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指南 > 正文

巫家拳 巫家拳创始人巫必达左脚微跛,因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27 13:29:06 分类:指南 浏览:110


  巫家拳创始人巫必达左脚微跛,因此摒弃了少林拳里的长桥大马、跳跃翻滚等腿脚动作,转而添加一些内家拳的心法,编创出刚柔相济的巫家拳。

  巫家拳在湖南流传广泛,练习者众多。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的黄兴和“鉴湖女侠”秋瑾都曾练过巫家拳。

  湖南自古便是一块尚武之地,不仅民间练武风气极盛,乡社武装遍布全省,在军中也有“无湘不成军”的谚语。在湖南,“全国武术之乡”就有东安和新化两个。据1936年的统计数据,湖南每100人中,就有15人会武术,东安县和新化县会武术者比例高达全县总人口的30%。

  湖南历史上的著名武林人物更是数不胜数:如维新先驱谭嗣同的挚友大刀王五、辛亥革命元勋黄兴、“平江不肖生”向恺然、以两把菜刀起家的元帅……他们不但是“铁肩担道义”的革命先驱,也是曾经叱咤风云的武林人物、湖南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他们谛造了湖南武术不朽的传奇,身上武林豪气和侠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正是湖南文化的折射。

  在湖南众多武术流派中,流传广泛、内外兼修的巫家拳名列湖南四大名拳之首,在历史上红极一时,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的黄兴、“鉴湖女侠”秋瑾均先后练过此拳。

  被打瘸一腿后创出巫家拳

  教拳时擅于“因材施教”

  巫家拳虽位列湖南四大名拳之首,但其历史并不长,创始人巫必达生于清乾隆时期,字有能,福建汀洲人。巫必达自幼跟随祖父巫应寿学习少林武术,通过勤学苦练,达到了武艺娴熟、挥舞自如的境界。青年时期,巫必达离家走南闯北、云游四方,拜师访友,虚心求教各名家拳师。正是在这时,巫必达不幸被一仇家打瘸了一条腿,从此左脚落下了跛脚的残疾。后来,巫必达根据自己的生理特征,摒弃少林拳里使用频率极高的长桥大马、跳跃翻滚的腿脚动作,转而增添了内家拳里藏精、蓄气、强骨等心法,编创出一种刚柔相济、动作紧凑,内外兼修的全新拳种。

  乾隆末年,巫必达来到株洲雷打石乡(当时属湘潭)李大魁家,收徒授拳;后到湘潭马家河授徒冯南山、冯连山兄弟。当时,八卦拳已经在湘潭流行了上百年,凡练武者无不知该拳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巫家拳在湘潭传授了不到10年,便取而代之――“湘潭之人有不练,练必为巫家拳矣”。

  后来,一些八卦拳师便编造出“巫家拳不可学,学久必成废人”等谣言诋毁巫必达。造谣失败后,他们又设“鸿门宴”招待巫必达。宴毕,5个八卦拳师亲自划船送巫必达回家,但船至河中,5人凶相毕露,一起扑向了巫必达。巫必达在狭窄的船上以一敌五,电光火石间便击倒3人,剩下两人立即下跪求饶,船一靠岸立即逃之夭夭。从此,巫必达名声大振,因左脚微跛,湖南武林尊称他为“巫跛仙”。

  巫必达在湖南传授巫家拳时,对拳法做了不少创新,其中之一便是将适合跛足者的丁字步换成了当时军队中流行的梅花步。此外,巫必达教拳还施行“因材施教”――根据徒弟的身体特点或个性教授不同的拳法。如徒弟李大魁家多为种田之人,平素穿的都是短衣短裤,因此练的是矮桩,讲究力量;冯氏兄弟都是读书人,多穿长袍,为避免长袍拖地,因此练的是高桩,强调身法。因此,巫必达的徒弟们虽都跟着师傅学艺,但所学的拳法有的阴柔、有的阳刚,拳路风格各异。

  巫必达在湖南传授拳艺时,被这块充满尚武精神的土地所吸引,从此再也没有离去,直至逝世。在湖南,巫家拳广为流传,学徒不计其数。至今,在湘潭、株州、长沙、岳阳等地仍有众多练习者。

  黄兴用巫家拳以一敌数

  秋瑾掌握了11套拳术

  在巫家拳众多的练习者中,名气最大的无疑是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的黄兴和“鉴湖女侠”秋瑾。黄兴自幼好武,曾师从巫家拳第四代门人李永球练习巫家拳。李永球是巫家拳第三代门人中最为著名的孙道人之徒,也是一位著名拳师,拜师的人络绎不绝。但巫家拳拳师严守“狂妄、轻浮、忘恩负义之徒不教”的戒律,拜师的虽多,成功的却少。李永球见到黄兴,发现他气宇轩昂,不同凡响,立马收为徒弟。

  黄兴拜师后勤学苦练,几年后就很快领悟到巫家拳的精髓,其功力非凡。有史料记载,黄兴闹革命时,一次在河边几个有功夫的湘军想要抓他,却根本近不了身,刚一搭手,就被黄兴发劲打倒,其中一个功夫最好的还被黄兴抓住脚丢进了河里。

  另一位革命家秋瑾和巫家拳很有缘分。秋瑾出生在福建,后来来到湖南,并在湘潭成家。有意思的是,巫家拳的创始人巫必达也是福建人,开始在湖南教拳后就一直留在了这里。1812年,巫必达病逝,葬于湘潭东郊。差不多100年后,秋瑾也迁葬于湘潭东郊的昭山。

  据《秋瑾年谱》记载,秋瑾于1894年随父亲来到湖南,第二年嫁给湘潭人王廷钧。此后,秋瑾住在湘潭由义巷义源当铺里,每天总是挤出时间打拳、舞剑,并学会了湘潭流行的巫家拳。秋瑾认为巫家拳刚柔相济,极有特色。经过勤学苦练,秋瑾掌握了巫家拳的11套拳术和棍、单刀等器械的套路。练习巫家拳对秋瑾有直接的影响。拳谱里的“以勇为先,不避生死”几乎直接指导了她以后参加革命的种种行动。

  除了两位著名的革命家,巫家拳的著名拳师还有戴建国、孙道人、冯一纸、黄忠义等人。

  拳法精妙,常常用腿法偷袭

  擅长近战、喜欢后发制人

  巫家拳拳法紧凑,刚劲不外露,环环相扣,无明显停顿;套路多为直线往返,无跌扑、翻滚和跳跃动作。在技击上。巫家拳讲究近攻、短打、连击,强调乘空而进,见隙必攻,交手时要求精力高度集中,动作轻快、稳定。

  巫家拳的套路有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其拳势刚劲敏捷,干净利落,气势风韵别具一格。同其他南拳的特点一样,巫家拳也是以拳法见长。其主要拳法套路有:贯阳拳、炮拳、双飞掌、直擦掌、塌合掌、烈马连珠手、擂角肘等,合称“六肘、八拳、十二掌”。

  在巫家拳里有种说法叫做:“手打三分、脚追七分”,可见该拳法对腿法的重视。巫家拳的腿法多为暗发,势如奇兵突袭,使人防不胜防。所以巫家拳又以“手法奇妙、腿法精怪”著称。

  劲力方面,巫家拳讲究采取刚柔相济之力,阴阳交错之劲,刚柔阴阳融会贯通。巫家拳的身法以梅花步为基础,非常讲究重心平衡,看似摇摆盘扭,似是而非,实则根固势稳。如“丢臀放掌,盘肘出掌”等招式,静如山岳巍然,动如流星赶月。在实战中,巫家拳讲究“出入有门、进退有法、避实就虚、乘隙而入”,多采用避实就虚、借力打力的技法。此外,巫家拳特别擅长后发制人,两人交手后,巫家拳练习者往往会装作不太会,麻痹对方,如果对方突然来一招狠的,往往正中“圈套”――巫家拳练习者会发挥拳法擅长近战的特点,顺势一躲,再闪电般出拳,击倒对手。

  三叉六肘是巫家拳最主要的拳法,也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拳法。相传这是当年巫必达传授给冯家的两套拳法之一。与后辈传人所创编的其他巫家拳法相比,三叉六肘是正宗的嫡传拳路。

  三叉六肘的特点是高桩短手、身手紧凑,身法讲究侧转,并以步带身、以身带手,颇有南派拳法的风格。据资料记载,冯家将三叉六肘授之后人时,一势一法一字都不许改动。不过由于冯家的传承单薄,目前原汁原味的三叉六肘已经很少能看到了。现在流行的三叉六肘是经后人修改演变而来,更加讲究身法飘逸,轻拳形而重拳意。


标签:湖南湘潭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