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张朝阳 他亦是无法融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6 10:12:26 分类:生活 浏览:63


就在前几天,美国证券交易所委员会将搜狐公司加入到“预摘牌”的名单中,这也就意味着早已远离大众视野的搜狐即将离开二级市场。

对此张朝阳的回应却显得异常平静:不打算提出异议。

时间再往前推一个月,3月份的时候,抖音宣布将与搜狐达成合作意向,而搜狐也可以借助抖音的流量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不过通过这一个月的观察发现,好像还是没有进来,毕竟已经步入暮年了,曾经样样第一的老大哥如今早已成为背景板,哪里是说进入就能进入的。

不过这种合作对于二创自媒体人来说倒是一个好消息,老大哥手中的版权实在太多,二者一合作,再搬运视频就是“合法”素材了,也算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

至于能为“输血者”的搜狐,依旧是无人问津的工具人。

眼看着搜狐视频走向末路,畅游改为私有化,搜狗直接卖身给了腾讯,曾经的行业龙头似乎再无一争之力,唯一能够让人记得住的,只有即将步入花甲的创始人张朝阳。

从鼓励“年轻人不要太努力,不要太拼搏”,宣称自己“每天只睡四小时”到成为直播网红“真人出镜讲物理”,张朝阳和其他的互联网大佬完全不一样。

在过去的几年里,互联网大佬们一个个接力似的隐退,马云、黄峥、张一鸣到刘强东,全部都宣布退出管理层,退居幕后搞慈善公益。

只有58岁的张朝阳,依旧兢兢业业奋斗在第一线,每周加班加班的教授物理课和英语课。

课程最早开始的时间是在2016年,他先推出了自己的英语直播课——《张朝阳的英语课》讲了上千场,不过并没有激起什么水花。

要说让张朝阳真正走红的,还是在去年年底,他在自家网站直教物理课。

这时候大家才想起来,不管当年的张朝阳如何跌落神坛,搜狐的股价如何突破新低,他毕竟都是实实在在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物理学博士,并非浪得虚名。

17岁考进清华的学霸

1964年,陕西省的西安市,张朝阳出生了。

父母都是职工医院的医生,从小家中的条件就很不错,相比于其他的六零后,他的童年十分的幸福,几乎有什么要求,父母都能满足。

他学过画画、学过二胡,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痴迷于制作飞机模型,当然这些也是课外爱好。

在张朝阳很小的时候他就明白,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出人头地,所以在学习方面他一直都很自觉。

1981年凭借出色的成绩,17岁的张朝阳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虽然清华大学高手如云,远不是曾经在西安的高中可以比的,可张朝阳也并不是一个能够轻易认输的人。

事事要争第一的性格令他在清华的那4年里倍感压力,有时候为了缓解这种压力的情绪,他又培养了一个新爱好,练习冬泳。

可在他的心中,这种学霸间竞争带来的“苦涩”,更像是一种“自虐”。

而这种情绪,一直到1986年他赴美留学才得以好转。

1986年,张朝阳以全国39名的优异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在获得李政道奖学金之后便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继续攻读物理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许是因为大学四年压力过大,到了美国之后,张朝阳彻底放飞自我,极尽所能地表现自己,他就像是个迟到的叛逆少年一般、蓄长发梳马尾,穿Polo戴墨镜,开着敞篷车怎么酷怎么来。

他的叛逆期不光来得迟,走得也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觉得自己和周围格格不入,别人无法进来,他亦是无法融入。

不过好在这种情绪并不耽误他的学业。

1993年,经历了7年的学习生涯,张朝阳顺利拿到博士学位。

由于在留学期间,大量的实验数据需要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因此也让他对于互联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梦想也从做一名物理学家变为了开一家互联网公司。

投身互联网,艰难前行

当时互联网一词对于国人来说,那是相当的陌生,张朝阳希望自己能够当一名开拓者,让更多的中国人见识到互联网的强大。

于是在1995年的10月,张朝阳接受了美国互联网公司ISI发出的邀请,回到中国担任ISI中国首席代表。

在入职前,张朝阳与ISI做过约定,任期仅为一年,在工作一年之后他便会离开公司自己创业。

当时的他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处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中国,绝对是创业的最好时机,此时的互联网一定能够掀起巨浪。

于是,等到一年期满之后,张朝阳毫无留恋的结束了ISI的工作,创办了第一家公司——爱特信公司。

只不过在筹集资金一事上面却遇到了难题。

为了能够拉到投资,那不断地往返中国和美国,只可惜几个月下来依旧没有任何人愿意投资他的公司。

当时的他就站在美国街头的电话亭内一次次拨打电话,试图寻找能够资助他创业的人,可当时的美国人对于投资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并不感兴趣,甚至最狼狈的时候,他还被人直接从办公室撵出来。

最终,经过不懈的努力,张朝阳终于等到了一个时机,在麻省理工学院老师的引荐下,他得以见到麻省理工的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蒂教授和商学院的爱德华·罗伯特教授,这才得到了22.5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左一)张朝阳

有了第一笔投资之后,公司终于可以正式投入运营,张朝阳兴奋地回到北京,来到公司所在的万泉庄园开始筹划未来。

作为国内的第一家由国外风投资金创建的互联网公司,张朝阳没有丝毫可以借鉴的“前辈”,不管做什么都只能靠自己一步步摸索。

经过两个月的筹划琢磨,张朝阳终于决定,先建立一个网站,至于网站里面的内容,依旧没有什么头绪,只能再回美国和同行们学习一下怎么做网页。

当投资人尼葛洛庞蒂教授知道张朝阳的发展遇到困境之后,毕竟自己也是投了钱的,所以也给出了不少实质性的建议,其中就包括让他借鉴美国著名的“热连线”网站。

这家网站有点类似我们现在的门户平台,就是雇大量的写手让他们写大量的文章,分门别类地刊登在网站上面,由于发表的文章题材新颖,且短小精炼易于阅读,网站很快便受到网友们的欢迎。

不过这样的网站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开起来的,运营起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这都是张朝阳现在不具备的。

虽然没钱打造这种纯原创网站,可他也从中吸取了一些运营灵感。

他打算将其他网站发布的内容以链接的形式导入到自己的网站中,这样既不用多花钱,也能让自己的网站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于是张朝阳立马开始布局,谁曾想这种方法还真好使,没过多久浏览网站的人数便出现大幅度增长,对此.,张朝阳还十分接地气的将网站的名字改为“搜乎”。

此时正好赶上雅虎上市,时年32岁的张朝阳看到了门户网站的未来,也彻底定下了之后网站发展的方向,他要打造中国的雅虎,做中国的信息服务网站,连名字都改为致敬雅虎的“搜狐”。

创立搜狐,走上人生巅峰

虽然第一家全中文网上搜索引擎公司这样的名头听着很霸气,但其中的辛苦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的。

好不容易在门户方面有所突破,可奈何第一笔投资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公司又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甚至连员工的公司都快发不下来了。

走投无路的张朝阳只能继续开启拉投资之旅,只不过第二轮融资相较于第一轮,无疑更加的艰难。

不过好在最后的结果还是较为圆满的,凭借张朝阳的毅力和搜狐的潜在价值,在1998年4月,搜狐获得了第二笔投资,高达220万美元。

这次有了充足的资金,张朝阳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他不分昼夜地伏案写商业计划书,将网站做了进一步优化,不光把连接类整合成了分类查询搜索,还增加了内容频道和新闻频道,公司正式步入正轨。

作为首个国内搜索引擎网站,搜狐不光为全国网友打开互联网世界的大门,同时还开启了属于中国门户网的辉煌时期。

也是这一年,站在聚光灯下的张朝阳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数字英雄”,又在次年登上《亚洲周刊》的封面,风头一时无二。

2000年7月12日,张朝阳带着搜狐远赴美国,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此时的马云因为在北京创业失败重新回到杭州,带着十八罗汉开始阿里巴巴的未来;李彦宏还在格子间里敲击代码,百度什么的连个构想都没有;至于马化腾,也才刚刚开始运营QICQ,而张朝阳却因为搜狐的上市,身价倍增。

什么“中国门户网站第一人”、“亿万富豪”、“海归精英”、“高智商人才”这一系列的标签都是盛赞“互联网教父”张朝阳的。

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带着搜狐一路高歌猛进的张朝阳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独属于他的辉煌时刻。

2002年,全世界的互联网市场都陷入低迷时刻,可搜狐依旧能够强势破局,第一个实现盈利;

2003年,张朝阳的个人财富值排在上市公司科技人物榜第二名;

2005年年底,张朝阳与北京奥组委达成合作,搜狐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互联网独家赞助,就在当时“看奥运,上搜狐”的广告语享誉全国;

2006年,做大做强的搜狐开始涉及最挣钱的娱乐行业,自制网剧、举办选秀比赛,总之就是什么挣钱干什么,推出的网友《天龙八部》至今还有大量的玩家;

2007年,为了给“奥运火炬上珠峰”做好准备,张朝阳还亲自带队登上6137米海拔的青海玉峰做演练。

到了2008年5月,奥运火炬登顶珠峰,而搜狐则是全世界唯一参与现场直播的互联网平台,凭借这些亮眼的成绩,搜狐不论是股价还是业绩全面超越新浪,喜提四大门户之首。

此时的张朝阳,俨然是中国互联网第一人,有人曾做过总结,45岁之前的张朝阳,妥妥的人生赢家,甭管他干什么都能够轻松成功。

2009年,搜狐畅游赴美上市,张朝阳再次前往纳斯达克敲钟,此时的他,正好45岁。

当了中国的首富之后,张朝阳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生活,体验快乐。

在媒体报道里,他成为KTV和迪厅的常客,在娱乐圈拥有众多美女好友,一起登山、攀岩、登杂志封面。

他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培养自己的爱好,不管是跑步、瑜伽还是跳舞,按他的话说,就是“快乐的有点忘乎所以”。

爆发抑郁症,搜狐沦为背景板

天才如他,似乎都忘了一句话“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肆意的快乐并不会为他带来幸福美满,张朝阳抑郁了。

2011年,红极一时的搜狐忘了四周危险的逼近,在它止步不前的时候,百度、阿里、腾讯、京东这些互联网新秀正加速超赶。

而搜狐由于过分重视品牌和市场,忘了技术和产品的重要性,一步错步步错,等到想要奋起直追的时候,张朝阳又因为登雪山导致大脑缺氧,爆发抑郁症。

迫于无奈,他只能前往美国寻求心理学家的帮助,在那里他接受了全球领先的心理学研究,加之佛教等宗教信仰的“修行”,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张朝阳的病情有所好转,再次掌舵搜狐。

回归之后,张朝阳变了,他变得更加谦卑,也更加接地气,对于公司的发展也呈现出一种颇为淡定的姿态,他公开表示:曾经的我,看到被李彦宏超越了,内心会觉得特别不忿,但是现在不会了。

之后,张朝阳也尝试过将搜狐再带上互联网平台的巅峰,只可惜,他离开的时间太久了,市场早已没有了他的一席之地。

在2013年参加《杨澜采访录》时,张朝阳也分析过自己患病的原因,由于早年时期被媒体追捧,生活在聚光灯下,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也是追捧,就导致自我管理出现了问题,什么事都力求完美,钻牛角尖,用脑过去,才会如此。

当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和佛教学习,领悟了人生真谛的张朝阳逐渐想通了,这才将自己的抑郁症治好。

同时他也明白,焦虑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情绪,如果太过于解决焦虑,只会令自己更加焦虑,所以要学会和焦虑和平共处。

回归之后的张朝阳一改往日的生活,开始了更加佛系,也更加养生,他每天4点半起床,冥想、瑜伽、阅读、工作,时间排得满满当当,到了晚上7点还会坚持去跑步。

至于搜狐的业绩和股价,张朝阳虽然也在努力,却也不会过分执着。

根据2020年搜狐季度报显示,总市值还不到8亿美元,连阿里的零头都不到。

对此有网友表示惋惜,也有网友恨铁不成钢,可张朝阳只是云淡风轻的表示:自己如今只想做一个合格的CEO,能够保证搜狐活下去,能够按时给员工发工资就很满足了。

结语

本以为张朝阳会一直带着搜狐这么默默无闻下去,却没想到在去年年底,他又大张旗鼓地在搜狐视频上直播起了物理课。

只见他穿着衬衣,戴着黑框眼镜,一步步地推导公式,一看就是真有两把刷子,这也让围观的网友们不得不感慨:这是我不花钱就能看的吗?

除了专业水平过硬,网友们也发现讲课时候的张朝阳可没有平时那副没睡醒的模样,精神饱满神采奕奕,俨然是真的喜欢为大家讲课。

当张朝阳用才学征服网友之后,再也没有人嘲讽他将搜狐经营到如此这般境地,而是纷纷竖起大拇指感慨,这分明就是一位被互联网耽误的物理学家。

一个麻省理工大毕业的物理学博士,却开辟了中国互联网门户网站的先河;

一个互联网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却可以轻轻松松地为大家直播讲英语、讲高数、讲物理,如此独一无二的存在,中国也只有他可以做到。

希望张朝阳能够继续在自己热爱的教育行业里发光发热。


标签:朝阳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