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指南 > 正文

《2046》 摘要王家卫五年磨一剑,《204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03 21:24:25 分类:指南 浏览:67


  摘 要 王家卫五年磨一剑,《2046》在观众的久久期待中终于激情登场。等待王家卫的电影,就如坐上开往2046的列车一般,但等待就值得。在《2046》中王家卫更加淋漓尽致地将都市男女渴望而又永远无法抵达的爱情湿漉漉地呈现给观众,虚空的现实中,永恒的爱情仅存在于过去,存在于记忆中。王家卫一直以来都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导演, 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也极富创新意义。本文从《2046》的人物、情节的审美意象、配乐的审美格调以及慢镜头的巧妙使用等系列独特艺术手法的运用,论证和赏析王家卫作品中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体会王家卫电影的真正魅力。

  关键词 审美意象 细节 音乐 慢镜头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一个人要离开2046,需要多长时间?有的人可以毫不费力地离开,有的人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我已想不起在这列车上呆了多久,我开始深深地感到寂寞。”一个以回忆开始的故事,却以离开的字眼作为开篇,便注定了一段悲情故事。

  《2046》上映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或者由于影片气氛过于压抑,或者因了情节的衔接有时趋于艺术化,而频繁购置的慢镜头又略显纷繁,不免让观影者感到心乱。说《2046》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它确实是一部美的作品。仔细品尝,这出埋在回忆泥土里的爱情悲剧却生长着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从审美的角度看,这部电影在一张一弛之间都透露着压抑而忧伤的美,这种审美体验不简单明朗,也不欢欣鼓舞,而是在忧郁和迷失的氛围里让人去找寻人生的关照与共鸣,从而引发思考,然后释然。

  1 回忆的审美意象

  很多人认为王家卫的电影晦涩难懂,悲伤而不完满。或人物或情节,看上去有些纷“乱”。 但倘若抓住了爱情这把“万能钥匙”,王家卫所有的电影或许就只是一道道虚掩着的门。

  1.1 情节、人物的审美内涵

  《2046》被归纳为王家卫六十年代三步曲的最终回,从头到尾就只有一把锁,那就是《花样年华》。而《2046》大约是继承了《阿飞正传》、《花样年华》的美学。那家“东方酒店”、街道、舞厅,都是似曾相识的。一个男人在追忆一个女人,这就是整个电影全部的情节,多一个字都是浪费。周慕云在《花样年华》里是个孤独内敛的文人,但爱情受挫后性情大变,变得多情轻佻、爱交际、爱热闹,由寡言的文人雅士,变成了一个情场浪子形象,不再相信天长地久,于是对每段感情都不再专注,适时便抽身而去。

  意象世界里的周先生试着从回忆的细枝末节里猜想当年的秘密,而真实世界中的周慕云则更像一个喜欢在欢乐场上打滚的花花公子,那些关于露露、白玲、王靖雯的真实故事,被简化的演译在了一部列车上。意象世界里的故事既是对原本的简化抽象,同时也加入了作者的阐释和自我反思。看似混乱的感情故事,却关照了人物不同的心理活动和生活侧面,无一多余。

  1.2 凄美的回忆

  《2046》的故事,说到底就是周先生的回忆录,在这段回忆里,一切曾经的存在仅关于爱情,无关《花样年华》里种种婚姻、伦理,一种单纯而唯美的爱情。尽管故事是悲伤而无奈的结局,并不影响这段诉说的凄美和真实,同时也是一个成年男子的成长自述。个人觉得,露露是雾水情缘、旧时老友、风尘气颇重的女子,遇见也多半是逢场作戏;王靖雯是记忆中的苏丽珍在其它时空的另一个范本,是自己眼中别人的故事,在列车和生活中演绎了又一段疑惑的爱情;白玲是圣诞节寂寞时的“喝酒朋友”,更像是所谓红颜知己,只不过两个人想做朋友又做不成普通朋友。黑蜘蛛是最神秘而不易捉摸的角色,周慕云想过从这里从新开始,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和回忆,就像黑蜘蛛黑色手套下左手里握着的神秘过往。

  如此来看,看似纷繁复杂的情节并不破碎,叙事的穿插中,真实世界和审美世界相互交融,相互关照,特别是列车上的情节设置,将主人公的真实故事用迷幻、简练的方式陈述,同时又避免了如同西方某些过分重视情节构置的娱乐电影一样的“情节炫技”,显得恰到好处。

  2 配乐的审美格调

  “音乐美的电影极少输在细节。”

  《2046》的配乐风格压抑、暗淡,节奏缓慢而忧伤,多用小提琴和小调,整体风格摇曳从容。在某些特定的片段,仅仅是音乐的渲染便足以让人莫名落下惆怅的泪水。其实莫名的悲伤也正是作品想要表现的一部分,通过音乐织一层淡淡的雾,搭配恰到好处的慢镜头,入境的观影者很容易感受到角色的无奈、寂寞和黯然神伤的意蕴。至于不同的观影者欣赏影片时关于自我的思考,音乐则不做限定,让观众尽情想像镜头背后的故事、故事中的情节抑或生活中的情节。或者说,影片着重写意象世界中的最具审美价值的台词,可展开的幻想也多,令不同年龄和审美层次的观众看到不同的故事,关照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

  《2046》的配乐,其所营造出的环境气氛与情调都是极别致的。系列流行曲的妙用,伴隨着靖雯在房间内咿咿呀呀的慢步,很有异国风情的味道。除小提琴的婉转倾诉留给人深刻的印象之外,在情节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线索声音——歌剧,同样展现了对音乐运用的一层境界。每次歌剧声音的响起,总是王先生大声责骂自己大女儿的一种掩盖。这种掩盖在影片中看似是王先生对家丑的遮掩,而在审美意象的层面,其实也有独特的意义,歌剧声让观影者的听觉接收到的不是纯粹的争吵声和责骂声,而是一种似乎有所遮掩有所修饰的混声,这就让一部定位在渲染意象世界、不求直接表现真实的影片变得更加有意蕴,而脱离了所谓俗气和市井之气。

  3 慢镜头的味道

  3.1 慢镜头的妙用为再创造创造出“留白”空间

  有人说,看不惯慢镜头的人无法体味王家卫真正的魅力,说法虽然多少有些绝对,也不乏几分道理。《2046》中处处可见的慢镜头为略显平淡的故事平添了几分味道。而每一处慢镜头的运用,自然不仅仅是为了渲染气氛,也是在刻画人物方面极其高妙的一种手法。

  刻画人物特点、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可以有很多手法,我们最常看到也最容易理解的情节有两种,一种是生死,一种是。而通过慢镜头刻画人物与简简单单构置情节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对导演对电影语言的理解是一种考验,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观影者的审美难度。通俗来讲,观众只有看得更仔细更入境,才有可能更好地体会到每一个慢动作后面隐藏的潜台词,慢动作蕴含的审美意蕴和构造的美学价值都很深沉,如果单纯把电影当作消遣,恐怕理解会有所偏差,于是慢镜头本身同时也为再创造提供了不少多解的可能。

  慢镜头在表现寂寞的时候有一种无法替代的张力,拉长一个动作的表现时间,往往能让细节更精致。周慕云生活落魄之际,披着被单,手里拿着面包和茶杯的一幕,用一个简单的慢镜头表现出人物生活的所有信息:破落、孤单、颓废。又如白玲与周闹翻之后,伸手去拿储钱盒的一个经典细节,不仅为后面周慕云用十元零钱埋单做好铺垫,也在黯然不语中把白玲心中的失落、伤心、无奈表达的淋漓尽致。很多时候,一个好的细节所蕴含的审美信息,比一大段空泛而粗糙的叙事要有价值得多。更重要的是,细节给了观影者更大的思考空间,也就更容易制造出更深刻的审美体验。

  3.2 以慢镜头特殊的电影语言叙事——脱去更多的匠气

  对于表现悲剧色彩,慢镜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来说,想要表现置于生死的大喜大悲是容易的,但是想要用电影语言叙述细致的“小哀小愁”往往要借助慢镜头的辅助。在每一个慢镜头的短短几秒中时间里,导演把或普普通通或别有深意的动作放大表现,在不同于正常生活节奏的观影世界里,现实感淡去,让人更多地体会到审美世界的情绪。对于表现忧伤色彩,短暂的停滞让影片的节奏变缓,创造出类似传统国画“留白”的效果,让观影者以自身为主动方,主观能动地理解和品察细节,而不是被动地跟随情节发展而在叙事的大概轮廓里获得顺畅激烈的审美体验。从这一点上来说,主动品察的审美过程更细致,尤其对于表现悲剧,慢动作也让叙事过程脱去更多的匠气,简洁明快将人带入意境,同单纯的情节曲折相比,带出也快,瞬间过去可以展开之后的叙述,不失严谨不碍大局。慢镜头的妙用正是《2046》的真正魅力。

  4 时间错配的遗憾之美

  《2046》贯彻了王家卫多套作品的中心主题 —— 时间。周慕云与白玲、靖雯和黑衣女子的感情,都是时间错配了。周自从回到香港后,寄情于工作与声色中,不再相信天长地久,不再刻意找寻所谓真正的爱情,可偏偏白玲在这时候爱上了他,又是时间错配;王老板的大女儿靖雯是典型传统的中国妇女,对爱情执着而含蓄,又有着文学的才情,还能和周慕云共同写小说。靖雯其实与1962年的苏丽珍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可惜她早已深爱着一位日本人,于是周与靖雯的感情不会有花也不会有果,又是因为时间的错。周慕云在新加坡巧遇的神秘女子,又叫作苏丽珍,不知是天意的安排还是命运的戏弄,周又一次遇上苏丽珍,这次是时间对了,但是人物又不对了,便注定这段感情也无疾而终。观影结束,思绪长久地回荡于周慕云“爱情是有时间性的”感叹,其境甚远,其意甚哀。

  《2046》美在审美意境,从音乐到情节构置,再到一个个信手拈来的慢镜头,谱出了电影史上哀而不伤的一代经典。《2046》被归纳为王家卫六十年代三步曲的最终回,《花样年华》与《春光乍泄》相差四年,《2046》与《花样年华》更相距五年。等待王家卫的电影,就如坐上开往2046的列车一般,但等待就值得,因为每次王家卫都会带给我们在别的电影里难以找得到的风格、情调与美感。这种“王家卫式”的美学,正是影迷死心踏地等待的理由。


标签:审美镜头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