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随笔 > 正文

植树节主题 历年的植树节主题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9-26 16:39:59 分类:随笔 浏览:78


  历年的植树节主题

  2009年: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2010年:与大树在一起

  2011年: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2012年:植绿护绿共创省示范文明城市

  2013年:深入开展造林绿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4年:拥抱春天,播种绿色。

  2015年:美化环境,清新空气。

  2016年:许美好愿望、献绿色爱心。

  2017年:气候、人类、社会

  2018年: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

  植树节标语

  1、村有千棵杨,不用打柴郎。

  2、栽树忙一天,利益得百年。

  3、生命在于绿色,盼望在于绿色。

  4、多植树,广造林、现在人养树,日后树养人。

  5、今天,播撒下一颗种子;来日,收成起一片绿色。

  6、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7、各国各地都植树,地球家园人人护。

  8、参加绿色举动,掩护漂亮家园。

  9、树木棵棵种,绿荫点点阴。

  10、山上没有树,庄稼保不住。

  11、生儿生女靠教养,植树造林靠抚育。

  12、告别城市的喧嚣,投入绿色的怀抱。

  13、要得聚宝盆,荒山变绿林。

  14、一棵两棵三棵,棵棵皆成栋梁材。

  15、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16、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17、多植树,广造林、现在人养树,日后树养人。

  18、植树不仅是312,而应当是365.

  19、护花护草护绿人人有责;摘花伐木毁绿人人受责。

  20、要叫树成林,把好护林关。

  中国植树节的发展

  中国古代虽有劝民植树的说法,但由国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植树节日则是现代的事。1915年7月31日中国政府规定每年农历清明节时为植树节,届时全国各地举行植树典礼,组织造林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届第六次会议于1979年2月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1984年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中国的植树节定于3月12日。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1981年夏天,四川、陕西等地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水灾。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倡议,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决议指出,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人人动手,每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标签:植树绿色义务决议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