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指南 > 正文

庆宫春 诗词赏析【注释】:原序:绍熙辛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4-03 06:02:45 分类:指南 浏览:89


  诗词赏析

  【注释】:

  原序: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铦(音xian1)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予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予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馀解。

  词有小序述写作缘起。它首先追叙了绍熙二年辛亥(1191)除夕,作者从范成大苏州石湖别墅乘船回湖州家中,雪夜过垂虹桥即兴赋诗的情景。诗即《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绝句 ,“笠泽茫茫雁影微”是其中的一首。当时伴随诗人的还有范成大所赠侍女小红,故又有《过垂虹》一首云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 ,回首烟波十四桥。”五年以后,庆元二年(1196)冬,作者自封禺(二山名,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南)东诣梁溪(今无锡)张鉴别墅,行程是由苕溪入太湖经吴松江,沿运河至无锡,方向正与前次相反 ,同往者有张鉴(平甫)、俞灏(商卿)、葛天民(朴翁,为僧名义铦),这次又是夜过吴松江 ,到垂虹桥,且顶风漫步桥上,因赋此词,后经十多天反复修改定稿。这次再游垂虹,小红未同行,范成大逝去已三载。从小序看,这首词是一首写景纪游之词,但从全词看,则兼有伤逝、怀古、怀人等多重内容 。此词的妙处正在将多重主旨溶成一片,复杂含混,意蕴丰厚。

  上片开篇便描绘出一幅凌寒荡舟的广阔画面:飘浮着莼菜的水面,双桨划动;松风时送雨点,冷凝在蓑笠上;暮霭渐渐笼罩湖上,令人生愁。起三句“莼波”、“松雨” 、“暮愁”,或语新意工,或情景交融,“渐”字写出时间的推移 ,“空阔”则展示出境界的深广,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清旷高远的基调。以下三句继写湖面景象:沙鸥在湖上盘旋飞翔,仿佛要为“我”落下,却又背人转向,远远掠过树梢。沙鸥亲切可爱之情态毕现。因为故地重游,所以称这些水鸟为“盟鸥”(和“我”有旧交的鸥鸟。)后三句忽尔转到五年前雪夜荡舟的情景:“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正是:“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眼前隐约出现的不又是那重叠蜿蜒的远山?这是旧梦重温么?然而当年的人又到何处去了?结句“伤心重见”三句,挽合今昔,感慨遥深。“依约眉山,黛痕低压”,将太湖远处的青山,比作女子的黛眉,不是无缘无故作形似之语,而显然有伤逝怀人的情绪。所谓伤逝怀人,则可能既有对友人范成大的追念,又有对范成大所赠歌妓小红的想念,而且还似有对合肥情侣的深深思念(正是是年正月,词人与合肥情侣惜别,于今有近一年矣。)。朦胧迷离,曲尽其妙。

  下片过拍写船过采香径。这是香山旁的小溪,据《吴郡志》:“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今自灵岩望之 ,一水直知矢,故俗又称箭径。”面对这历史古迹,最易引发人的思古之幽情 ,“嗟叹之不足 ,故永歌之。”“老子婆娑(犹徘徊),自歌谁答 。”对照“那回归去”的情景——“自作新词韵最娇 ,小红低唱我吹箫”,如今老夫我对山川歌舞,有谁应答?仍与上片结句伤逝情绪一脉相承。西望是垂虹桥,它建于北宋庆历年间,东西长千余尺,前临太湖,横截吴江,河光海气 ,荡漾一色,称三吴绝景,以其上有垂虹亭,故名。船过垂虹,也就成为这一路兴致的高潮所在。从“此兴平生难遏”一句看,这里的“飘然引去”之乐,实兼今昔言之。这一夜船抵垂虹时,作者曾以“卮酒”袪寒助兴,在他“飘然引去”时,未尝不回想那回“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的难以忘怀的情景。从而,当其“酒醒波远”后,不免黯然神伤 。“政(正)凝想、明珰(耳坠)素袜。” “明珰素袜”借指美人。曹植《洛神赋》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 ”句 。这里“明珰素袜”所代的美人,联系“采香径里春寒”句,似指吴宫西子,而联系“那回归去 ”,又似指小红。还可能是远隔千里,年初与自己依依惜别的合肥情侣。其妙正在于怀古与思念之情合一,又不说明,反令人神远。末三句即以“如今安在”四字提唱 ,“唯有阑干 ,伴人一霎”一叹作答,指出千古兴衰、今昔哀乐,犹如一梦,由怀想跌到眼前,收束有力。而伤怀幽怨,余味不尽。

  此词虽然有浓厚的伤逝怀昔之情和具体的人事背景,但作者一概不直抒,不明说,只于一路景物描写之中自然带出,并将它与怀古之情合并写来,只觉清幽空灵,蕴藉含蓄。即如郭麐所谓“一洗华靡,独标清渏,如瘦石孤花 ,清笙幽磬,入其境者疑有仙灵,闻其声者人人自远。”(《灵芬·馆词话》)。从小序看,这一夜同游共四人,且相呼步行于垂虹桥,观看星斗渔火,而词中却绝少征实描写。惟致力刻画在这云压青山、暮愁渐满的太湖之上、垂虹亭畔飘然不群,放歌抒怀的词人自我形象,颇有遗世独立之感。

  《庆宫春》姜夔 翻译、赏析和诗意

  双浆莼波,一个蓑衣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叫我盟鸥,翩翩欲下,背着人回到木末。

  那回回去,荡说雪,夜里孤舟发。

  伤心又见,依照约定眉山,青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唱谁回答。

  垂虹桥西望,飘然离去,这是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政治沉思、第二挡白袜子。

  如今在哪里,只有有栏杆,伴人一一霎。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姜夔,宋人。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相关诗句

  《庆宫春/高阳台》[宋代] 姜夔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政凝想、明珰素袜。

  如今安在,唯有阑干,伴人一霎。

  《庆宫春(重登峨眉亭感旧)》[宋代] 姜夔

  春翦绿波,日明金渚,镜光尽浸寒碧。

  喜溢双蛾,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

  那时同醉,锦袍湿、乌纱欹侧。

  英游何在,满目青山,飞下孤白。

  片帆谁上天门,我亦明朝,是天门客。

  平生高兴,青莲一叶,从此飘然八极。

  矶头绿树,见白马、书生破敌。

  百年前事,欲问东风,酒醒长笛。

  《庆宫春(谢草窗惠词卷)》[宋代] 姜夔

  庭草春迟,汀苹香老,数声佩悄苍玉。

  年晚江空,天寒日暮,壮怀聊寄幽独。

  倦游多感,更西北、高楼送目。

  佳人不见,慷慨悲歌,夕阳乔木。

  紫霞洞窅云深,袅袅余香,凤箫谁续。

  桃花赋在,竹枝词远,此恨年年相触。

  翠椾芳字,谩重省、当时顾曲。

  因君凝伫,依约吴山,半痕蛾绿。

  《庆宫春(水仙花)》[宋代] 姜夔

  明玉擎金,纤罗飘带,为君起舞回雪。

  柔影参差,幽芳零乱,翠围腰瘦一捻。

  岁华相误,记前度、湘皋怨别。

  哀弦重听,都是凄凉,未须弹彻。

  国香到此谁怜,烟冷沙昏,顿成愁绝。

  花恼难禁,酒销欲尽,门外冰澌初结。

  试招仙魄,怕今夜、瑶簪冻折。

  携盘独出,空想咸阳,故宫落月。

  《庆宫春(送赵元父过吴)》[宋代] 姜夔

  重叠云衣,微茫雁影,短篷稳载吴雪。

  霜叶敲寒,风灯摇晕,棹歌人语呜咽。

  拥衾呼酒,正百里、冰河乍合。

  千山换色,一镜舞尘,玉龙吹裂。

  夜深醉踏长虹,表里空明,古今清绝。

  高台在否,登临休赋,忍见旧时明月。

  翠消香冷,怕空负、年芳轻别。

  孤山春早,一树梅花,待君同折。

  《庆宫春·双桨莼波》[宋代] 姜夔

  绍熙辛亥除夕。

  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

  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钴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

  道经吴淞。

  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

  星斗下垂。

  错杂渔火。

  朔吹凛凛。

  卮酒不能支。

  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

  因赋此阙,盖过旬,涂稿乃定。

  朴翁咎余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

  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

  所出奇诡;余亦强追逐之。

  此行既归。

  各得五十余解。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正凝想、明挡素袜。

  如今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明挡 一作:珰)

  作者千古名句

  《人间词话》三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出自《古代文论选段》[宋代] 姜夔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出自《荀子·大略》[宋代] 姜夔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出自《唐多令·柳絮》[宋代] 姜夔

  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出自《韩非子·二柄》[宋代] 姜夔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出自《虞美人·梳楼》[宋代] 姜夔

  龙吟虎啸,凤翥鸾翔,大丈夫之气象。

  出自《格言联璧·持躬类》[宋代] 姜夔

  问消息于蓍龟,疑团空结;祈福祉于奥灶,奢想徒劳。

  出自《格言联璧·持躬类》[宋代] 姜夔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出自《满江红·山居即事》[宋代] 姜夔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

  出自《夜飞鹊·河桥送人处》[宋代] 姜夔

  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

  出自《醉桃源·芙蓉》[宋代] 姜夔


标签:宋代出自飘然作者平生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