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随笔 > 正文

兄弟敦和睦 兄弟敦和睦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0-09 09:05:59 分类:随笔 浏览:118


  兄弟敦和睦篇1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而最为深刻的感受就是《弟子规》虽然是一部着作,但是它的作者却仅仅是位秀才。《弟子规》的作者叫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生于康熙年间,死于乾隆年间。李夫子是一个不大出名的人,一般人认为,这位李夫子是在公元一六六二年出生,在公园一七二二年去世的。很多人都认为李夫子活了六十岁,但是,也有人说李夫子活了八十三岁。这两个数据前后相差了二十三年,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的社会对他没有什么明确的记载,如果李夫子是为大人物,史书上一定会清清楚楚地记录着李夫子的出生年月日和生辰八字。

  李夫子一生中拿到的最高学位仅仅是秀才,从此以后他便再也没有高中过,什么状元拉、榜眼拉、探花这些学位,压根都跟他没一点关系。在当时,一个秀才只能教书。秀才不是举人,举人老爷有的时候可以当官,进士也可以当官,而秀才呢,却只能够教书育人,还教不了什么好书,也当不了什么书院的院长,顶多只能开个私塾。(读后感然而这位没什么大成就的李先生之所以会写出《弟子规》这本现在家喻户晓的书,是因为李夫子毕生努力研究《大学》、《中庸》,虽然李夫子学位不高,学历也不高,但是,有时候好多科举不成功的人却恰恰学有所成,这位李夫子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虽然在科举的道路上,李夫子是一位失败者,但是在研究《大学》、《中庸》这一领域里,他却颇有建树,算得上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学者。后来,李夫子创建了一所学校,叫做敦复斋,起了一个斋号讲学。李夫子讲学讲得很成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听课,久而久之,他就被人尊称为李夫子了。所以,人们称李夫子为清朝早期杰出的教育家和学者,这个称呼是一点也不为过的,而这个称号,李夫子也是担当的起的。

  除了《弟子规》外,李夫子还根据传统对蒙童的规范方面的要求,结合自己多年教书实践的经验,写了一本教育孩子,启蒙孩子的书,叫做《训蒙文》。李夫子在钻研《大学》、《中庸》这样的着作之余,还坚持写诗,出于对水仙花的喜爱,李夫子曾经写了上百首赞颂水仙花的诗,后来集结为《水仙百咏》。

  我本以为,能够写出《弟子规》这本着作的人一定是个拥有状元、榜眼这样的学位的人,所以说李夫子只是位秀才这一点出乎了我的意料。现在的我们认为,李夫子是位成功人士,他虽然没有有高等的学位或宏伟的家世,但是他很努力。所以,成功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达到的。

  兄弟敦和睦篇2

  余江韬奋学校

  五(六)班

  段浩男

  哥,古话说得好“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可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和睦相处呢?

  记得我读三、四年级的时候,我总到你家去玩,你总和我打扑克,我技不如你,盘盘皆输。在这个时候你总说一些讽刺我、伤我自尊心的话。每当听完你这那话时,我就会生气地悄悄离开你的家。

  哥,你的话句句好似一把开锋的剑,深深刺入我的体内。每次吵架之后,我总会发一次恶毒的诅咒,说什么永远不和你玩了。但时逢半个月就又会情不自禁地走向你家,又和你玩起来。

  哥,你在我困难的时候给予我帮助,但为什么又一次又一次地打击我?我已被你那机关枪似的嘴巴给吓坏了。我肯定,就凭你这张嘴将来一定能当上律师的。

  哥哥呀,请你不要再用语言来激怒我。要知道讽刺对我们这些失败的人可是一种沉重的打击。我们可不像大人一样,能够将一切的讽刺、失败转化扣开成功之门的石头。

  所以,请哥哥你不要将锋利的嘴头对着我,而是给予一定的鼓励,使我们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

  兄弟敦和睦篇3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而最为深刻的感受就是《弟子规》虽然是一部著作,但是它的作者却仅仅是位秀才。《弟子规》的作者叫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生于康熙年间,死于乾隆年间。李夫子是一个不大出名的人,一般人认为,这位李夫子是在公元一六六二年出生,在公园一七二二年去世的。很多人都认为李夫子活了六十岁,但是,也有人说李夫子活了八十三岁。这两个数据前后相差了二十三年,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的社会对他没有什么明确的记载。如果李夫子是为大人物,史书上一定会清清楚楚地记录着李夫子的出生年月日和生辰八字,

  李夫子一生中拿到的最高学位仅仅是秀才,从此以后他便再也没有高中过,什么状元拉、榜眼拉、探花这些学位,压根都跟他没一点关系。在当时,一个秀才只能教书。秀才不是举人,举人老爷有的时候可以当官,进士也可以当官,而秀才呢,却只能够教书育人,还教不了什么好书,也当不了什么书院的院长,顶多只能开个私塾。然而这位没什么大成就的李先生之所以会写出《弟子规》这本现在家喻户晓的书,是因为李夫子毕生努力研究《大学》、《中庸》,虽然李夫子学位不高,学历也不高,但是,有时候好多科举不成功的人却恰恰学有所成,这位李夫子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虽然在科举的道路上,李夫子是一位失败者,但是在研究《大学》、《中庸》这一领域里,他却颇有建树,算得上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学者。后来,李夫子创建了一所学校,叫做敦复斋,起了一个斋号讲学。李夫子讲学讲得很成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听课,久而久之,他就被人尊称为李夫子了。所以,人们称李夫子为清朝早期杰出的教育家和学者,这个称呼是一点也不为过的,而这个称号,李夫子也是担当的起的。

  除了《弟子规》外,李夫子还根据传统对蒙童的规范方面的要求,结合自己多年教书实践的经验,写了一本教育孩子,启蒙孩子的书,叫做《训蒙文》。李夫子在钻研《大学》、《中庸》这样的著作之余,还坚持写诗,出于对水仙花的喜爱,李夫子曾经写了上百首赞颂水仙花的诗,后来集结为《水仙百咏》。

  我本以为,能够写出《弟子规》这本著作的人一定是个拥有状元、榜眼这样的学位的人,所以说李夫子只是位秀才这一点出乎了我的意料。现在的我们认为,李夫子是位成功人士,他虽然没有有高等的学位或宏伟的家世,但是他很努力。所以,成功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达到的。

  有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个非常感人的视频,说的是一个曾经走错路的男孩因为结识了《弟子规》这本书而获益良多,从而浪子回头,走回了正途。视频中男孩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说着弟子规给他个人所带来的重大影响以及人生意义。虽然不否认这个视频有炒作的成分,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弟子规》这本书籍中的优秀传统知识。况且,在没有阅读过这本书之前,我们都没有任何权利去评判它。于是乎,为了有权去评论这本书,阅读《弟子规》似乎成为了理所当然。

  初步了解之后,知道《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弟子规》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独立成章却又密不可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做人、处事等行为规范。这本书的主要功用就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行为敦厚、人伦尽份、防邪存诚,对于处于今天聒噪社会的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诵读,可以使人在孝亲、友爱、诚信等优良品德和礼仪规范的教育中得到熏陶,从古人的修身思想中得到启迪,净化和升华思想意境,从而规范自身行为,可谓一本教人为善修德的好书。

  虽然在这个世界上才活了22年,但是不得不承认做人的确是一门学问。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尤其是想做一个受人肯定的人就更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本书分为八个部分,我不一一作出介绍,只选择其中几个个人觉得很有参考意义的部分进行简单阐述。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孝顺长辈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入则孝”告诉我们在家中要听从父母,爱亲人。亲人有病,要耐心细致地照顾他们,不与父母争吵。这让我们在家中与父母之间更加和睦、温馨。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出则悌”告诉我们出行在外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文秘网!要有良好的修养,为人谦虚,见长辈要让道,这使我们在外出时有“风度”、“彬彬有礼”.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必做到见长辈让道那么正式,但是尊老爱幼却应时时刻刻体现在我们的周围。“信”告诉我们要时时讲诚信。中国自古就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可见讲诚信对于人而言是如此之重要。当别人对你的信发生质疑,那也就意味着别人在和你相处的时候,在心里已经无形中设置了一道屏障,对于你的言行,他们会谨而慎之。

  随手翻开这本书,起初我还觉得它是枯燥、呆板、晦涩难懂的教条,就像面对其他的传统书籍一样,并没有想去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为人之道和大爱无疆所吸引,更为如何做人、做一个有价值人的深奥哲理所折服。它诠释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小家和大家的爱;它阐明了做人之本、为人之道,成人之路,如何才能拥有一颗平常而包容的爱心、如何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它诉说着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和谐主题和人性之爱的主线……

  兄弟敦和睦篇4

  [关键词]敦煌写本;《玉耶经》;妇德教化

  [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8-0005-03

  一、《玉耶经》传译概说

  《玉耶经》全一卷,东晋时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玉耶经》又称《长者诣佛说子妇无敬经》,叙说佛陀在家护法给孤长者须达的儿媳妇名玉耶,依恃本家豪富而欠失妇德,骄慢无礼,不顺夫尊,佛陀应须达长者之请,讲说有关妇德之教示以晓谕玉耶,玉耶闻教悔过,并受十戒。本经另有三种译本:一为《玉耶女经》,西晋时译,译者佚名;二为《阿遬达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三为《增一阿含》卷49《非常品第九经》,东晋僧伽提婆译(以上诸本均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又《出三藏记集》卷3《新集安公失译经录》中,有《七妇经一卷》,虽经名与巴利本相合,但由《玉耶经》之排列次序观之,恐属此经之异译本。①

  《玉耶经》在敦煌文献中亦有保存,目前所见有三件:北敦05242号1②+P.5028(19)残片、③北敦07868号B、④敦研0361号,⑤本文主要针对北敦05242号1+P.5028(19)残片、北敦07868号B两件写本进行探讨。

  北敦05242号(夜042)共包括三个文献:《玉耶经》、《菩萨诃色欲经》、《无量大慈教经》。此件《玉耶经》编号为北敦05242号(夜042)1,首缺尾全,首五行下部残,起“家,是名婢妇”,讫“稽首礼足,受退还归家”,内容相当于大正142b,02/865b8—c15。尾题“佛说玉瑘经一卷”,楷书书写,字体工整。

  P.5028(19)首尾俱缺,残存四行,共十四字,起“昼夜求愿”,讫“怨家妇”,相当于大正142b,02/865b09—13,通卷上残。P.5028(19)残片四行内容刚好可以填补北敦05242号1首部二至五行下部所残的空缺,两者可以缀合,应为同一件写本。

  北敦07868号(制068)分为A、B两片,A片为《佛说五无反复经一卷》,B片为《玉耶经》。此件《玉耶经》首缺尾全,首七行下残,起“女人不以面象端正”,讫“稽首礼足,受退还归”,内容相当于大正142b,02/864c18—865c14。楷书书写,有行间校加字。上述两件《玉耶经》与西晋佚名译者所译版本内容一致。方广锠先生认为两件文书均属于7~8世纪的唐写本。⑥

  二、《大正藏》本《玉耶女经》校勘——以敦煌本为参校本

  (一)七者常忧嫁之,八者生已父母离别(02/865a04

  —05)

  按:“之”字文意不通,北敦07868号B 作“时”,是;“已”,北敦07868号B 作“与”,敦煌文献中的“已”、“与”可互通。

  (二)玉耶默然无言可答(02/865a16—17)

  按:“默”字,据北敦05242号1+P.5028(19)、北敦07868号B 应作“嘿”。“嘿然”即沉默无言的样子,《中阿含经》载:“异学无恚令众嘿然,自亦嘿然。”下文“默然无辞”(02/865b06)同此,应为“嘿然无辞”。

  (三)甘身苦乐,无有二心,募修妇道(02/865a04—05)

  按:“甘身苦乐”,据北敦07868号B应作“甘心乐苦”,其中“苦乐”与“乐苦”意均可通,“甘心”较“甘身”意胜;“募”字,据北敦07868号B应作“务”,“务修”修辞精神,“募修”修辞实物,故“务修妇道”意胜;另,东晋竺昙无兰译《玉耶经》有“务修妇节不择衣食,专精恭恪唯恐不及”句。

  (四)乱头勤卧,无有畏避(02/865b10)

  按:“勤”字,据北敦05242号1+P.5028(19)、北敦07868号B 应作“对”,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毘那耶》曰:“对卧无犯,勿致疑心。”“有”字,据北敦05242号1+P.5028(19)、北敦07868号B应作“所”,“无有畏避”在佛经中较为少见,而“无所畏避”较“无有畏避”意胜,如《大宝积经》载:“沙门婆罗门,不识长幼,不顺教诲,无所畏避。”

  (五)使不枉横、财宝日生(02/865b18)

  按:“枉横”二字,据北敦05242号1+P.5028(19)、北敦07868号B 应作“横枉”。“横枉”意同“枉横”,意为无罪而遭受祸殃,可据敦煌写本改正之。如《法苑珠林》曰:“若有众生得闻此香,七日七夜欢喜悦乐,灭一切病无有横枉,远离恐怖危害人心。”

  (六)宫殿浴池在所自然天人乐之(02/865b19—20)

  按:“殿”字,据北敦05242号1+P.5028(19)、北敦07868号B 应作“灌”,“灌”为“观”之借字。“宫观”意为供帝王游憩的宫馆,亦可指代庙宇,如《佛说四辈经》曰:“愿为男子转身受福,可得上天宫观自然。”另,《法句譬喻经道利品第三十八》曰:“昔我前世作转轮圣王,名曰南王皇帝。七宝导从,宫观浴池,行宫戏园。”

  (七)多逢灾横水火日惊(02/865b25)

  按:“灾”字,北敦05242号1+P.5028(19)作“殃”,北敦07868号B作“央”,“央”为“殃”之借字。“灾横”意同“殃横”,意为遭受祸殃,可据敦煌写本改正之。

  (八)佛语玉耶:“此是七辈妇,汝用何行?”(02/865c01—02)

  按:“此”字,北敦05242号1+P.5028(19)、北敦07868号B均无,可据敦煌写本删之;“用”字,据北敦05242号1+P.5028(19)、北敦07868号B应作“欲”,语意明了。

  (九)即前长跪求受十戒三自归命,归佛归法归比丘僧(02/865c04—05)

  按:“即前长跪求受十戒三自归命,归佛归法归比丘僧”,不好理解和断句,据北敦05242号1+P.5028(19)、北敦07868号B应作“即前长跪求受十戒三自归命,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

  (十)三不淫佚(02/865c06)

  按:“淫佚”二字,据北敦05242号1+P.5028(19)、北敦07868号B 应作“邪淫”。“邪淫”,梵语为kāma-mithyācāra,巴利语为kāmesu micchācāra,又作欲邪行,为十恶之一。

  (十一)此优婆夷所行(02/865c08)

  按:“此优婆夷所行”,北敦05242号1+P.5028(19)、北敦07868号B后均有“道”字,可据敦煌写本补充之。

  (十二)稽首礼足受退还归(02/865c13—14)

  按:“受退还归”,北敦05242号1+P.5028(19)后有“家”字,可据此补充之。

  三、《玉耶经》的妇德教化功能

  《礼记·昏义》云:“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官;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祭之,牲用鱼,芼以苹藻,所以成妇顺也。”⑦ “妇德”为古代妇女四德之首,是古代女性的道德标准,亦是我国古代女子教育的基本目的。

  《玉耶经》是一部完整的对已婚女性进行妇德教化的佛经,其中对女性群体的妇德定位,即要求她们努力践行“婢妇”角色。《玉耶经》中,佛告玉耶“七辈妇”,分别为“母妇”、“妹妇”、“知识妇”、“妇妇”、“婢妇”、“怨家妇”、“夺命妇”,意谓前五种受众人敬爱,名声高扬,为家庭繁荣之基础;后二种于未来将要遭受恶之果报。佛语玉耶:“是七辈妇,汝欲何行?”玉耶流泪前白佛言:“我本愚痴不顺夫尊,自今已后当如婢妇,尽我寿命,不敢骄慢。”而何为“婢妇”?《玉耶经》曰:“心常畏忌,不敢自慢,忠孝尽节,口不粗言,身不放逸,以礼自防,如民奉王,夫婿敬幸,不得骄慢,若得杖捶,敬承奉受,及见骂辱,嘿然无辞,甘心乐苦,无有二心,务修妇道,不择衣食,事夫如事大家,是名婢妇。”⑧

  严耀中先生指出:“宗教文献中的世俗内容实质上反射了世俗社会在宗教中的存在模式,进一步说,也反映了宗教在世俗社会中存在的模式,这就像因陀罗珠中互为映像的道理一样。”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三件《玉耶经》是7~8世纪的唐本,说明其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流通性,并对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反观7~8世纪的唐代社会,对女性的妇德教化主要表现为《女孝经》和《女论语》的创作和流传。《女孝经》之《事舅姑章》要求已婚女性事舅姑要“敬与父同,爱与母同”;《三才章》则明确事夫之义:“防闲执礼,可以成家。然后先之以泛爱,君子不忘其孝;慈之以德义,君子兴行;先之以礼让,君子不争;导之以礼乐,君子和睦;示之以好恶,君子之禁。”如果说《女孝经》是侧重于对宫廷贵族女子的道德教化的话,具有明显平民化色彩的《女论语》则流传得更久更广,给普通百姓带来的影响也就更大。⑩《女论语》中《事舅姑章》同样要求事舅姑“如同父母”,事舅“如有使令,听其嘱咐”;事姑“姑坐则立,使令便去”。《事夫章》则强调妻当“将夫比天,其义匪轻”,夫主发怒,则“不可生嗔,退身相让,忍气低声”,且“莫教寒冷,冻损夫身,家常茶饭,供待殷勤”。由上可见,《女孝经》、《女论语》中“事舅姑”、“事夫”的准则与《玉耶经》中对婢妇的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

  《玉耶经》在敦煌写本中得以保存,表明其在敦煌社会中的流行。与此同时或稍晚的《辩才家教》、《崔氏夫人训女文》、《太公家教》均侧重于对女性德行的定位与教化。敦煌写本《辩才家教》(P.2515等)之《六亲章第四》曰:“好儿和眷属,婢妇和六亲。为人莫骄慢,为礼莫因循。”其中“婢妇”的概念与《玉耶经》对已婚女性的要求具有相通性。郑阿财先生指出:在内容上,《辩才家教》多杂糅佛教义理;在形式上,《辩才家教》也是采取佛经偈颂的形式,俨然成为一部佛教劝世文。11据考,《辩才家教》产生于中唐时期, 时间上晚于两晋时期传译的《玉耶经》,由此可推测《辩才家教》中“婢妇”思想应是受了《玉耶经》的影响。另外,《崔氏夫人训女文》(S.5643等)中,母亲训示女儿在出嫁后要牢记:“姑嫜共语低声应,小郎共语亦如然。早朝堂上起居了,诸房伯叔并通传。妯娌相看若鱼水,男女彼此共恩怜。上和下睦同钦敬,莫作二意有慵偏。夫婿醉来含笑问,迎前扶持送安眠。莫向人前相辱骂,醒后定是不和颜。若能一一依吾语,何得翁婆不爱怜。”如果说《崔氏夫人训女文》是从母亲的角度对将嫁女儿进行婚后教育的话,那么《玉耶经》则劝诫已婚女性如何正确履行“为人妇”的职责。除此之外,敦煌写本《太公家教》(S.479等)强调人妻如何“孝养翁婆”和“敬事夫主”:“孝养翁婆,敬事夫主,亲爱尊卑,教示男女;行则缓步,言必细语,勤事女功,莫学歌舞;少为人子,长为人母,出则敛容,动则庠序,敬慎口言,终身无苦。”如果不敬舅姑、夫主,会拖累本家,辱没父母兄弟的名声:“女年长大,聘为人妇,不敬翁家,不畏夫主;大人使命,说辛道苦;夫骂一句,反应十句;损辱兄弟,连累父母,本不是人,状同猪狗。”严重的还将会遭到休弃,如敦煌写本《夫妻相别书一道》(P.3212V)所陈述的理由就包括“不敬翁嫁(家),不敬夫主,不事六亲眷属”。

  四、结语

  兄弟敦和睦篇5

  朱元璋把教化民众放在第一位

  朱元璋认为,爱养百姓,教化是第一位的。他在《御制大诰》中说:“君之养民,五教五刑焉。”什么是五教?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即我们说的社会秩序、社会道德。朱元璋认为,如果五教得以推行,社会秩序就可建立了,社会就安定了。反之,若百姓不遵守五教,就会出现恃强凌弱,以众欺寡的局面,鳏寡孤独、笃废残疾的人,就没人照管了。出现这种情况,就要用五刑加以惩治。法律伸张了,那些奸恶顽劣之徒才会收敛,鳏寡孤独、笃废残疾的人才会得到照顾,这样,不论是贫弱者还是富有者,都能够各安其业,没人再敢破坏秩序,这就是爱护百姓的根本道理。教与刑并用,是为了养民而应尽的责任,但必须先以五教安民,对于不循五教的,才施之以五刑。通过五教五刑,朱元璋想要建立一个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亲善和睦的社会。在五教中,孝是第一位的。儒家理念标榜天下一家,以亲情维系大家庭的秩序,孝悌就是纲。朱元璋提倡孝悌,不仅出于理念,也是出于至情。这个被一些人视为“暴君”的人也时常有真情流露。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能够推己及人,为百官提供行孝的条件,让孝道风行天下。他下令,“群臣有亲老者,可以弃官归乡奉亲”。当时,有个叫陈兴的人,在元朝时当过镇抚,朱元璋想给他安排个官位。他听到朱元璋关于还乡奉亲指示,就说家有老母在嵩州,年八十余,请求归养。朱元璋立即批准,并赐给他白金、衣帽,送其还乡。陈兴辞行时,朱元璋对侍臣说:“孝悌之性,天下皆同。陈兴虽武夫,闻朕言即怆然思归。朕始不知其有老母,若知之,肯令其远违耶?人寿不过百岁,今其母年已八十余,万一不得相见,兴有无穷之痛。兴归,母子相见,其乐宜何如?”将心比心,朱元璋的做法,是很能感化人的。

  还有一件事,太平府(今安徽当涂)有两兄弟闹纠纷,互相攻讦,到官府告状。刑部尚书请求朱元璋将其治罪。但是,朱元璋并不是简单地给予处罚就了事,而是细察下情,借此弘扬教化。他说:“兄弟骨肉至亲,岂有告讦之理?此一时愚昧,或因货利,或私妻子,争长竟短,怒气相加,遂至此耳。然人心天理未尝泯灭,姑系之狱,待其忿息,善心复萌,必将自悔。”兄弟之间因为一些小事发生纠纷,甚至情绪过激,是可能的,当冷静下来,事情就可能得到解决。果然,第二天,刑部的官员来禀告说,这两个兄弟哀求改过了。朱元璋说:“此彼之真情发现也。俱释之。”朱元璋相信兄弟的真情,不用刑法去整治,而是用鼓励的方法,待其善心复萌,令其自改。他认为这样做,足以养成淳厚的民风。

  朱元璋如何在乡村推行教化

  朱元璋把宣传教育作为推行教化的主要手段,一直深入到乡野村里。朱元璋多次下令,在全国实行乡饮酒礼。乡饮酒礼是西周以来就有的一种礼仪,历代也有提倡,但大多没有认真实行。朱元璋把它作为实行教化、建立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措施。定时聚会,“习礼读律”,是乡饮酒礼的主要内容。

  条式规定,京师以至于天下府州县,每年正月十五,十月初一,在各地学校实行乡饮酒礼。乡饮酒礼由社会基层的里长或者粮长主持。聚会中,按照年龄大小排列,叫做序齿。让最年长的坐在上座,依次就位。聚会中,要总结评比这一年本地居民的表现,庄稼种好了没有?对父母是否孝敬?是否做了不该做的事?如果有过错,当场提出批评惩罚。惩罚的方式也很简单,根据过错轻重,不许喝酒,或者站着喝酒不给座位,错误严重的不能列席。朱元璋说,推行乡饮酒礼,其目的是使得“家识廉耻,人知礼让”,从而达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的目标,“宴安而不乱,和乐而不流”的境界。

  朱元璋还下令颁布了一篇教民榜文,其中有这么几句“圣谕”:“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这是一个钦定的百姓公约,概括了百姓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为推行教化,费尽了心思,特别是他把教化推行到最基层,用简单易懂、易于实行的方式,让百姓普遍接受教育。

  朱元璋推行教化的最大特点,是“感人以心”,用劝导、感化的手段推行教化。朱元璋把天下比作一家,鼓励以亲情维系社会关系。朱元璋肯定法律的作用,但是他还说:“威人以法者,不若感人以心。敦信义而励廉耻,此化民之本也。”用法律压制人,不如用心感动人,培养信义。砥砺廉耻,是改变民俗的根本。“读律,固可禁民为非,若谓欲使民无犯,要当深求其本也。”让百姓读律令,固然可以禁止他们违法乱纪,但是让他们不犯法,最重要的还是从根本做起。这个根本就是感化他们,培养他们的信义,激励他们的廉耻。

  明朝如何表彰善行

  为推行教化,明朝还采取了奖励、表彰的办法,要求各地官府对本地的孝行节义行为及时申报,经过核实,给予旌表:“凡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志行卓异者,有司正官举名,监察御史、按察司体核”,上奏皇帝批准,下令旌表。这类旌表为的是推行教化,所以只针对基层百姓,而不是给有身份的人锦上添花;“止许布衣编民、委巷妇女得以名闻。其有官职及科目出身者,俱不与焉”。有官府身份的,有科举功名的不在其列。对于孝行节义事迹突出的,由国家建立祠堂,予以崇奖祭祀,一般的也要树立牌坊。巍峨的祠堂,高大的牌坊,树在乡里,很是荣耀,百姓因而知所进止,即使在边远的地方,民间也都能够以孝行节义相砥砺。明朝要求各地方都设立申明亭和旌善亭,规定当地军队和官府,要把孝子节妇的具体事迹写在旌善亭内,广为宣传,供大家学习。

  兄弟敦和睦篇6

  经典语录: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经典语录: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经典语录: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 原《离骚》

  经典语录: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经典语录: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 游《示儿》

  经典语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明志篇

  经典语录: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经典语录: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

  经典语录: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经典语录: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经典语录: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

  经典语录: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 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经典语录: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 轼《晁错论》

  经典语录: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节篇

  经典语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经典语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经典语录: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经典语录: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经典语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经典语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经典语录: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经典语录: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经典语录: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

  经典语录: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经典语录: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于 谦《无题》

  经典语录: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 谦《石灰吟》

  经典语录: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 燮《题画·竹石》

  ·自强篇

  经典语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经典语录: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

  经典语录: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宪问》

  经典语录: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经典语录: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经典语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 原《离骚》

  经典语录: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荀子·修身》

  经典语录: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

  经典语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 操《龟虽寿》

  经典语录: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经典语录: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李咸用《送人》

  经典语录: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

  经典语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朱 熹《答巩仲至》

  ·贵和篇

  经典语录: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系辞上》

  经典语录: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隐公六年》

  经典语录: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经典语录: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下》

  经典语录: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经典语录: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淮南子·兵略训》

  经典语录: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崔 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经典语录: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林 逋《省心录》

  经典语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经典语录: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

  经典语录: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

  小人甘以绝。

  ——《庄子·山木》

  ·敦亲篇

  经典语录: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小雅·蓼莪》

  经典语录:事父母,能竭其力。

  ——《论语·学而》

  经典语录: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

  经典语录: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桓 宽《盐铁论·孝养》

  经典语录: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 郊《游子吟》

  经典语录:夫妇和而后家道成。

  ——《幼学琼林·夫妇》

  经典语录: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陈子昂《座右铭》

  经典语录:父不慈则子不孝。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经典语录: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孟子·离娄上》

  经典语录: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列传》

  ·好学篇

  经典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经典语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经典语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经典语录: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兄弟敦和睦篇7

  【关键词】 和谐社会;发展;传统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又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从完成任务到实现理想,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为什么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会激起如此巨大的反响,笔者认为除了体现了中国社会现实需要外,切合了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社会的内核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胡锦涛同志关于和谐社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观等论述中已经提及了和谐社会的传统文化渊源。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1]

  下面从以下五个层面具体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传统文化渊源:

  一、个体自身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和谐非常重视,有不少关于个人自身和谐的理论。老子认为,人的生命力绝不是与体形和体力的大小强弱成正比的,他甚至认为“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七十六章)老子指出,初生的婴儿筋骨柔弱拳头却握得很牢固。“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老子》五十五章)意思是说婴儿整天号哭,但他的喉咙却不会沙哑,这是元气调和的缘故,也就是说婴儿内在气息和机理高度和谐,这正是强劲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源泉和动力。钱逊认为老子的“防变致和之道就归结为一个‘弱’字”。[2]《淮南子?原道训》说:“恬愉无矜而得于和,有万不同而便于性。”意思是对于成人来说,精神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它来源于恬静愉快,无所好憎和不自夸自大,人有了这份共有的和谐,其他任何外在的差异都无碍于对人本性的靠近。《原道训》还说:“圣人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沉浮俯仰。”对于圣人来说,应该保持婴儿状态,“和弱其气”,不求外在的强大,而要专修于道的修炼,如果“未得道”而忙于“治人”,那是要不得的,圣人的快乐不在富贵中,而在道德的和谐中。至于那些统治者,更应该加强道德的修养而达到自身的和谐。《尚书?商书?咸有一德》:“其难其慎,惟和惟一。”在修德问题上,要重视,要慎重,要和谐,要专一。

  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规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它对封建统治的维护和对民众人权的漠视而在民主革命某个阶段首当其冲。但是,我们在对传统文化的新审视中应该看到,“礼”的某些内容产生的消极作用,弊不在于“礼”本身,往往在于历代统治者们利用“礼”的出发点、方式和目的偏离了“礼”的创制者的初衷。《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礼义伦常的存在,只是起一种工具手段的作用,而借以达到的和谐状态才是极为宝贵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意味着富于个性色彩的人与人之间的包容。《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主为君子和谐中有不苟同的东西,小人只会人云亦云但无真正的和谐。这里的“和”如同五味的调和,八音的和谐。一是要有水、火、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人与人形成的真正的和谐往往会焕发出巨大的力量,成为取得胜利的决定条件。《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

  对于统治集团来讲,他们的使命应该是使国家兴旺,百姓康宁,因此,和谐治国的思想在早期的执政方略中即有体现。《尚书》是虞夏商周的史书,其基本内容是四代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的记录,在这部书中,与政治有关的和谐思想更多地表现为君王训话中的和谐治国的理念和措施。如:第一,最高统治者要以“和”天下为本。《尚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尚书?顾命》:“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周成王将死,恐怕太子钊不能胜任,命令大臣召公和毕公辅佐太子,成王死后,太子钊在先王庙受册命。册命要求太子钊领导周国,遵守大法,协和天下,以宣扬天王、武王的光明教训。第二,百官要精诚团结,否则政事必乱。《尚书?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第三,各种政策要能适合与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尚书?周官》:“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尚书?君陈》:“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宽而有制,从容以和。”

  在统治者看来,更理想是他们的施政方略能化为万民的和谐服从状态,整个社会形成上下和谐的状态,用当今有的学者的说法,就是“确立一种合理的公共性”。[3]《尚书?康诰》:“惟民其敕懋和。”统治者的成功,就是人民互相告诫,努力和顺相处。《左传?成公十六年》:“上下和睦,周旋逆,求无不具,各知其极。”上下都和睦相处,周旋而不悖逆,上面有所求用,下面无不具备,人们都知道行事的准则。“神降之福,时无灾害,民生敦,和同以听,莫不尽力以从上命,致死以补其阙。”神灵赐降福祉,天时没有灾祸,百姓生计敦厚充足,和合一致,没有不全力听从在上者命令的,大家都用死来补填战死者的空缺。

  孟子非常关注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在其以“仁义”为本的儒家情怀下,和谐社会往往以其基层社会的和谐形式出现。孟子在统治者那里难以找到和谐的因子,于是目光向下,关注民生,用他的政治理念构建了一个和谐自然的农村社会的图景。《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俨然一派道家的小国寡民面貌。可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什么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统治者忙于推行霸道,根本无心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孟子的理想只能算是空想。

  孟子和谐社会的计划往往是在其和统治者讨论之中提出的,统治者往往也并未当面反对,只是他们醉心于兼并战争,无意实施。而在后世失意文人笔下桃花源式的和谐社会理想,则纯粹是海市蜃楼,毫无现实的依据和实现的可能了,仅能化作失意文人们的一方精神安慰剂。

  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自然的高度和谐性。正因为自然的高度和谐性和彼此相容性,所以在老子的哲学中,自然被上升成了一种不加强制力量而顺任自然的状态。《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的高度协调性在古代文献中屡见不鲜。《老子》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事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两气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老子》二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自然中到处充满着和谐的现象。《淮南子?原道训》:“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味之和不过五,而五味之化,不可胜尝也;色之数不过五,而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事物的和谐,会产生出奇妙的效果。人是自然界和谐运动的产物,也是和谐的一分子,理所当然是自然界和谐运动的维护者。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提升到“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天人合一”发源于《周易》,在宋代被张载首先明确提出:“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正蒙?乾称》)总之,“宇宙是一个大系统,大系统是由许多小系统所组成的,自然界是宇宙中的一个小系统,人类社会又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小系统。”[4]这种系统性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表现。

  五、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

  中华民族是礼义之邦,在处理国际关系上,自古就有“和为贵”的传统。《尚书?康诰》记述了周公时代天下咸集,各国与周王朝和睦共处的盛况:“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周武王逝世,周公旦摄政。周公的弟弟管叔和蔡叔在国都散布流言,毁谤周公。周公东征,杀了管叔;囚蔡叔,致死不赦。蔡叔卒,成王命蔡叔的儿子蔡仲为蔡国之君,而用策书告诫他。其中就包括了搞好与邻国关系的内容。《尚书?蔡仲之命》:“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济小民。”策书要求蔡仲勉力本职,与邻国和睦相处,以保卫王室,以和谐兄弟之邦,而使百姓安居乐业。老子主张大国小国和平相处,且大国尤其应该谦下。《老子》六十一章:“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墨子主张“非攻”,反对大国对小国的兼并战争。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与他国和平共处的范例。汉代有张骞出使西域,唐代有日本、朝鲜等许多国家使节居住长安,明代有郑和七下西洋。我国现在奉行和平共处的外交策略,闪耀着和谐思想的光芒,实践证明是受欢迎的,是成功的。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蕴含着家庭和睦、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世界和平的大同梦想”。[5]由于历史的限制,旧时代的统治者未能实现这个梦想。中国共产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瞻远瞩,放眼世界,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新的治国理念和策略,承传统,顺民心,应时代,瞩世界,实在是利显当代,功著千秋。

  【参考文献】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EB/OL].

  http:///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23&id=16823.

  [2] 王才等主编.中华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C]//钱逊.谈和谐文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12.

  [3] 郭湛,曹鹏飞.公共性――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依据[C]//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编.论和谐社会.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83.

  [4] 王易.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兰州学刊,2009(12).

  [5] 姚巧华.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传统文化底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双月刊),2007(03).

  【作者简介】

  兄弟敦和睦篇8

  关键词:清代合肥县告示周盛波家族

  合肥西乡周盛波、周盛传兄弟为淮军盛字营统领,清咸丰年间参与了镇压太平军的活动。清同治十三年(1874),李鸿章兴修京畿水利,调周盛传驻扎天津小站镇,疏浚河渠,改造盐碱地,培育“小站稻”,成功种植水稻六万余亩。光绪十一年周盛传病逝,其兄周盛波继续小站农垦事务,兄弟二人在小站屯田、练兵的活动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合肥周氏兄弟依靠家族力量组织团练起家,融入中国近代社会的洪流,为近代中国值得关注的望族。安徽省博物馆藏有清光绪年间合肥县颁给周盛波家族的两份告示,略有残缺,本文将其标点抄录于下,可见合肥周盛波家族宗祠条规及其特点。

  1.《光绪三十三年合肥县给周氏宗祠条规告示》

  赏戴花翎署理江南安徽庐州府合肥县正堂加十级记录十次,据五品衔县丞周盛永文生、周m奎,郎中衔内阁中书周家谦,花翎三品衔江苏侯补道周家驹,花翎五品衔县丞周家冕,同知衔山东侯补道,等聚族而处,人众丁繁,在雍正年间先人曾立家规,禀请印示,遵循恪守,历久不渝。迨咸丰年间,岁歉兵荒,时艰俗敝,祖宗成宪。渐即沦亡,家法。世杰出,躬左中兴,报国而平寇乱,整族而肃条规,训诫本乎先人,法制准乎情理,严明规则,悬诸宗祠,数十年来,罔敢逾越,第恐时移境易,后人之玩勿,呈各条,公恳立案给示遵循等情,并粘呈条规到县。据此查核,所定条规,系为范围族裔,杜渐防微起见,甚属妥当协允,宜恪守成规,永远勿替。据禀前情,体知悉,须知安分睦族,即属良民,违祖悖宗,难称肖子,苟至人情不恕,先为家法所难容。自示之后,尔等务各查照后开条规,共相遵守,勉为善良,毋得作奸犯科。

  计开条规:

  一立家法国法所以用威,家法亦以示戒,或枷号或鞭扑,国有常刑,律非重典,用之于国,以儆无良,用之于家,以惩不率。是治国不可废刑,整族允宜立。

  一息争讼宗族宜敦和睦,一有争讼,仇怨相寻,祖训昭垂,勿许兴讼。其有事不平,先赴祠堂关鸣,由执事人秉公理处,以息争端。若不先赴祠堂辄自兴讼,及有意刁难。

  一肃伦常男女有别,伦纪宜修。族中有紊乱礼法、败坏伦常者,此祖宗所不容,王法所不宥,无论亲疏,应以家法处治:男则削除,女则废出。事情重大者,公同禀。

  一重本根祖宗坟墓所在,子孙命脉攸关,或盗葬祖茔,或盗卖坟地,显违孝道,获罪先人。族中有犯此者,着祠差扭带来祠,应以家法处治。押令还棺退地,违抗者。

  一禁忤逆孝悌为仁之本,凌上犯尊,伦理何在。族中有犯此者,着祠差扭带来祠,遵照律例,秉公论剖。情轻者治以家法,情重者送官处治。

  一禁典售祠堂祭田,以供粢盛,兼以赡族,永宜奉守,以笃本支,如盗当、盗卖,及侵吞租利等事,着祠差扭带来祠,应以家法处治。不遵约束,秉官严办。

  一禁盗窃盗窃之行,人所不齿,贻羞宗族,毁灭身家。族中有犯此者,一经查处,着祠差扭带来祠,从严枷责。若怙恶不悛,公同秉究。

  光绪三十三年四月二十八日示(合肥县印)

  告示(朱圈)

  以上“请示”者为周家谦、周家驹等。据合肥周氏世派二十字提纲:国有文方盛,家行孝本先,典章崇法守,理学昭心传。“盛”为“家”字父辈。周盛波长子周家谦,字录陔,同治癸酉科举人,著《盘庵诗钞》,民国17年合肥紫蓬山房刻本,书法作品亦有传世。周盛传长子周家驹,字无衢,续辑其父《周武壮公遗书》,光绪三十一年金陵刻本。请示者均有官衔,周家驹甚至三品衔,与周盛传兄弟的影响有关,告示云“世杰出,躬左中兴”,即指周氏兄弟为“同治中兴”名臣,据传慈禧太后曾钦赐周家“五世同堂”匾额,显赫一时。

  合肥周氏元末明初由江西瓦屑坝迁徙到合肥西乡紫蓬山下,称作“山周”,周氏宗祠始创于清康熙六十年,告示所称“雍正年间先人曾立家规,禀请印示”,可见清代合肥乃至江淮地区宗族制度发展之一斑。合肥周氏家族所立条规七条,简明实用,其规定“情轻者治以家法,情重者送官处治”,体现出国家法律的根本性,家法只是国法的补充。祖宗坟墓和祠堂祭田是宗族存在和运作的物质基础。从家族伦理看,在传统封建伦理的“忠孝节义”中,周氏家族只强调了“孝道”,与皖南宗族“家礼”的繁文缛节不同。在家法中既没有违反国法的内容,也不作惩罚、处死宗族成员的规定,息争讼、禁盗窃只是基层治安的内容。这都体现合肥周氏族规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

  2.《光绪二十七年合肥县给周家谦严禁窃伐告示》

  钦加知府衔赏戴花翎,即补直隶州署理合肥县正堂劳,为出示严禁事。据家人李顺禀称:伊家主周家谦为先老家主刚敏公敕建专祠,在西门大街价买市房,一联两宅,备建祠宇。该基内有花园奇石,以及柳椿松梓,砖石等件。讵有附近不法之徒,往往由倒墙口至园内,明则游玩,实则乘空窃伐,叩赏严禁,等情到县。据此,除饬差访拿外,合行出示严禁。为此示仰附近不法之徒知悉:自示之后,倘再不知悛改,仍蹈前辙,准县讯追严办,决不辜宽!其各凛遵勿违。特示。

  右谕通知

  光绪二十七年六月二十日示(合肥县印)

  告示实贴晓谕


标签:语录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