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趣步 发布澄清公告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3 04:52:42 分类:书屋 浏览:121


“让汗水不白流”“只要每天走够4000步,每月就至少能赚200元”……这些口号都是一款名为“趣步”的APP的宣传语。

“走路就能赚钱”这一噱头吸引了不少用户

有媒体报道称,截至今年9月,2018年上线的“趣步”APP登记用户已达到7300万。

然而,其近日因涉嫌传销、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被长沙市工商部门立案调查。

“趣步”的“暴雷”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微博话题#趣步APP涉嫌非法集资被查#有8526.3万次的阅读量,百度搜索“趣步”的相关资讯达到93万条。

目前,趣步APP也已被苹果APP Store、安卓应用市场等多个应用平台下架。

有业内人士解析,在“趣步”APP上,用户可通过走路积累获得“糖果”,但需要兑换成虚拟币才可提现,且平台要收取相应手续费。

而只有通过不断邀请新用户注册提升自己的等级,才能减少费用。

这种“运动+区块链”的模式,本质上还是靠“拉人头”赚钱的传销,是涉嫌非法集资的庞氏骗局。

近几个月,“趣步”频频更改游戏规则、关闭交易中心、APP被下架或无法下载、不能兑换“糖果”等问题。

在被立案前,已显示出类似资金盘崩盘跑路的征兆。

此外,在软件应用安全上,用户在注册时,需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账户、微信账号及通过支付宝支付1元进行身份验证。

通过这一环节,平台获得了大量用户个人信息、位置信息,这些数据可能会泄露给第三方用于牟利。

新型互联网传销乱象值得警惕

光明网评论称,注册门槛低,参与方便,又承诺有巨额回报,这是“趣步神话”成功编织的关键。

在一定程度上,它确实击中了不少人心中“躺着也能赚钱”的“小心思”。

当传统的传销模式降温,需要警惕的是传销花样本身也在进化。

舆论认为,“趣步”APP乱象丛生却用户众多,说明公众对新型传销、骗局的认识不足。

尽管“趣步”已被调查,但仍有“看新闻赚钱”“刷短视频赚钱”的APP存在。

对此,有关专家提示,用户对一些所谓的“赚钱”APP应提高警惕,看似无本生利,但其实里面可能潜伏着巨大的消费陷阱。

比如平台可能会利用用户刷视频的时间播放一些虚假广告,或在积分兑换、提现上设置各种“障碍”等。

同时,不少人在微博、论坛等平台上分享被骗的经历,提到新型的网络传销一般会披着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区块链、虚拟币等时髦的外衣,利用互联网渠道发布信息。

用户不应轻信“天上掉馅饼”的赚钱途径,如果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举报。

专业化监管需跟进 科学理财观念待提升

舆论认为,此次“趣步”事件也反映出对舆情投诉重视不够、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公众理财观念不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趣步”的风险隐患早有苗头却未被重视,促使“泡沫”增大。

早在今年初,就有网民发文直指“趣步”是披着区块链外衣的骗局;从4月开始,长沙市人民政府的官方网站上,针对“趣步”涉嫌违规、传销致信市长信箱的问询信就有8封。

有不少网民表示,如果早一点有权威信息释疑相关舆情,对重要信息进行披露,“趣步”的泡沫断不至于吹得如此之大。

而且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背景下,有关部门更应注意识别和监管此类打着新业态幌子的违法问题。

央视点评:“趣步”去你的,钱不是谁都能印的

其次,要加强市场监管的专业化。

有评论指出,时下的市场创新层出不穷,商业模式快速迭代,这对正常的市场监管确实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在这阶段,既不因为“保守”而扼杀创新活力,又不因“无为而治”为骗局提供土壤,毫无疑问考验着监管的专业性和平衡性。

舆论建议,有关部门和手机应用市场开发平台应加强APP的监管和上线审核,从源头上加强针对金融诈骗的防范监控。

最后,网络用户的理财观念不健康,金融知识科普教育不足也是庞氏骗局多能得逞的主要原因。

专家建议,公民应提升正确健康的理财意识,关注政策发布,理性谨慎理财。

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金融诈骗的科普教育,通过案例报道、公益广告等方式培养公众健康理性的理财观念。

[此文来源于人民网,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用户监管理财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