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邹容图片 也不愿意进满人考场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9 06:50:31 分类:笔记 浏览:110


邹容是青年革命家,他的文章秉笔直书,热情洋溢,而且用的是浅近通俗的文言文,《革命军》就很好读,可惜英年早逝。

——毛泽东评邹容

邹容及遗著《革命军》

1903年,晚清政府内政腐败,外遭强敌入侵,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这时,一本署名为“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的著作《革命军》问世,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这本著作通篇以犀利明快的语言颂扬革命是“天演之公例”,是“世界之公理”,激烈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号召推翻卖国的清王朝,效仿美国革命独立,建立中华民国。

这本著作振聋发聩,唤起了千千万万有识之士,其影响之深远和意义之重大,实不下于千军万马的作用。

为此,革命家章太炎欣然为此书作序。

此书也被《苏报》刊文誉为“今日国民教育之一教科书”。

而此书的作者正是被誉为“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宣传家”的邹容,当年不过18岁!这个年纪放在今天,只不过是个高三学生而已!而18岁的邹容却已经有了深沉厚重的爱国热情,有了深刻犀利的革命思想,有了为国献身的炽热情怀!

邹容,四川巴县(今天的重庆)人,出身于富商家庭。

6岁入私塾读书,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0岁不到就读完了四书五经和《史记》、《汉书》等史学名著。

身为富商的父亲对从小聪明好学的邹容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登科入仕,以光宗耀祖。

1898年,年仅13岁的邹容跟随大哥一起到县城参加童生考试,见考题生僻,愤而罢考。

父亲震怒之下毒打了邹容一顿,邹容争辩说,我不愿学臭八股,衰败之世的科举功名,要它何用?

父亲又强迫他进入重庆经书书院学习,邹容不满国家几近衰亡,还学那些不能救世的旧学,又被书院以“蔑视旧学”的名义而开除。

章太炎像

不久,邹容选择跟随日本人成田安辉、井户川辰学习英语和日语,大量阅读了介绍西方近代文明的新书时报,思想迅速转而向往变法维新。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邹容深受震动,并以谭嗣同为自己的榜样,甚至把谭嗣同的遗像立在自己座位上,自此以谭嗣同的“后来者”自居,立志于救国救民。

邹容的父亲眼见无法逼迫他以科举获取功名,只得同意他出国留学,希望他留学回来能有机会获得朝廷赐予的功名。

1901年7月1日,16岁的邹容离开家乡赶赴成都参加留日官费生考试,虽然成绩优异,却因为他的思想倾向维新派而被取消官费生资格,他就干脆自费赴日留学。

1902年秋,邹容到达东京,进入同文书院,在此期间,邹容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在阅读西方启蒙名著以及进步刊物上,进而对法国革命和美国独立充满仰慕。

也就在这时,邹容开始撰写《革命军》一书。

邹容除了大量阅读进步刊物,还积极投身于中国留日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并大胆地公开宣称要进行反清革命才能救中国。

只要出席留日学生集会时,他必定要抢着演说,向留日学生倡导反清革命。

1903年3月31日,邹容对清政府留日陆军学生监督姚文甫长期以来压迫学生的丑行深感愤怒,愤而与同学一起强行把姚文甫的辫子给剪了,并当众揭露其欺压学生的丑行。

邹容的激愤之举导致清政府的迫害,他为了躲避,不得不返回上海,加入爱国学社,因此得以和年长16岁的风云人物章太炎结识,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毛主席

此时的邹容虽然只有18岁的年纪,却饱含爱国热情,思想深刻,言辞犀利,精力充沛,为人坦荡真诚,演说极富鼓动性,是当时反清革命宣传的活跃分子和精英分子。

也就在这一时期,邹容完成了《革命军》一书的写作,章太炎对此书极为推崇,欣然为此书作序,此书由上海大同书局正式刊印发行,一经问世就引起世人强烈反响。

邹容的《革命军》一书可谓影响深远,半个多世纪后,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毛泽东,在他的藏书中就有一本邹容的《革命军》,并在该书的扉页亲手抄写了当时章太炎赠给邹容的一首小诗。

随便摘取几句《革命军》中的内容,就可以看得到邹容深刻犀利的思想,烈火一般的革命热情,读此书会让人激情澎湃,血脉偾张。

比如,论证中国为什么要革命,他写道:“革命者,顺乎天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革命者,由野蛮而进文明者也;革命者,除奴隶而为主人者也。

”为此,邹容在书中大声疾呼:“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

在今天读来仍让人激情澎湃的《革命军》,在当时无异于一声振聋发聩的怒吼,自然会引起强烈反响。

据说,此书一出版,人们争相购买传阅,此书先后印刷20多次,发行上百万册,为当时所有革命书刊发行之首。

1903年章太炎因《苏报》案被清政府逮捕,邹容闻讯,不忍心让自己的师长章太炎单独承担责任,于7月1日毅然到巡捕房投案。

邹容在狱中饱受摧残,平时吃的是根本没法消化的马麦饭,还动不动要受到狱卒的暴打。

邹容入狱不到2年,于1905年4月3日在狱中口吐鲜血而亡,年仅20岁。

7年后,经孙中山批准,南京临时政府追赠邹容为“大将军”。


标签:革命革命军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