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连茂君 要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0 16:34:10 分类:书屋 浏览:76


按照中央和市委主题教育总体安排,7月7日,区委书记连茂君为全区党员领导干部作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报告。

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承担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使命任务,努力为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贡献“滨城”力量。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洪茹出席,区委副书记李龙主持。

连茂君指出,要深化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产业根基。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标志,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不仅囊括了涵盖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产业基础设施的现代产业体系,还提出了提升传统产业、巩固优势产业、推动战新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等新要求,更加强调国家经济安全与供应链的自主可控。

在我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现代化工业是重要核心,现代化农业是重要根基,现代化服务业是重要支撑,现代化基础设施是重要保障。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产业体系,是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的产业体系,是实现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本协同作用的产业体系。

新区要切实肩负起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核心区之责,扎实实施好现代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将发展目标、产业规划落实落细,持续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构建“8+8+8”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全力建设中国北方现代化产业基地。

连茂君强调,要大力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基础支撑力。

要推动产业高端化转型,充分发挥科技平台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研发应用一批高附加值技术,集聚一批产业转型重大项目,推动石化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转型,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车、智能网联车转型,装备制造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建设一批优势产业集聚区。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制造业赋能,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打造一批智能化转型示范标杆。

要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打造绿色制造示范,推广绿色技术应用,加快行业绿色改造,逐步形成产业生态与生态产业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格局。

连茂君强调,要大力推动战新产业创新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自主引领力。

要培育壮大战新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化、信创产业特色化、产业链条现代化,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精准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市场化、高端化发展,推动新材料向新型化、复合化、高性能方向发展,推动航空航天产业建链补链强链、成龙配套发展,重点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要谋划发展未来产业,坚持抢先抓、重点抓、系统抓相结合,加快实施“8151”工程,布局生物制造、细胞和基因治疗、脑科学与智能医学、自主信创、深海探采、空天利用、先进能源、新型材料等8个未来产业赛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要系统完善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创体系,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优化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全力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连茂君强调,要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综合竞争力。

要做优做大做强八大服务业产业链,全力发展港口贸易、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科技服务、文化旅游、平台经济、网络货运和冷链产业,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

要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融通融汇,推动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支持企业拓展定制化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模式深入应用,积极提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实现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

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培育“智慧+消费”新模式、“港口+服务”新业态、融合发展新产业,推动服务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

要突出“现代化”理念和“都市型”特色,坚持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做好“土特产”三篇文章,打造更多“津农精品”“滨农精品”,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

连茂君强调,要大力推动配套要素优化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系统保障力。

要强化园区载体保障,精准适配新基建,完善园区专业化配套,深入挖掘园区存量资源,持续优化园区服务,形成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发展新格局。

要强化金融要素保障,完善普惠服务,扩大直接融资,优化跨境金融服务,加快新型金融业态及金融服务要素集聚。

要强化绿色能源保障,不断改善能源结构,优化能源供给,深化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要强化综合算力保障,推动基础算力、超级算力、智能算力协同升级,真正让算力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赋能。

要强化人力资源保障,精准集聚中高端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大力吸引青年人才,打造人才“洼地”。

要强化营商环境保障,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政务服务方式,及时接轨世界银行“宜商环境”新评价体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

要强化能力本领保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高统筹能力、专业能力、担当能力,以过硬的能力本领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

区委常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有关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区委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区政府各部门、自贸创新发展局主要负责同志,区属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领导班子成员;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各委室主要负责同志;各开发区、各街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内设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社区(村)“两委”成员;机关干部、高校师生、基层党员干部代表参加。

来源:滨海发布

喜欢这篇推送,点这里↓↓↓


标签:产业现代化推动体系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