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迁都西安 办事不管困难阻力再大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4 05:47:27 分类:书屋 浏览:50


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明朝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其中这个天子守国门,其实是个意外的结果,这个意外就是朱棣的靖难之役。

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山河明月》,有个剧情,是太子朱标去考察迁都的事宜,结果就病倒了,没想到网友却因此吵开了,为的是到底要迁都到洛阳还是要迁都到西安。

这个实在没有必要吵,毕竟只是考察和想法,又没有真的去,明朝最初的首都是南京,这在当时来讲,的确不是最优选择,主要是因为在南京定都的朝代,都不长命,这在非常讲究风水和命运的古代,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定都,是各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尤其是受到具体历史进程的影响,比如说朱元璋最初定都南京,纯粹是因为南京是他最初打下来的一个地盘,一旦在这个地方扎下根来,便会容易形成惯性。

朱元璋是那种考虑问题非常长远的人,他为大明王朝设计了一整套他认为可以一直运行下去的制度,首都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南京虽然在历史上作为首都次数也不少,但总是短命,这是个硬伤,朱元璋曾经想迁都老家凤阳,但凤阳那么小的地方,肯定无法承载明帝国。

于是他就想再迁都,但是随着在南京待得时间越长,迁都的阻力也就越大,人都是有生活稳定性的,尤其是随着皇后和太子的相继死去,迁都的事儿也就被耽搁了下来。

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虽然是成功登上了皇位,但南京城对他来说,实在是没法待,这地方明里暗里忠于建文帝的人太多,他总觉得在南京待着不舒服。

他想回到他自己的老巢,燕王府所在地北京,朱棣和朱元璋都是能骑马打仗的皇帝,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办完。

但朱高炽非常不喜欢北京,他喜欢南京的环境,在朱棣死后,他都已经下了迁都的命令了,但很快他就死了。

朱瞻基从小就跟着爷爷,对爷爷感情很深,也就没提迁都的事情,后来的皇帝,都是北京生北京长,也根本不想迁都了。

关于都城,有个很著名的说法,叫做在德不在险,意思是你首都是否能守得住,跟地形地势没有关系,关键看君王的德行。

当年赵匡胤想要迁都到洛阳,他弟弟赵光义就用这句话把他给说服了,很多人都认为这句话很迂腐,甚至把北宋灭亡的原因,都归结到首都在开封上面。

地形地势固然很重要,但归根结底,肯定还是要看自身的实力,历史上在西安定都的,在洛阳定都的,最后不也灭了吗。

儒家只看到了事情的本质,但是却看不到事情的表象,这是儒家一个最大的问题,说的都是正确的废话,毫无意义。

什么叫正确的废话,北京城墙高不高厚不厚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军的战斗力,这就是一句废话,于谦用生命践行了这句话,在北京保卫战中把部队都拉到了城外和瓦剌人决战。

但是,具体到某一段时间,某个具体的事情,城墙地势这些东西,依然非常重要,都是明朝灭亡是因为内部的问题,已经是无药可救了。

这句话说得没错的,但是崇祯如果能及时从北京城出来,迁都到南京,也许明朝会灭亡,但绝对不会灭得如此迅速,但明朝面临的内部问题,已经是他所无法解决的,最后还是那句,在德不在险,北京城能不能守得住,根本不在于地形和城墙。

没有什么是最好的都城,也不存在完美的城墙,人不行了,再好的地形也没用,这是总的原则,但具体到实际操作,肯定是选地形好,防护能力强的做都城。


标签:南京北京地形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