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惑 > 正文

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 千里送鹅毛歇后语千里送鹅毛歇后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4-02 18:18:26 分类:解惑 浏览:66


  千里鹅毛歇后语

  千里送鹅毛歇后语1

  1、千里送鹅毛 - 礼轻情意重(比喻礼物虽轻但人的情意深厚)

  2、千里送客 - 总有一别(比喻总有离开的时候)

  3、千年的野猪 - 老虎的食(比喻早晚是人家的货)

  4、牛魔王的兵 - 千奇百怪

  5、千臂观音 - 多面手

  6、千斤顶 - 上劲

  7、千斤磨盘 - 无二心

  8、骑毛驴不用赶 - 道熟(比喻富于某种经验,做起事来非常熟悉)

  9、骑老牛追快马 - 望尘莫及(比喻别人进步发展快,自己赶不上)

  10、骑马嫌摇晃 - 有福不会享

  11、骑毛驴不用赶 - 道熟

  12、骑老牛追快马 - 望尘莫及

  13、骑兵打胜仗 - 马到成功

  14、骑兵掉河里 - 人仰马翻

  15、骑驴看唱本 - 走着瞧

  16、骑马不带鞭 - 拍马屁

  17、骑马观灯 - 走着瞧

  18、骑马找判官 - 马上见鬼

  19、骑毛驴观山景 - 走着瞧

  20、骑着大像数着鸡 - 高的高来低的低

  21、骑着老虎看美人 - 贪色不怕死

  22、骑着驴看把戏 - 走着瞧

  23、骑着骆驼吃包子 - 乐颠了馅

  24、骑驴瞧帐本 - 走着看,到了算

  25、敲锣捉麻雀 - 一个逮不了(比喻打草惊蛇)

  26、敲开的木鱼 - 合不拢嘴(比喻高兴地合不上嘴)

  27、敲开的木鱼 - 合不拢嘴

  28、敲开了的木鱼 - 合不拢嘴;咧开了嘴

  29、敲锣卖粮 - 各管一行;各于一行

  30、敲锣找孩子 - 丢人打家伙

  31、敲山镇虎 - 瞎咋唬;虚张声势;惊不了

  32、敲下去的钉子 - 定了

  33、敲小锣的 - 装腔作势

  34、敲钟不念经 - 混饭吃

  35、犬门曰挂灯笼 - 光耀门庭

  36、犬年初一打灯笼 - 年年如此

  37、犬花脸的胡子 - 假的

  38、犬守夜,鸡司晨 - 各尽旦贪;各尽其能

  39、气象大学毕业的 - 听见就是雨,见闪就是雷(比喻精神过于敏感,对一些事情结论下得过早)

  40、气象大学毕业的 - 听见就是雨,见闪就是雷

  41、气焊枪焊玻璃 - 接不上

  42、气球上扎窟窿 - 泄气

  43、青石扳上炒豆子 - 熟一个,蹦一个(比喻熟悉一个人,不几天又走了)

  44、青蛙吃黄蜂 - 倒挨了一锥子(比喻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受了损失)

  45、青石扳上炒豆子 - 熟一个,蹦一个

  46、青蛙吃黄蜂 - 倒挨了一锥子

  47、青棡木做扁担 - 硬杠子

  48、青皮橄榄 - 先苦后甜

  49、青石板上抹油 - 滑得很

  50、青石上钉钉子 - 硬钻

  51、青蛙跳塘 - 不懂(扑通)

  52、青石板上钉钉子 - 硬钻

  53、青石板上洒石灰 - 一清(青)二白

  54、青蛙跳门槛 - 又蹲屁股又伤脸

  55、青蛙笑蝌蚪 - 忘了自己从哪里来的

  56、秋后的黄瓜 - 蔫了(比喻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57、秋后的扇子 - 无人过间(比喻用不着了,没人答理)

  58、秋凤招落叶 - 一吹一大片(比喻面广,或涉及的人多)

  59、秋天的柿子 - 越老越红(比喻年纪很大了,但干劲不小)

  60、秋后的扇子 - 无人过间

  61、秋凤招落叶 - 一吹一大片

  62、秋天的柿子 - 越老越红

  63、秋天的蛤模 - 没几天叫头

  64、秋后望田头 - 找岔(茬)

  65、秋天的花椒 - 黑心;黑了心

  66、秋天的柿子 - 自来红

  67、秋后到了地里 - 专门找岔(碴)子

  68、秋后的苍蝇 - 没多大活头

  69、秋后的棒子地 - 好硬的碴(茬)子

  70、秋后的丝瓜 - 肚子私(丝)

  71、秋后扇子 - 无人过问

  72、秋天的菊花 - 经得起风霜

  73、秋天的露水 - 早晨的事

  74、秋天的花椒 - 黑心肠

  75、秋天的鲤鱼 - 可肥了

  76、蜻蜒撞着蜂蛛网 - 有翅难飞

  77、蜻蜒点水鱼打花 - 没有用

  78、蜻蜒吃尾巴 - 自咬自

  79、蜻蜒点水 - 只接触表面

  歇后语千里送鹅毛

  【释义】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故事】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鹅,便派一位名叫缅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进贡。缅伯高抱着天鹅,走到潘阳湖边时,忽然觉得应该停下来给天鹅洗个澡,就小心翼翼地将 天鹅放入水中。不料,天鹅却振翅飞走了,只掉下—根鹅毛。缅伯高没有办法去捉,只好拿着这根鹅毛面见皇帝。他害怕皇帝处罚自己,就编了一首顺口溜,大意是这样的:“我来向您朝贡,经过了万水千 山,可到了潘阳湖时天鹅飞走了;我悲痛欲绝,今天上复天子,请您饶了缅伯高。再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皇帝听后,饶了缅伯高。

  千里送鹅毛歇后语2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现在用它来表示“虽然我送的礼物不贵重,但我对你的情意却很深厚”的意思。

  千里送鹅毛的背景故事:

  话说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河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千里送鹅毛歇后语3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薄情意重;物轻人意重

  【释义】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故事】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鹅,便派一位名叫缅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进贡。缅伯高抱着天鹅,走到潘阳湖边时,忽然觉得应该停下来给天鹅洗个澡,就小心翼翼地将 天鹅放入水中。不料,天鹅却振翅飞走了,只掉下—根鹅毛。缅伯高没有办法去捉,只好拿着这根鹅毛面见皇帝。他害怕皇帝处罚自己,就编了一首顺口溜,大意是这样的:“我来向您朝贡,经过了万水千 山,可到了潘阳湖时天鹅飞走了;我悲痛欲绝,今天上复天子,请您饶了缅伯高。再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皇帝听后,饶了缅伯高。

  【鹅——相关歇后语】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硬要麻雀生鹅蛋——蛮不讲理

  要你抓鸡,你偏捉鹅——故意捣乱

  鸭子头上长疮——一副恶(鹅)势

  鸭头安在鹅颈上——不像样

  小小秧鸡下鹅蛋——自不量力

  麻雀下鹅蛋——大话;讲大话;瞎逞能;不可能的事;没有见过

  急水滩里的鹅卵石——磨掉了棱角

  鸡群里闯进一只鹅——就你脖子长

  狐狸想天鹅——不得到口

  河里的鹅卵石——光溜溜

  鹅在水中寻食——尾巴翘上天

  鹅行鸭步——大摇大摆;磨磨蹭蹭

  鹅食盆不许鸭插嘴——吃独食

  鹅伸脖子——等着挨刀

  鹅上台阶——靠猛劲

  鹅盆里不准鸭插嘴——独食独吞

  鹅卵石垒墙脚——根基不稳

  鹅卵石掉酱缸——一个糊涂蛋

  鹅蛋石跌进刺蓬里——无牵无挂(比喻没有挂念之处。)

  鹅蛋换鸭蛋——不上算;不合算

  鹅吃草,鸭吃谷——各人享各人福

  丑小鸭变天鹅——高升了

  爆炒鹅卵石——不进油盐;油盐不进

  【礼物——相关歇后语】

  扒灰头讲礼书——说里不走理

  背后施一礼——没人领情

  背后作揖——反礼

  赤脚戴礼帽——顾头不顾尾

  穿草鞋戴礼帽——不伦不类;不相称

  穿破衫戴礼帽——不成体统

  穿拖鞋戴礼帽——不伦不类

  大闺女退婚礼——不谈了

  戴礼帽的偷书——明白人办糊涂事

  戴着帽子鞠躬——岂有此理(礼)

  顶礼膜拜的小人——一副奴才相

  对着镜子行大礼——自尊自敬

  飞机上的婚礼——空喜

  隔着墙扔糖果盒子——飞礼(非理)

  狗戴礼帽——假装文明人

  狗熊拜年——不敢受这个礼

  过年借礼帽——不识时务

  和尚戴礼帽——与众禾同

  狐狸戴礼帽——假正经;人面兽心

  狐狸给鸡祝寿——不敢受这个礼

  黄鼠狼给鸡送礼——不怀好意

  见人先作揖——礼多人不怪

  节日的礼花——万紫千红

  空着手回娘家——无理(礼)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礼

  烂边礼帽——顶好

  狼给羊献礼——没安好心

  老鼠跑进食盒里——抓住理(礼)了

  老相识见面鞠一躬——有礼

  两 口子拜年——多余一礼

  两手捧寿桃——有礼(理)

  泥匠送礼——拿不出手

  七姑八舅抬食盒——彬彬(宾宾)有礼

  染坊师傅送礼——拿不出手;伸不出手来

  扫帚颠倒竖——没大没小(比喻没有礼貌,老少不分。)

  拾食盒上树——吉(沿)之(枝)有理(礼)

  屎壳郎戴礼帽——出洋相;洋相百出

  抬着食盒爬上树——言之(沿枝)有理(礼)

  套马杆子戴礼帽——细高挑儿(身材细长的人)

  屠夫送礼——提心吊胆

  孝弟忠信礼义谦——无耻

  蝎子戴礼帽——小毒人

  新媳妇拜年——彬彬有礼

  猩猩戴礼帽——装文明人

  熊瞎子拜年——不敢受这个礼

  秀才打架——讲礼

  严嵩收礼——来者不拒

  正月间走亲戚——礼尚往来;有来有往

  走亲戚掂牛蹄——两半(瓣)子理(礼)

  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篇二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鼻孔里灌米汤—— 够受的

  炒了的`虾米—— 红人(仁)

  冬瓜皮做甑子—— 不争(蒸)气

  豆芽炒虾米(小虾)—— 两不值(直)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叹(炭)

  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老爷下轿——不(步)行

  老公拍扇——凄(妻)凉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一脚踢翻煤油炉——散伙(火)

  大胖小子抓周——小人得志

  千里送鹅毛歇后语4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解释】: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标签:鹅毛千里比喻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