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随笔 > 正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摘要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27 14:04:42 分类:随笔 浏览:117


  摘 要: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空间迅速的发展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与创业 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认识有误区。

  (1)大学毕业就是精英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几十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趋近大众化。但广大学生及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理解还是停留以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认为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就是“精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因此,毕业生及家长过于在意单位的规模性质、地理位置、起点待遇等。观念不能及时革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

  (2)高学历就有高就业能力

  这是目前社会的普遍误区。高等教育是学术性、专业性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的专业教育,又可以是职业性的专业教育。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于偏重学术性专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2.高等教育本身存在问题。

  首先,高校培养层次比例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各层次就业率与同期招生数层次结构呈反向,研究生供小于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大于求。

  其次,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学科专业供求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这样势必造成课程结构的僵化,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学校不能以市场需要、知识结构需要为导向,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急需调整。

  最后,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不论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校都一味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毕业生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都偏重学术性,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学校教育与市场要求的严重脱节。

  二、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对策思考

  1.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

  2.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各大高校就业率必然给学校施以压力和动力,学校只顾教育不管就业就行不通。

  (2)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

  (3)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4)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和素质要求、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等的研究,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引导等也是高校应加强研究的课题。

  三、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

  1.用人单位的对策。

  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

  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

  2.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以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和热情。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最后,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于关注工资水平与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3.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

  首先,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其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技术工人需大于供的态势,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极度缺乏。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时,缩短高职教育年限,变现在的3年为2年,既有利于这类学生提早就业,又有利于满足用人单位对这类人才的需求。

  最后,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4.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

  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首先,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加入人民,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又能解决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与社会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剑.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中国成人教育.

  [2]张强,赵万里.大众化教育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状况及理论误区的分析.

  [3]刘文伟,项中.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标签:就业大学生教育高校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