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解惑 > 正文

我为什么逃离科研 科研人员逃离科研领域,待遇差真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9-26 16:37:48 分类:解惑 浏览:61


  科研人员"逃离"科研领域,待遇差真的是主要原因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掌桥科研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为什么逃离科研1

  在网上看到有人评论科研人员待遇低的问题,其实,在中国,科研人员普遍比较清贫是社会事实。去年,张小平离职事件在网上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切,关于科研人员的待遇问题此后屡次被提及。可以肯定的是,科研工作者的收入不高,但也没有很低。关于他们的待遇高低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根据科研能力的高低,科研人员的收入也是参差不齐的。

  科研工作者,是真的可以用自己的成果,指引一个行业的发展,论证一个业界的具体问题,给企业生产、社会进步提供科技支撑的。但也只是仅限于对科研工作感兴趣又愿意投身于该领域的人们来说的。对于科研民工(看起来是在做科研,其实没有自己的想法,对科研没有热情,找不到研究方向,为了混学历)来说,既不能创造价值,又不能对他人创造的价值提供帮助,收入凭什么高?

  科研人员也是分级别、层次的,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学术大牛、站在金字塔顶端,但是根据每个人所做的科研贡献也会有不同的待遇。至于待遇高低,关键还是要看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其实就中国当前的实力来说,完全有实力对知识进行支付报酬。但是科研人员待遇差,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不是光靠提高待遇就能解决的!中国的部分科研院所官僚主义盛行,缺少竞争,效率低下,不尊重基层科研人员、唯才是举变成任人唯亲等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只有将这些外在因素清除干净,才能还给真正爱学术、搞科研的人一片净土,但是做起来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单纯从科研人员的待遇来说,不可否认,产能低、周期长是科研工作的硬伤,虽然回报率高,但是对于长期不出成果的人来说确实是一种"折磨"。在这个市场经济主导的时代,每个人都要为自身利益考虑,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你真觉得一位导致科研人员离开科研领域的原因是他们想赚更多的钱吗?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我觉得原因 是多方面的,比如科研人员自身的能力、兴趣、对科研的热爱程度;所在研究领域的工作环境、前景以及一些现实因素(生活的压力)等都有可能导致科研人员离开科研领域另寻他处。但最重要的,我觉得科研领域本身的学术山头和急功近利的气氛才是浇灭科研人员理想的关键因素!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是因为待遇差导致更多的人离开科研领域进入市场赚快钱,而这个社会也是物质的社会,但绝对不应该是自私自利的时代。如果仅仅用金钱就能留住科研人员的话,那建设祖国的重任还能寄托在谁的身上?这也是对那些苦心做学术,潜心搞科研的人的不尊重!

  我为什么逃离科研2

  本文来源:科学网 编译:周佩滢、李晨阳、中国青年研究 作者:万淼

  并不是所有博士都会永远做科研,相反,选择“逃离科研”的人正在悄然变多。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2020年只有10%的工程博士、16%的物理和地球科学博士在美国从事学术岗位。中国也呈现了这种变化趋势。1997年,中国博士毕业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高达74.6%;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58%。

  2019年,《自然》开展了一项针对博士生的调查,发现只有26%的人表示正在做的科研项目足以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无论对导师还是学生而言,这都是一些不该再回避的问题:“科研逃兵”可耻吗?导师应该帮助“逃离科研”的学生吗?学生该不该向导师隐瞒自己转行就业的决定?为此,《自然》专访了4位过来人,分享了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和建议。

  我知道你们中许多人不会做科研,这没关系

  安妮·克鲁克(Anne Krook),华盛顿西雅图实用职场咨询所的创始人和负责人

  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任教七年后,转行进入亚马逊,开展国际网站开发、项目管理和基础设施方面等工作。作为一名从学术界转向企业的成功人士,她在2014年开始给研究生提供职场建议,指导研究生和博士后的非学术就业。

  学生一踏入实验室,导师就要与他们进行职业规划的沟通,并且这类交流要贯穿在整个课题研究中,以便随时了解学生动向。你如果不这么做,你就不够坦承:看看学生们的安置数字吧,显然大多数研究生和博士后都不会获得教职。

  遗憾的是,不少博士生会认为,他们的导师不了解或不关心非学术职业。但事实上,如果导师能直接表达对这些工作的支持,这些学生就能放心大胆地去求职了。

  60%的博士找工作,是依靠自己检索网络信息或其他相关研究。图源(《自然》2019博士生调查)

  虽然大家都知道学术职位的就业统计数据,但还是有很多博士生表示,不敢透露他们正在寻找非学术工作。

  对此,导师应该大声地对实验室里的每个人说:“我知道你们中的许多人不会在学术界任职,这没关系。我想让你知道,我支持你找寻的那份工作,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

  导师一方面应该给学生时间,让他们与所在机构的职业服务团队合作,参加简历写作研讨会、招聘活动。

  另一方面,可以每月组织一次团队视频通话,比如邀请3位在学术界以外工作的人描述他们的工作内容、必须解决的难题、在研究生或博士后阶段学到的以及希望学到的知识技能。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拓宽不同领域岗位的社交圈,了解到学术界以外的从业情况。

  让研究生接触非学术圈的人,至关重要

  印加·孔帝-杰尔佩(Inga Conti-Jerpe),旧金山iso食品跟踪科学开发负责人

  在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获得海洋生物学博士,研究方向是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来研究珊瑚礁生态学。进入企业后,他继续开发这项技术,用来验证食品标签。

  我从未考虑过自主创业,直到遇见那个跟我邻桌四年、研究同一个博士项目的科林·卢克(Colin Luk),如今他也变成了我的商业伙伴。卢克读博前曾开过酒店,在香港餐饮业拥有丰富经验,他经常从学术之外的角度看待我的研究,给我一些启发与思考。

  我的博士生导师——海洋生物学家大卫·贝克(David Baker)也支持我创业,但他不能给我更多建议——因为他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学术界。

  有趣的是,2020年底我离开实验室时,贝克也开始了自己的事业,现在的他也有更多经验来指导学生在各自的兴趣领域创业了。

  对学校和导师来说,让研究生接触非学术职业的人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可以就此了解更多选择、听取不同观点、发展他们的资源网络。研究生已经具备了知识和实践技能,但找工作的方法往往也与人脉资源有关。

  鼓励学生去实习、探索不同的职业也是有效的方法。我读博期间就为香港机场管理局做项目,在机场海堤上移植500多个软珊瑚群落,减少增建跑道对环境的影响。那是我第一次尝试在关心科学技术之外,去关心客户想要什么。

  这次经历让我开始思考我的研究目标和想要的结果,真正去衡量自己的兴趣和喜好。

  如果我从未探索、从未尝试,就很难遇到自己的理想职业了。

  只有理解学生,才能帮到他们

  爱德华多·桑托斯(Eduardo Santos),巴西桑坦德银行的数据科学高级分析师

  从巴西圣保罗大学讲师岗位离职后,进入巴西桑坦德银行,在工作中运用科学方法,在数据分析和项目管理方面非常契合商业界的要求。

  我的学生都很想知道,我在一所好大学获得了终身教职后,为什么还会转行离开。我跟他们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对话,他们也开始明白,面临人生抉择时,需要清楚了解每个选择,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才能走上正确的职业道路。

  其实在离开学校前,我就与学生进行定期的职业生涯谈话,问他们现在想做什么样的研究,五年后想做什么,学术职业前景如何,告诉他们为什么需要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

  一些学生对追求学术事业犹豫不决,所以我要确保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要让他们知道,很少有学术工作只关注做研究的浪漫一面。

  在企业就职的博士毕业生比例已反超学术工作者。(图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调查)

  一位不想从事科研的学生曾对我说她想转行,因为喜欢烘焙。我告诉她,如果烘焙让她快乐,并且有合适的职业选择,那就去做。但在她尝试了面包店工作后,发现自己并非真的喜欢。

  现在,她正在写毕业论文,寻找数据科学方面的工作。其实,花时间探索自己想做的事也是很有必要的。

  年轻的科研人员常常觉得有义务进入学术界,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我觉得是时候改变这种观点了。除了学术研究外,还有许多科学家可以发光发热的职业。

  导师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他们想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想发展什么样的技能,然后帮助他们挖掘自身优势,最后提出好的建议。

  只有理解他们,才能帮到他们。

  别把学生视为商品,就不会局限在“非学术不可”的思维茧房

  雷吉娜·鲍康(Regina Baucom),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家

  如果导师把学生视为商品,很有可能会被“非学术界不可”的想法局限。而如果将学生看作无论在不在学术界都可以实现价值的人,就能够摆脱这种心态。

  我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教导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让他们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在招生的时候,我就会与学生讨论职业道路,了解他们想做什么,是研究、教学还是外展服务、非政府组织工作等。

  学生加入实验室时,我们会制定指导计划,每年至少讨论一次,询问每个学生一年中取得的成就,最自豪的事以及对取得进步的感受,计划还包括学生需要哪些支持、资源和未来想实现的目标。

  研究生课程前期主要从事科研项目,一旦第1篇论文完成并且第2篇、第3篇论文正在推进,我就会帮助他们寻找感兴趣的就业机会。比如有学生对科普感兴趣,我就会帮助他们与博物馆员工建立联系。

  我觉得,导师可以将学生与自己朋友中从事非学术职业的人联系起来,让他们接触不同的选择,帮助他们扩展人脉。

  博士生选择“逃离科研”的原因探析

  历史是一面镜子,“逃离科研”事件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发生:

  如获得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北大才子柳智宇大学毕业后遁入空门;新华网2003年刊载了一篇《我为什么“逃离”科研队伍一位科技人员的自述》,报道了在某研究所工作的4位研究员集体辞职,主人公列举了“保密风气浓厚”、“科研成果署名混乱”、“重当官、轻科研”等等理由。

  这不由得让所有人重新想起了“钱学森之问”—“中国的大学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更需要反思的是:到底是什么让这些优秀的人才毅然决然退出,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又出了哪些问题?

  《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8期中,作者万淼对“逃离科研”的原因进行了探析,总结如下:

  1.博士生待遇过低

  中科院院士杨玉良认为:“国内博士生待遇低,造成隐性教育不公。由博士奖学金、学校补助和导师补助三者构成的待遇仅仅1000元左右,相比于国外其他国家的优良待遇(德国博士生为1200欧元/月,法国博士生800欧元/月),我国博士生是严格意义上的高科技民工。

  2.科学精神的缺乏导致“科研路”难以为继

  - 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

  现实教育中,“科学精神”只不过是很多人放在口头上用来交流表达的语句而已,很多家长与教师所关注的并非是“科学精神”,而是“科学名气”,只要自己的子女或学生能够考上重点大学、硕士、博士,把录取通知书和毕业证、学位证拿到手,那就意味着大功告成。

  - 博士在读期间的“应试科研”

  工程院院士秦伯益认为:当前科研领域存在着科学精神缺乏问题,年轻人只是从“应试教育”转变为“应试科研”,创新意识和个性被抹杀。对于博士生而言,在3-4年内完成基础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学习、博士论文的撰写任务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与时间,但为了能够迅速毕业、找工作,博士生更倾向于通过一些投机取巧方式获取学位,如重复研究、将以往成果改头换面、甚至学术剽窃等等。

  - 走上教师岗位后学术生态环境的不佳

  青年教师在“讲师-副教授-教授”的升迁路径上也面临着繁重的论文发表和项目任务,为了实现职称晋升,青年教师不得不进行灌水式制造和发表论文,“十年磨一剑”已经成为混学术圈最次策略。

  3.科研与期刊管理的缺陷

  吴锐认为在我国“博导终身制”虽然不是一个公开的制度,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博导职位是现实中的终身制。

  现实的尴尬与拷问饱含了对博士的摧残,一些学生博士4年仅是在开学和毕业时见过老板若干次,平时不管不问,更有些博士期间根本没有受到导师任何有价值的指导,缺乏对研究领域前沿的追逐,而是忙于帮助导师承担课题项目,当然其中不乏大量无创新意义的横向课题。

  4.婚姻、就业与健康问题

  博士生首先作为一个人,然后才是学者,除了考虑以上因为教育、学术带来的压力外,还应该注意到个体的生活压力。近年来高学历人群过劳死事件增多,如复旦大学博士生李开学、中国社科院学者萧亮中、复旦大学海归教师于娟……等等事件。不少博士生抱怨过的太累,称快坚持不下去了,这也许是从体征角度看身体与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更是摆脱学术的原因和驱动力。

  由此可见,博士离开学术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也许是因为研究岗位和教职太稀缺,“僧多粥少”;也许是因为经过漫长的学习和磨合,最终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科研;也许是因为在人生路上找到了其他更有兴趣的方向。

  不做科研的学生不一定就是“逃兵”,看起来“高冷”的导师也不见得就不近人情。尝试沟通一下,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也许会有惊喜。

  我为什么逃离科研3

  社会浮躁,搞科研投入多,成果出来的慢,转化为实际产品更慢,与国外成熟的科研系统而言,没有任何竞争力。记得以前经常有人说我们80后是浮躁的一代,可现在你看看,那些搞房地产的哪个不是已经秃顶的50后,60后,这就是浮躁的社会,人们习惯干不费力,回报高而且快的工作。

  现在考博就是为了文凭而已,想出来凭借着博士学位找一个离家近,待遇高,还不苦的工作,有几个是为了科研的,结果毕了业发现根本不可能找到这样的工作,一线觉得苦,轻松的工资低,赚钱的离家远,怎么都配不上博士这个学位,我哥现在在大学当老师都觉得苦,这种苦包括了工作环境,工资,工作氛围等等,又去北京某个研究所做博士后了,30好几了,一点都不想上班,就想找那种位高活轻离家近的工作。

  大多数人读博很盲目。除了僧多粥少的原因,大多数学生读博的打开方式也不对,哪怕读博面试时口口声声说喜欢做科研,却说不出要做什么科研,为何喜欢。

  很多人觉得大学老师轻松,读博是为了当大学老师;有的是找不到工作,想通过读博转移就业压力;还有人觉得读博可以刷学历,为了镀金读博。这些人,并不热爱科研,读完博士后离开科研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国外读博士的基本都是喜欢做科研的人,国内不一样。国内主要是为了博士文凭,文凭拿到了,就不想做科研了。还有高校目前的评价机制就是发论文,能否做出实际的可以用在工业上的东西很少。很多教授论文一大堆,可是让他做个实际的设备做不出来,其实水平也很一般。

  博士等高端人才就业市场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而言,有着特殊重要之作用。经济发展是个动态指标,在和平环境下,如果政策得当,必然会不断向上增长。所以,社会必须在高端人才供给上,保持一定的储备。在劳动力市场上,这种储备就会体现为一定的,高端人才的过剩,这种过剩,会在科研教育投入不断增长,提供之相应岗位增加得以缓解。


标签:科研学生博士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