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随笔 > 正文

舍本逐末的意思 【舍本逐末】的意思,拼音,读音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7-17 20:30:05 分类:随笔 浏览:118


  【舍本逐末】的意思,拼音,读音

  舍本逐末

  繁体

  舍本逐末

  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怎么读

  【舍本逐末】的意思和解释

  【舍本逐末】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舍本逐末」。见「舍本逐末」条。典源此处所列为「舍本逐末」之典源,提供参考。 #《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1>三曰: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民舍2>本而事3>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4>;其产约而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5>。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6>;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7>,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1) 典故或见于《战国策.齐策四》。

  (2) 舍:通「舍」,音ㄕㄜˇ,舍弃。

  (3) 事:从事

  (4) 产约:农作物生产量少。约,减少。

  (5) 居心:安居乡土之心。

  (6) 好智:喜爱耍小聪明。好,音ㄏㄠˋ。

  (7) 巧法令:工于玩弄法令。〔参考资料〕 《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舍本逐末」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舍本逐末」原作「舍本事末」。「舍本事末」之「本」,原指农事。古时候以农立国,故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为末业,所以「舍本事末」是指人民务农而从事于工、商。《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一文,讲的是当时的农业政策。力陈人民务农对国家的影响,直指人民从事农业就会因生产富足而不肯轻易迁徙。不务农而从事工、商,则农作物产量减少人民就会轻易迁徙,无心安居故土。且民舍本而事末,会变得好耍小聪明狡滑多诈,善于玩弄法律,颠倒是非。后来「舍本逐末」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视微末小节。另外据《战国策.齐策四》载,齐国使者对于赵孝威太后见面先问齐国岁收、百姓安好,才问候齐王这件事,感到不满。于是赵孝威太后回说:「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没有岁收,怎么会有人民?没有人民,怎么会有国君?哪有舍去根本而问旁枝末节的道理呢?」是以人民为根本大端,君主为微末小节。书证01.《抱朴子.外篇.勖学》:「舍本逐末者,谓之勤修庶几;拥经求己者,谓之陆沈迂阔。」02.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四.水学.协济》:「一以小民穷困,舍本逐末而不垦。是以荒瘠之地日多,而懒惰之民日积。」

  【舍本逐末】的意思和解释介绍完毕


标签:意思人民何以使者从事迁徙根本务农本事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