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黄大发 饱受苦难的面孔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2-05 14:06:25 分类:书屋 浏览:65


《列子·汤问》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做愚公的老人,为了交通便利决定移走门前的两座大山,别人嘲笑他自不量力,他不为所动,最后感动了上天,天神帮他移走了大山。

故事完结于书本,但现实的传奇还在继续。

1958年,一个年轻人看着缺水的家乡凋敝的现状,将目光投向了大山另一边的水源地,他发誓要为乡亲们开辟出一条救命致富的引水之渠。

现实之中,没有浪漫的情节,没有天神的相助,只有漫长岁月之中,始终坚持的年轻人的匆忙身影,当他的青丝变成白发,梦想中水渠也终于变成了现实。

为了一个信仰,在绝壁上耕耘希望

1935年11月,一个叫做黄大发的男孩出生于贵州遵义草王坝的贫困山区。

不同于人们印象之中贵州地区的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黄大发所在的地区极度缺水,缺水导致当地的农业发展困难,这里的人民长期生活在饥饿和苦难之中。

距离草王坝最近的水源,来回挑水要走两个小时,村里人经常天不亮就前往水源地挑水,山路崎岖难行,摔倒出事是常有的事情,但草王坝的人世世代代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为了活下去,他们别无选择。

在黄大发的记忆之中,母亲对他说过最多的话,就是不要浪费水。

1958年,23岁的黄大发当选为草王坝大队大队长。

看着地里因干旱缺水,而逐渐发黄的庄稼,黄大发萌生了一个的想法:他要结束坝贫困的历史,他要改变这里百姓缺水的生活。

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年轻村干部,表现出了极为坚定的决心。

1959年,黄大发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之下,他更加坚定了改造家乡贫困落后局面的信心。

在一次全乡开会的时候,有其他村的村干部,带着玩笑的语气对黄大发说道:“黄书记,是米饭好吃,还是你们草王坝的包沙饭好吃?”

这句貌似玩笑的话,深深刺痛了黄大发的心,回到村里之后,黄大发对着那些熟悉的、饱受苦难的面孔,许下了庄严的承诺:“我一定会想方设法给这里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的。

这句话在此后的30多年的时间里,成为了黄大发的人生信条,也成为了他挑战所有困难的力量来源。

经过考察,他盯上了邻村的一条小河。

这条河距离草王坝村很近,但由于中间阻隔着一座上千米的高山绝壁,在自然条件下,这最近的水源无法流到草王坝村,这时的黄大发想到了开凿水渠。

没有先进的设备和专业人士的帮助,也没有资金和技术的支持,黄大发就带着村民们在悬崖峭壁之上,用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开始了开凿水渠的工作。

他们准备开凿隧道,然后顺着悬崖引来大山背后的螺丝河水,解决当地的缺水问题。

在施工过程之中,黄大发即是指挥长,也是技术员。

但由于资金缺乏,技术不到位,这条隧道打到116米时,实在进行不下去了,开通到一半的水渠只能放弃。

但黄大发却没有放弃,通过这次失败的教训,他深深认识到了技术的重要性,他明白没有技术只靠蛮力,是没有办法修成水渠的。

他各方奔走,寻找着一个可以学习改造水渠等专业知识的机会。

终于在1989年,黄大发在组织的帮助下,得到了去枫乡水利站学习水利知识和开凿技术的机会。

这一年,黄大发已经54岁了,多年来他一直四处奔走,可始终没有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

1990年,当地爆发了一场大旱灾,地里的庄稼严重减产,本就不富裕的草王坝村情况更加的惨淡,黄大发知道,水渠的事情不能等了,他徒步前往县里,赶了两天两夜的路,只为了申请引水工程立项。

年过半百,对于开凿水渠的事情却愈发地执着,经过多方奔走申请,经过专业的测绘和精心的谋划,1992年,修渠工程终于立项。

黄大发终于看到了梦想实现的曙光,他处处冲在最前面,始终不愿意休息片刻,当时的资金不够,是黄大发一家一户去筹钱。

为民牺牲自我,铸造“通天”之渠

1992年,春节还没有过完,黄大发就带领着几百人上山修渠,寒风刺骨,空气凛冽,可他却不能再等下去了。

当时遵义地区的经济极其落后,黄大发所在的县城,也无法给予他们足够的资金支持,6万块钱和38万斤的玉米,是当地的乡镇能支持的极限,没有吊车,只能用麻绳绑着腰在山上凿石头,没有发达的交通工具,而且就算有,当地的山路也无法通行。

他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都坚守在工程现场,遇到问题时,都是第一个上。

水渠修到一处悬崖时,出现了意外,为了找到问题的根源不耽误工期,快60岁的黄大发用麻绳系在自己的腰部下悬崖探索,他不计较个人的任何利益与得失全都,为了当地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他做什么都心甘情愿。

开山所用的炸材,是黄大发带着人步行数10公里,从最近的小镇上背回来的。

为了节约有限的资金,黄大发平时鞋破了也舍不得花钱买,穿着草鞋工作是时常有的事情,水渠开凿了多少天,他就在工地工作了多少天,手上和脚上全都磨成了血泡。

潺潺渠水,滋润了祖祖辈辈干渴贫穷的村庄,经历30多年的漫长岁月,黄大发终于和乡亲们在悬崖峭壁之上,开出了一条连绵近10公里的水渠。

1994年6月1日,7200米长的主渠终于修通!

草王坝村的百姓们,第一次见到了清泉流进自己村落,体会到了畅饮清泉的喜悦。

在这样的喜悦之中,只有黄大发显示出一种落寞的感觉。

很少有人知道,在黄大发修筑水渠忙碌不堪时,他的女儿和孙子相继因病去世,但那时,他都没有时间回家看一看,承受着巨大的悲痛折磨,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守在工程现场。

草王坝村的活水已经来了,但黄大发的工作却并没有结束。

这不过是他改造落后山区的第一步,他要带领当地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仅仅开挖一条水渠是远远不够的。

主渠开通之后,他又和村民一起修建了其他的支渠,确保水源一直能够正常供应。

解决了水的问题之后,他带领着村里人改造土地,将一切原来不能种地的干旱之地,改造成为了良田。

由于水渠保证了庄稼的灌溉问题、开发得当,及时修筑农田灌溉网,昔日的荒山变成了一亩亩良田,当年草王坝村的稻田种植面积增加了三倍,粮食实现了大丰收。

,他终于实现了自己年轻时的承诺,让当地的百姓都吃上了白米饭。

而为了走到这一步,他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和努力。

当地的百姓也十分感恩黄大发的付出,在这条水渠开通之后,把它命名为 “大发渠”,以此来纪念他的功绩。

粮食问题解决之后,黄大发又把精力放在了脱贫致富的问题上。

当地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又带领大伙修公路,在当年就修通了4公里的公路,改变了当地交通落后的局面。

当地的通电是个很大的问题,草王坝村的电线杆都是村民们手拿着手扛进来的,可以说,草王坝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黄大发一手搞成的,后来通水,通电,通路,黄大发当村主任时的三个愿望,全都变成了现实。

家乡建设的虽差不多了,但要实现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想改变贫困的面貌,就得让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去。

于是黄大发带领着村民们勒紧裤腰带,发展教育,村民们大多数都不识字,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并不重视,但他们对于黄大发是全身心的信任,所以格外支持教育问题。

就这样,草王坝村的生活蒸蒸日上,草王坝的百姓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日子。

黄大发也因此获得了许多的荣耀 “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等许许多多的荣耀,不过对于这些,他表现得很淡然,对于其他的身外之物,他并不是多么在乎。

“当代愚公”,功成依旧操劳

虽然当地已经发展得很好了,但黄大发并未就此满足,于是他带领当地的村民发展养殖业、种植各种特色的水果,实现产业特色化。

因为各种荣耀和奖励,很多人也通过新闻认识了黄大发,认识了这个当代愚公,媒体开始通过各种渠道采访他,面对媒体镜头,黄大发没有宣扬个人荣誉,而是继续为家乡的发展谋求一个机会。

通过他的感召,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他的家乡,于是黄大发开始借机带领村民们发展旅游业。

许多的爱心企业也联系上了黄大发,决定持续开展帮扶工作。

在他们的帮助和黄大发的努力下,“大发渠”被打造成了特色旅游行业,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人前来观看,当地人在渠道边修筑木栈道,村民们也自发地办起了农家乐和民宿。

如今,当地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18万元,成功实现了小康水平,黄大发也成为了脱贫致富的先进个人。

在如今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黄大发动员当地百姓,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出售特色农产品,这使得当地的发展更加被世人所熟知。

2020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黄大发的发展思路。

有许多的青年干部向黄大发取经,希望借鉴草王坝村的脱贫之路,实现更多地区的脱贫。

面对这些专门前来拜访的请教者,黄大发倾囊相授,他希望全国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希望全国的贫困地区,都能实现像草王坝村一样的翻身。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了黄大发 “七一勋章”,这位瘦弱的老人,在得到此勋章时,表现得十分的忐忑和激动。

如今,黄大发已经86岁了,依照他的功绩,完全可以过上安静富裕的晚年生活,可这位“愚公”再次表现出来了不同寻常的传奇一面。

他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而是继续行走,80多岁的他依旧忙碌在为当地谋发展的道路上。

有人问他,为什么一辈子这么拼?黄大发淡然的一笑,说出了最朴实的一句话:“我是一个老党员,这是我为人民许下的承诺。

有记者采访时问他:“是什么让你一直坚持?”

面对该问题,老人再次说出了一番让人感动的话:“我们共产党人要有信念,有党性,带领群众改变家乡面貌,一起奔小康,这就是我的梦想。

回看黄大发老人的一生,才惊讶地发现,他的梦想里好像从来没有提到自己,或许为人民服务,就是那些忙碌在基层的共产党人,心中最为真诚的信仰!


标签:当地水渠没有发展


最新推荐

关灯