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随笔 > 正文

冶金专业 第一篇:冶金工程专业介绍冶金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4-05 00:40:53 分类:随笔 浏览:95


  第一篇:冶金工程专业介绍

  冶金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冶金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钢铁和有色金属冶金过程中的基础理论和生产工艺知识;具有钢铁和有色金属冶金生产组织、技术经济、科学管理、环境安全的基础知识和工业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分析解决本专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初步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了解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冶金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微机原理及应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冶金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冶金原理、冶金传输原理、冶金热工设备基础、有色金属冶金学、钢铁冶金学、冶金工厂设计基础、冶金环境工程学等。

  学生毕业以后,在钢铁冶金、有色冶金领域可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在材料、化工、环境、机械工程等领域可从事与冶金学科相关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改造工作;在钢铁冶金、有色冶金生产企业可从事生产组织、技术经济、质量管理、环境安全、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在冶金研究、设计院所可从事科研开发、工厂设计、工艺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在高等院校可从事冶金实验教学工作;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可从事冶金教学工作。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件者,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其中有色金属冶金、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第二篇:浅析冶金工程专业(范文模版)

  浅析冶金工程专业

  2007-10-07 05:27

  冶金工程是一个比较容易让人“误解”的专业。

  一提到它,人们往往会将它和那些数不清的烟囱高炉,扫不尽的漫天尘土,看不完的冰冷的钢板铁材等联系在一起。因此,很多考生在面临专业选择时,往往视其为“畏途”,鲜有将它作为首选志愿专业的。那么,冶金工程专业究竟是怎样一门专业学科呢?它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就业前景如何?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冶金工程是否成为当今世界的“夕阳产业”?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同走进冶金工程这个广袤的世界。

  一、历史的骄傲、现代的支柱

  说起冶金工程,在我国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时代。那时,丰富的冶铜技术就成为了中国冶金行业的源头,并迅速把整个青铜技术推到更高的阶段,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

  之后,我国的冶金技术在世界上又率先取得了突破:人们在漫长的冶炼过程中逐渐掌握了金属冶炼所需要的高温技术和较高水平的冶金处理技术。如柔化处理技术、炒钢技术、百炼钢技术、灌钢技术等。公元十五世纪,在明带中叶我国已大量开始生产金属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五金》中有关于密封加热冶炼“倭铅”(即锌)方法的记载。明代的钱币“永乐通宝”也具有较高的含锌量。而欧洲到了十八世纪才开始冶炼锌。此外,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了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许多成就,如冶炼生铁和熟铁的连续生产工艺,退火、正火、淬火等钢铁热处理工艺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冶金工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钢产量连续居于世界前列,足见国家的重视和其迅速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诚然,现代科技的进步催生了一些高科技新材料的诞生和应用。但是,冶金材料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其优势和特性依然是其他材料所不可比拟和替代的。

  二、高新技术与学科发展完美结合冶金工程专业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呢?它是一门研究从矿石提取钢铁或有色金属材料并进行加工的应用性学科,培养的是冶金工程领域科学研究与开发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规划与冶金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高新技术和学科发展相结合是本专业的一大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冶金过程的优化和新技术开发最大限度地满足相关产业对高品质冶金材料的要求,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冶金生产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也是本专业的前沿主攻方向。考虑到我国冶金行业清洁化生产水平低和特有的复合矿资源多样化的特点等因素,该专业不仅要致力于研究流程中废弃物的“四化”(即减量化、再资源化、再能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综合技术,而且还要对复合矿冶炼技术进行环保和经济意义上的评价和指导,并在此原则下开发复合矿的综合利用技术,最终实现我国高品质冶金材料的生态化生产。

  根据以上特点,冶金工程专业主要有三大研究方向。一是冶金物理化

  学方向:学习内容包括冶金新理论与新方法、冶金与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制备物理化学、冶金和能源电化学等。二是冶金工程方向:学习内容包括钢铁和有色金属冶金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的研究、现代冶金基础理论和冶金工程软科学、冶金资源的综合利用、优质高附加值冶金产品的制造和特殊材料的制备技术等。三是能源与环境工程方向:学习内容包括冶金工程环境控制、燃料的清洁燃烧与能源极限利用、工艺节能与余能回收、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垃圾处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新产品的开发与试验工作等。这些广泛的分支领域构成了冶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推进了冶金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工业建设。

  与此同时,冶金工程技术也在不断汲取相关学科和工程技术的新成就进行充实、更新和深化,在冶金热力学、金属、熔锍、熔渣、熔盐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会更加深入。随着冶金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出现,冶金产品将在超纯净和超高性能等方面发展。

  三、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全国仅有20多所高校开设有此专业,每年培养的专业人才非常有限,而市场需求量又特别大。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市场对冶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实际该专业毕业生人数的10倍。如此大的市场需求也为该专业的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由于冶金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基础宽厚、理论扎实、技能全面,同时,又具备冶金和金属材料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加之,冶金行业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之一,因而,毕业生择业面宽,适应能力强。毕业生可以到冶金、化工、材料、环境保护及其相关行业的生产、科研和管理部门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研制和开发等工作,也可以到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从事专业教学工作。“感觉现在钢铁、冶金类专业的大学生太吃香了。”在东北大学2005举办的一次毕业生双选会上,一位钢铁冶金类专业毕业生述说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好机遇。的确,祖国蓬勃的建设事业需要冶金工程方面大量的专业人才,众多的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企业等都是学子们一展身手的好地方。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该专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计算机技术在冶金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就使得学生在大学里就要逐步接触并掌握到丰富而实用的计算机知识。另外,该领域在国内的发展与国外先进技术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对学生外语的使用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第三篇:冶金技术专业介绍

  冶金技术专业介绍

  一、专业亮点

  冶金技术专业开办于1985年,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和四川省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是直接服务钒钛钢铁产业和区域经济、最能体现学院办学特色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开发实施的“校企所耦合、虚实境训教、企业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冶金行业人才的培养,获得了全国冶金类职业院校同行的一致好评。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勤奋敬业、有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掌握高炉炼铁、转炉炼钢、钛产品生产、钒制品生产等的基本原理、工艺、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使用与维护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钒钛产品生产工艺操作、设备操作、工艺规程制定等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适应现代化钒钛钢铁一线生产、工艺操作、管理等部门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依托攀西钒钛钢铁冶金企业,立足攀西、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近年来,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均超过97%,专业对口率超过8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率超过96%。如:毕业生侯某,就职于攀钢提钒炼钢厂,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等30余项奖励。毕业生刘某,就职于攀钢提钒炼钢厂,曾获得全国“浇钢王子”的称号,毕业生达某,就职于江苏某钢铁集团,年薪30余万元。

  第四篇:冶金机械专业方向介绍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冶金机械方向专业介绍

  历史沿革:

  本方向依托我校原冶金机械专业,由我国著名冶金机械专家朱海教授于1952年创建(1960年该专业由原华中工学院整体划归我校)。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点,2003年依托本专业的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教育部颁布的新一轮专业目录中将本专业更名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在五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成为长江流域冶金设备的重要学术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师资力量:

  本方向依托我校冶金设备教学科研团队。该团队以李友荣教授、刘安中教授、高全杰教授为核心,以王志刚、吕勇、赵三星、侯澍旻、肖涵、李宁、黄涛、王涛、郭良斌和汪朝晖等一批中青年博士为骨干。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以冶金设备为实际对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观念,形成了“以科研促进教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教学和科研理念,拥有多门省级和校级优质课程,建成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湖北省品牌专业”,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冶金机械工程师。近五年,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15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9项,申报发明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5项;出版教材1部,专著1部,在各级学术期刊、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余篇。培养目标:

  主要专业课程有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动力学与仿真、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冶炼机械及轧钢机械等课程,专业体现厚基础、宽专业、重实践的培养目标,着重对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就业去向:

  本方向的毕业生可到设计院、研究所、钢铁企业等制造行业从事与机械相关的技术、生产和管理工作。本专业毕业生中,许多已成为国家级专家、教授、大型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等。

  第五篇:冶金专业介绍

  冶金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冶金 物理 化学、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冶金领域从事生产、设计、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黑色和有色金属(包括重、轻、稀有和贵金属)冶金的基本理论、生产工艺和设备、实验研究、设计方法、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冶炼工艺制定、工程设计、测试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及工业设计和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制图、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掌握黑色和有色金属冶金过程的基础理论和生产工艺知识;

  3.具有黑色和有色金属冶金生产组织、技术经济、科学管理、环境安全的基础知识和工业设计的初步能力;

  4.具有分析解决本专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初步能力;

  5.了解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发展动态。

  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冶金工程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金属学、冶金传输原理、冶金原理、钢铁冶金学、有色金属冶金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操作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其他: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材料化学 冶金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粉体 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 稀土工程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就业方向

  在冶金领域从事生产、设计、科研和管理工作


标签:冶金工程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