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惑 > 正文

预案格式 预案格式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01 17:37:27 分类:解惑 浏览:87


  预案格式篇1

  为更好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强化生命第一的意识,做到早部署、早防范,切实做好学校汛期安全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安全渡汛准备工作

  以防为主,树立防控意识。一定要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树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和“凡事予则立,不予则废”的观点,增强做好学校防汛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紧紧盯住今年的汛期,按照防汛预案,做好汛前、汛中、汛后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防汛抗灾工作。确实做到深入排查、有效整改、周密部署、严加防范,确保学校各项防汛措施落实到位。

  要建立安全渡汛检查责任制,明确职责任务,做好汛期到来之前安全检查。组织力量并指定专人负责对校舍围墙、排水沟、后山体、包括周边环境等进行全面过细检查,检查情况要做好详细记录,尤其是存在的隐患,要登记汇总提交学校研究整治方案。学校领导要认真分析和掌握学校目前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必须逐一提出整改方案及防范措施,并指定具体责任人抓好落实。制定实用预案。要切实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存在的隐患,有针对性地制定汛期应急处理预案,确保预案的实用性。

  根据可能发生的险情抢险要求,事先准备好抢险物资和器材,以备急用小学防汛应急预案格式模板精选一览

  。加强对汛期重点部位的检查监督,在汛期内必须要有足够的排险抢修力量,有效的预防汛期突发事件。

  二、安全渡汛应急反应

  1、学校接到上级政府做好紧急防汛准备工作后,或根据台风紧急警报即将发生灾情,防抗台风领导组将防抗台风紧急通知,启动学校防抗救灾应急预案,布置防灾工作,全面进入紧急状态做好各项应急工作。

  2、各校应根据本校防抗救灾实际情况,组织实施应急反应工作预案,按照防抗救灾机构设定,开展本校防抗救灾工作,并协助各工作组开展救援抢险行动。

  三、突出重点,限时整改办结

  1、学校周边的地质状况,特别是学校后山有可能倒塌,应抓紧做好防护工作,并建立和完善巡查监测制度,指定责任人定期或不定期观察监测,发现地质有新的变化或有险情,该转移的要组织转移,该停课的应停课,同时应及时逐级上报,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排险。

  2、学校遇到洪水暴发或水位上涨等险情。要加强对学生的避险常识和自我保护的教育,不要涉水过涧、过溪、过河,更不能冒险抢渡溪河;要熟记学校应急信号,应急转移线路和地点;要认真组织师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学校危房遇强台风易发生倒塌,要撤离人员,能拆除的应及时拆除,暂时不能拆除的应予以封闭,并圈定警戒线,标明危险警示标志,并加强监测。

  4、学校排水设施要定期检查清理,确保畅通,尤其是处于低洼处学校要密切关注气候变化,遇有灾害性天气,做好防洪自护工作。

  5、校园内用电线路的规范设置,如用电线路老化、垮度过大、设置偏低等都要整改,要规范布局、安全设置。

  四、杜绝事故,确保安全渡汛

  预案格式篇2

  一、组织领导

  成立以糜飞松局长为组长,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五到位”建设的组织领导。

  二、建设单位

  溪口分局、大桥所、莼湖所、江口所、尚田所为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建设单位。

  三、工作内容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到位

  大力宣传“农民建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辖区内干部群众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认识到位。全面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区村镇规划、建设工程和农民建房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备案资料齐备,评估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到位。

  (二)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到位

  协助镇、街道编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并熟练掌握相关工作内容。协助镇、街道组织相关干部和受灾害威胁群众学习预案,并适时开展应急演练。

  (三)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到位

  建立汛期巡查制度。协助上级部门或专业队伍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在调查掌握本地区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配合镇、街道开展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检查落实防灾预案、两卡发放和值班情况,并建立格式规范、内容详细的巡查日志,相关巡查责任人签字齐备,台账档案妥善保管。对巡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告。

  (四)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发送到位

  开展经常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及时向防灾责任人、群测群防监测员和易发区群众发送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宣讲。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及时建立标识牌。通过宣传培训,使防灾责任人和群测群防监测员做到职责明确,工作到位;使受灾害威胁群众清楚何处危险、何时避险、怎么避险。

  (五)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时人员到位

  建立汛期值班、灾情报告等制度,明确分工。通过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讯录”,掌握辖区内防灾责任人、群测群防监测员的联系方式,并及时更新,确保紧急情况下联系到位。发生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时,反应迅速、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向上级部门和镇、街道作出报告,协助镇、街道撤离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并协助做好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四、工作步骤

  (一)部署准备阶段(1-3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2月底组织国土资源所长(分局长)赴宁海县学习“五到位”国土资源所建设工作经验;各国土资源所拟定创建方案,落实具体责任人;加强与镇、街道的沟通汇报,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配合。

  (二)组织实施阶段(4-6月)。按照“五到位”工作内容,逐项落实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帐,格式规范,内容详实。协助镇、街道编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并适时开展演练;至少开展一次以上识灾、避灾知识的宣传培训,分发宣讲材料;建立汛期值班、灾情报告等制度,明确分工,配合镇、街道开展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对巡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讯录”,确保紧急情况下联系到位。

  (三)检查考评阶段(7-8月)。7月份,各所(分局)对工作任务是否落实、资料是否齐全、台帐是否完善、记录是否规范详实等内容进行逐项自查,查漏补缺,进一步进行完善,并完成“五到位”工作总结。8月份,局组织考核组将对各所(分局)进行全面检查、考核,并将合格单位报市局考评。

  五、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五到位”建设工作,保证3个、力争5个所(分局)建设成为地质灾害防治“五到位”达标所。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周密部署。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学习动员,充分认识“五到位”建设工作是加强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周密部署,拟制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确保工作落实。

  (二)狠抓落实,逐项推进。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逐项抓好落实。在评估到位方面,做到积极宣传,应评尽评,大胆探索后续监管;在预案到位方面,协助当地政府建立镇(街道)和单点预案体系,及时发放明白卡,开展应急演练;在巡查到位方面,积极配合专业调查,开展巡查,指导群测群防监测,做到巡查台帐与监测记录完整;在宣传到位方面,做到资料发放、防灾培训及时,现场警示清晰醒目;在人员到位方面,不断完善制度,健全工作体系,明确工作职责,及时处置到位。

  (三)资料齐全,记录详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各类台帐资料的收集和建立,不断丰富工作台帐,并分类整理保管。对各类台帐要及时登记,做到内容详实、格式规范。

  预案格式篇3

  一、应急预案标题

  标题的写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适用范围(包括国家、地区、单位等)+事由+文种,如《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市特大洪涝灾害救灾应急预案》;二是期限+事由+文种,如《2005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三是事由+文种,如《供电事故应急预案》。

  此外,总体预案应当在标题中注明“总体”二字,如《××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需要限定该预案所涉及的突发公共事件级别的,多在标题中提示,如《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省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试行性预案往往在标题这后标明“试行”等字样,并外加圆括号,如《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

  二、应急预案目录

  包括一、二级序数和小标题。总体预案以及其他条文较多的预案需要加目录,显示其基本轮廓,起到导读的作用。

  三、应急预案正文

  (一)基本内容

  有下列几项:

  目的。即该预案的预期效果,大多起笔交代。写法有两种:一是用“为(为了)……,制定本预案”的句式;二是直接用一组动宾短语说明,如“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工作原则。如以人为本,依法规范、职责明确,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依*科学、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公众参与等。要切合实际、抓住要点。

  编制依据。即制定该预案所根据的有关法律、法规、上级机关文件、其他情况等。用“根据(依据》……,制定本预案”的句式表述,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省防治人禽流感卫生应急处置预案》)。有时将编制依据与目的合写。

  现状。简述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与趋势。如《××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划分了××市主要突发事件4大类13分类34种类型,概括了“以非自然因素为主,灾害种类多、损失重、影响大、连发性强、处置难度大”等特点,并作出“大风及沙尘暴、浓雾、冰雪、强降雨和雷电等气象灾害仍将是××城市的主要自然灾害。环境灾害、地质灾害、地震、信息灾害、超大地下空间、超高层建筑等特殊场所综合事故、城市工业化灾害与重大危险源、传染病疫情等将是主要潜在灾害”的预测。

  适用范围。指出适用于该预案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如“本预案适用于处置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组织机构与职责。明确领导、指挥、日常工作的机构及其职责、权限;以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多用图表描述由主管部门、协作部门、参与单位构成的组织体系框架;明确与该区域内的外驻单位、军队、武警的应急联动机制。

  预测、预警。包括信息监测与报告、预警、预测预警支持系统、预警级别及等。其中,按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可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I级)四级预警,并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应急响应。包括分级响应、信息共享和处理、指挥与协调、新闻报道、应急结束等。其中,依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原则上可按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特别重大(I)四级启动相应预案。

  后期处置。说明人员安置与补偿、物资和劳务的征用补偿、灾后重建、污染物收集、现场清理与处理等善后处置;明确社会救助的程序和要求;交代保险机构的职责和任务、事件调查承办机构和审核程序。

  保障措施。包括通信与信息、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应急队伍、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治安、物资、经费、社会动员、技术等保障。要统筹安排、落到实处。

  宣传、培训和演习。公布有关预案、报警电话等,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明确上岗前和常规性培训的要求;交代演习的队伍、内容、范围、场所、频次、组织、评估和总结等事项。

  名词术语、缩写语和编码的定义与说明。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类别、等级以及对应的指标定义,统一信息技术、行动方案和相关术语等编码标准。

  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目录。即与该预案相配套的其他预案的目录。

  预案管理。明确预案修订、完善、备案、评审与更新制度以及其他方式、方法和承办机构。如“本预案由国家防总办公室负责管理,并负责组织对预案进行评估。每5年对本预案评审一次,并视情况变化作出相应修改。各流域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根据本预案制定相关江河、地区和重点工程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监督检查与奖惩。明确监督主体,对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明确奖惩方案,写出奖惩的依据、主要规定。

  制定与解释。写明制定与解释该预案的机构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并标注联系人和电话。

  实施时间。多在最后写“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生效)”等。

  上述内容在总体预案中大多载明,专项等预案则根据实际需要有所取舍。

  (二)应急预案主要写法

  有以下几种:

  分部式。它适用于条文较多的预案。全文分成几个大部分,每个部分就是一个层次。第一部分是总则,概述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现状、适用范围等;中间各个部分是分则,具体说明有关方案;最后一个部分是附则,对名词术语、缩写语和编码的定义与说明,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目录,预案管理,监督检查与奖惩,制定与解释,实施时间等加以补充。在每个部分中,又逐级划分,分层序数依次为“1.”、“1.1”、“1.1.1”等,其中一、二级序数后面多加小标题。国家预案、省级总体预案基本上采用此种写法。

  章条式。它适用于条文较多的预案。全文以章为序划分层次,第一章是总则,中间各章是分则,最后一章是附则。各章内分若干条,而且每条之间连续编号,也就是所谓的“章断条连”。条的序数可用“第一条”或者“–、”的形式编排,条下可以设款、项、目,款不编序数,项写成“(–)”,目写成“1.”等。《陕西省防御灾害性洪水应急预案》即采取此种写法,全文分11章,各章又分若干条、款、项、目。

  条陈式。它适用于条文较少的预案。有两种写法:一是前言+条陈式。第一段为开头,从第二段起分条表述。例如,《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的第一段以“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高致病性禽流感,确保养殖业持续发展和人民健康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制定本预案”作前言,从第二段起分六条对“疫情报告”、“疫情确认”、“疫情分级”、“应急指挥系统和部门分工”、“控制措施”、“保障措施”作了说明。二是条陈贯底式。即从第一段起就列若干条,直至最后一段,而且多用公文的“一、”、“(一)”、“1.”、“(1)”四级序数,这种写法在单位、重大活动等预案中普遍运用。

  四、应急预案附录

  包括归属于该总体预案的各专项预案、其他与该预案相关的重要预案(如与各省、自治区总体预案密切相关的该省会或该自治区首府的预案〉、各种规范化格式文本(如新闻、预案启动、应急结束及各种通报的格式)、相关机构和人员通讯录等。预案如有附录,在正文之后依次写明。

  五、应急预案具名

  一般写在正文的右下方。

  六、应急预案日期

  多写在具名的右下方。

  需要说明,有些预案的具名和日期写在标题的正下方,也就是题注。此外,预案一般通过公文或印发,公文中已说明其制定机关和日期,因此有的预案不再单独具名和写日期。

  预案格式篇4

  [关键词]防汛抢险;快速反应;标准化问题

  中图分类号:TV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107-01

  防汛抢险是一种紧张而又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参与人员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制订出与险情相适应的抢护方案,并做到方案正确,抢护措施得力,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使险情得到控制,确保防洪工程安全。一种险情,从查险、出险、报险、抢险方案制订、险情抢护、险情观测与守护等,要经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这期间,涉及到人、财、物等各个环节,更进一步说是对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也就是对险情预筹、防汛料物的落实,人员组织,应急系统的建立与反应能力等综合调度能力的一种全面检验。 下面就防汛抢险快速反应及标准化问题,谈几点认识。

  1、防汛抢险快速反应概述

  1.1 建立动态的防汛基础资料数据库和智能指挥调度系统

  动态的防汛基础资料数据库就是把现有防洪工程资料及河道地形资料变成数据文件,存入计算机,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更新。智能指挥调度系统可以根据基础数据资料,自动统计、综合、分析有关数据,生成洪水防护或险情抢护方案。当河道出现大洪水时,计算机能够根据不同的流量级别和基础资料自动计算淹没面积,筛选出容易出险需要重点防护的工程及易发险情,并根据工程情况和数据资料,给出理论上最佳的防守及抢护方案,供防汛抢险指挥人员及抢险技术人员参考。

  1.2 注重新技术应用,加强相关培训

  抢险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已推广多年,防汛物资储备中也多有涉及,但由于防汛抢险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专门用于抢险的新技术、新设备平时应用较少,真正应用时可能会出现不熟练、新技术应用效果差等问题。因此,汛前应加强新技术应用和相关培训,确保人员、技术、设备等关键时刻顶大管用。

  1.3 抢险料物因地制宜,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大幅提高,原来很普遍的秸埽料等抢险料物目前已大大减少,传统的抢险料物已比较匮乏,客观上需要推广应用防汛抢险新材料。因此,汛前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核定抢险料物储备,因地制宜,适当增加有关抢险料物生产、使用或流通企业的库存数量,建立料物储备电子网络图,并配备适宜的运输工具。

  1.4 探索民用机动抢险队建设模式

  组建专业机动抢险队成本高、运行管理维护费用高,仅靠国家投资组建专业机动抢险队也不现实。应探索组建民用机动抢险队,采用汛前和抢险机械设备持有者协商签订预用协议等方式,组建一定规模的民用机动抢险队。为保证抢险时机械及时顺利集中,可按2~3倍的数量预定机械,签订协议,支付少量预用费用,并在汛前进行必要的调度抢险演练,确保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1.5 抢险预案要扎实,可操作性要强

  常言到,不打无准备之仗,抢险预案是否合理与可行,对险情抢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抢险预案中,对有可能出现重大险情的工程,抢险预案要重视对工程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包括该工程历史上出险情况及抢护方法,兴建及加固情况,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等,并对历史上工程出险情况进行认真分析,以便在抢护方案预筹时进行必要的方案比较,并根据险情预测对抢护方案进行排序,增加抢险预案的可操作性。

  1.6 充分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建立便捷、流畅的信息传递网络

  随着移动4G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移动信息传输技术将更加成熟,速度也会几十甚至几百倍提高,因此水利专网和与移动通信网联合开发共建,应该是防汛抢险信息快速传递的最有效途径,让防汛抢险指挥调度系统在高速公路上运行,确保险情图像、信息资料高效传输。

  1.7 培训高素质的查险、抢险技术能手和抢险指挥专家

  针对年轻职工没有抢险实战经验,防汛抢险知识也不扎实的现状,采取实战演练、实战观摩、定期考核等方式,培训抢险技术骨干,特别是基层抢险指挥调度专家,查险、抢险技术能手等,建立防汛抢险相关人才库,并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享受必要的政治和物资待遇。

  2、加强防汛抢险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险情抢护和报批程序

  防汛抢险标准化就是通过建立完善的抢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防汛抢险能够在一种标准、规范的模式下运行(如改革后的水管体制),从防汛准备、工程防守、险情测报、方案报批、抢险组织与实施、抢险总结、抢险资料的归档和保存等不同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确保防汛抢险人员相对稳定,工作程序基本固定,防汛经费相对明确。通过标准化建设,不但能够规范防汛抢险工作,也能够使防汛抢险经费的筹集、人员组织、料物储备、技术培训与交流等纳入规范化管理,能够把黄河防汛抢险这一中心任务落到实处。 目前,对防汛抢险指挥调度系统(抢险报险、防汛信息管理、防汛指挥调度管理)应尽快完善和普及,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力度,尽快完善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真正实现抢险报险、防汛信息管理、防汛指挥调度管理信息化。 同时,对目前使用的各类防汛抢险明传电报及各类表格,应进一步规范,包括文电内容及填表要求,都应做到简明扼要、言简意赅,以便防汛中便于操作,提高效率

  2.1 制定标准、规范的防汛预案格式,便于更好地利用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化与防汛抢险的融合会变得更加容易,因此,对防汛预案的内容、要求、格式、形式等做统一、规范要求十分必要。标准化的防汛预案,也可为上级有关部门审查提供便利,更便于统一要求,缩短审定时间,更好地发挥预案作用。

  2.2 建立新的统一的防汛抢险人员、机械配备标准

  尽管过去也存在抢险人员、组织、设备配置标准,但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抢险机械设备的升级换代,一些老的标准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可以设置专业性更强的抢险队伍,制定统一明确的新标准,便于更好地促进防汛专业队伍发展。

  2.3 制定统一标准的防汛抢险培训基础教程

  尽管防汛抢险培训的小册子不少,涉及的抢险内容、方法不尽相同,但尚缺乏统一完善的防汛抢险培训教程,需要尽快制定,以便完善岗位培训和入职培训。

  2.4 进一步规范查险报险文电格式

  对查险报险的文电表格应进一步规范,包括文电内容及填表要求,特别是其中的数字、单位等要规范统一,做到简明扼要、言简意赅,以便提高险情处置效率。

  参考文献

  [1] 姚月伟著《水库应急抢险与典型案例分析》2012

  预案格式篇5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可用性;气象数据;方法

  中图分类号 P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205-02

  1 影响自动站数据可用性的因素

  1.1 采集数据的文件格式错误

  影响自动站数据可用性的主要原因就是采集数据的文件格式错误。一旦采集数据的文件格式产生问题,解读数据文件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错误,数据自然也就不能被采用,导致自动站数据可用性降低。采集数据的文件格式错误的原因有中心站转发文件格式出现错误、软件生成时的上传文件格式出现错误、国家信息中心接收文件时格式出现错误。

  1.2 自动站传感器性能出现问题

  自动站传感器的性能对数据的可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自动站的传感器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采集的数据值出现错误,再加上雨量传感器的漏斗容易堵塞,会影响雨量的测量,会大大降低自动站数据的可用性。

  1.3 传输及时率受到影响

  在影响自动站数据可用性的几个因素中,传输及时率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自动站实时数据缺报是传输及时率受到影响的重要原因,其中自动站实时数据缺报的原因为上传空文件、装备和通讯出现故障等。导致自动站实时数据缺报的原因之一就是装备的故障,一旦装备发生了故障,就不能及时地采集数据,上传文件也无法形成,因而导致了实时数据缺报的现象。如果通讯出现故障就无法进行服务器的连接,因此,通讯发生故障也会导致自动站实时数据的缺报。地区间的自动站主要是通过GPRS通讯,但是一些区域通讯质量差,会导致传输及时率低[1-2]。自动站的文件都是定时进行上传的,上传空文件时不容易被发现,容易导致缺报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上传空文件是自动站实时数据缺报的原因之一。

  2 提高自动站数据可用性的措施

  2.1 加强通讯设备的改造与维护

  对于部级的自动站来说,要加强通信设备的改造与维护,还需要使用不同的通讯方式,例如电信、移动等,进而保证自动站的数据能及时进行上传。如果自动站采用GPRS 通讯质量较差,可以尝试CDMA 通讯方式,或者是卫星通讯的方式。

  2.2 强化自动站系统的监控与维护工作

  要随时了解自动站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保证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与周围环境符合气象观测的相关规定,强化自动站系统的监控与维护工作。要是发现数据出现异常,要快速找出原因,及时进行处理。

  2.3 加强对自动站数据质量的控制

  要想加强对自动站数据质量的控制,就要建立对自动站数据质量控制的系统。不论是何种自动气象站,都会受到环境的干扰,在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受到外来因素影响时,自动气象站观测到的数据就可能出现错误。要按照各个区域自动站建设的实际状况,采取空间控制与单站控制的方法,并通过环境与地理位置等因素将区域进行不同的划分,进而有效地控制自动站数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检查方式对自动站的数据质量进行控制,这样可以避免实时数据文件格式出现错误,进而降低误检率,并为气象与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观测资料[3]。

  2.4 设计自动站业务运行监控平台

  部级自动站夜晚不守班的比较多,在此期间由于一些故障导致缺报的情况很多。主要是因为上传的数据文件没有卸载,或者是上传数据是空文件等。需要设计自动站业务运行监控平台,主要对传输故障、网络故障等进行科学判断,并且实现智能化。还可以判断没有卸载的文件及上传的空文件,并自动进行计算机的重启,继而重新将数据卸载以及自动上传数据,给处理故障的值班人员留有一定的时间。

  2.5 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全面培养

  自动站的业务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业务人员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技术。老业务人员虽然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随着新业务体制的发展,原有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其需要。因此,要不断提高老业务员的技术,加强对自动站相关内容的培训[4-6]。新业务人员,知识结构较新,但是经验尚浅,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同时也要培养新业务员的责任感与创造性。此外,还要提高业务人员在自动站设备维护、运行监控以及控制数据质量等方面的能力,进而保证自动站各项业务能够正常的运作。

  2.6 自动站监控联防机制与业务应急预案的建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站系统自动化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只有各个设备都能正常地运行,自动站系统才能正常地工作。因此,为了确保自动站系统能够正常运作,必须建立自动站监控联防机制与业务应急预案,并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在自动站系统出现故障时,要及时采取相应业务的应急预案,进而使自动站系统能够正常的运作。在晚上采取自动站运行监控的方式,在白天采用互相监控的方式,一旦发现数据没有传输,应该及时处理,确保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及时率。

  3 参考文献

  [1] 史艳珠,颜中林,王佳,等.浅谈自动气象站数据资料的安全备份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2010(14):207-208.

  [2] 李燕,杨永胜等.自动气象站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和探讨[C]//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分会场论文集,2010.

  [3] 任伟.提高区域自动站数据可用性浅析[J].新疆农业科技,2013(4):15.

  [4] 张远洪,申俊初,赵大清.对提高自动气象站数据可用性的探讨 [J].贵州气象,2012(4):59-60.

  [5] 马英洁,张爱玲,吴冠楠.提高自动气象站数据可用率的方法探讨[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3(2):66-67.

  预案格式篇6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为全面加强基层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现就进一步强化我区工业企业、商贸服务企业地震应急预案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预案建设的重要性

  地震应急预案是地震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高效有序开展应急工作的重要前提。无论工业企业,还是商贸服务企业都是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是防震减灾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单位有无应急预案、预案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直接关系到各行业防震减灾应急工作的落实,关系到职工及顾客的生命安危、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地震应急预案的建设工作。

  二、预案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突出特色,注重实用。地震应急预案既可独立编制专项地震应急预案,也可与其它灾害应急预案相结合,但必须针对地震事件的突发性和致灾重等特点,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简明扼要、便于操作,保证在震时的应急疏散、自救互救更加有序、高效和科学合理。要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预案编制,使预案编制过程同时成为地震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教育的过程。

  (二)经常演练,及时修订。各单位要结合行业、单位实际,逐步建立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制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检验和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演练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实现对预案的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各单位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预案格式篇7

  引言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应急预案的编制

  4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5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6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7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

  8附件

  附录A(资料性附录)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和要求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云峰、蒋仲安、时训先、钟茂华、刘功智、郑双忠。

  引言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解决目前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要素不全、操作性不强、体系不完善、与相关应急预案不衔接等问题,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写质量,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制定本标准。

  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生产经营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风险大小以及生产规模不同,应急预案体系构成不完全一样。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从公司、企业(单位)到车间、岗位分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

  应急处置方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应做到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清楚,应急管理责任明确,应对措施正确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资源准备充分、立足自救。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风险种类、生产规模等特点,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应急预案emergencyresponse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2应急准备emergency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2.3应急响应emergencyresponse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2.4应急救援emergency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2.5恢复recovery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3应急预案的编制

  3.1编制准备

  编制应急预案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b)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c)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d)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e)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

  f)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

  3.2编制程序

  3.2.1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3.2.2资料收集

  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

  3.2.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3.2.4应急能力评估

  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3.2.5应急预案编制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3.2.6应急预案评审与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内部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

  4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

  4.1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4.2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4.3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5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5.1总则

  5.1.1编制目的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

  5.1.2编制依据

  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5.1.3适用范围

  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

  5.1.4应急预案体系

  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

  5.1.5应急工作原则

  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5.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5.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主要包括单位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以及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必要时,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

  5.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

  5.3组织机构及职责

  5.3.1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5.3.2指挥机构及职责

  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其相应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5.4预防与预警

  5.4.1危险源监控

  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5.4.2预警行动

  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程序。

  5.4.3信息报告与处置

  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

  a)信息报告与通知

  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

  b)信息上报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

  c)信息传递

  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

  5.5应急响应

  5.5.1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5.5.2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5.5.3应急结束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应明确:

  a)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b)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5.6信息

  明确事故信息的部门,原则。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

  5.7后期处置

  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

  5.8保障措施

  5.8.1通信与信息保障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5.8.2应急队伍保障

  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5.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5.8.4经费保障

  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5.8.5其他保障

  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

  5.9培训与演练

  5.9.1培训

  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5.9.2演练

  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5.10奖惩

  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

  5.11附则

  5.11.1术语和定义

  对应急预案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

  5.11.2应急预案备案

  明确本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

  5.11.3维护和更新

  明确应急预案维护和更新的基本要求,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

  5.11.4制定与解释

  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

  5.11.5应急预案实施

  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

  6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6.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可能发生的季节及事故严重程度进行确定。

  6.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明确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6.3组织机构及职责

  6.3.1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6.3.2指挥机构及职责

  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主要负责人职责。

  6.4预防与预警

  6.4.1危险源监控

  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6.4.2预警行动

  明确具体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程序。

  6.5信息报告程序

  主要包括:

  a)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b)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c)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d)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e)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6.6应急处置

  6.6.1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6.6.2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6.6.3处置措施

  针对本单位事故类别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危险性,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如:煤矿瓦斯爆炸、冒顶片帮、火灾、透水等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6.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质与装备数量、管理和维护、正确使用等。

  7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

  7.1事故特征

  主要包括:

  a)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b)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c)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d)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7.2应急组织与职责

  主要包括:

  a)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b)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应同单位或车间、班组人员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明确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7.3应急处置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

  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坍塌、水患、机动车辆伤害等,从操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人员救护、消防、现场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

  c)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7.4注意事项

  主要包括:

  a)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b)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c)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d)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e)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f)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g)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8附件

  8.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列出应急工作中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人员的多种联系方式,并不断进行更新。

  8.2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列出应急预案涉及的重要物资和装备名称、型号、存放地点和联系电话等。

  8.3规范化格式文本

  信息接报、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

  8.4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主要包括:

  a)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b)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

  c)应急救援指挥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d)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的标识;

  e)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的分布图纸等。

  8.5相关应急预案名录

  列出与本应急预案相关的或相衔接的应急预案名称。

  8.6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预案格式篇8

  1 引言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三峡过坝运量迅猛增加,现在已经达到了满负荷状态,但即使在此情况下,两线船闸均正常运行时仍然经常会有一定数量的船舶待闸,而在有些时段,如流量超限停航、枢纽冲砂、旅游黄金周、船闸应急抢修和计划性停航等非正常通航状态下,通过能力更显不足,出现大量船舶待闸。

  提高通航能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提高船闸的正常通航天数,减少故障碍航、停航修理天数,保持三峡船闸高通航率。要减少停航天数,一方面是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等措施,对重要或关键设备定期进行检查或检测,降低设备故障、事故的发生率;另一方面是在计划性修理或故障发生等检修任务已明确的情况下,提高检修效率,缩短船闸检修的时间。

  本课题通过对三峡通航管理局在长期的船闸检修、维护的过程中的施工内容、方法和所需资源等进行归纳总结,建立起来针对三峡船闸每一种故障类型推荐使用的一套施工方案,通过对故障类型的选择,在几分钟内由计算机快速生成船闸检修方案。

  2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设计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三峡船闸保持高通航率提供技术保障,使船闸检修工作更为科学、规范,做到无准备期检修,提高检修的效率、缩短船闸检修停航时间,填补船闸快速检修的空白。“三峡船闸检修方案计算机辅助生成系统”能根据检修项目性质的不同在5~20分钟内完成检修方案,有效提高三峡船闸的检修效率,保证检修质量。

  2.2 系统设计模型

  《三峡船闸快速检修方案计算机辅助生成系统》采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来管理数据资源,编程语言采用powerbuilder 8.0,软件体系结构采用c/s(client/server)模式,客户端通过数据库连接访问服务器端的数据。

  2.3 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为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提供不同的登录身份,包括:用户管理员、预案浏览身份、预案编辑身份。当快速检修方案计算机辅助生成系统登陆以后,系统同时触发“用户身份判断”,维修事件分级直接则根据响应的用户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由系统做出判断。

  当系统确定用户身份的合法性后,将自动对用户的角色进行分析,然后自动给出用户所能获得的系统响应支持级别,根据维修事件分级、用户角色的共同影响,系统自动从“备件库”、“工具库”及“规则库”中分别根据响应的算法提取出、生成符合条件的维修方案反馈给用户。

  本课题的《三峡船闸快速检修方案计算机辅助生成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介绍如下:

  (1)标准化预案管理

  标准化预案是三峡通航管理局在长期的船闸检修、运行、维护的过程中,对施工的内容、方法和所需资源等进行归纳总结,建立起来的针对某一种故障类型推荐使用的一套施工方案。标准化预案通过本模块录入并存放在数据库端,为用户的船闸检修施工方案提供技术支持。标准化预案是施工方案生成的基础,是三峡船闸检修中最小的维修单元。

  具有预案编辑者或者管理员权限的用户有对标准化预案进行生成、编辑、修改的权限,具有管理员权限的用户对标准化预案有删除的权限。

  (2)施工方案生成

  施工方案生成是用户在客户端使用本系统针对三峡船闸待检修的故障类型进行选择,系统自动生成船闸检修方案的过程。

  已经在本系统注册并且连接到系统服务器的所有用户,都具有预案浏览者身份,都可以在本地客户端生成施工方案。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对系统生成的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并可以以word格式保存文档或者打印输出。预案浏览者身份用户在客户端所做的任何数据修改,均不操作数据库。具有预案编辑者和管理员身份的用户,则可以将生成的施工方案转化为预案,保存在数据库,可以被具有浏览权限的用户本地客户端访问并以word格式保存文档或者打印输出。

  3 系统实现的主要特点及核心技术

  3.1 主要特点

  (1)根据故障现象能够快速生成船闸检修的施工方案

  系统提供七个检修专题,用户根据检修项目性质的不同,进入相应的专题,针对系统列出的船闸检修内容用户可以选择多项。从进入系统到生成施工方案的整个过程在5~20分钟内完成,有效提高三峡船闸的检修效率,并且保证了检修质量。

  (2)由计算机辅助生成船闸检修的施工方案并非是对标准化预案进行简单的累加

  检修方案的计算机辅助生成系统是以三峡船闸快速检修预案为开发基础的,然而检修方案计算机辅助生成系统不是简单的将预案数字化,因为预案本身是非线性、非逻辑的,而且预案中可能存在人员、装备、工属具等的调用交叉,但是,检修方案计算机辅助生成系统又必须以预案为基础,以预案为指导,以预案为标准进行开发,因此就需要对预案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和归纳,在纷繁复杂的各级预案以及各个子单元中,对信息进行抽取、归类、合并,运用离散原理加工形成具有可判逻辑的系统结构框架。

  (3)系统生成的船闸检修的施工方案资源搭配合理

  由于系统中的标准化预案是三峡通航管理局在长期的船闸检修、运行、维护的过程中,对施工的内容、方法和所需资源的归纳总结,针对每一种故障检修施工时所需的人员配置、设备、主要材料、工属具、备品备件以及安全装备等资源都趋于最优配置。在生成施工方案的时候根据所选的船闸待检修的故障现象,系统在后台并不是通过对各检修模块的简单叠加而形成,而是依据各种故障条件按照模糊理论对各种预案信息进行抽取、归类、合并,从而生成最终的施工方案。即使对于一个不了解船闸检修施工的人员,只需知道待检修的船闸故障,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一套合理的船闸检修施工方案。

  3.2 采用的核心技术

  (1)系统采用ole技术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相结合进行设计和开发,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人机交互性能,并且解决了大文本文件的存储、操作问题。

  (2)运用模糊决策理论处理资源配置问题,使得在施工方案中资源配置趋于最优。

  4 结束语


标签:应急事故抢险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