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葫芦山 山上植被茂密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5 05:59:11 分类:笔记 浏览:121


葫芦山又名葫芦堆、葫芦空、葫芦关。

原名叫饿狼山,位于莱芜东南20公里处的颜庄镇,今钢城区艾山街道办事处的大回家庄东北。

北临葫芦山水库,南和莲花山相望,东有一条莱新铁路,东北与黄洋山相连。

葫芦山,海拔418米,火成岩,山不高,但山势陡峭,风景秀丽,多是松柏、刺槐。

古时山顶庙宇多间,院内有古代碑刻。

据《续修莱芜县志》载:“葫芦山,在县治东南四十里,形如葫芦,故名。

牟汶出焉。

《水经注》:牟汶出牟县西南阜下(西应作东),俗谓之胡芦堆,古人谓之胡芦空。

”自北远眺,此山像一个硕大无比的葫芦,又因有仙葫芦的传说,因此名葫芦山。

现在人们又按其谐音改称“福禄山”。

并在东面山腰处用水泥修建了大大的“福禄”二字。

海拔不高的葫芦山之所以是莱芜十大名山之一,是因为其有历史有传说,何必要改成福禄山呢?

说起葫芦山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仙葫芦的传说:很久以前,葫芦山下有一户姓胡人家,夫妻一生务农,勤勤恳恳,乐于助人,行善积德,深受乡里乡亲的好评。

遗憾的是老两口年迈之时膝下仍无儿无女。

有一年,他们种下一棵葫芦,自此他们悉心照料,秧苗慢慢长大,竟攀过院墙,爬上山崖,在崖上开花,结出了一个倒挂的葫芦。

冬去春来,那葫芦竟然生长了几年。

一天葫芦被大风刮落在胡家后院里。

老两口十分珍爱,将葫芦抱进屋里。

第二天黎明,老两口准备起床做饭时,睁眼一看,一桌热腾腾饭菜已做好,老两口十分纳闷。

第二天,他们发现是从葫芦里走出一个姑娘所为,老两口十分感激,相认为干女。

从此以后,少女便天天陪伴服待二位老人,每到晚间又回葫芦中去,一家人其乐融融。

过了很久,这事被庙里贪色的恶僧知道了。

一天夜里,恶僧破门入室,将胡氏夫妇杀死,掠走了葫芦。

恶僧把葫芦抱进庙里,眼巴巴地守候等少女出来。

黎明时分,少女果然从葫芦里走出来。

恶僧欣喜若狂,正要上前非礼,一声雷鸣惊天动地,劈死恶僧,轰倒庙宇。

少女下山来掩埋了胡氏夫妇,从此销声匿迹,不知去向。

多么熟悉的内容。

其实我们60年前后出生的人,在哪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历史年代里,可能都会听到不同版本、内容相似故事。

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对葫芦山的向往。

用现在的话说,攀爬、拜谒葫芦山,那时必须的。

我和蚂蚁两人坐去钢城的车,到葫芦山水库下车,穿过水库下的村庄上到坝身,沿水库西侧一直南去,过水库上的一座桥到葫芦山下。

在去葫芦山的路上,蚂蚁说葫芦山上东坡有个道士洞,曾经有道士在此修炼,我们去看看。

过桥沟撇开新修的大路,转向东去寻找仙洞。

看到路边有一个老农在田间劳作,上前打听,老人说听说有一个,但是早就填平了,具体位置不详。

当地人况且不知,我们更无处可寻了,放弃寻洞的想法,转入从葫芦山的东侧上山了。

此山虽不高,但是坡度大,爬起来还是比较困难,上到“福、寿”二字时已是大汗淋漓,在这里平坦处休息喝水,然后继续攀爬,从这里再往上是悬崖,来回几次才找到较缓的坡,登上四五米高的悬崖,来到上山的路上,这段山路上山的老路。

沿路上到山顶进山门,入山寨。

这时我们看到山寨沿山顶悬崖处建成,寨墙残高1米左右。

寨内原有文昌阁、观音堂。

文昌阁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从残存纪事碑上看到)。

观音堂不知建于何年,清代维修过。

由于年代久远原来的建筑早已不复存在了,现在人们又是新修了这两座庙宇,寨墙处树了一些旧残碑,也有一些新碑。

山上信步,随处瞭望,北看库区水波粼粼,南观钢城高楼撞撞,心中即感胡氏夫妇与仙女的故事,又叹胡氏夫妇生不逢时。

转了一圈随出寨门,顺原路走,几步就见台阶。

原来这里新修了上下山的台阶,上下山十分方便,下台阶顺公路又回到了来时的大桥。

葫芦山水库大坝

葫芦山水库

葫芦山水库

福禄二字

攀爬山顶

看山顶庙宇,路在何方?

上到山顶

往山下

庙与残碑

残碑

水库

水库

下山的路

回看庙宇

下山的台阶

台阶

牌坊


标签:葫芦水库庙宇山顶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