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玩乐 > 正文

陈独秀儿子除了他骂人的声音 万一您要是出去了跑了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8 14:15:16 分类:玩乐 浏览:135


《觉醒年代》让世人重新认识了陈独秀,也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仲甫先生。

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慷慨激昂的仲甫先生,一遇到儿子延年,就会“吃瘪”。

两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可以说是相当别扭了。

陈延年是个非常有理想有抱负的小伙子,然而一遇到他爹,立马就化身陈三岁。

陈独秀宴请宾客,延年就偷偷地在菜里放进活的癞蛤蟆。

陈独秀去上海,专门给儿子们带了肉包子,顺便旁敲侧击地问延年,他和柳眉是什么关系。

却被延年嗤笑世俗。

陈独秀气结:那我和你们姨妈也是世俗关系了?那你是怎么称呼我的?

延年面不改色:陈独秀,陈独秀先生。

仲甫先生的血压肉眼可见地升高,他气得差点拂袖而去,又端了盘包子扔在两个熊孩子面前,一本正经地说:这是陈独秀先生带来的,是高君曼女士蒸的。

延年第一次被捕出狱,陈独秀特意开了瓶酒,开心地说:庆祝陈延年进监狱。

延年:???

陈独秀: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坚持信仰的人要随时做好准备。

进监狱,出监狱,再进监狱,再出监狱,再进监狱,再出监狱。

(阁这跳门槛呢?)

延年:(内心OS:你礼貌吗?)

高君曼默默翻了个白眼:(内心OS:你像是有那个大病……)

陈独秀接着起身要给儿子倒酒,延年不领情:我有六不,不喝酒。

(尤其不想跟你喝)

延年不肯用家里的钱,参加互助社,跟大伙儿一块儿经营早点铺子。

陈独秀去给儿子捧场,却忘记带钱了。

延年一看亲爹掏钱包的动作,就知道他没带钱。

他不但不帮着遮掩,还立马蹦出来大声嚷嚷着,概不赊账,抵制吃白食。

陈独秀说:我就是忘记带钱,我又不是不给钱。

延年说:那不行,万一您要是出去了跑了,我上哪找您去?您不能吃白食啊,要不您留下来洗碗抵工吧!

好家伙,知道的,说这俩人是父子,不知道还以为是遇见了隔壁老王。

儿子怕亲爹跑了不给饭钱,真是闻所未闻。

当然,后来延年还是认同了父亲。

但是他所认同的,更像是“陈独秀同志”,而不是父亲陈独秀。

《觉醒年代》还是对陈氏父子的关系做了美化,增加了很多动人的细节,比如陈独秀背儿子回家,炒花生米、南瓜子给儿子吃等等。

即便如此,这对父子的感情也是非常别扭的。

如果我没记错,全剧陈延年就喊了陈独秀一声“爸”,就是最后陈独秀送小哥俩离开的那一回。

真实的陈独秀和两个儿子关系更僵。

延年和乔年,宁愿做苦力,吃粗茶淡饭,着衣衫褴褛,活得像个底层劳工也不愿意接受陈独秀夫妻的接济。

观念上,比起父亲,他们也更愿意接受其他同志的教诲和影响。

可以说陈独秀完全不知道,如何去当一个父亲。

剧中高君曼也多次说:陈独秀是个封建大家长,观他的行事做派,他也确实就是个封建大家长。

什么是封建大家长呢?看过巴金《家、春、秋》的朋友一定能明白,所谓封建大家长就是:对错不重要,反正我说了算。

如果儿女胆敢顶嘴反抗,忤逆不孝的大帽子便立刻扣上来了。

陈独秀对待儿子的做法,和他的原生家庭不无关系。

陈独秀幼年失怙,父亲在他两岁时就染病去世了。

爷爷是他童年时最主要的男性长辈。

从某些角度说,陈独秀的爷爷替代了父亲的职责。

他的爷爷是个不折不扣的封建大家长,留着雪白的长胡子,人称“白胡子爹爹”。

此白胡子爹爹可不像圣诞老人那样和蔼可亲,相反,他是极凶的。

可以说,陈家爷爷之凶,有止小儿夜啼之效。

只要有人大喊一声“白胡子爹爹来了!”孩子们便立刻屏声静气,不敢发出半点声音了。

陈独秀在自传中说,爷爷有两种怪脾气:好洁+好静。

这位老爹可能是处女座的,要求家里所有的角角落落,都不能看到一丝灰。

只要给他看到一丁点灰,他就会高声骂人。

主要骂的是陈独秀的母亲和两个姐姐,嫌她们没弄干净。

但是这么爱干净的人,却偏偏喜欢去街上的小烟馆里抽大烟。

那些地方又脏又乱还乌烟瘴气的,他倒不觉得脏。

陈独秀的爷爷对于“静”的要求也非常之高,家里不许听到其他任何声音,否则他就要打人、骂人。

全家人都必须跟做贼一样,蹑手蹑脚地走路。

有一次陈独秀的姐姐走路发出了些脚步声,就遭到了爷爷的毒打。

就连陈独秀的外婆来看女儿,都得学着陈家人一样踮着脚走路。

爷爷虽然不会直接骂亲家母,可是他会指桑骂槐地大声唾骂,令人尴尬。

因为父亲死得早,陈独秀的爷爷便把孙子当作了儿子养。

他对陈独秀的学业抓得很紧。

大概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爷爷要求不到八岁的陈独秀,必须在一年内背熟四书五经外加《左传》。

搁到现在,那就是鸡娃父母中的战斗机,还没入学就要孩子学完初中课程那种。

陈独秀虽然比一般小孩聪明,但是也架不住这么“鸡”。

书背不出,爷爷就拿棍棒打他,老头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黄金棍下出好人”。

陈独秀也很秀,他虽然背不出书,可是挨打的时候,他可以做到一声不吭,一颗眼泪都不掉。

遇到这种“犟头犟脑”的小孩,封建家长其实也没辙。

当一个人的武器只有暴力,而对方又无惧暴力的时候,还能拿人家怎么办呢?

陈独秀的爷爷不止一次地说:这个小东西,将来长大,必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强盗,真是家门不幸。

在这种令人窒息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陈独秀,感受不到半点父爱和温情,变得十分叛逆任性,也完全不懂得如何做父亲。

他的原配妻子高晓岚,也就是延年、乔年的母亲,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女人,不问世事,只知在家相夫教子。

陈独秀对此贤惠的妻子并不满意。

后来高氏同父异母妹妹高君曼来投奔姐姐。

她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平时借住陈家,算是一个“新时代的女子”。

陈独秀跟她的兴趣观点有很多共鸣,君曼非常支持陈独秀的理念。

两人情投意合,便在双方父母及高晓岚的强烈反对下,私奔了。

这也是延年乔年一直非常痛恨陈独秀的主要原因。

他俩在上海你侬我侬的时候,高晓岚一个人在老家伺候公婆,拉扯孩子们长大。

乔年和延年几乎延续了陈独秀儿时的生活轨迹:幼年便失去了父亲的照拂,之后感受到的就是封建大家长式的严厉管教。

人不是生来就会做父母的,很多时候人们对待子女的方式,来源于原生家庭:父母怎么对自己,自己便怎么对孩子。

此外,爱是需要源头的。

陈独秀儿时不曾享有过父爱,所以他也不知道怎么去爱孩子。

父子间的关系就比较僵。

我们现在如何对待孩子,不但奠定了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亲子相处模式,也奠定了孩子长大之后如何对待他的孩子。

就如同很多父亲不管儿子,不跟儿子亲近,儿子长大后,又变成了甩手掌柜式的父亲。

如果不曾感受过爱的源头,那么就自己学着成为爱的源头吧!

与天下受原生家庭创伤之人共勉。


标签:陈独秀延年儿子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