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纷纷请求解除兵权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3 08:36:08 分类:生活 浏览:119


陈桥兵变

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年~公元976年),涿州(今河北)人。

在“陈桥兵变”中赵匡胤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一举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混乱的局面,统一了大半个中国。

宋太祖又以杯酒释兵权等策,削夺了禁军宿将以及藩镇兵权,加强中央集权。

天下安定,慎刑薄敛,务农兴学,但因宋太祖重文轻武,他实行“守内虚外”的方针,致使宋朝长期的积弱不振。

在位十六年,庙号太祖。

赵匡胤21岁的时候,告别父母流浪异乡。

最初,赵匡胤投奔了后汉大将郭威,因为喜爱武艺,他得到当时正担任后汉枢密使郭威的赏识。

郭威即位(后周太祖)后,赵匡胤为禁卫军长。

在周世宗柴荣即位之后,赵匡胤因为战功显赫而被提升为殿前都点检(皇帝亲军的最高将领)。

掌握了后周的兵权,同时还兼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归德军节度使,负责防守汴京。

在周世宗死后,其子柴宗训即位,当时仅7岁。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的君臣正在宫中庆贺新年,一片热闹景象。

突然接到镇、定二州的急报,北汉勾结了契丹正大举南侵。

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不辨真假,急忙派赵匡胤率领大军北上迎敌。

赵匡胤在接受命令的第三天,就点齐了部队,声势浩荡地开出了汴京。

老谋深算的赵匡胤并没有直接去前方迎敌,而是带领兵马在距离汴京二十里的陈桥安营扎寨。

一天夜里,赵匡胤假装喝醉了,便早早睡去。

而赵匡义和赵普等亲信们就在将士中散布谣言,说当今皇帝尚且年幼,即使将士们出死力破敌也没有地方去领功受赏,更何况,“如今天子弱小,强敌入侵,国将不保,如果再另立一位英主,国家和百姓就会转危为安了。

而这个皇帝之位,非赵匡胤不可!”我们不如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

这样,将士们的兵变情绪很快被煽动起来。

次日黎明,赵匡胤酒醉初醒,走出卧室,只见众将士一个个都手执武器,列队站在庭前。

这时,赵匡义和赵普带头齐声说道:“诸将无主,愿请点检做天子。

”众将士没等赵匡胤回答,就把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然后一齐下拜,并高呼“万岁”。

而赵匡胤则做出疑惑不解的样子看着大家,将士们都指着他身上的黄袍说:“上苍所赐的黄袍在你身上,你就是当今圣主,万万不可以推辞。

”于是,赵匡胤就装作非常不情愿的样子,被将士们扶上了战马。

这件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

虽然陈桥兵变是按预定计划有秩序进行的,并没有发生任何流血冲突,但是赵匡胤仍然担心。

他见多了五代时期一些被部将拥立的皇帝一旦进入京城后,那些自以为功绩卓著的将士就会趁机纵兵,肆意抢夺百姓。

这样,既失掉了民心,也助长了将士们的骄纵情绪,最终自己也会落得自掘坟墓的下场。

因此,赵匡胤深知严整部队,对自己的统治至关重要。

之后,赵匡胤率领大军返回汴京。

后周大臣韩通听到此消息,忙从内廷飞奔回家,准备召集兵力对抗。

走到半路,赵匡胤部下就把他杀死了。

而宰相范质、王溥在威胁下屈服。

于正月5日下午,赵匡胤废了柴宗训,自己称帝,建国号为宋,定都于汴京,即开封,史称北宋,建年号为“建隆”。

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称帝后,天下割据势力林立,这让他日夜担忧。

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盘踞在潞州的昭义节度使李筠和在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先后起兵造反。

李重进是周太祖郭威的外甥,北宋代替后周后,他既不满,也心怀不安。

当他知道李筠在潞州起兵时,就秘密派人前往潞州,打算与李筠结成反宋同盟。

最为可惜的是,他派人秘密送信的时候,那个人却向宋太祖告了密。

赵匡胤在赵普的帮助下,首先击败了后周李筠和李重进等反抗势力,然后又采取了“先南后北”统一中国的策略,并先后消灭了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同时又派兵力驻守在北方以防契丹的侵略。

虽然割据政权被消灭了,但是赵匡胤内心还是惴惴不安。

他想,自己当初之所以能登上皇帝的宝座,是因为以前自己手握兵权。

而现在,兵权全掌握在几个节度使和大将的手里,或许有一天他们也会效仿自己当年兵变,把自己从皇位上赶下来。

于是,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晚上,赵匡胤让在便殿设下酒宴,准备宴请禁军将领石守信、高怀德等人。

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说:“我要不是靠众将拥立;就不会有今日。

但是,当了皇帝,日子也实在太难受,还不如当节度使那时逍遥自在。

如今我几乎没有一晚能睡得安稳。

”石守信等人问道:“陛下如今贵为天子,还有什么忧虑?”宋太祖道:“我这个皇位,谁不想坐啊”石守信等人听出话中有话,急忙说:“如今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太祖苦笑着说:“虽然你们不会有异心,但是有朝一日你的部下将黄袍披到你们身上,即使你们不想做皇帝,恐怕也不行吧!”石守信等一听,惊慌失色,慌忙下跪拜叩,流着泪说:“我们实在愚蠢,没有想到这一点,请皇上为我们指出一条生路。

赵匡胤说道:“一个人的寿命,白驹过隙般短促,那些要富贵的人,不过是为了聚敛更多的钱财,多多娱乐罢了,让子孙后代不至于受穷罢了。

为了你们着想,你们不如交出兵权,去地方上当官,多买一些良田美宅,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产业,自己也能天天饮酒作乐;快活一辈子。

朕再与你们联姻。

这样,我们君臣之间就没有了猜疑,上下相安,难道不好吗?”石守信等人听了这一番恩威兼施的话,知道也没有回旋的余地。

第二天,石守信等人上表声称自己病了,宋太祖欣然同意。

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去地方任节度使。

后来,宋太祖果然与他们联姻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不久,宋太祖用同样的手段剥夺了王彦超等节度使的兵权,又把地方上的行政权,财政权都收归中央。

宋太祖实行的这些措施,几乎是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地方割据局面,进而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大业。

赵匡胤称帝后,也重用读书人,并且非常尊重他们。

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疑难问题,便问宰相赵普,赵普回答不出来。

而再问学士陶毂、窦仪就准确地回答了,赵匡胤深有体会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对于那些读书不多的武将,赵匡胤也总是鼓励他们要多读些书,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后来,赵普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才变得手不释卷。

赵匡胤用人从不问资历和门第。

他一方面命令臣子在选人时,要挑那些有才而缺少资历的人担当重任;另一方面,他自己也会随时留心内外百官,看谁有什么长处和才能,他都偷偷地记在本子上。

每当官位出现空缺时。

他就会翻开本子,选用一些适当的人去担任。

在农业生产方面,赵匡胤兴修水利,减轻徭役,促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后人说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帝王。

总结:

宋太祖赵匡胤励精图治,发奋图强,使宋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呈现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

宋太祖在位期间,以法治国,赋税专收,减轻徭役,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不仅在最短时间内医治了两百年的战争创伤,而且还迅速把宋朝推向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誉舜】少年读历史 彩绘版 全8册

精选

月销量1188

¥59

120

购买

已下架


标签:兵权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