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贝叶经 素有“佛教熊猫”之称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9 10:57:13 分类:书屋 浏览:85


佛教熊抱”贝叶经,从一片片树叶演变为佛门至宝的经历

文/舒放

狭义的贝叶经,是指距今2000—2500年前,书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教经文。

由于传世极少,加上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素有“佛教熊猫”之称,足见其珍稀程度。

在贝叶经出现之前,印度佛教虽然有极少量铭刻在铜制和岩壁等处的佛陀语录,但不能算真正意义的上佛经

从这一角度出发,贝叶经可以说是佛教史上最早的佛经。

贝叶经的首次集中出现,距离佛陀涅槃,已经过了两百余年。

而这段时间里,佛教史上出现过三次结集。

在我国民间,一直有“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的传说。

一方面这是一个跨时代的伟大发明,另一方面,“人生糊涂识字始”,文字作为一种记录工具,是否能传递出最本初的意义,很难说。

所以“鬼神”才会哭泣——这样的解释未必准确,不过我也是延续了老师当年授课所讲的内容,作为一个旁证加以引用。

早期的人类,就是为了记录。

就我国而言,自文字出现后就有相关的记录伴随。

在纸张被发明出来之前,尽管多有不便,古人还是想尽了一切办法进行记录:岩壁、金属、龟背、泥块、竹简、木牍,帛……

能掌握文字,在文盲占绝大多数的人类早期,是一件自豪非凡的事情。

能掌握文字的人,社会地位也非常崇高。

毕竟对广大劳动人民而言,温饱问题或者说生存问题才是头等大事。

文字和书籍(大概念,包括一切有文字录于其上的载体)的神圣性也体现在人们对它们的敬畏心理。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古天竺,情况正好相反。

简而言之就是当时的上层人士大多数不使用文字。

认为文字记录既然是一项劳作,就属于下层人士应该进行的事情。

这种认知导致的结果,就是包括佛经在内的历史、文献等完全依靠超级大脑强记硬背,然后口口相传。

为了确保记忆的正确性,这些背诵下来的内容,不是自己说算就算,还需要有庞大的“旁听团”一致认可才可以。

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结集就是这种情况,每一句背诵的佛经,需要全部五百阿罗汉一致同意才能通过。

佛教史上第二次结集整理的内容,也大致是这种情况,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

等到阿育王时代佛教史上的第三次结集,情况有了变化。

作为一代轮转王,阿育王不但完成了第三次结集,而且在这次结集上首次形成了经、律、论三藏的佛学体系。

同时阿育王还派出一共九位长老,分别前往南亚大陆各地弘法,这是公元前253年的事情,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标志着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

贝叶经规模性出现,就是这次结集后的弘法活动。

前往各地弘法的佛教僧人,所携带的就是贝叶经。

正是由于贝叶经的出现,逐渐削弱了佛经依靠口口相传的传承方式,终于在公元前后(佛陀涅槃将近500年了),佛教前四次结集(公元前一世纪举行了第四次结集)的佛经,以实体文字方式被记录了下来。

这才有了我们现在随手翻开一本佛经,或者随手点开一个网页就看到佛经的便利。

之所以用树叶,除了就地取材的便利之外,还在于那时候距离造纸术出现以及造纸术传入印度尚有时日。

不光是天竺,世界各地各民族在掌握造纸术之前都有这相应的替代品。

大唐玄奘法师西去取经,取回的正是这样由一片片树叶装订成册,一册册整理成箱的贝叶经。

贝叶经的制作过程大致如下:从贝多罗树上砍下叶片,再将叶片裁剪成横式矩形条状,再将这些裁剪好的叶片卷成捆,放入酸性沸水中煮,等叶面表皮脱落后取出。

取出的叶片经过洗净、压平,晾干等工序,再经过一段时间风干,就可以装订成册,然后就可以书写(刻写)经文了。

我国现存的贝叶经,大半保存于西藏著名的几大寺院和布达拉宫。

藏文佛经的形制(长方形条状)直接继承于贝叶经,这和汉传佛教的经文不同。

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特殊的形制仍然没有发生变化。

也正是由于这种固有的传统,藏区几大印经院也伴随着藏文佛经的传承而一直存在;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可以算是藏传佛教的一大特色。

一切佛经,都是佛的法舍利——而形制上更接近贝叶经的佛经,会令诵念者升起更加虔诚的恭敬心,这也许正是藏文佛经固守传统,向贝叶经致敬的一个重要原因。

#佛教文化#


标签:佛教佛经文字出现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