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诚者天之道也 欺骗与幻象的可能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3 04:42:52 分类:书屋 浏览:80


在人回到自身,思考自身最隐蔽的生命时,恰好发现自我已经向他人敞开;而当我们真诚地回应他人、回应世界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成为自己

然而人在真诚之中如何成为自己?当我面对他人的异陌性和世界的不可操控性时,真诚到底是把自己脆弱地暴露于危险之中,还是真正的自我完成?

不真实的「存在

在汉语之中,「诚」和「成」有字源学上的关联。

「诚」同时也是一个「成为」的过程,所以《中庸》说:「诚者,自成也。

」因此,当宋明理学家解释《中庸》时,往往会赋予「诚」一种本体论的地位。

他们认为,诚是天的德性,也是天创生万物的生生不息的力量,故《中庸》说:「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

」而人作为天创造的物,同样禀受了诚的特质,因此应该效法天的生生不息的力量,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然而这种天赋德性的解读并不符合《中庸》的原意。

事实上,对于《中庸》的作者来说,人和天之间有着一个存在论的差异,传说中的天人合一并没有那么自然而然的成为人存在的根基。

在人生的迷茫、他人的触动和世界的牵挂中,我们发现作为天命的人生处处充满着危险、疑难、挑战和陷阱,这就是人与天、或其他一切自然的存在者之间的一个鸿沟。

对于一切自然的存在者来说,一只马就是一只马,无论做什么,马都不会变成一只羊。

这是个最简单的同一律,关于存在最简单的事实就是天的最大的德性。

天如果创造了一匹马,那匹马就是马,不会不是马,天的创造就是这种纯一的同一性,世间万物都首先透过同一性来成为自己。

因此《中庸》说:「天地之道,可壹言而尽也。

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然而人却和其他自然物不一样,人的存在不受这种同一性庇荫,因此只有人会质疑存在的意义,会思考自己应该存在的方式。

当孟子判定人性为善的时候,其实已经隐含了这一点:当人不按照人的方式来存在时,人不可以称之为人了,和动物无异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近现代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定义人的存在(Dasein)时,人的第一个身份就是对存在的发问者。

只有人能对其自己的存在提出疑问。

这一点构成了人与天的最根本的差别:人可以(而且往往是)不真实的存在。

因此《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天的道是纯一的同一性,天创造的某某,它就永远都是生而为某某,天创造的就是事实本身;事实本身只有一个,没有任何欺骗与幻象。

相反,只有人能把A认作是B,在事实之上构筑起一个理念、价值和意义的世界,也从此有了掩盖事实。

所以说,天是真诚的,而人只能在通往真诚的道路上成为自己。

学诚之路

透过天道与人道的对比,《中庸》告诉我们,人成为自己的方法就是如天一样,如其自己一样的存在,没有任何掩饰和欺瞒。

然而作为不诚的人,就只能通过学习来成为自己,故《中庸》说:

「自诚明,谓之性。

自明诚,谓之教。

如果能生而自然而然地成为自己,就是自天而自然明道的圣人;但对一般人来说,只能先通过明白道理,才能慢慢成为自己,最后在自己的生命之中证明自己领悟的道理,达到「诚则明、明则诚」。

这里的教如同「修道之谓教」中的教,都是参考别人已经走过的人生道路,参考先人总结出来的人生道理和价值,所以说:「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在我们思考如何成为自己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透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和来学习其他人流传下来的知识、智慧、处世之道,最后在自己的人生中笃行出来。

这一点使《中庸》区别于大部分存在主义思想;虽然《中庸》以人的纯粹的存在作为出发点,要求人找到自己的存在道路,实现自己,但这种存在处境不只是对传统和历史的解构,相反,只有在回到最原初的存在处境中,传统的文化、价值和哲理才能得到最真切地领会。

一个严谨、讲求逻辑、有求真精神的人面对各种处境和问题时候,他能灵活变化,因应不同的处境作出正确的抉择,达到中庸之境。

此时,对这些从外在袭得的人生理想、规范、文化、价值、哲理都会进入化境,与生命融为一体。

与他人和世界共在

学习真诚地存在而成为自己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自我与他人和世界的不断对话、协商和调和的过程。

因此当《中庸》说向他人敞开和回应世界时,不是说毫无反思地、随心所欲地行动,也不是说完全敞开自己受世界的支配;相反,「诚之」的过程让人生的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个反思和学习的契机,在每一个当下中,人都能重新反思自己与世界和他人的关系,选择用一种方式去解读和领悟这个存在的瞬间。

人学习成为自己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如何与他人和世界共在的过程。

人成为自己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着回应那首先由他人和世界所打开的问题,在自己的生命中找到一个回应。

人的完成也是对这些一切问题的完成。

所以《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从这里的「与天地参」可见《中庸》并没有采取后来常说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反之,天地人为「三」。

这个「三」表示天、地、人在宇宙中有其各自的地位。

人作为天与地的「之间」,就是在天地中的漫游者,在世界之中找到自己的道路,并使天地万物都恰如其分地安在其中。

只要人的存在被安顿了,人就不会用错误的存在观念去宰割天地万物,不会用不真实的存在的身份去测量和消耗万物,反之,让万物如其天所造一样安于其性。

结论:不息之存在

由此可见,「(真)诚」与人的「(完)成」的连系不只在于人敞开自身,更在人生之中的每一个瞬间以这种敞开的精神去接纳他人和世界,从而在每一个当下重新解释自我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

这里要求的是对人生无时无刻的反省与参与,并从中回应他人与世界。

根据《中庸》,人要成为自己,首先要洞察到的是天与人的根本差别,洞察到人存在的不可确定性,并且理解到这种不可确定性同时是生命每一秒都可以重新解读的契机,并在不断的学习和与世界的调和中一步一步慢慢地修筑起自己的人生道路。

与人生的「不可须臾离」相应,人成为自己的过程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停息的过程,故《中庸》说:「至诚无息。

」这个不息就是生生之德。

与宋明理学的理解不同,生生说的不是天与之间同质的德性;相反,这是人要面对天与人的差异时,为了完成自己而必须具备的精神。

所以生生不息,不是天赋予人的潜能和优点,而是天对人施加的最根本的天命。

人就是这样一个存在:只有在命运之中自强不息,才能成为自己!

相关文章:

《中庸》至诚的人可以“料事如神”

儒家的人生目的是什么呢?《中庸》告诉我们是“成己成物”


标签:存在中庸自己成为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