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玩乐 > 正文

黄崖关它由数十条死巷 便大肆兴建真武庙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2-06 12:55:51 分类:玩乐 浏览:112


图文/刘新田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万里长城,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除了连绵的城墙,还有许多的关隘城堡,其中“长城十三关”最为著名。

十三关为: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平型关、偏头关、雁门关、娘子关、杀虎口关、嘉峪关、阳关以及玉门关。

山海关雄踞万里长城的起点,号称“天下第一关”,而黄崖关依由东到西的次序排第二,也常被人称为“天下第二关”。

天津境内的长城并不长,东接唐山遵化的马兰峪,西连北京平谷的将军关,擦着天津版图最北的边缘横穿而过,仅42公里。

黄崖关,天津境内长城唯一的关城,位于天津市最北的蓟州区(原蓟县),最北的下营镇北部的大山深处。

黄崖关的地势非常险要,东西两侧山峦起伏,一面悬崖,一面绝壁,泃河河谷穿隘口而过,天然形成一条蜿蜒的南北通道。

关城坐落在两山的夹缝之间,泃河西岸,正好卡住泃河河谷最狭窄的部分,从而牢牢控制住北方进入内地的要道咽喉。

第二关黄崖关的历史,可比第一关山海关(始建于明初1381年)要长得多,它始建于北齐的天宝七年(557年),据说唐朝的安禄山也曾在此筑城驻军。

到了明代,黄崖关已成为长城上的一座重要关隘,特别是隆庆年间,戚继光任蓟镇总兵,重新包砖大修,形成如今的规模。

这座高大的门楼就是黄崖关关城的南门,也是现在景区的入口。

汉白玉匾额上刻金字“黄崖口关”,相传为戚继光手书。

登城眺望,庭院错落,街道交织,并无稀奇之处,可一走进城里,却兜兜转转,扑朔迷离。

我想从南门去北门,竟左转右拐而不能,无奈只好重新登城,从城墙上绕城半圈才到。

原来这黄崖关竟是长城关堡中独一无二的“八卦城”。

、活巷、丁头错位构成令人眼花缭乱的迷魂阵,总是让你感觉前方有路却无处可通。

每条小街的尽头,不是死胡同,就是穿堂入室,若退出另寻新路,又会进入另一条死胡同。

若是生人进城,马上蒙头转向,如入迷宫。

修复后的关城,东、西、南三面设通衢城门和城楼。

北城墙与长城一体,有台有楼但没有门,看到的侧门非通城外,只是登墙通道而已。

城台匾额刻“黄崖正关”,台上建有一座高大的楼阁,名北极阁,阁内供奉着道教的北方之神真武大帝。

整个建筑朱柱绿额,雕梁画栋,气派非凡。

明成祖朱棣认为,他能继承帝位,是得到真武大帝的护佑,便大肆兴建真武庙。

曾经长城沿线有许多这样的庙宇,如今黄崖正关上的北极阁是唯一被修复的。

长城城墙于关城东北角跨泃河东去,直抵悬崖。

泃河之上建有水门,呈五孔拱桥式,下筑条石梭形桥墩,上砌青砖垛口、射孔。

当年水关,雉堞垛口架铁炮铜铳,五孔水门装铁栅闸门,过水不过人。

战时迎战敌兵,平时驻关收税。

长城外,关城正北约一公里,一座醒目的圆柱形敌楼,像一位“一夫当关”的巨人,傲立峰顶,扼守谷口,那就是著名的“凤凰楼”。

凤凰楼,传说曾有凤来栖,为砖砌圆形,底径16米,通高超过20米,上下两层,顶建铺房,据说这是万里长城沿线体量最大的哨楼。

易守难攻的凤凰楼,构成要塞的第一道防线,高厚无门的城墙构成第二道防线,扑朔迷离的“八卦城”构成第三道防线,黄崖关就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纵深防御阵地。

黄崖关的防御体系除了纵深的三道防线,还包括东西两翼的长城。

东翼长约三公里,西翼长约一公里,都建在海拔七百多米的山顶。

水关抵在河谷东岸的悬崖之下,东翼长城由悬崖顶上蜿蜒东去。

那蜿蜒曲折的石墙,像一条带着美丽花纹的黄色巨龙在山巅起舞,翻山越岭,游向远方。

雄伟坚实的石头墙,带着岁月的沧桑,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呈现出琥珀一样的颜色,这就是驴友们常说的“虎皮墙”。

据记载,这一段原是北齐长城的遗址,明代长城是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加高加宽的。

戚继光在有些地段又包砖重修,加筑敌楼,才有了今天的壮观景象。

一座巨大的圆形墩台,还保留着明代早期长城的古朴风貌。

墩台全部毛石垒砌,直径近十米,高约七米,是战台也是烽火台。

早在80年代这里就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复,在近代长城修复工程中,算是最早、最长的一处。

修复后的长城雄风依旧,又多了一些奇趣。

此处百余级台阶直上直下,两侧垛口墙与女儿墙光滑平整,人行其上,声响于下,似琴瑟铿锵,如刀剑相撞,余音回荡袅袅,人称“音乐长城”。

在长城的中段,一道支线城墙岔出到北面山顶,中间敌楼分出三道城墙延伸开来,形成“三龙聚首”的壮观景象。

这段长城充分体现了戚继光“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建筑思想,充分利用山险加强长城的防御功能。

城墙与敌楼挽臂相连,互为一体,布局严谨,攻守兼备。

石块、砖头造就了形态各异的长墙,无数个零散而普通的个体,凝聚成一个强大的整体,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众志成城”吧!

黄崖关长城城墙形制多变,敌楼结构丰富,构成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由于荟萃长城精华于一地,常被长城专家誉为“万里长城的缩影”。

在黄崖关东翼长城的中部,有一座引人注目的敌楼,名“寡妇楼”。

关于”寡妇楼”的由来,史书并无记载,但在当地百姓中,却流传着一个悲壮的故事。

传说隆庆年间,十二名河南籍的士兵为修长城而殒命。

十二名士兵的妻子,结伴寻夫到边关,得知噩耗,痛不欲生。

戚继光发给每人一笔抚恤金,可她们却抑制住悲痛,决心继承夫志,献出抚恤金,于是就用这笔钱修筑了这座敌楼。

寡妇楼已被维修过了,但仍不失沧桑古朴的气质。

正因为有了这些传说和故事,长城就有了灵魂,且与我们血脉相连。

黄崖关长城向东蜿蜒约三公里,到达太平寨。

太平寨长城东抵半拉缸山,西连黄崖关,控扼黄崖关东部的崇山峻岭,为黄崖关的附关。

黄崖关的西翼长城较短,仅一公里多点,但一路上升,直抵王帽顶山。

修复过的城墙高耸宽厚,敌楼气魄宏伟,一边伸向高山,一边连起关城。

与新修复的城墙相比,古老的石砌烽火台更多了一些悲壮的气息。

当年若有来犯之敌,总是这些烽火台率先燃起保家卫国的烽火。

举目望去,敌楼一个连着一个,莽莽苍苍,一望无际。

看到这样雄伟壮丽的景象,一种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

高楼回望,黄崖关尽收眼底。

三道防线凝聚着祖先的智慧,两翼长城记载着历史的沧桑,心中满满地都是对长城的敬畏与赞美!

冬天的夕阳总是来得特别的早,一眨眼的功夫,黄崖关城堡就落入到阴影里,而东侧高高悬崖,却正金光灿灿。

蓟北黄崖耸峭关,夕阳斜照耀层岩。

泃河东岸的高崖本就岩石裸露,一片亮黄色,当夕阳照在山崖上,那些黄褐色的岩石竟反射出万道金光 。

更高处东翼长城的敌楼、城墙、墩台在夕阳映照下,如金饰铜裹,光芒四射,蔚为壮观。

这就是“天津十景”之一的“黄崖夕照”,黄崖关之名就是因此而得。

千年烽烟起散,几度牧歌响落,你方唱罢我登场,总归岁月留不住,只有这悬崖之上的夕阳,依旧灿烂,依旧辉煌。

时光荏苒,夕阳无限。

黄崖关从时空的阴影里步履蹒跚地走来,慢慢地展露出他沟壑纵横的面庞,诉说着曾经的峥嵘岁月。

昔日戒备森严,令敌胆寒的雄关要隘,此时更像一位解甲归田的老将军,除去冰冷的盔甲,露出慈祥的笑容,给人一份安祥与平和。


标签:长城城墙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