愿将满腔的忧愤,诉之于春风!

  我愿将凄切的悲歌,给与林间鸣鸟!

  我愿以绵绵的情丝,挂之于树梢!

  我愿以热烈的一颗赤心,浮之于太空!

  我愿我所有的一切,都化归乌有,化归乌有呵!

  淡淡的阳光,穿过丛密的树林,穿过天顶,渐渐地往西边的角上移去,归鸦掠

  过我的头顶,呜呀呜呀地叫了几声;蝉声也嘈杂起来,流水的声音似乎也宏大了,

  林间的晚风也开始了它们的工作,我忽而打了一个寒噤,觉得有些凉意了,站起来

  整理了衣裙,低头望望我坐着的青草,已被我蹂躏得烘热而稀软了。

  “春风吹来,露珠润了之后,它该能恢复原状吧?”我很悲伤地叹息着说。

  我提起裙子,走下亭来,一个正在锄土的农夫,忽然伸了伸腰,回转头来目不

  转睛地望着我——一直到我拐弯之后,他才收了视线。

  一九二六年春于麓山之昆涛亭


标签:作者我的流水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