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惑 > 正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作者 出处)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02 14:49:22 分类:解惑 浏览:67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

  解释:清晨早起去田地里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

  赏析:此句描写了诗人者躬耕劳动的生活,表现了诗人田园隐居的辛苦与乐趣,透露出诗人劳作后心满意足的感受,恬静中自有丰富的情味。

  原文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

  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 稀少

  创作背景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本诗就是其中的第三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小如.《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523-525

  鉴赏

  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

  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恽诗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写诗人归田园后在南山的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131篇诗文 ? 1208条名句


标签:诗人田园江西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