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随笔 > 正文

加速度教案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第1篇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4-03 18:21:11 分类:随笔 浏览:56


  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第 1 篇

  教学目标

  1、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理解加速度的定义,会用公式,知道加速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 解决有关问题,能区分 )

  3、知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相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与初速度 方向相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和能力。

  教材分析

  加速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高一学生最难搞懂的概念之一,教材为了减小难度,对加速度概念的要求比较低,没有区分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而是在前几节学过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等问题后学生知道了物体的运动通常情况下,速度在改变,很自然的引出速度变化也有快慢之分,进而引入加速度概念;加速度的矢量性,教材的处理也比较通俗易懂,最后又给出一些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表,给学生一些直观、生动的印象。节后又对速度、加速度做了一对比,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对变化率的分析与解析也恰到好处。

  教法建议

  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或课件,让学生逐步体会,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在变,速度的变化需要时间,速度的变化有快慢之区别,且速度变化的快慢是了解物体运动情况的重要指标,为引入加速度做好铺垫。这里是高中物理第二次用比值定义物理量,可以让学生回顾引入速度概念的过程。加速度的单位要让学生按规定的读法读,即读成米每二次方秒;加速度的方向是个很重要的内容,但是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加速度这一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加之学生对矢量的运算又不熟悉,所以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加以解释,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只有两个方向,与速度同向,或与速度反向,因此当规定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时,加速度的方向就可以有正负号反映,注意正负号仅仅反映的是加速度的方向。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加速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加速度概念的引入及加速度的方向

  主要设计:

  一、复习讨论:

  1、什么叫匀变速直线运动?请举两个实例(提问)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提问)

  二、展示课件,深入讨论

  1、展示课件:两物体(如汽车)同时匀加速起动情况。

  第一个:5秒内速度由0增到10m/s,后匀速。

  第二个:2s内速度由0增到6m/s后匀速。

  2、提问讨论:

  (1)两物体最终速度哪个大?

  (2)一秒末时哪个速度大?

  (3)第1s内,第2s内,两物体速度变化各多大?

  (4)两物体,哪个启动性能更好?哪个速度改变得快?

  (5)怎样能描述出速度改变的快慢?

  3、看书29页第一自然段,及第二自然段,讨论:

  (1)加速度是描述什么的物理量?

  (2)加速度的定义式如何?公式中各个量的含义是什么?如:的含义?

  (3)计算一下课件中所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练习)

  4、看书29页第三、四、五自然段,讨论:

  (1)加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吗?请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各举一匀加速和匀减速的实例)

  (3)如何从 比 的加速度小,对吗? 图像中求物体的加速度?

  5、阅读30页上部分内容讨论:

  (1)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对吗?举例说明(如课件1情况)

  (2)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对吗?举例说明。

  (3)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对吗?

  (4)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对吗?

  (5)有没有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很小的情况?(展示课件:飞机水平匀速飞行)

  (6)有没有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的情况?(展示火箭发射升空过程的资料)

  探究活动

  在十字路口,当绿灯亮时,大卡车和骑自行车的人同时起动,经常发现,前几米自行车在前,大卡车在后,经过一段时间,大卡车将超过自行车,请实地观察并解释所见到的现象。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第 2 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与意义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与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的比较,学生能够提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生活举例,学生能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对物理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速度的概念与物理意义。

  难点: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解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以同学们生活中经常坐的小汽车和摩托车为例,问同学们哪个更快,同学们此时大多数都会说汽车快,这时教师继续提问:假设一辆静止的小汽车和一辆静止的摩托车,两者同时发动,问谁更容易先将速度达到20m/s?同学们有的会说汽车,有的会说摩托车。教师此时总结:一般情况下我们摩托车更容易先达到20m/s,因为摩托车的反应更快,那这反应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今天就来探究这其中的“反应”。

  2建立概念:提供两组数据:

  就这两组数据让同学们计算并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汽车、摩托车的速度以及1s内的速度变化量。之后教师做强化并引出1s内的速度变化量就是“反应”的快慢,我们在物理学中把这一个量叫做加速度。

  3深化概念:强调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单位、计算公式、以及平均加速和瞬时加速之分和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的联系。

  4巩固提高:一子弹在穿入木块前速度为600m/s,穿出速度为200m/s,历时0.2s,问在模板中的子弹加速度?

  5小结作业:总结课堂内容,让同学们思考v-t图像与加速度的联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略)

  以上是物理《加速度》教案全部内容。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第 3 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与意义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与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的比较,学生能够提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生活举例,学生能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对物理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速度的概念与物理意义。

  难点: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解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以同学们生活中经常坐的小汽车和摩托车为例,问同学们哪个更快,同学们此时大多数都会说汽车快,这时教师继续提问:假设一辆静止的小汽车和一辆静止的摩托车,两者同时发动,问谁更容易先将速度达到20m/s?同学们有的会说汽车,有的会说摩托车。教师此时总结:一般情况下我们摩托车更容易先达到20m/s,因为摩托车的反应更快,那这反应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今天就来探究这其中的“反应”。

  2、建立概念:

  提供两组数据:就这两组数据让同学们计算并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汽车、摩托车的速度以及1s内的速度变化量。之后教师做强化并引出1s内的速度变化量就是“反应”的快慢,我们在物理学中把这一个量叫做加速度。

  3、深化概念:

  强调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单位、计算公式、以及平均加速和瞬时加速之分和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的联系。

  4、巩固提高:

  一子弹在穿入木块前速度为600m/s,穿出速度为200m/s,历时0.2s,问在模板中的子弹加速度?

  5、小结作业:

  总结课堂内容,让同学们思考v—t图像与加速度的联系。

  加速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第 4 篇

  一、 教材分析

  教材的内容方面来看,本章节主要讲解了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及从v-t图像中看加速度。前面几节已经学习了如何选参考系、建立坐标系,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这节讲的是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是对物体运动认识上的升华,为接下来匀速直线运动及牛顿定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这样的安排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来看,本章节是运动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程中比较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对物体运动认识上的升华,它把运动学和动力学联系在了一起,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也是学生知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要素: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从v-t图像看加速度;

  技能要素:初步理解加速度定义式中各量间的关系,能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运动学问题;科学过程方法要素: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加深理解,易于掌握;讨论归纳法,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分析归纳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流程图:

  二、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方面】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选参考系、建立坐标系、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具备了探究加速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为本节课的.探究性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思维基础方面】高一的学生通过初中科学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物理思维方法和较强的计算能力,但接受能力尚欠缺,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启发。

  【情感态度方面】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带来困难。

  三、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2、能说出加速度的定义、写出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

  3、给出运动情景,能计算出加速度,并理解其含义。

  4、在加速和减速情景下,能判定加速度的方向。

  5、区别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

  6、给出v-t图像,能判定加速度的大小。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对加速度物理意义、定义、矢量性及与速度变化量的区别的学习,体验对物理概念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索用比值定义法得出加速度的概念,感悟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学无止境的观点。

  2、通过加速度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加速度的定义,并能在给定运动情景下,能计算出加速度,并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加速度物理意义及加速度的方向,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五、 教学方法

  【教法】

  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探究式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类比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应用于在教学过程中呈现视频、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法】类比法: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加深理解,易于掌握;讨论、归纳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引起兴趣,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六、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标签:加速度速度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