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黄少岑他严格遵守帮规 夜总会的经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2-07 12:08:12 分类:生活 浏览:120


2007年11月8日,台湾“竹联帮”领袖陈启礼的葬礼在台北举行。

两千多名老、中、青黑帮人物前来出席,让台北警方如临大敌。

整个葬礼的组织者,帮主黄少岑更是全场的焦点,这场葬礼轰动一时,不由让人们重拾对黑帮的关注,也对这位黑帮老大——黄少岑的江湖路充满了兴趣。

问题少年,岑初入江湖

黄少岑祖籍湖南郴州的桂东县,父亲是国民党的一名老兵,1949年,跟随蒋介石败退台湾。

1950年,黄少岑出生于台湾的台中市,父亲初来台湾,没有根基,每天为了生活而忙碌打拼,因此黄少岑小时候是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没有得到严格的管束。

黄少岑生活的正气街以繁华、热闹的夜市而出名,是一个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的地方。

当时国民党惊魂未定,上层人物忙于争权夺利,造成基层管理脱节,因此,正气街的局势并不太平,极为混乱。

为了争取生意地盘和利益,大家开始拉帮结派、明争暗斗,慢慢地就诞生出来了一个黑帮组织,号称“正气帮”。

“正气帮”以年轻人为主,手段非常毒辣,性格十分嚣张,在街上收取保护费、插手各种生意,横行霸道,周围的居民谈之色变,都不敢惹他们。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黄少岑,从小耳濡目染了许多黑帮的行为,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渴望长大后,也能像这些人一样驰骋街头、闯出一片天地。

从上小学起,黄少岑就不是一名好学生,逃学、打架是家常便饭。

父母的疏于管教,让正处于青春期的黄少岑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重大偏差。

1963年,小学刚毕业的黄少岑经人介绍加入了“正气帮”,年仅13岁的他正式开始了黑道生涯。

在“正气帮”的成员中,黄少岑年龄最小,外表胖乎乎的,看起来一幅人畜无害,可爱乖巧的模样,帮主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幺幺”,这个外号一直伴随着他。

后来,在江湖中的地位提高后,也有人叫他“幺哥”。

如果被他的外表所迷惑,那就大错特错了,黄少岑打起架来残忍凶狠,下手毫不留情,他不喜欢罗嗦,信奉用拳头和刀枪解决问题,这股狠劲,超过了帮中许多比他年长的成员。

有一次,一名小头目带着黄少岑去一家餐馆收保护费,对方老板仗着人多,一直在讨价还价,小头目正无计可施之时,黄少岑快步上前,拔出匕首插在对方面前的桌子上,直接问:“要钱还是要命?”

对方被他的气势所吓倒,乖乖地把钱如数地交给了黄少岑,从此,整个大街都知道了黄少岑这个狠人。

因为表现出色,黄少岑深受帮主和帮中前辈的赏识,他在帮中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他在这种打打杀杀的日子中找到了成就感,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少岑的野心和欲望也随之膨胀起来。

他不再满足于正气街这片小天地,一心想寻求外面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时的台湾帮派林立,在江湖上混,免不了要和其他派系发生联系或者争斗,机缘巧合中,黄少岑认识了台湾最大黑帮“竹联帮”的大佬童强。

从此,他的人生开始了重大的改变。

初进“竹联帮”,到中流击水

“竹联帮”最早是由“中和帮”演化而来的。

1953年,在帮主孙德培的带领下,开始疯狂扩张地盘,其势力范围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或许是心态过于膨胀,1955年,孙德培在一次打斗中杀死了一名少年,酿出了人命,被警方逮捕入狱,其他帮派趁机前来抢占地盘,一时间江湖上血雨腥风、恶斗不断。

面对群狼的进攻,群龙无首的“中和帮”节节败退,一些成员见势不妙,纷纷改换门庭,不到半年时间,帮中就只剩下一些元老苦撑门面了。

在帮派即将分崩离析之际,1956年6月,“中和帮”留下的这些元老们在中和乡竹林路召开了一次大会。

会议决定设立狮、虎、豹、凤、鸭五大分支,每个分支各负责一块范围,积极联络旧部,发展新人,重振帮派雄风,为逃避警方打击,会议将“中和帮”改名为“竹林联盟”,也就是后来的“竹联帮”。

因孙培德尚在狱中,新的联盟不设帮主,各分支由堂主负责。

1962年,台湾当时最强的帮派“四海帮”成了警方重点打击对象,其实力大为受损,雄风不再。

“竹林联盟”的各个分支乘机群起而攻之,接管了许多“四海帮”的地盘,接收了其不少的小弟。

“竹林联盟”的帮派势力逐渐开始壮大起来,迅速成为台湾当时数一数二的大帮派。

黄少岑加入“竹联帮”之时,正是“竹联帮”如日中天之际,各路英豪纷纷前来投靠,江湖上隐隐有了“天下第一帮”的名头。

“竹联帮”大佬童强与黄少岑打过几次交道,对他较为欣赏。

正值“竹联帮”招兵买马,扩充势力范围之际,童强就向帮里推荐了黄少岑,而黄少岑正渴望寻求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双方一拍即合,1968年,黄少岑加入了“竹联帮”。

刚加入“竹联帮”不久,黄少岑就参加了轰动台湾的“香港西餐厅之战”。

此时的“竹联帮”已经推举了鸭支堂主“旱鸭子”陈启礼为首任帮主,他们在扩张过程中,与当时的大帮派“牛埔帮”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在一次行动中,陈启礼带人突袭了对方一家武馆,“牛埔帮”迅速展开了报复行动,集中了三百余人携带着竹制刺刀、武士刀等武器,围攻“竹联帮”的活动据点——香港西餐厅。

而陈启礼身边只有几十号人,虽然西餐厅易守难攻,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正在形势危机之际,观察员黄舜发现了对方的指挥部设在西餐厅隔壁的金华酒店大堂。

擒贼先擒王,“竹联帮”决定主动出击,童强带领战斗组从外围分乘两辆出租车,突袭对方指挥部。

黄少岑就跟随在这支八人突击队中,下车后,童强用散弹枪朝对方开了一枪,黄少岑快速奔跑过去,直奔对方的一个头领,抡起大刀砍了过去,对方顿时血流如注。

经过短暂的交手,对方首领落荒而逃,连帮主都挂了彩,围攻西餐厅的马仔们,群龙无首,只得撤退,陈启礼趁势出击,大败“牛埔帮”,“竹联帮”出奇制胜后,声名大振。

“西餐厅之战”开启了台湾黑帮械斗中使用热兵器之先河,也为“竹联帮”以后称雄台湾黑道打下了基础。

黄少岑在这次处女秀中,表现勇敢,证明童强没有看错人,但作为一个低级别的新人,黄少岑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

表彰过后,黄少岑的日子重新回归平淡,湮没在数百名普通的帮派成员之中。

这种生活不是年轻气盛的黄少岑所想要的,他不想在这里浪费光阴,于是,黄少岑向童强提出退出“竹联帮”。

是以,黄少岑第一次在“竹联帮”的经历只有短短的几个月。

再入“竹联帮”,终登帮主之位

黄少岑与“竹联帮”的缘分并没有因退帮而结束,在外面闯荡江湖七年后,黄少岑并没有实现他少年成名的梦想。

数次在现实中遭遇挫折,让他的性格慢慢沉稳起来,阅历和格局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升。

他意识到单打独斗很难成功,不能急于求成,经过联系,黄少岑于1975年申请重新加入“竹联帮”。

回归“竹联帮”的黄少岑拳头依然勇猛,但少了几分浮躁,听从上级指挥,在每一次行动中都拼尽全力。

通过稳扎稳打,黄少岑渐渐得到了兄弟们的认可,慢慢进入了帮内大佬的视线。

此时的“竹联帮”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1970年7月,负责组织财务的陈仁携款潜逃,在面临追杀时,陈仁向警方求救,然而还是被竹联帮三名杀手当着警察的面杀伤。

嚣张的“竹联帮”让警方颜面无存,迅速立案调查,逮捕了幕后的帮主陈启礼。

陈启礼服刑期间,由“白狼”张安乐掌管“竹联帮”,大学生出身的张安乐不仅避免了帮派分崩离析,而且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以后的“竹联帮”转型打下了基础。

为了防止帮中老旧势力的阻挠,张安乐积极提拔年轻人,黄少岑在这种背景下脱颖而出,在帮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1976年,陈启礼出狱后,重掌“竹联帮”,他继续推行改革,加快推进帮派企业化,致力于“黑帮漂白”,18个堂口全部按照公司化管理。

新的举措推行后,“竹联帮”的经济状况大为改善,也扫除了向海外扩张的障碍,先后在香港、美国、日本等地区设立了分堂 。

“竹联帮”成为了与日本山口组、意大利黑手党齐名的国际大帮派。

作为少壮派的黄少岑因出色的表现成了陈启礼身边的红人,1980年,他被提拔为“竹联帮”总巡查,在帮中排名仅次于帮主陈启礼,黄少岑终于在而立之年实现了自己少年时的目标。

因为极速扩张,“竹联帮”与其他帮派冲突不断,黄少岑也是东奔西跑,应对形形色色的争斗。

其中1984年初的“荔舫餐厅事件”真正让黄少岑稳固了在帮中的地位。

当时四海帮为了抢回被占的地盘,联合台南的黄埔帮北上,向“竹联帮”发起了攻击。

双方在荔舫餐厅附近爆发了大规模冲突。

接到消息后,黄少岑带领“竹联突击队”火速驰援,经过血拼,打败了联军的进攻,黄埔帮最得力的堂主,人称“西门町霸王”的游国麟也死于荔舫餐厅。

经此一战,对手从此一蹶不振,黄少岑的战斗力和领导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得到了“竹联帮”上下的信服和认可,为他以后登上帮主之位奠定了基础。

1984年10月15日,爆发了震惊海内外的江南案,台湾情报局雇佣黑道在美国枪杀了华裔作家江南。

而执行任务的杀手吴敦和董桂森就是“竹联帮”的成员。

面对美国的压力,台湾警方于11月12日开始了声势浩大的“一清专案”扫黑行动,陈启礼再次被捕入狱,帮中骨干纷纷落马,黄少岑自然也在警方的通缉名单之中。

为躲避风头,父亲安排黄少岑离开台湾,回到老家湖南省的桂东。

这是黄少岑第一次回到祖籍地。

老家的亲戚们给了他很好的关照,他自称:“在老家度过了这一生中最没有压力的日子!”

1988年,陈启礼因“百日大赦”出狱,重返“竹联帮”,原来入狱的一些成员也相继被释放回来,黄少岑见风头已过,也结束了在外面长达八年的漂泊,返回台湾,继续协助陈启礼打理帮中事物。

陈启礼负责外部生意版图的拓展,将帮中往来资金合法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洗白”。

黄少岑主抓黑帮势力范围的扩张和内部管理,在黄少岑的努力下,“竹联帮”不仅很快恢复了元气,还新增加了30多个堂口。

因为目标太大,陈启礼在台湾的举动受到许多限制,他决定将生意重心转移到柬埔寨的金边。

1995年,陈启礼将帮主之位正式传给了黄少岑,并在“竹联帮”创办的刊物《美华报道》上面公布,一时轰动江湖。

黄少岑成了“竹联帮”的第二任帮主,也是首位公开披露信息的帮主。

就任黑道帮主的消息之所以能公开披露,说明“竹联帮”的漂白之路还是有些成效了。

黄少岑当上帮主之后,继续帮派转型之路,他以公司为载体,开始转向合法行业,比如期货、制造业、建筑工程、文化影业等领域。

有了充裕的资金,黄少岑暗地里加大了对黑金政治的投入,与公职人员勾结,参与六合彩、夜总会的经营,其触角渗透到政策的制定、人员任免,甚至政治选举等政府事务。

虽不再像之前那般喋血街头,但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丝毫改变不了“竹联帮”的黑道本质。

1996年8月,警方再次开展了“治平专案”的大规模扫黑行动,黄少岑因牵涉一桩命案再次潜逃海外。

逃亡三年后,黄少岑在各方面的劝说之下回台自首,经过全力运作,才勉强过关。

常言道“祸不单行”,2000年,黄少岑在上次出逃的8年期间,与情人生下了一个儿子黄金宝。

黄金宝长年与爷爷奶奶生活在美国,因长辈管教不力,养成了嚣张跋扈的性格,在5月25日的一次冲突中,15岁的黄金宝开枪打死、打伤了三人,被美国法院判处75年监禁。

黄少岑得知消息后,差点一夜白头。

他立即飞赴美国,全力营救儿子,请出了希拉里的御用律师团,耗尽了所有家财,依然无功而返。

儿子入狱,对黄少岑是一次很大的打击,不知这是对他黑道生涯的讽刺,还是所谓的因果循环。

从此,黄少岑低调了许多,他把帮中的日常事物交给了赵尔文打理,江湖上有关黄少岑的传说也渐渐少了起来,这让一直紧盯着他的警方终于松了一口气。

2007年10月4日,陈启礼因病在香港去世。

“竹联帮”为他在台湾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黄少岑坐着轮椅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担任了陈启礼治丧委员会主任,策划主导了整个葬礼进程,代理帮主赵尔文和元老周榕担任副主任委员,这种排名意味着黄少岑依然是“竹联帮”的老大。

2019年11月份,黄少岑七十大寿,“竹联帮”在南港展览馆周边的空地上摆下了一千多桌酒席,高调宴请海内外江湖朋友。

因地点临近警察局,引起了许多联想,其挑衅的意味甚至惊动了警方最高层,或许黄少岑是在用这种方式宣布他依然还是当年那个霸气的“幺幺”。

黄少岑少年投身江湖,历经数十年血雨腥风,从小混混“幺幺”成长为万众瞩目的“竹联帮”帮主,他的经历堪称传奇。

他被国际刑警列为世界最危险的人物之一,也因支持统一而引起过关注,至于哪一面才是真正的黄少岑?也许时间会给出答案。

只不过真到了祖国统一的那一天,所谓的台湾黑帮还有存在的可能吗?到那时候,黄少岑和他的“竹联帮”又该何去何从?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标签:台湾帮派江湖警方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