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技术创新论文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篇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8-01 14:45:00 分类:资讯 浏览:149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篇1

  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研发阶段,政府可以有多种方式从企业获取所需技术。完全偏袒竞争方式(如全支付拍卖)和不完全偏袒竞争方式(如图洛克竞赛)是两种常用的方式。政府应用完全偏袒竞争方式时,提供最高技术优势产品的企业能够保证获得政府的采购合同。政府应用不完全偏袒竞争方式时,提供最高技术优势产品的企业不能保证获得采购合同,但是获得采购合同的可能性最大。在企业投入技术研发之前,政府部门除了要决定具体的采购方式之外,还要确定公共支出的具体分配形式(是采用单奖励竞赛还是多奖励竞赛)。政府选择单奖励竞赛时,把所有的支出提供给竞赛中获胜的企业;选择多奖励竞赛时,会把租金分成多份,让竞赛中没获胜的企业也能获得一定的政府投入。这两种不同的租金分配方式对参与企业的研发投入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进而也影响了政府实际获得的福利剩余情况。因此,政府部门该如何选择最优的采购方式以及该如何确定租金分配形式,给企业提供足够的激励,就成为了政府必须首先解决的现实问题。政府在选择最优采购方式以及确定租金分配形式时,要考虑如下的一些因素。首先是参与企业的数量以及具备的研发实力,一般来说,参与企业的数量越多,研发实力差别越小,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激烈,政府越有可能获得较高的福利剩余。其次,政府还要考虑到实际技术采购过程中,能否充分了解企业提供产品技术信息的问题,一般来讲,政府部门作为采购者想要完全了解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信息是不可能的。以上因素对政府选择采购方式以及确定租金分配形式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首先会建立模型分析不同竞争方式下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然后,讨论政府通过买方决定的逆向拍卖获取技术的实际效果。研究过程中,假定政府部门能够通过有效的“公共选择”机制来揭示居民的公共偏好,即了解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信息,但是对投标企业产品技术优势了解得不完全。在创新竞赛中,参与企业包括一个高研发能力的企业1以及两个具备相对较低研发能力的企业2和企业3,企业2和企业3研发能力相当,各企业之间研发能力信息完全。具体过程如下描述:在第一阶段,政府部门根据居民实际需求确定租金额度以及租金分配方式;进入第二阶段,企业对租金价值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投入研发,提出产品的解决方案,假定参与企业之间信息完全,即了解彼此对租金价值评价的结果;进入第三阶段,政府部门评价企业提供的技术,采用买方决定的逆向拍卖方式获取所需技术。

  2政府租金分配与企业的均衡策略

  本文将讨论四种不同的租金分配情况下投标企业的均衡策略问题。根据前文,企业2和企业3研发能力相当,企业1与企业2、企业3相比具有较高的研发能力,假定企业2和企业3存在对称均衡解,三个企业之间信息完全,即能够获得其他企业研发能力的信息。

  2.1情形1: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单奖励竞赛此种情形下,提供最高技术优势的企业获得租金的可能性为1。

  2.2情形2: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多奖励竞赛同样在完全偏袒竞争条件下,政府部门还可以将同等额度的租金一分为二,使提供最高技术优势产品的企业获得较多的租金,剩下的两个企业中提供较高技术优势产品的企业获得较少的奖励。政府设立两份租金的条件下,投标企业提供产品的技术优势如图1所示(令v=20)。α值越大意味着企业1的研发能力比企业2和企业3越高。保持λ值不变,α增加时意味着企业2和企业3获得最大份额租金的可能性降低,因此企业2和企业3愿意提供产品技术优势会较低。当α=1时,三个企业研发能力相当,为了赢得最高租金所提供产品的技术优势也相同;当α较高时,λ值越小意味着第二租金价值越大,因此企业2和企业3均会增加努力程度以提高获得第二租金的可能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迫使企业1提供更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以保证自己可以获得最高租金。

  2.3情形3:不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单奖励竞赛政府部门采用不完全偏袒竞争方式激励参与企业,在设立一份租金的情况下,各个企业获得租金的可能性为。

  2.4情形4:不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多奖励竞赛同样是采用不完全偏袒竞赛形式,若政府部门决定将同等额度的租金一分为二,把λ(0.5<λ<1)份额的租金作为最高额度奖励,1-λ份额的租金作为第二高额度奖励。应用不完全偏袒竞争条件下多奖励竞赛方式时,企业提供产品技术优势如图2所示(令v=20)。保持λ值不变,α增加时意味着企业2和企业3获得最大份额租金的可能性降低,因此企业2和企业3愿意提供产品技术优势会较低。当α较低时,企业1为了提高获得最大租金的可能性,必然要付出更多努力提供更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当α较高时,随着λ减少,第二租金价值增加,企业1必然会提供更具有技术优势的产品以提高自己获得第二租金的可能性,企业2和企业3为了同企业1竞争也必然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3政府技术获取效果

  假定政府采用买方决定的逆向拍卖方式获取所需技术。买方决定的逆向拍卖指的是采购者会参考以往的合作关系以及投标企业的专业经验等因素,不对最低竞标价格的企业做任何承诺,而是根据产品的技术特点、企业信誉等因素制定一系列的评分规则,分别对各个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测评,根据评分结果自主决定采购合同归属[14]。Engelbre-cht-Wiggans等通过实验证明了当投标者数量较多时买方决定的逆向拍卖能为采购者带来较大的期望剩余,因此,本文也借助买方决定的逆向拍卖来描述政府采购过程。根据前面的假设,企业1研发能力较高,企业2和企业3研发能力相当且研发能力较低,政府采用买方决定的逆向拍卖方式采购所需的技术,比较图3~图6,得到如下结论。结论1:如果政府决定采用多奖励竞赛,当企业1的研发能力远大于其他企业(α较大时),同时最大租金价值所占比重较大时(λ较高时),不完全偏袒竞争方式可以使政府获得较高效用;当企业1研发能力与企业2和企业3相比占优的程度较低(α较小时),同时第二租金价值所占比重增大时(λ较低时),完全偏袒竞争方式可以使政府在技术采购阶段获得较高的效用(见图3)。结论2:如果政府决定采用单奖励竞赛,当企业1的研发能力远大于企业2和企业3时(α较大时),不完全偏袒竞争可以为政府带来较高的效用;当企业1的研发能力超过企业2和企业3的程度不高时(α较小时),完全偏袒竞争可以为政府带来较高的效用(见图4)。结论3:若政府已经决定采用完全偏袒竞争,与单奖励竞赛相比,第二租金的引入将会使政府在最终技术采购阶段获得较高期望效用。同时,随着λ值的减少,第二租金给采购者带来的效用会逐渐增加(见图5)。结论4:若政府决定采用不完全偏袒竞争方式,只设立单个租金方式将会使政府部门在技术采购阶段获得较高期望效用。同时,随着λ值的减少,第二租金的引入给采购者带来的效用会逐渐减少(图6所示)。结论5:在技术采购阶段,政府获取的期望效用随着企业1与企业2和企业3研发能力差异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当企业1的研发能力超过企业2和企业3的程度不高时(α较小时),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多奖励竞赛能为政府带来最高的福利剩余;当企业1的研发能力远大于企业2和企业3时(α较大时),不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单奖励竞赛能使政府获得最大福利剩余。

  4研究启示

  (1)与企业技术创新不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研发阶段,影响企业研发努力的关键因素是政府部门制定的科技投入政策。首先,政府部门可以选择参与企业的数量,即使市场上存在多家具备一定研发实力的企业,政府也可以仅仅选择两到三家企业,把有限的科技投入提供给研发能力较高的两三家企业,鼓励其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带动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其次,政府部门可以决定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在提供较大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企业也会更愿意投入技术研发,提供技术优势更高的产品。(2)政府选择采购方式的过程中,除了以上讨论的竞赛方式之外,政府部门还可以选择招标拍卖方式、竞价谈判方式或者是直接委托企业研发的方式获取所需技术。此时,政府制定采购政策要考虑到参与企业数量、研发实力、企业间可能发生的技术溢出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技术研发风险等因素的影响。政府部门通过技术采购,鼓励企业积极研发,参与公共产品的技术创新,一般来讲,在不同的行业要使用不同的采购政策。如本文所述,如果行业中存在三个能力有差别的企业,当高能力企业的研发实力稍微高于另外两个企业时,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多奖励竞赛能为政府带来较高的福利剩余;当高能力企业的研发实力远远超过另外两个企业时,不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单奖励竞赛能使政府获得较高福利剩余。(3)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研发主体是公共科研机构以及各类型的企业。政府鼓励企业参与公共产品的技术创新,在研发过程中与公共科研机构进行竞争,有利于提升企业技术研发的积极性。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与公共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企业可以在研发过程中从公共科研机构吸收利用新技术,这对推动新技术扩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政府在财政资金安排下进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活动,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市场,可以明显降低企业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使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又提升了自身的研发实力。

  5结语

  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在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研发阶段,政府部门会通过设立租金的方式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参与公共产品的技术创新,租金的分配方式直接影响到企业研发的努力程度,进而决定了政府的实际技术获取效果。借助寻租竞争以及逆向拍卖理论,本文分析了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单奖励竞赛、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多奖励竞赛、不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单奖励竞赛和不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多奖励竞赛四种不同的竞赛方式,研究了不同的租金分配方式对政府最终技术获取效果的影响,这对认识公共产品技术创新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篇2

  [ 论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论》;技术创新 哲学 ;哲学视野

  [论文摘要]国内学者主要从 经济 学、管 理学 、社会学等学科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论一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站在哲学的高度,从全新视角解读技术创新,开创了国内技术创新哲学系统研究的先例,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从话语、范围到方法在内的一整套研究范式。笔者确信,在李教授及其著作的引导下,将会有愈来愈多的学者站在哲学的高度来全面把握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哲学也定将取得应有的 发展

  技术创新理论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肇始于熊彼特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在该书中,熊彼特论证了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前所未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还根据创新对利息、利润、经济周期等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现象进行了重新的界定。由于美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的快速发展无法用传统的资本、劳动力因素来解释,人们开始相信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再加上研究开发方面公共投资的意义相继得到证明,加深了人们对技术创新的经济意义的共识。于是,技术创新理论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当今,技术创新成为 现代 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因为 科学 技术是“ 历史 的有力的杠杆”,是“一种在历史上起着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正是由于技术创新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人们对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愈来愈强,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学术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它已经成为一个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课题。

  一、技术创新研究的几个主要视角

  我国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相对较晚。在1973-1974年间,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内部刊物《国外经济学动态》上,有专文介绍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981年

  第四章是技术创新能力论,作者从剖析技术创新的能力系统结构人手,提出提高 企业 的研究开发能力、设计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以及创新管理能力的具体措施。第五章是技术创新条件论,探讨推动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或条件,如制度创新、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国家创新系统的建立、健全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制度以及文化创新。由于篇幅的限制,在此不一一加以详细介绍。

  总的说来,作者站在 哲学 的高度,从全新视角解读技术创新活动,在论述时旁征博引,与主题相关的学术成果都尽可能地收集和引用,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所覆盖,对于受众而言,《技术创新论》提供了一个了解技术创新学术界信息的好机会。阅读本书,读者会感受到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新颖的内容,丰富的资料,庞大的信息量,引人深思的见解,尽管对于从哲学的视角来解读技术创新活动,读者可能见地各异,但可以肯定的是,《技术创新论》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技术创新活动的全新视界,毫无疑问将对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技术创新论》与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兴起

  技术哲学(技术创新哲学是其中之一)本来就是一个较新的哲学分支学科。技术很晚才进入西方哲学的视野。究其根源,这与西方哲学的“理论”取向有关。“哲学一 科学 ”史从苏格拉底一亚里士多德以来,一直以理论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对实践活动则不予重视。技术创新活动一向被看成知识贫乏的实践活动,因而被认为不值得哲学研究。到了今天,即使有人考虑到 现代 技术的巨大影响,但也认为这种影响主要来自现代科学的运用,现代技术工程被看作“应用科学”,对技术及技术创新的哲学反思通常是科学哲学的附属产品。因此,尽管技术(及技术创新)与人类同时产生,甚至人类漫长的 历史 是由它来标识的(石器、铁器等),技术及技术创新对历史 发展 也有巨大影响,但技术及技术创新向来没有进入哲学思考的核心。不过,夏保华教授认为,在技术创新中,大量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虽然是 经济 学与管 理学 的问题。但是,在技术创新中,也包含了靠穷根究底的思考来解决的哲理性问题。他列举了八组技术创新的哲理性问题,包括:关于技术创新本质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客体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活动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主体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动机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知识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条件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方法的问题。他还特别提出,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用哲学的知识、观点和方法,而且不是短期能彻底解决的。为此,他呼吁科技哲学界应着力进行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以“面向文本”、“面向现实”和“面向自我”的“三个面向”为基础,为发展一门技术创新哲学而努力。技术创新哲学的兴起,本质上反映着技术创新对哲学发展的影响。我们不能指望从最普遍的哲学或“元哲学”的发展中派生出技术创新哲学,而是要从技术创新研究和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出技术创新哲学;同样,也不是技术创新研究需要有哲学转向,而是哲学研究需要有技术创新的转向。这样才能显示出哲学关注时代变迁,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特征。

  可以说,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论》是对技术创新哲学研究质疑的积极响应与大胆尝试,并且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其著作及其后续研究最大的成功在于开创了国内技术创新哲学系统研究的先例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从话语、范围到方法在内的一整套研究范式。在此之前,从哲学视角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一直处于零散、琐碎的状态之中,人们的观点与看法也不尽相同,更谈不上有完善的研究体系,这也是技术创新哲学作为一门学科迟迟未建立的原因所在。比如就研究范围而言,李兆友教授就指出,就当前从哲学视角研究技术创新来说,至少可以做如下的工作:从主体的观点研究技术创新,侧重于从主客关系角度分析技术创新过程;从认识论角度研究,侧重于技术创新知识的积累、获得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从价值论角度研究,侧重于技术创新的价值维度,分析技术创新这一价值创造的实践过程,还可以具体分析创新不同阶段的价值创造特点;从辩证法角度,研究技术创新同其他诸如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的互动,从而拓展技术创新的环境因素的范围;从历史观的角度,研究技术创新如何推动社会经济、 政治 、文化的发展,把技术创新的研究放在历史的坐标中,探讨技术创新的历史性,从哲学高度预测未来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等等。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篇3

  9月24日-25日,2011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主要内容包括:主旨演讲、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中国的创新系统-优势与挑战、创新-中国企业的未来、复杂经济局面中的创新领导力、中国高新区二十年、自主创新与全球化、中国市场的创新机会、体制创新与人才成长等专题。本期《创意设计源》“主题论坛”栏目以“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人才成长”为主要编辑线索,辑录2011浦江创新论坛部分嘉宾的精彩发言,以呈现“创新驱动”作为世界观、方法论和发展模式的广阔视野。

  一、创新驱动发展

  发展观是对发展的理解和期望,指导着发展的战略、政策的基本走向,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民的行为和精神气质。

  投资驱动的发展观把节约和投资当作促进发展的主要动因;自由贸易驱动的发展观提倡放手让市场“把价格搞对”,创新驱动的发展观强调了发展过程是社会的、经济的、人的和文化的多方面发展的过程,把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发展目标和发展可持续的条件;强调发展要放在自己努力的基点上,通过自主创新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开辟出继续发展的机会;要求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勇于创造、求实、奉献。

  创新驱动是发展观,实现创新驱动要有科学的方法论。本节辑录蒋正华、丁磊两位嘉宾关于“创新的层次”、“创新作为艺术和技术”的主要观点。

  创新的层次

  蒋正华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席

  从方法论角度言,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和协同创新等。从内容言,创新应该包括运营的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战略性的创新和管理的创新等各个方面;而运营的创新又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与创投等金融业务结合的创新。

  商业模式描述了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都少不了客户细分、价值主张、渠道通路、客户关系、收入来源、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合作、成本结构9个构造块。任何商业模式的新生代,都不过是这9个构造块按照不同逻辑的排列组合。统计表明,美国企业60%的创新是商业模式创新,40%的创新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比例大大高于技术创新,而且美国可以对商业模式创新授予专利。

  国际上有个“四比”理念:“市场地位比市场重要;技术标准比技术重要;知识产权比知识重要;盈利模式比盈利重要。”这是说:市场地位是长期的品牌效应所致,比一时半会儿的市场占有率重要。技术标准通常能对市场起到引领作用,且一个标准后面有很多技术专利支持,因此,会有“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专利,龙头企业卖标准”的市场现象出现。另外,知识产权意味着静态的知识变成了动态的市场;盈利模式相对具体的盈利而言,意味着未来市场方向的把握以及可持续的市场占有额。

  创新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技术

  丁磊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创新不仅是灵光闪现,更有规律可循。因此,我们首先应该避免关于创新在认识上误区。

  1、创新不仅是聪明的点子。“点子”是创新的第一步;创新要拉动产业,必须覆盖发明、工程转化、资本支持以及市场运作等众多领域,因此,“创新”严格来说是一个系统。

  2、创新不是冒险。人们总能听说一些有关发明、创新的传奇故事,令局外人看来,创新充满冒险。其实,就业内人士看来(产业人、投资者),创新有严谨的实验方法辅佐,有严苛的测评判断指标。

  3、创新并非总是有宏大规划在先。原先非常小的改动,最后有可能带来世界的巨变。GM公司30年前启动氢能源化学电池研究计划,希望新能源替代石油;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至今,未全面投入实际使用。上世纪80年代,索尼的老总因为喜欢边打网球边听音乐,便让部下替他研制一个方便携带的听音设备,结果,索尼Walkman诞生。Walkman全球风行30年,占当年索尼盈利的三分之二,影响了一代人的收听习惯。

  4、创新不总是小企业的专利。中国的大企业有规模,有人才集聚优势,应该成为支持国家创新计划的重要后盾。

  5、创新不一定靠高科技。商业模式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创新组成。由于把握消费者需求心态,一杯星巴克咖啡,带来覆盖全球的产业。GE(General Electric Company通用电气公司)的信用级别是4A,以4A资本兼并收购3A企业(多为传统企业),大幅减少了后者的融资成本(所节省成本的利润几乎等同于3A企业的制造利润),从而恢复了3A企业的利润活力。GE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靠资本运作模式的创新。

  6、创新并不仅仅面向遥远的未来。

  创新有七个特征:

  1、创新首先应该创造经济价值。

  2、创新其次应该谋求市场领导地位,而不单看眼前经济收益。以任天堂和索尼来说,前者主攻16位数码盒游戏机,市场占有率80~90%,几乎没有敌手;索尼尽管势头强劲,但面对松下、日立的激烈竞争;所以,资本市场看好前者,认定前者的市值会超过索尼。而事实上,在日本,任天堂的市值超过了索尼。

  3、创新应该做自己的强项。有理论认为创新应该针对本公司的短板。其实,就创新企业而言,补短无法穷尽;创新领域快者为王。做自己的强项,主权开放,社会合作,短板自有战略投资者来补。

  4、创新,要集中资源、能力,把事情做简单。因为创新形成产业、形成市场需要复制,简单的东西容易复制。

  5、创新是顺水推舟。创新是以产品为工具,体现社会发展趋势,抓住社会发展需求。以脑白金为例,没有尖端科技,首先抓住三、四线城市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脑白金的主要成分能帮助睡眠,经过包装,受到社会欢迎。其次抓住三、四线城市的送礼需求;人们在送烟酒以外,还可以有哪些价格适中的礼物?――送健康,让巨人集团得到了发展。应该说,是市场感觉帮助史玉柱找到了创新的突破口。

  6、创新是放弃原有市场,找到新市场。

  7、创新的选择和真正的推动力是资本。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基点。而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良好的国家创新系统支持。所谓“国家创新系统”是指,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系统中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在特定制度安排和宏观经济环境中,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业绩(包括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就业和国民福利改善等)是这个国家的创新系统在学习和创新上的投入和投入效率的结果。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竞争力如何?怎样看待我们的优势与不足?本节辑录来自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徐冠华、高昌林、薛澜、姚维广、马俊如五位嘉宾关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独到见解。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0》

  高昌林 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院务委员、科研办主任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0》是为监测和评价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而设。从2006年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就开展了有关评价指标的研究。选择名列世界科技与经济前15位的国家作为研究比较对象,这些国家的最主要特征是: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与传统发展模式相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增长主要依靠以科技投入、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为标志的创新活动来驱动。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创新能力评估侧重科技指标表现,从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与应用、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国家创新指数。

  从创新资源角度看,中国创新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出总量位居世界前列,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额跃居世界首位。就创新指数角度看,中国虽然在“创新资源”和“知识创造”方面具有规模优势,但效率、强度、质量指标与科技强国相比相对落后,一些指标甚至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创新绩效”、“企业创新”方面排名有进步,但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要素投入以及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出口拉动,对外国先进技术依赖程度仍较高。这说明,我国创新活动水平处于较低级发展阶段,后续发展潜力很大。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薛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兼院长、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博士

  关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国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目标。1985年提出创新激励;1998年强调体制调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来,落点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中国要建设一个怎样的创新体系?中国的创新体系首先要符合创新活动基本规律,其次不能脱离中国处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现实。

  创新活动有高度不确定性,创新交易市场因为充满信息不对称而不完备,创新投入者的介入成分非常高,非全心全意无法完成创新活动――这些创新活动基本规律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都提出了体制性要求。比如在研究型大学,一定要为创新研究者提供政策、体制、环境的保护条件。

  建设一个健康的国家创新体系,应当具备宏观、中观、微观考量。

  宏观上,国家创新体系应该是一个整体。我们曾经提出“知识、技术、国防、区域、中介组织”五大创新体系,回顾起来,我们应高度重视系统的整合,重视政策的协调。对于国家创新体系而言,“协同”,在某种程度上比分门别类更为重要。

  中观层面,要以激励和约束两手,实现创新环境的营造和管理。过去我们讲得比较多的是激励,但类似“知识产权保护”、“节能环保法规”、“反垄断政策”等约束性政策法规同样是营造公平竞争良好健康创新环境的关键。

  微观层面,无论研究机构还是高等院校,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做到“组织使命定位”、“运行机制”、“治理结构”良性协同。

  国家创新体系优化

  徐冠华 浦江创新论坛主席、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圆珠笔“缺芯”折射中国传统制造业存在巨大创新空间。中国是圆珠笔生产大国,占世界同类产品生产的80%份额;中国的一个圆珠笔生产县,年产圆珠笔量达到7亿支。但中国没有笔尖、笔芯等核心技术,我们必须依靠引进材料,购买技术,然后投入生产。因此,中国产出的圆珠笔卖给美国厂商是1元人民币一支;而美国市场的销售价是1美元一支。中国制造这一元人民币要用于购买材料、技术、设备、人力,最后所得仅为每支笔2-5分利润。因为在产品设计、物流、商业模式、品牌塑造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国长久站在制造业利润的低端。

  统计表明,在中国,目前传统制造业仍然比高新产业的经济贡献值大;传统制造业解决了中国最大量的就业人口,提供了最大量的税收,所以,这一市场不容忽视。中国传统制造业存在大有作为的市场创新空间,我们要创新引领,提升软实力,尽快实现传统制造业的转型。

  姚维广 陶氏化学亚太区首席技术官

  创新是什么?陶氏的观点是:不仅有创新的思想火花,更将其落实为有适用功能的新产品。

  好的创新体系基础于良好的创新文化,这包括:鼓励创新、尊重别人的创新成果以及容忍失败;好的创新体系还基础于好的创新环境,这包括:开放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公平公正的评价。

  怎样的评价体系属于公平公正评价体系?发表了多少论文,申请了多少专利之外,陶氏更注重如下重要评价指标:

  1、 新产品销售额除以研发投入的比例。

  2、 新产品与五年前同类产品的差异性价值高于5%。

  3、 新产品在专利保护条件下销售的比例。

  中国创新体系的优势和不足

  马俊如 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教授

  创新不是个人行为,也不仅是一群人的活动;创新要联动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人群,从不同的视角切入,从而构成一种特殊且广泛的社会活动。

  广泛的社会活动必然有分工,有各自定位;创新系统相应就是一种有序活动的结构体。

  当年,国家提出的创新体系除了“知识、技术、国防、区域、中介组织”外还应该包括“宏观调控”。既然创新活动是有结构的活动,无论结果如何,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结构比没有结构好得多。

  我们的问题在哪里?在缺乏宏观调控。

  中国研发成功技术含量非常高的集成电路,其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价每单位300万美金。奇怪的是,国内国外市场都存在需求,我们的产品却卖不出去。最后调研的结果是:我们有了技术创新,却没有相配套的商业模式,最后失却了应有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有一批企业经过打拼成为世界级企业,如华为、中兴。而当这些企业期望持续发展,环顾国内大学、研究所寻找科学技术储备支持时,他们发现,目前,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兴奋点与企业一样,是成果产业化,是冲击市场。

  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各部门的使命定位不同,有的作用于战术布局,有的则作用于战略布局。如果所有部门都把着力点调到近期,科研部门放弃自己的长处去面对市场,原来系统中的梯队成了市场竞争中的对手,将来必不利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持续发展,必不利于国际竞争力形成。

  三、创新型人才成长

  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五周年之际,社会各界在审视和反思中国自主创新实践中所出现问题的同时,再次将眼光聚焦到科研管理体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科研管理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机制?创新型人才到底呈现怎样的成长规律?体制创新与人才培养又有怎样的联动关系?本节辑录中国名校校长裴钢、朱清时、汪建的发言,并辅以必要的背景链接,以期部分呈现三位嘉宾对“人才”的定义,对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的人才培养贡献。

  什么是人才?

  裴钢 同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什么是人才?我认为人才是天才,但不局限于天才。人才是知识、能力、人格的三位一体。对于人才来说,知识和能力都很重要,但能力比知识重要,人格比知识和能力更重要。人格是什么?包括社会责任感、爱好、理想。有知识、能力、人格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

  今天,中国大学的要义是让学生学到真本事

  朱清时 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背景链接:南方科技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承载着探索中国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重任。学校以理、工学科为主,兼有部分特色文、管学科;在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上办学,一步到位按照亚洲一流标准组建专业学部和研究中心(所),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办学模式,建成类似加州理工学院和洛克菲勒大学那样小规模、高质量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出任创校校长。2011年6月,南方科技大学首批入学的45名学生全部放弃高考。《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6月8日公布,“教授治学、学术自治”的原则被写入总则。

  让学生学到真本事。中国大学的教学体系亟待改革。今天,中国大学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学生学到真本事”。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时旁听过一些课程,知道麻省的学生很辛苦,本科生没有一个敢在一个学期选三门以上课程,因为每门课的任务都很重;但那些课程真能让学生学到真本事。记得那时旁听了计算机专业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课,课程结束时每个学生都设计完成了自己的计算机芯片。尽管这块芯片比较简单,属于定制用途,但那是真正的芯片。学生拿着自己的作品到硅谷找工作,当然被硅谷留下来,因为它能证明人才的潜力。今天中国大学创新改革的实质性工作首先是重新设计每一门课程,做到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内容恰当,讲法先进,让学生学到真本事。

  体制机制改革。我在做中科大校长时就尝试做课程体系改革,但效果不理想。学校的评价体系与资源分配系统不体现对课程改革的鼓励,教授花很大功夫搞课改,结果没有成果奖,不能发表SCI论文,不能评职称,当然大家就没有积极性。南科大新建成,又有深圳的雄厚财力,我们希望将教改首先导向机制建设。如果设计得好,南科大有机会快速进入世界先进大学的行列。

  多学科交叉中心。一、二百年来,世界科技领域按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形成经典学科,世界一流大学按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形成专业、院系。但近50年来,随着科学发展交叉集成态势的形成,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传统的学科分类方法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不仅不利于交叉、集成意识的形成,而且因为各部门资金、文化管理的壁垒阻碍当代科研的发展。怎样创新改变?世界一流大学流行的做法是,建设“多学科交叉中心”。

  南科大多学科交叉中心是一个开放式的学科组织结构,其建设有三个基本原则:第一,以传统的院系作为多学科交叉中心孵化基地。保留传统院系,作为基础课程和教师基本队伍的归宿;鼓励传统院系科研趋向,当跨学科研究的种子基本成熟,不同学科院系的教授可以共同申请建立跨学科交叉中心。第二,以多学科交叉中心作为高激发态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处所。多学科交叉中心由志同道合者共同创立,有学校和政府的经费支持,有计划地开展最活跃领域的前沿研究,为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跨学科的新专业课。第三,动态管理。多学科交叉中心每年需通过学校专项考评,一次不合格整改,两次不合格解散。解散后的人力资源回归原院系,进入常规水平运作。

  经过近几年建设,南科大建立了多个具有前沿意义的多学科交叉中心,比如能源研究中心,微软城市研究中心等。我们不仅要培养具备多学科知识的人才,还要求毕业生走上社会后成为真正解决社会问题的能手。

  只要项目需要,我们没有体制性障碍

  汪建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背景链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成立于2007年,先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1%)、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工作,实现了科研由参与到接轨、由同步到引领的历史性升华,为中国和世界基因组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奠定了中国基因组科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在大科学工程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华大基因一直在探索具有特色的人才教育之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育培养体系,有能力迅速筛选出一支适应科学、技术、产业不同发展目标的解放思想、追求创新、管理高效的人才队伍。

  中国科学院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以任务带学科”的口号,这也就是华大的目标。

  因此,我们对体制和人才的认识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基于我们的目标和任务、我们的科学内涵,来建立与之对应的体制保障和人才培养保障。这样,华大就有了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

  人类基因组是未来生命科学的基础,从基础开始,这个观念早在90年代初就确定了。2007年成立以来,围绕我们的战略目标,华大从几十个人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人,并且实现了所谓“五个一”:每月一篇《Nature》和《Science》文章;一篇文章直接给华大带来一个亿的现金收入;一篇文章平均下来有100多个引用率;培育出一个非常年轻的创新团队(自然科学论文第一作者的平均年龄为25岁-26岁);此外是相应产生的一系列核心专利。

  目前华大的科研项目以国际合作为主,一篇文章通常就搞定一个领域或者一个国家;一个亿的现金收入肯定带来10个亿的潜在经济发展机会。华大如此高效的“任务带学科”运作一定要有创新体制保障,这个保障的简单表述就是:只要项目需要,我们没有体制性障碍。

  特别说说我们团队的人才培育。我们有个年轻人,原来是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学生,17岁时由父母亲和校长送过来。他今年19岁,直接管理着超过500万的科研经费,已经有两篇科研论文。还有一个年轻人现在25岁,管理着生物系1500名员工,有8篇科研论文,其中第一作者就有6篇。另一个年轻人现在35岁,擅长科研,已经连续发表了38篇《Nature》和《Science》论文;并且具有管理才干,作为华大年轻的CEO,领导着5000名员工。

  这些年轻人在我们的科研项目方面有着过人的敏锐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与众不同”。比如,有的曾经旷课,有的一度沉迷游戏,有的在校时因为英语成绩差,险些过不了关。华大的管理岗位不会论资排辈,华大关注人才的主流发展,为人才成长创造多元健康的环境和机会。那个英语成绩不好的年轻人现在每年三分之一时间用流利的英语在世界各地讲学;那个17岁就进入科研领域的年轻人被香港中文大学免试录取,直接从高中生跨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因材施教,创新驱动,项目驱动,这些年轻人都健康成长起来。

  大家在议论我正式场合没穿西装,这并非代表我随随便便,我曾经认真研究过服饰问题。

  上星期我在以色列和匈牙利演讲,我穿着红色的衣服,我代表中国一定穿红色。文革的时候我们都穿军黄色,被别人嘲笑。我演讲时全场70多个人全部穿黑乎乎的西装,这与当年的一片军黄有什么区别?全部黑乎乎的还有希望吗?而且明明不好看,为什么不敢脱?我们提倡创新型人才培养,如果连服饰创新都做不了,那还成?所以,华大明文规定:任何人到华大来,不许穿西装,不许带领带。

  我们在进行产学研综合性创新,总会遇到不尽如人意的现行制度。我们的第一个态度是:遇到体制问题不抱怨;第二个态度是:不要等到好起来那天再行动。第三,理论上说,只要我们有勇气,就能够跨越体制性障碍;问题是多元性障碍其实也是我们内心思想解放的障碍,所以,思想解放非常重要。

  在这样的体制下,对准这样的目标和理想,有这样的体制保障,有一个人才发展的模式,我们便可以驰骋世界。

  2011浦江创新论坛历时两天,各方精英汇聚,纵论创新之道,为上海奉献了一场精彩的以创新驱动为主题的多元脑力激荡。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刚在贺辞中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战略的核心。这一过程将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将是凝聚全社会力量和全球资源的过程。”韩正市长在贺辞中说:“创新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引擎。上海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并以全面提升城市的知识竞争力作为重要任务。期待‘浦江创新论坛’为上海,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

  很多年前,Richard Hodgetts 写过这样一首诗:

  清晨,非洲的瞪羚醒来,

  它知道自己必须跑过跑得最快的狮子,否则就会被吃掉。

  清晨,非洲的狮子醒来,

  它知道自己必须跑过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则就会饿死。

  无论你是狮子还是瞪羚,这都无关紧要,

  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就开始奔跑。

  今天,Richard的诗被认为辩证地总结了“创新”在高度竞争的全球化环境中的本质。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篇4

  【关键词】 技术创新成本;信息计量;态势;局限

  一、技术创新成本信息领域的现有国内外研究态势

  (一)对创新成本的核算范围界定的研究

  主流观点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的成本包括研究与开发的人力投入成本,如雇用研究与开发人员的工资、雇员的培训费及解雇费等;研究与开发的设备成本,如试验设备费、原材料费、办公设备费等;同时还包括研发成功后的新技术市场化的广告费、生产能力投资成本、生产成本、营销成本等。台湾学者李宗黎、林蕙真认为研发成本是指发展新产品或服务所发生的成本,包括自构思新产品、实验其可行性,至其细部设计完成、模型或母板做成的全部成本。王同律、王秀云进一步的总结认为技术商品的成本项目包括创造发明成本、法律保护成本、转化推广成本等。技术商品的成本是影响技术商品价值的因素。

  万寿义则将技术成本分为产品设计成本和工艺设计成本。其中产品设计成本包括材料(原材料、辅料、外协件、配套件)、人工费用(工资及对外加工劳务费)、专项费用、燃料动力费用、固定费用(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和销售费用等。并提出产品设计周期成本的概念。蓝锐彬、卢明认为,技术创新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如果这种代价细化到成本项目,所涉及的成本(费用)通常包括,科技研发费用、市场经营费用、技术升级损失、技术保护费用。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创新成本是指企业为实现创新而付出的现实和潜在的代价。现实的代价是企业创新的费用支出,主要是指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必须支付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实际费用,它是一种显性成本,潜在的代价是指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所付出的隐性成本,这部分与实际费用支出不同,它们一般无法准确计量,可以把它分为信息成本、风险成本和决策机会成本三个部分。

  (二)对技术创新成本核算财务规则的不同取向

  对于技术创新成本核算方法主要体现在有关财务核算准则和制度的规定上。这种规定讨论的焦点是研发费用能否资本化。

  第一种作法是全部费用化。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德国、荷兰等国及我国台湾地区,采取将全部研发支出费用化的处理方法。比如我国台湾地区对研发支出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是:在《财务会计准则公报第一号》第廿三条第二项:“自行发展之无形资产,其属性能明确辨认者,如专利权,仅可将申请登记之费用作为专利权成本;研究发展费用,则应作为当期费用。”

  在《商业会计法》第五十条第二项:“前项无形资产(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智慧财产权)以自行发展取得者,仅得以申请登记之成本作为取得成本,其发生之研发费用,应作为当期费用。”美国FASB于其财务会计准则公报第二号“Accounting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sts”规定,原则上,所有研究发展成本均应作为当期费用,不得资本化。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处理方法,主要考虑下列理由:研究发展支出的未来效益并不确定;研发支出与未来效益间无因果关系;即使有关系,其价值也难以衡量;研究发展支出不符合会计资产的定义;研究发展支出费用化,符合配合原则;研究发展支出资本化信息,缺乏有用性(攸关性)。

  第二种作法是全部资本化。即将研究与开发支出在发生时全部资本化,并在未来可取得收益的期限内摊销,采用这种做法的有意大利、法国、日本、巴西、瑞士、瑞典等国。法国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当其属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且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时,可予以资本化,并在不超过5年的期限内摊销。

  第三种作法是有选择地资本化。这种方法是事先确定一个用以资本化的标准,当研究与开发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时予以资本化,达不到资本化条件则予以费用化。目前英国、国际会计准则都是这样。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第九号公报:“研究发展成本之会计处理(Accounting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sts)”,该公报规定:研发成本能否资本化,要视该支出是否与未来效益直接相关而定。国际通行的会计处理准则是将企业研发过程细划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成本全部费用化,而开发阶段的费用则依据其是否符合资本的定义部分资本化。而量试阶段(放量测试)的费用可以视为制造成本(资本化),是因为符合下列六点:技术可行;有意图完成;有能力完成;有能力出售或使用;有未来利益;能可靠衡量成本。量试阶段的定义在于确定将来正式大量生产时,在生产方法、生产程序上有无问题,故试作时必须模拟真正生产的情形。在量产试作中,若发现生产方法、程序不妥,或所用机器、工具、治具、夹具不理想或物料供应方式有问题等,便须改善后再试作,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在此阶段的产品已确定要出产,仅对产品作些微的修正)。所以将量试阶段的研发支出当制造成本。

  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对于研发费用也作了较大的修订,体现在:概念界定上将旧准则所称的研究开发费用改称为研究开发支出。因为费用是针对一定的期间而言的,而支出是指企业的一切开支及耗费,其范畴比费用更广。一般而言,有了支出才会有费用,但支出并不都会形成费用,因为支出既可以费用化也可以资本化;而对费用而言,则无费用化与资本化之说。由于新准则研究与开发的支出,存在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区分问题,故将“研究开发费用”改为“研究开发支出”更符合新准则的会计逻辑和认识。

  新会计准则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并分别处理。对研究阶段的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即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只有符合准则规定的相关条件才能资本化,即将其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如不符合条件的,仍进行费用化处理。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对研究与开发的支出资本化范围大大拓宽,采取了有条件的资本化处理方法,能更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此外,新准则要求对企业正在研究开发中的、有可能形成无形资产的作相关的反映和说明,同时还应当披露当期确认为费用的研究开发支出总额。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披露的内容更加全面,更能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对无形资产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贯彻了会计的相关性原则。

  创新成本资本化的动机,目前进行了许多研究。Garen Markarian、Lorenzo Pozza、Annalisa Prencipe等人研究认为,研究与开发费用资本化的动机可以刺激收入。根据意大利列出的公司抽样,公司的研发资金资本化决定,是受到创收管理计划影响的。使用Tobit的回归模型检验的假设,推断出公司趋向使研发资金用于收入平稳的项目。Jenten Liu也认为,研发效益可及于未来,将研发支出资本化可以估计研发资产。

  研究表明,企业研发费用的财务处理和企业经营绩效间存在关联。如Sougiannis(1994)实证发现企业研发投资对盈余及股价有正向且显著的递延效果。平均而言,1元的投资,在未来7年内可创造2元的盈余,以及5元的股票价值。Deng等人(1999)探讨研发与专利对公司未来3年B/M ratio(净值市价比,Book to market value ratio)的影响,实证发现科技创新与公司未来经营绩效有非常显著的关系。Beaver and Ryan(2000)分析B/M ratio的两种成分与研发投资性质相当契合。因为研发支出费用化之性质与B/M ratio永久性的偏误成分有关,而研发投资效益延后实现的特性与B/M ratio暂时性的延迟有关。

  (三)研发费用的具体核算方法选择的理论探讨

  吴浩从医药技术创新概念入手,按照医药创新技术研发过程,即从药物的早期研发、临床前试验到临床申报、临床试验,直至最后上市申报,逐一进行成本项目的分析、确认,分析各项费用发生的实际动因,通过成本模型,对成本进行计量、归集,在与传统会计核算体系兼容并遵循当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医药创新技术核算内容的特殊性,设计其成本核算账户体系和具体账务处理。丹麦学者Jesper Thyssen、Poul Israelsen认为,从战略角度来考虑,研发成本也构成了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因此也要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并指出了ABC法在处理技术研发成本和基于模块放大的成本收益的识别等问题是模型应用中的难点。天津大学李秀荣认为作业成本法是技术创新成本管理恰当方法的概念,并应用作业成本法建立了技术创新成本剥离与归集的模型。在建立技术创新ABC模型的基础上,首次对技术创新成本的计算和管理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目前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分析及其解释

  (一)成本核算范围没有统一

  成本是指资源的耗费,投入是指研发所需资源的来源。这里的成本是大概念,即已经超越成本会计理论的成本含义,属于成本管理和管理会计理论范畴。指的是“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做出的牺牲,一般通过为之放弃的资源来计量。”(罗纳得.W.希尔顿语)因此,对于该项成本的核算,要以资源的投向来界定,凡是属于为实现技术创新所发生的资源耗费,都应计入该成本。

  (二)创新成本与创新投入的界定

  创新成本不等于创新投入,但又与创新投入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投入作为研发资源的来源,构成资产负债表内容,而成本费用则构成利润表内容。这取决于投入是否可以顺利转化为成果,从而可以凝聚在创新成本中,即如果投入形成创新成果(如新技术或新产品),则创新成果的价值即是创新投入的价值,若没有形成创新成果,则需要费用化,这也是前面所讨论的不同计量会计准则的主要分歧点。这影响了法律规范和人们在普遍认识上对于这一界定的理解。

  (三)创新成本信息计量的技术手段问题

  成本信息计量存在精确性与操作性之间的矛盾。现有研究认为,传统的计算方法不够准确,因此尽量追逐核算的准确性,要求精细化。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计算系统的颠覆带来的计算成本不经济。常见的问题诸如作业成本法带来的实施困扰。

  三、破解技术创新成本计量的几点思路

  (一)关注技术创新的特点与过程,寻找成本计量的切入点

  技术创新与产品制造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过程,创新面临的不确定性更大,因此单一的成本计算标准和分配体制不能够适应。切入点在于对创新过程的实时观察和及时反馈,成本计量方法也要具有实时波动的机制。

  (二)成本作为资源的转化,需关注转化对象的特点

  技术创新结果是形成无形资产(比如专利权或专业技术),无形资产的计量要符合现有财务体系的约束,这包括两方面:初始价值和计量期。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消耗的各项资源,在用财务手段计量后,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成本。这种成本直接奠定了无形资产的价值基础。之后的问题便是如何在存续期内与受益对象合理分摊了。

  (三)成本计量方式受企业战略思想的约束

  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面临不同的战略选择,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效策略。因此,二者要受到战略选择的制约。相应地,计量方式作为成本信息反馈的手段,也要服从于战略思想的要求

  (四)信息化技术会对成本计量产生颠覆性影响

  困于计量手段的落后,造成成本信息反馈的滞后和信息价值的损失。单一的、且无法跟踪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息采集不够准确。目前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及实时数据采集技术的实现,将突破这一困扰,并对传统的成本计量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间接费用分配等问题提出新的破解思路。

  【参考文献】

  [1] 唐振鹏.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3.

  [2] 李宗黎,林蕙真(民94),成本与管理会计新论[M],台北:证业出版社,1999.

  [3] 王同律,王季云.企业技术创新管理[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10):1.

  [4] 万寿义.成本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5] 蓝锐彬,卢明.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价值管理[J].价值工程,2007(03):78-81.

  [6] 阙四清.企业创新成本及其政府分担机制[J].企业经济,2006(11):72.

  [7] 戴维?亚历山大.国际会计准则指南[M].中信出版社,2004.

  [8] Joseph R. Oliver, “Accounting and Tax Treatment of R&D: An Update”[J], The CPA Journal, July 2003.

  [9] FASB2001公告说明SFAS No.142-Goodwill and Other Intangible Assets (June 2001).

  [10] Zhen Deng, Baruch Lev, In-process R&D: To capitalize or expense?[J]. Eng. Technol. Manage. 23(2006):18-32.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S].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2] Garen Markarian, Lorenzo Pozza,Annalisa Prencipe.Capitalization of R&D cost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43(2008):246-267.

  [13] Jenten Liu, R&D Investment and Book-to-Market Ratio Phenomenon[J].Journal of Risk Management Vol.5 No.2 July 2003:261-285.

  [14] Sougiannis, T., 1994, The Accounting Based Valuation of Corporate R&D[J], The Accounting Review, 69:44-68.

  [15] Deng, Z., B. Lev, and F. Narin, 1999.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Predictors of Stock Performance[J],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20-32.

  [16] Beaver W. H. and S. Ryan, 2000, Biases and Lags in Book Value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Ability of the Book-to-Market Ratio to Predict Book Return on Equit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38, 1, 127-148.

  [17] 吴浩.医药企业创新技术成本管理[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09).

  [18] Jesper Thyssen,Poul Israelsen,Brian Jogensen,.Activity-based costing as a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economics of modularization-A case study and beyond[J]. 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 103(2006):252-270.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篇5

  关键词:青年;创新创效;探索

  神华大雁集团公司作为国有大型企业、东北地区主要煤炭生产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团委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结合青年特点,全面开展了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为企业发展和青年成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典型带动,项目攻关,营造创新创效良好氛围

  公司团委将创新创效活动作为团组织的核心工作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组织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开展项目攻关为切入点,树立创新创效的青年典型,确立建功成才的正确导向,营造被企业认可、受青年欢迎的创新创效活动氛围。

  (一)寻题攻关,个人建功

  按照“细、实、严、精”的要求和“小、实、快、省”的原则,扎实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在工作中我们主要把握好了三点:一是青年骨干提出的课题必须符合生产实际,同时还要具可操作性。我们要求基层团组织在立项时要从解决企业急需、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出发,课题的选择定位为“小、实、新”,使攻关的课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解决生产的“瓶颈”问题,为企业创造新的效益 。二是在各二级单位团委成立青年科技者协会,对立项的课题定期进行跟踪、指导和考核。三是公司团委每两年组织评审一次,并在召开的“青年创新创效表彰会”上,并奖励优秀青年创新成果,评出青年科技创新成果一、二、三等奖和创新论文优秀奖,并按有关规定给予重奖,极大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二)培训交流,推动转化

  近年来,公司团委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联合人资、工会等部门举办了多形式、多主题的培训活动。一是针对新入厂的“新手”开展导师带徒帮教培训。二是针对提高企业的技术骨干的岗位技术,举行各种专业擂台赛,如2015年开展了卡车司机、钳工、维修工、电工等四个工种的青工技能擂台赛。三是采取内训和外训,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培训方式 ,多次组织青年骨干到总部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参训300余人。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比武,使一大批青工在学习实践中锻炼成长为技术尖子、行家里手。2016年6月份,公司团委组队参加内蒙古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二、创新创效活动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帮助青年职工成长成才为目标,鼓励青年立足岗位,围绕创新主题,重点突出技术创新,带动管理、营销和服务等方面全面创新

  (一)技术创新

  主要在生产装置及设计、技术改进等相关领域开展。动员和组织青年职工围绕企业实施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战略,激发和引导青年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深入开展以“开发一项新产品,创造一项新工艺,推广一项新技术,转化一项新成果,创造一个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充分发挥青年职工的聪明才智,解决生产中的一些“瓶颈”问题和技术难题。同时,在青年职工中广泛开展先进操作法和其他技术革新、专利发明,以及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创新活动。以创新创效活动为主线,继续深化“青年岗位能手”和“青年文明号”活动,为“双争”活动注入新的内涵,进一步推动“双争”活动蓬勃开展。

  (二)管理创新

  主要在青年管理人员中开展。积极引导青年管理人员树立现代管理理念。调动青年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分析查找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加强企业管理出主意、动脑筋、想办法,推进企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同时,根据青年管理人员的特点,带领青年职工立足岗位,开展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等群众性管理创新活动,形成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推动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结语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篇6

  关键词:营销能力;市场导向;技术导向;营销创新;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076-03

  国际高新技术跨国公司抢占世界市场的手段从最初的输出商品(出口)到输出资本(成立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再到今天主要以输出品牌为主。他们的成功因素,不仅来源于其技术能力的持续创新,还在于其对营销能力的重视和对营销战略与策略的成熟运作。微软公司每年对公司品牌形象的投入都超过上亿美元。英特尔公司从过去单纯靠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转向与品牌一起同时开拓市场,“一颗奔腾的心”(Intel Inside)已经成为高科技企业品牌战略的典范。曾经自认无需重视营销的波音公司自从面临空客的竞争后,也开始打造品牌,树立企业的形象。

  中国的联想、海尔、华为、中兴等国际型的高新技术企业也都意识到营销战略与策略的重要性,也开始重视营销能力的培养。近些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然而仍然存在不少显著的问题:产业增加值高速增长,但增加值率比较低;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但距离产业高级化的目标尚远;产业竞争力有所提高,但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较低层次;高新技术产品成果丰硕,但成果商品化率和产业化率偏低。因此,营销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日益成为提高我们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然而,迄今为止,理论界对营销能力的概念和内涵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在诸多研究中,Day(1992)清晰地阐述了营销能力的概念,为营销能力的研究做出基础性贡献。Knight(2000)等学者也从各角度定义了营销能力的内涵。在中国,营销能力弱是创新失败的最普遍原因。因此企业要重视营销能力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一、营销能力的内涵

  迄今为止,理论界对营销能力概念内涵的认识并未取得一致。M?ller 和Anttila(1987)认为,营销能力是一种多面体,是企业内部和外部与营销相关的人力资产、市场资产和组织资产的复合体[1]。Carson 和Gilmore(1993)认为,营销能力是企业在营销活动中所形成的满足顾客需求的技能[2]。Day(1994)的研究为营销能力概念的界定做出了基础性贡献,他指出能力是技能和知识累积的复合体,它通过组织过程使企业得以协调其各项活动和有效利用其资产,并认为与营销职能相关的市场感知能力、顾客联结能力和渠道结合能力是市场驱动型组织的独特能力[3]。Srivastava、Shervani 和Fahey (1999)认为,营销能力就是在市场的变化中形成新观点,并通过重新设计和开发组织过程来创造新的顾客价值的能力[4] 。Knight 和Dalgic(2000)则认为营销能力是企业利用所拥有的市场知识和营销手段在外部市场成功定位的能力[5]。以Day 的研究为基础,学者们进一步研究发现,营销能力是企业将集体的知识、技能和资源运用于满足相关市场需求,并通过增加其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来满足竞争需要的整合过程。同时,在近年来关于营销能力与动态能力的整合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动态营销能力(dynamic marketing capabilities)新概念(Foley、Vorhies 和Bush,2005)。Bruni 和Verona(2009)指出,动态营销能力是企业通过创造、利用和整合市场知识及营销资源,而适应市场和技术变化的能力[6]。Fang 和Zou(2009)则将这种能力称为营销动态能力(marke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并认为营销动态能力是企业为应对市场变化而创造和传递顾客价值的跨职能组织过程[7]。

  二、高新技术企业营销能力的形成因素

  (一)市场导向影响营销能力

  从基于能力的视角来看,市场导向指公司对顾客要求的感应能力(Day,1994)[8] 。如今市场导向的概念代表了一种特定的公司层面的资源,它能够使组织感受市场的需求和开发能连接组织和外部环境的其他能力(Day,1994;Slater &Narver,1999;Song et.al.,2007)[9~10]。研究表明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具有审视现状的能力、参与将来的能力和过程再造的能力(Day,1994)。Hooley等人(2005)的研究支持这种观点,并且认为市场导向的价值取决于营销活动的直接影响和取决于它对其他管理职能无孔不入的影响[11]。

  市场导向作为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正向地影响了营销能力的发展。因此,市场导向被看成高新技术企业营销能力的前因变量。根据Narver 和Slater(1990)的定义,市场导向包括三个部分:(1)顾客导向(2)竞争导向和(3)内部功能协调。市场导向的构成中最核心的部分还是与顾客相关的活动,它反映了组织的信念和文化。这个概念使我们更有理由认为市场导向推动了营销能力的发展[12]。

  由于营销能力是使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建立和维持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考察营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意义深远。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知识因素、组织因素和环境因素对企业营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Grant(1996)认为,组织能力是通过企业员工知识和技能的整合而形成的[13]。同样的,营销能力也是在企业营销人员重复运用其知识和技能解决营销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市场学习和市场知识管理能力对营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市场导向有助于推动营销能力的发展。

  (二)技术导向影响营销能力

  技术导向代表了一个公司识别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 Gatgnon 和Xuereb,1997;Zhou,Yim和 Tse 2005)[14]。以技术为导向的公司更愿意投入更多的R&D和在组织里应用新技术(Gatignon & Xuereb,1997)[15]。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都鼓励接受新的观点,但他们主要的区别在于何处和如何产生创意。市场导向代表了顾客拉动的经营思想,而技术导向可以看做是乐于应用新技术的技术推动型的经营思想(Gatignon 和 Xuereb,1997)。

  企业对新技术的应用是IT企业营销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基于技术的创新与对顾客的紧密联系是分不开的,新技术的采用对IT企业的营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导向和基于技术的创新存在正向关系(Zhou et al.2005)。相似地,Srinivasan,Lilien 和Rangaswamy (2002)的研究表明技术机会主义,即公司对新技术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与技术的采用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他们的研究还发现高层管理层对新技术支持和技术机会主义的正相关性[16]。而高层管理团队是IT公司营销能力的重要资源,由此可见,技术导向能正向影响IT企业的营销能力。

  三、高新技术企业营销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营销能力对营销创新的影响

  管理学大师Peter Druker 认为所谓的营销创新,是指“营销人员把社会需要转化成有利于企业的各种机会”。实际上是指企业在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对营销各要素的重新组合,对新的营销观念、营销技术和营销组织的导入和应用,使得企业在营销理念、营销战略与策略、营销方式和手段上不断变革。企业能力和资源持续重组和整合创造了新的能力。这与营销文献中的创新的概念,即组织对新过程,新产品或是新观念的开发是一致的(Hult,Hurley和Knight,2004;Hurley和Hult,1998)[17~18]。创新性是一种公司层面的能力,它反映了公司从事创造性行为的倾向(Han,Kim & Srivastava,1998)[19]。创新是经常性的市场导向学习的结果(Kirca,Jayachandran,& Hearden,2005)[20]。

  理论界对企业能力的早期研究绝大多数是基于企业整体视角的,关注资源、信息流动,关注过程(Process)、位势(Position)和路径(Path),很少有学者将营销战略引入企业能力研究的范畴中。直到1993年,Meyer & Utterback才在其论文中提到,企业核心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将产品成功地推向市场的能力[21]。Day(1994)随后也进一步研究了营销能力及其对产品商业化成功的贡献[22]。Vorhies(1998)通过对美国企业的调查发现,营销能力强的企业效率也较高,但是Vorhies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研究的局限性,即营销能力的定义及其贡献。熊伟(2005)认为,营销能力是指企业在掌握经营信息的基础上,与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协作,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有效地向目标市场提供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23]。

  此后更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更为细致地研究“各种营销能力为企业获得成功分别做了什么贡献”。Tiger Li 和RogerJ.Calantone(1998)提出了市场认知能力与新产品竞争优势二者关系的研究模型,他们认为企业外部的市场因素和对市场认知的重要性的理解影响了企业的市场认知能力及其研发实力,继而影响了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这两位学者在美国的软件行业抽取了1 000多家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证实了他们的研究假设。Erik Jan Hultink等4人于1998年进行了“新产品上市策略”的研究。他们认为,新产品上市的战略方面的决策(产品、定价、促销、分销决策),并且与战术决策一起决定了新产品的市场绩效。因此,是营销能力推动了营销创新的发展。

  (二)营销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在国外,在界定营销能力概念时关注到营销能力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问题。Amabile 等(1996)指出了营销能力在整合企业资源与推动创新领域工作方面的作用[24] 。Song 等(1996)认为,在产品研发阶段,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竞争是需要被评估并且整合到新产品创意过程中,营销能力对于辨识正确的创新方向和价值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就包括了技术创新。

  不少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营销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如Twiss(1992)、Burgelman(2004)、吴贵生(2000)、银路(2004)等,就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以及评价体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他们的角度和观点不尽相同,但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将营销能力纳入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范畴。X.Michael Song 和Mark E.Parry在1997年《新产品开发过程的日美比较研究》的论文,通过对日本和美国一千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认为企业的营销能力、技术能力和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集成度决定了企业新产品研发过程的效率,继而决定了新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和竞争优势。因此,营销能力推动了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

  图1 营销能力研究框架

  四、结论与展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渗透国际市场的程度越来越多,营销能力的作用也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高新技术企业要重视营销能力的发展,把营销能力看成是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其次,高新技术企业营销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两个重要因素: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致力于技术创新型的企业通常忽视了市场导向的作用机制,导致新产品未能很好地被市场所接受。再者,高新技术企业营销能力影响了营销创新和技术创新。因此营销能力的作用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意义重大。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在于通过实证研究验证高新技术企业营销能力的形成和影响机制。

  参考文献:

  [1] M?ller K.,Anttila M.Marketing capability-A key success factor in small business? [J].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1987,3(2):

  185- 203.

  [2] Carson D.,Gilmore A.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effective marketing training provision for SME executives[J].Marketing

  Intelligence & Planning,1993,11(6):5-7.

  [3] Day G.S.The capabilities of market- driven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Oct .):37-52.

  [4] Srivastava R.K.,Shervani T .A.,Fahey L.Marketing,business processes,and shareholder value:An organizationally embedded view

  of marketing activities and the discipline of marketing[J].Journal of Marketing,1999,63(Special Issue):168-179.

  [5] Knight G.A.,Dalgic T.Market orientation,marketing competence and international company performance[R].Paper presented at the

  Summer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Conference,2000.

  [6] Knight G.A.,Dalgic T.Market orientation,marketing competence and international company performanc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ummer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Conference,2000.

  [7] Fang,Eric(Er),Zou Shaoming.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marke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9,40(5):742-761.

  [8] Day G.S..The capabilities of market-driven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4):37-52.

  [9] Sanchez R..,Mahoney J.T.Modularity,flexibility,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product and organization desig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63-76.

  [10] Song M.C.,Di Benedetto A.,Mason R.W.Capabilities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trategic type.[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7,35(1):18-34.

  [11] Hooley G.J.,Greenley G.,Cadogan J.,Fahy J.The performance impact of marketing resourc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

  58(1):18-27.

  [12] Narver J.C.,Slater S.F.The effect of a market orientation on business profitability.[J].Journal of Marketing,1990,54(4):20-35.

  [13] Grant R.M.Prospering in dynamically-competitive environments: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s knowledge integration [J].Organizational

  Science,1996,7(4):375-387.

  [14] Zhou K.Z.,Yim C.K.,Tse D.T.The effects of strategic orientationson technology and market-based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2005,69(2),42-60.

  [15] Gatignon H.,Xuereb J.M.Strategic orientation of the firm and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7,

  34(1),77-90.

  [16] Srinivasan R.,Lilien G.L.,Rangaswamy A.Technological opportunism and radical technology adoption:An application to e-business.

  Journal of Marketing,2002,66(3),47-60.

  [17] Hult G.T.M.,Hurley R.F.,& Knight,G.A.Innovativeness:Its antecedents and impact on business performance.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4,33(5),429-438.

  [18] Hurley R.F.,Hult G.T.M.Innovation,market orientation,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An integration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Journal

  of Marketing,1998,62(3),42-54.

  [19] Han J.K.,Kim N.,Srivastava R.K.Market orient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Is innovation a missing link-Journal of Marketing,

  1998,62(4),30-45.

  [20] Kirca A.H.,Jayachandran S.,Bearden W.O.Market orientation:A metaanalytic review and assessment of its antecedents and impact

  on performance,Journal of Marketing,2005,69(2),24-41.

  [21] Meyer M.H.,Utterback J.M.The Product Family and Dynamics of Core Capability.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3,34(3):29-47.

  [22] Day G.S.The Capabilities of Market-Driven Organizations.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37-51.

  [23] 熊伟.高新技术企业营销能力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7-28.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篇7

  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物质资本的竞争,更是强调人力资本的竞争,一些大型企业树立的“国际化”目标也恰恰从一个层面说明了企业不仅仅要在物质资本方面做大做强,更要在人力资本方面达到国际化,达到一流水平。

  目前,很多大型国企都在讲“三控制一规范”,既要求对用工总量进行严格控制,同时也强调对人工成本及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管控,以及对收入水平进行监控及调控,这个系统工程将涉及机构体制的改革、规章制度的完善、薪酬激励的合理化、培训开发等各个方面。笔者想对通过培训创新塑造适应企业发展人才这一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抓住培训开发的要点

  要做好培训工作,我们通常会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要做哪些培训?培训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些培训目标?怎样检验目标是否达成?其实,这也是培训管理过程中的四个要点,即需求分析、培训规划、培训实施和评估反馈。

  我们在进行培训规划的时候,通常会考虑企业整体的战略方向,例如,A研究院的战略方向是 “国际一流的专业研究机构”,这要求他们培训的方向应该是培养出高素质,高学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及丰富现场经验,能够在国际上有一定发言权的专业科研、技术服务人才。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呢?笔者认为,不妨通过多方面的培训工作来达成,例如:在职学历的教育、综合素质的拓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现场的锻炼、外语学习等等。进而针对这些方面来设计培训项目,落实相关的培训课程设计、师资教材的选定、经费保障等方方面面的资源配置工作并开展实施,最后评价培训实施的效果,以期实现培训开发的良性循环。

  培训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方式方法

  以上举例说到几个培训工作的重点,现在谈谈具体的做法,以供大家参考和评论。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

  在举国上下落实“十三五”的重要时刻,从上到下都在探索着未来发展之路,主席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当今世界的一个共同话题“创新”,足见创新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的重要性。同时,习主席在致信祝贺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开幕时强调,要紧紧抓住“协同创新”的时代脉搏,促进中国深化改革,达到健康稳定发展。同时还强调,在带领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依托创新行为,无论是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还是科技创新,都必须全面贯彻“协同创新”这个理念。

  “协同创新”理念,正是提供给校企双方一个共同的发展方案,通过“协同创新”将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实现深度合作。

  以校企双方为核心要素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校企双方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

  作为用人单位,不论是企业还是研究机构,应该加快协同创新步伐,打造强强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借此鼓励员工开展再教育,不管是本科生、硕士还是博士,我们都希望员工能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不足、找到短板,并自觉自愿地接受再教育。同时,在课题研究、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技术互助等方面全面深入合作,形成人才培养的良好通路和平台,实现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双增值。

  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包罗万象,有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过程创新、成果创新等等,这里分享一下科研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这点对于一家研究机构来说,更显得格外重要。

  应该说,科研技术的创新,首先是要有勇气去尝试,也就是敢于创新,而敢于创新与主管领导的支持,管理部门的认可密不可分。在创新方面应鼓励员工敢于提出新想法、新思路,管理者也应做到不轻易否决,鼓励原创。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国外的优秀创新实例,邀请老师讲授创新技巧等方法,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通过一种潜在的创新思维训练,提高员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语言能力的提升

  要培养在国际上有一定发言权的人才,无疑对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人才能在国际会议上自如交流,要能与国外研究机构顺利沟通、进行讨论,要能在参观国外厂家、与国外机构合作或提供技术服务过程中较好地使用外语。

  对于研究机构来讲,员工普遍学历较高,这个要求看似并不难达到,其实不然。语言的提升是需要良好的基础和长期的应用才能实现的,而科研机构大多数员工是理工科出身,日常的外语交流也不太多,因此,提升起来也较困难。在这种条件下,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员工自学,一方面利用企业资源,聘请外部老师授课,并结合员工能力评价,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约束和激励,达到预期培训效果。

  现场锻炼

  人们普遍认为,研究机构的人才不缺高学历、高素质,缺的是现场的经验,没有现场经验做支撑,搞出的产品就不会被市场认可。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科研与现场结合,人才要在现场实践中锻炼成长。一方面要加强新入职员工的现场实习,在科研人员较为紧张的前提下,仍然建议把新入职的员工送到一线开展脱产封闭式培训,从专业知识的强化、必备技能的训练、规章制度的了解、职业生涯的规划等各方面开展学习;另一方面,鼓励员工深入基层现场,无论是博士、硕士,还是博士后,都要到现场上上手,干干活,在技术服务、产品试验等过程中不断了解现场。同时鼓励员工走出国门,服务海外,了解海外现场的需求。

  确保培训顺利落地

  在日常的培训管理工作开展中,会逐渐发现一些问题,例如如何要求企业各部门做好自己的培训需求和计划、如何保障培训的效果和员工的积极性、如何考核和奖惩培训执行的情况等等,因此,总结出这些问题后,要充分借鉴成熟案例,着手完善企业的培训管理制度,并广泛征求企业各部门的意见,发挥基层管理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制度建立的适应性。

  产品技术创新论文篇8

  【关键词】通识教育选修课 特色化建设 创新思维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06-02

  目前,工程训练中心教育创新教学部面向全校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包括DSP原理及实践、可视化程序设计与工程实践、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UG三维机械设计实践、工业生产自动化系统实践、驱动及控制实践训练等七门实践课程,这些课程普遍具备研究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共同的难题,那就是选课人数往往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如何与部分教学院系开设的类似的课程相区别,打造特色鲜明的专业实践选修课程,长期获得稳定的生源是目前面临的首要任务。近几年来,教育创新教学部的教师在课程的特色化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始终结合学生就业和深造的需要,按照创新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挖掘、开发课程资源,努力实现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特色化,在课程建设、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工作都卓有成效。

  一 特色化建设成果

  1.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框架

  以DSP原理及实践课程为例,该门通识选修课程走过了学科型课程、综合性课程、模块化课程几个阶段。在课程框架、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形成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框架、内容覆盖DSP软硬件开发的全过程,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具有弹性的教学模块适应不同专业的学生选用,体现课程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教学理念。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课程体系走规范化、标准化、格式化的路线,整个教学组织和过程管理也形成各种模板,其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思路具有在整个实践类课程中推广的价值。

  2.以任务驱动为特征的教学模式

  针对所开设的专业通识选修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教育创新教学部的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出项目驱动式、轴心式、自主学习式、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的应用改变了以往由教师提出问题和项目,学生被动地解答问题并完成项目的封闭性做法,而是在教师的激发和引导下,提出明确的需求并给予各种参考思路,学生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在与同学的合作、讨论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项目,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使知识、经验和技能得到充实、丰富、整理、提升和重构,具有独到的思维开发作用,从而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又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

  教学的实施过程也对指导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需要根据项目开展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面授、网络、电话等多种途径指导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真正达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这些教学模式对指导老师的业务水平有相当大的提高,教学相长,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

  3.创新考核模式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传统考核方法在某些方面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根据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进行改革。教育创新教学部的教师提出了“全程式—多元化”、“立体式”的考核模式。此类考核模式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课题式设计、答辩和撰写论文等完成全程式考核。考核成绩评定包括出勤率、开题、模块实践考核、答辩、课题成果和结题论文等部分。这样的考核模式增加了学习过程中的成绩所占比重,不仅加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也使教与学充满个性。实践表明,全新的考核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性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创新论坛

  教育创新教学部在进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启动创新论坛、扩大教育创新基地在校内外的影响(各行业技术专题和基地创新成果),使每一门实践课程成为行业技术创新平

  台。创新论坛由教师主持,公司技术专家或者参与创新的骨干学生团队主讲,公司技术专家主要介绍技术的发展和前景,国内外状况和工程技术案例;创新团队主要介绍创新活动的过程、经历、阶段成果和感受。

  5.校企联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培养过程严重脱离工程需求背景的问题,教育创新教学部在校企联合方面力求根据自身的资源和技术力量,结合企业的技术需求展开人才培养和技术合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与深圳比亚迪公司合作探索校企联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了两个年度毕业生创新团队,经过指导教师深入调研,提前对公司产品的技术研发和设计有深入了解和参与,运用学校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与相关行业进行联合来培养人才,并通过技术合作来建设各个层次的科研和教学成果。

  二 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经过几年的努力,教育创新教学部的几门通识教育选修课在特色化建设上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与教学院系的专业理论课相比,我校的课程以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吸引了不少学生到教育创新基地进行学习和培训,但也面临着选课学生达不到规定人数而无法开课的困境,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对教育创新基地缺乏了解,说明我校宣传的力度和方式还有待提高。(2)课程名称和内容与院系专业选修课类似,不具备吸引学生的能力。(3)受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局限,课程的特色化程度不够。(4)对学生的需求缺乏了解,课程的受益面不够广。

  三 打造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特色化品牌

  随着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作为专业拓展类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要想在众多的选修课程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来基地学习,必须整合资源、创新载体、不断加强课程的特色化建设,努力成为实践课程领域里无可取代的亮点。以下是笔者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特色化建设方面的几点想法与思考。

  1.关注教师、加强学习、夯实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特色化基础

  我校的课程强调综合性和实践性,这也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鉴于此,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心也为教师的学习不断创新载体,创设情境,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今后仍然需要积极开展专业培训和校本培训,选派优秀的教师赴企业或科研机构进行培训和学习,开展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从而提高教师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教学能力,打造精通业务的教师队伍。

  2.关注学生、激发兴趣、提高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特色化效率

  课程特色化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课程的特色化建设上应增强互动性、参与性、扩大普及面、提高吸引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当主角,展现才华、享受实践课程带来的乐趣。

  3.关注内容、丰富内涵、提升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特色化层次

  实践教学的宗旨不仅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更深层次的需求是希望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所以如何将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课程的特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合作方式,获得最新的专业技术需求,作为教学和科研的追踪方向,将新技术及时引入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创造机会深入企业参与调研,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使理论知识通过实践与实际工程背景结合,形成科研和教学成果。

  4.关注发展、长远规划、打造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特色化品牌

  工程训练中心始终倡导科学教育与综合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我校在不断丰富课程内涵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已有的特色,不断超越自我,给特色赋予新的价值定位,精心打造,形成品牌。

  第一,重视基地建设,使特色教育手段阵地化。目前教育创新基地已成为本科生科技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我校成立了E唯协会,创新论坛为学生搭建了创新实践的平台,为了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同时提高教育创新基地的知名度,有必要提高基地的软、硬件条件,吸引更多的学生。

  第二,重视教材编写,使特色教育项目课程化。实践教学往往没有指定的教材,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素材的积累,积极编著具有实践特色的课程教材。

  第三,重视科技活动创新,使实践活动时代化。积极开展和组织电子类、机械类、控制类的各种竞赛活动,通过各种竞赛推广教育创新基地的知名度,在学生中赢得好口碑,有益于获得长期稳定的生源。

  第四,重视教育资源的挖掘,使课程特色化建设多元化。要充分利用好中心现有的设备资源,充分发挥其功能,同时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

  四 结论

  目前,我校所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具有多元性、发展性、灵活性、开放性、创新性、合作性和主体性等特点。这是对以前综合课程的突破,也是对实践课程的升华。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各种新的挑战,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特色化建设持续发展,使之成为我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谢韶旺、朱晓明、董慧卿等.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研究和应用[J].中外教育研究,2009(9):13~14

  [2]朱晓明、谢韶旺、赵晓丽等.综合性实践类课程中轴心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10(6):14~15

  [3]徐岩、谢韶旺、赵晓丽等.自主学习模式在三维机械设计教学中的研究和应用[J].中外教育研究,2010(7):17~18

  [4]赵晓丽、朱晓明、徐岩等.“全程式—多元化”考核模式构建与实践[J].中外教育研究,2009(12):15~16


标签:创新企业技术能力研究成本研发发展市场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