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妙招 > 正文

微软收购skype 业界很长时间没有因为微软而热论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30 14:05:13 分类:妙招 浏览:62


  业界很长时间没有因为微软而热论什么了,聚光灯大半都打在了大佬Google、苹果身上,或者聚焦于Facebook、Groupon这些后起之秀。所以,就像死水之中偶然泛起的微澜,微软对Skype的收购重再次吸引了众多眼球。在对此事的评论中,微软被比作了袁绍,既然是袁绍,那就只能唱衰了。其实在我看来,虽然微软在互联网汹涌不断的创新大潮中“总是慢半拍”,但如果我们结合之前微软与NOKIA的合作来看,这次收购也许就显得不那么消极了。

  85亿美元,虽然算得上微软最大一笔收购,但如果微软能赌对一个未来,那倒也不赖。因为有与NOKIA的合作在前,所以自然而然地,人们会担心这次微软收购SKYPE会不会与同NOKIA的合作产生某些冲突。笔者倒认为,不仅不会产生冲突,反而能起到互补的作用。虽然NOKIA同微软的合作目标是指向移动互联网,但那仍然是手机领域的合作。而微软收购SKYPE能够让微软自身在FackeBook、Google这些年轻巨头面前显得不再那么老态龙钟。对于WP手机来说,SKYPE功能的加入可能不会产生令人振奋的卖点,但功能上的细节只是次要考虑,微软对SKYPE的收购,用意应当在这种细节之外,那就是:SKYPE的用户群以及SKYPE与微软现存的网络通信产品如果能够整合,就有可能在社交网络盛行的当前互联网界另辟蹊径。

  在利用并购扩展业务领域和加强市场份额的战略中,盈利不是重要的方面。SKYPE与微软相比,很明显地作为差异性和专业性的代表与细分市场紧密相连,更能够细致地理解和掌握包括人际纽带、家庭希望、传统以及自然的远程通信需求,这些都与现代社会讲求高效率沟通的理念相一致。更为根本的是,以传统语音通信为主体途径体现出来的实用性优势决定了SKYPE对全球化条件下的大范围社交活动保持了一种居高临下的优势地位。现代通信是在克服和征服距离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后现代的社交网络又以通信技术为根本依托,所以,社交网络的兴起和盛行始终不能脱离通信平台而独立存在。SKYPE虽然没有随着社交网络的蒸蒸日上而财源滚滚,但它始终在社交网络领域拥有强大的话语权。SKYPE的应用软件覆盖领域,囊括了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每天都有几十万新增用户进入SKYPE的客户范畴,直到目前,SKYPE仍然超越大部分的电信服务商,是全球最大的越洋电话服务提供者。所以对于微软来说,这样一个深处窘境却保持所在领域强势领先地位的企业,是很值得并购的对象。

  在Facebook超越Myspace之后,有人认为,这就是社交网络的全部,甚至扬言要在各个国家的互联网都进行方方面面的“Facebook化”。这样的论调在Myspace如日中天的时候也曾经有过,其实在笔者看来,Myspace就是90年代中期流行的个人主页的翻版,而Facebook也只是开辟了社交网络的一条新路而已。当年SecondLife红火的时候,很多人也认为这是三维互联网的唯一正确模式,现在已经知道错了。任何一个互联网的细分领域,都不可能只有一个正确的模式。每每一种模式遭遇发展的瓶颈或者危机和困境时,另一种模式的优点就会显现出来,承诺将带来一个更好、更时尚的生活方式。Facebook是社交网络的脸谱模式,而SKYPE则代表了社交网络的即时模式。

  微软对SKYPE的收购让我们看到一点,即面对Google和苹果的强大压力,微软没有丧失主动性和进攻的能力。无论是与NOKIA的合作,还是收购SKYPE,都是微软主导的,从这两项举措来看,微软无疑是想闯出一条新路。微软不想输给Google的平台威胁,当务之急就是抓住社交网络。抓住社交网络,也不是简单地收购一家社交网站、或者创建一家赝品店那么简单,微软收购SKYPE,我觉得就在于这方面的考虑。社交网络是互联网的大趋势,微软自己原来的产品和动力都不够,如果能够很好地整合NOKIA和SKYPE的资源和能力,则能让微软更有社交网络方面的主动权。

  曾几何时,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都是超级偶像级的硅谷人物,他们的企业也因此被神话。而今,盖茨已经顺利退休,微软不再是一个类似于苹果的依靠偶像的神话而生存的公司。发展经济学的激进派代表巴兰认为,“与普通的个人资本家相比,巨型公司具有更长的时间视野”。相比之下,乔布斯更像一个独断专行的、靠个人希望驱动公司创新的个人资本家,苹果的前进依然离不开乔布斯,而微软则是更具后现代性的巨型公司。所以在企业转型上,微软实际上比苹果要顺利且成功许多。另外一面则是:舍弃了盖茨的光环,鲍尔默只有在战略上稳扎稳打,才能延续微软的青春。


标签:微软社交网络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